很多人都會遇到困惑的問題,具體表現就是,我們一直覺得自己很忙碌,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麽,而且懷疑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意義。
如果你正麵臨困惑,別擔心。這裏就告訴你應該如何應對困惑。
從放下開始,接受另一種形態的人生
放下指的是讓我們要放下“努力變得優秀”的信念。仔細想想,當你出現間歇性困惑的時候,是不是都在執著於自己應該努力變得更加優秀?
以前,我特別不能接受那種平淡生活的價值觀,覺得人如果沒有理想,那活著也沒有意思。於是在潛意識裏,我也會對有這種價值觀的人產生偏見,從而進一步相信如果我不夠努力,就會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因為這種想法的存在,所以我不停地通過學習、忙碌來滿足自己的期待,這樣至少可以讓自己看起來很努力。甚至有的時候,就連適當休息和娛樂都會讓我充滿負罪感。
直到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沉重的話題——“年輕人得癌症是種怎樣的體驗”。我一口氣瀏覽了兩三個小時,看到很多年齡和我相仿甚至年齡比我還小的人,因為命運的不公而遭受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盡管如此,他們卻依然在樂觀地麵對生活。這樣的內容不僅讓我痛哭流涕,也讓我對於生命有了全新的思考。我在想,如果就連活著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那麽還有什麽身外事值得困擾呢?於是,我開始說服自己接受一個新的信念——做個健健康康的普通人就好。
我開始大方地承認自己很難早起,並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自律,有時也會拖延的事實。尤其是在做一件事情沒有出色的結果之前,我也會大方地把自己的體驗和經曆分享給其他人。自從這樣“放飛自我”之後,我感覺心裏舒坦多了。我曾經總結過很多正確的方法論,但自己並不能百分之百做到,我也不覺得這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我們能夠保持一些優秀的習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何必要讓自己活得那麽辛苦呢?
作為一個普通人,存在開心與難過、勤奮與懶惰都是正常的。不要過於執著將努力和未來捆綁在一起。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活在當下。當你卸下要努力的包袱後,你就會發現做任何事情都會變得輕鬆無比。
目標不必定得太高,每完成一點都是驚喜
年初的時候,我給自己製定了年度目標。一定要完成的隻有“開辦寫作訓練營”和“完成書稿寫作”兩項確定性的任務。但是年中的時候,我發現自己不但順利地完成了原本既定的任務,還完成了MBA申請,發展了自己的主營業務,以及堅持上瑜伽課。這聽起來似乎很讓人感到驚喜。
年初的時候給自己定的目標越遠大,年底實現不了的概率就會越大。實現不了自己的目標,會讓人有一種深刻的挫敗感。等到來年想要彌補今年的缺憾時,便又給自己定下更多的目標,敦促自己更加努力,自然目標更不會完成,由此會讓人陷入周而複始的惡性循環裏。於是當我發現年度目標完全實現不了時,便采用休克療法,幹脆製定一些較小的目標,這樣就可以超額完成任務了。
需要強調的是,關於目標的製定,我一般會選取風險性小、預期可以順利完成的目標,比如自己有成功經驗的。如果有新的情況變化,我也可以在原先計劃的基礎上再進行調整。
經常有人在規劃生活的時候,把自己看得過於全能:一年要做很多事情,包括升職加薪、考研、考證、考公、讀書、發展興趣愛好等。我覺得,這麽多目標放在一年之內是很難完成的,不如把它們放在一個長時期的範圍內。
還要允許自己在同一時間隻做好一件事。有一段時間我在準備一個很重要的考試,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所有關於課程、推廣、新項目的合作都被我推延了。因為我知道自己並不是全能的,這個考試的準備已經占據了我大部分的精力,幾乎沒有餘力去做其他事情。如果我把所有事情都應承下來,每一件事都不會做好。我們隻是普通人,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專注做好一件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當你覺得困惑的時候,“跳出來”看看
我們應該“跳出來”看看。跳出來包含兩個層麵:一個叫作從思想實驗中跳出來,就是避免僅憑空想的內容去做決策;另一個就是從自己所處的環境中跳出來。跳出來是一種應對自己當下迷茫狀態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法。
我們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往往都喜歡做思想實驗。比如在麵對一些諸如工作選擇、考研等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針對每一個選項列出一堆能想到的優點和缺點,然後悶頭苦思冥想,但結果往往會發現自己仍很難做出抉擇。
其實這樣做會麵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當你沒有實際去經曆某件事情的時候,你在決策中評判的“好”或者“不好”,以及每一個影響因素的重要性,都是你憑空想象出來的。
比如當自己的公司麵臨發展的問題時,我對於公司剛起步一年就陷入瓶頸期不知如何是好,業務規模也不知道怎樣去進一步拓展。於是兩個跳出思想實驗的辦法擺在了我的麵前:一個辦法是可以選擇重新回到學校裏提升學曆與見識,另一個辦法是與其他正在創業的朋友們交流,交換經驗,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這兩個辦法都可以讓我的事業變得更好,要麽從理論層麵找到自己思維的局限性,要麽通過信息交互發現自己的認知盲區。總而言之,這些辦法總比我自己絞盡腦汁去想如何去解決問題要有效得多。
我們麵對問題時要學會跳出去,不要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