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大刀李炳目光之中透露出來的隱隱恨意,帶棄隨即聯想到了什麽。目光凜然無懼的與其對視著,單手輕輕的提起了镔鐵長槍,將握槍的手藏在腰後,又以槍尖斜指向了對方的眉心之處。
考慮到對方已在浮橋下埋伏了不少武者,岸上又布置有一兩百人馬,擔憂臨官氏與薑好諸人的安危,又感應到李炳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氣勢比之前的朱英還要強上一線,已與江上偶遇的那位白發舟子相差無幾,帶棄神情漸漸鄭重起來,打算甫一接戰便直接施展出傳承自上宇天工殿的戰戈五擊。
片刻之後,李炳已將包裹在刀刃之外的織錦層層解下,麵上現出一片肅穆之色,以雙手輕輕抓住長長的刀柄,又緩緩揚起,突然暴喝一聲,舉刀朝著帶棄狠狠劈去。隨即,一道剛烈如雷,又輕柔若風的刀勢疾疾的劃向了帶棄。刹那之間亮起的刀光,令夜空中那團燈籠所散發出來的那片明亮也為之微微一黯。
就在李炳發出那雷霆一擊的同時,帶棄那一記戰戈五擊之破擊之術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發了出去。頓時,一點極精極純、無堅不摧的槍意,一路摧枯拉朽的破滅了那道刀光,又餘勢不減的輕輕點在大刀李炳的眉心之處,隨即,在其眉心之處留下了一點細微的紅印。
雙目瞪得渾圓,目光中流露出一絲不可思議,大刀李炳如醉酒般緩緩的倒斃在橋麵上。此時,其外麵看起來並無絲毫傷痕的頭顱內,已被之前那點槍意擊得一團粉碎。
緩緩呼出一口長氣,帶棄也有點意外,那大刀李炳十分強大,比之前其對戰過的那些所謂強者簡直高出了一個層次,本以為會大戰一番,誰知道一記破擊之術便將對方一舉格斃。待緩過神來,卻猛然發現手中的那杆镔鐵長槍不知何時已消失不見。原來,就在方才帶棄那一記破擊之術擊出的瞬息之間,整杆長槍便承受不住的碎為了一堆鐵屑,紛紛揚揚的灑落在橋麵上、江水中。
輕輕的拾起橋上大刀李炳所遺留的那柄斬馬大刀,帶棄揮舞著適應了片刻。隨即目光灼灼的瞪視著浮橋之下,大喝一聲,“你們都出來吧,不必再躲躲藏藏了,大刀李炳已戰死了。”
幾息之後,數十條身影急急的從浮橋兩側的水麵下躥了出來,旋即沿著又窄又長的浮橋排成了一條長蛇。甫一站定,就著半空中那團燈籠所散發出來的明光,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浮橋的中心處。呆呆的望著橋麵上那具倒斃的屍身,一眾人麵上神情可謂是精彩紛呈,有詫異的,有震驚的,也有驚惶與駭然的。
之前二人的生死大戰沒有爆發出眾人想象之中的劇烈動靜,若非帶棄主動出聲,此際他們都不知道二人之間爆發過戰鬥,也不知道戰鬥已然結束,更不知道被他們視為王都第一人的大刀李炳此際已死在了帶棄手裏。
片刻之後,一眾人回過神來,紛紛舉起手中各式兵刃,分前後兩路圍著帶棄凶悍的衝殺了過去。與此同時,其中一人又迅速的發出了一道代表著李炳已戰敗的紫色火箭。
輕輕舞動手中斬馬大刀,一陣急速的前趨後退,帶棄與一眾埋伏的武者大戰了起來。
隨著那道紫色火箭在夜空中炸響,遠處的江岸上,之前聚集在碼頭處的那一兩百人在李義明的率領下,緩緩的朝著留在岸上等候帶棄的臨官氏與薑好等人圍了上去。其中,又有十數位一馬當先的武者,一個個氣息不弱,明顯不是結義社之人。
眼看形勢非常不利,薑好輕輕一笑,從懷中取出了一樣事物,又迅速的朝著空中奮力一拋,隨即,一團奪目耀眼的藍色花朵在夜空中靜靜的綻放了開來。隨著夜空中藍色花朵的綻放,從岸上不遠處的一片樹林中急急的躥出了一大群黑壓壓的人影,粗略估計,足有兩三百人。
原來,當日下午,趁著帶棄等人不備,薑好悄悄的召集了銳士營各小隊中的一眾行動組長,將當夜帶棄與大刀李炳的約戰之事坦然相告。並再三說明,此乃私人恩怨,純屬個人行為,願意到場相助的是人情,不願意出場相幫的則是本分,不必強求。誰知道,一眾行動組長回去私下裏一陣分說,絕大部分的銳士都摩拳擦掌的表示自願前往助陣,以壯帶棄聲威、不墜銳士之名。於是,便出現了眼前這一幕。
少頃,隨著那數百銳士迅速的聚集在薑好諸人身旁,兩路人馬便漸漸的接近了。因此次銳士乃是私自出動,薑好也不好鼓噪他們主動發起攻擊,而對方李園府中的那位領頭門客與結義社的李義明,眼見此際薑好一方人多勢眾且一個個氣息不凡,更是不敢輕舉妄動。於是,雙方便在這江岸邊的碼頭上隱隱的對峙了起來。
正在此時,一陣雄渾豪邁的歌聲從江麵上突兀的傳了過來。聞聲,雙方人馬紛紛不約而同的扭頭望去,在遠處半空中那團燈籠的餘光映照下,隻見,一位鐵塔般的魁偉壯漢,足下踏著一段粗大的樹木,肩上扛著一柄巨大的鐵錘,正急急的乘風踏浪而來。隻聽其口中高聲唱到,“夢裏思東海,花時別岱宗;長亭、咫尺人孤零,愁聽、陽關第四聲;且行且慢且叮嚀,踏歌行、人未停。”
待接近到江岸邊,壯漢舉目望了望不遠處燈光映照下的浮橋,灑然一笑,自嘲道:“原來那處便有一座浮橋,之前卻是多費了一番手腳。”隨即足下輕輕一踏,整個身形便如大鳥般迅速的掠上了江岸邊的碼頭上。
望著那鐵塔般的壯漢逐漸的走近,一直靜立那處的臨官氏神情激動起來,滿麵委屈的道:“慶卿師兄,你終於來了!”
聞聲,壯漢定睛細細一看,便急步奔到臨官氏身前,連珠炮般的問道:“嗯,小青師妹,你怎麽會在這裏?發生什麽事了?你們這是在約戰嗎?”話落,雙眉一豎,瞪起一雙怒目,霸道無匹的望向了對麵結義社的一眾人,又將之前扛在肩上的大鐵錘輕輕的提在了手中。
對麵那李義明方欲開口,一旁李園府中的那位門客急忙悄悄製止,隨後又硬起頭皮衝著那壯漢抱拳一禮,語氣誠懇的解釋道:“原來是慶軻大俠到了,失敬失敬!今夜乃是我們王都第一人約戰那公子負芻府中的銳士營統領帶棄,我們這些人隻是前來觀戰的。”
此時,經過一番刀光劍影之後,帶棄已一鼓作氣的將一應之前埋伏的武者悉數殺敗,浮橋上、江麵中,處處是一片片、一團團刺目的猩紅,以及一具具殘缺不全的屍體。遙遙望見江岸上雙方並未發生大戰,帶棄放下心來,提著那柄斬馬大刀,跨過浮橋,朝著對峙的人群徐徐行了過來。
定定的望著帶棄手提大刀逐漸的接近過來,那位門客急急的扯了李義明一下,衝著鐵塔壯漢高呼道:“慶軻大俠,如今雙方勝敗已分,在下便先行告退了。”隨即領了李園府中的一應武者當先撤走了。
眼見大勢已去,李義明也急忙率領了結義社的一幹人馬,灰溜溜的退走了。
待帶棄走近,那壯漢緊緊盯著其手中的斬馬大刀,詫異的問道:“這不是那大刀李炳的吃飯家夥嗎,如今怎麽落到了你的手上。”
見問,一旁的臨官氏急忙為諸人介紹了起來,相互之間匆匆見過禮,又寒暄了一陣,一眾人便浩浩****的移步到了江岸上的那片樹林中。隨後,一大群人又燃起了十數堆巨大的篝火,圍坐在一側熱絡的攀談了起來。
篝火旁,靜靜的聽完了臨官氏的詳細敘述,慶軻不由得勃然大怒,當即便欲潛進王都連夜刺殺那令尹李園,卻被諸人急急拉住。
待平息下來,慶軻對著帶棄感佩道:“兄弟年紀輕輕,便具了一副忠肝義膽。一身武技又如此高強,甚至連那久負盛名的大刀李炳都飲恨敗北,在下空負大俠之名,卻是自愧不如啊。”
聞言,帶棄急忙一陣謙讓。
隨後,慶軻又談及那大刀李炳,眾人不禁唏噓不已。
原來,大刀李炳年輕之時便素有俠名,為人也是慷慨仗義,一身武藝更是聞名於楚都,被譽為王都第一人。三年前的某夜,大刀李炳靜坐於密室之中練功時,其妻誤入,並無意間觸碰到大刀李炳,遂被其內氣反震致死。二人素來夫妻情深,悲痛欲絕之下,大刀李炳從此便封刀退隱。當年,慶軻途經楚國時,慕名特意轉道王都,便是想與之一會,順便切磋一番武技,豈料竟發生了此事。隨後,慶軻又在王都之中偶遇了師妹臨官氏,遂定下了這三年之期。
細細想來,此後那大刀李炳一直未曾繼續修習武技,否則,憑其實力天賦,當早已踏入了宗師之境。此次,令尹李園尋到其隱居之所,又不知施以了何種手段,居然將久不問世事的他給硬生生的逼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