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三章 水戰 上
王剪仍然照列坐在高台上觀戰,但心裏卻是惴惴不安,這種感覺,王剪己經很久沒有過了。
王剪的軍旅生涯有近四十年時間,從一個普通的士兵一直晉加到秦軍的上將軍,參加的大小戰鬥不下百場,無論是麵對怎麽的對手,無論是麵對怎樣的局麵,那怕是在當年井徑之戰,麵對李牧的時候,秦軍的局麵極為被動,但王剪也從來沒有對戰事失去過信心,在他的記憶中,隻有在自己剛剛從軍的時候,第一次上戰場時才有這樣惴惴不安的感覺。
因為現在是王剪生平第一次打正式的水戰,而且對手又是高原,自從代軍的船隊突破河道之後,秦軍在戰場上收集到了一些陶製炸彈的殘片,才知道代軍使用的武器原來就是用陶罐盛著火油,打擊敵人,這種方法在列國間早有應用,到也並沒有什麽稀奇,不過火油陶罐都是用投石機來投射,但代軍的戰船上顯然是沒有投石機,那麽代軍是用什麽方式把這些盛滿火油的陶罐投射出來的呢?
其實這個時代到也不是沒有試過用床弩發射火油陶罐,但火油陶罐一般都呈遍圓狀,空氣阻力較大,加上重量遠大於弩槍,因此如果用床弩發射,射程連弩槍的一半都沒有。而秦軍收集到的隻是陶製飛彈的殘片,並不是完整的陶製飛彈,王剪也根本就沒有想過,代軍會用床弩來發射。
現在王剪並不懷疑,高原絕對是一個比李牧更難對付的對手,不僅是因為他的用兵能力不在李牧之下,而且還有各種層出不窮的花樣,令人防不勝防,從新式馬俱,投射火球,再到現在的戰船,其實應用的都是現在已有的技術,平時誰都不覺得有什麽奇妙之處,但經過高原的經手之後,居然就產生了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成為代軍製勝的武器。
因此在看完了代軍船隊突破河道的過程之後,王剪己經十分清楚,秦軍的水軍肯定不是代軍的對手,盡管秦軍的戰船數量要遠多於代軍,但打仗絕不是那一方的人數就一定能夠取勝的。
雖然代軍的船隊到達大梁之後,並沒有立刻向秦軍發動進攻,而是在城前修建水寨,但王剪清楚,高原這是先建立起一個穩固的水寒,好保護水軍,隻等水寨建好之後,也就是代軍再一次主動出擊的時侯。雖然秦軍也兩派出了小股船隊試探代軍的動靜,但因為守軍的戒備嚴密,因此也不敢冒然發動進攻。
不過代軍出擊是遲早的事情,盡管秦軍的水軍不如代軍,但這一仗己是再所難免了,必須要早做準備才行。因此王剪也連日招集秦軍的諸將商議,怎樣應對代軍的進攻,並且還從中牟將楊端和也調回來,一起參加諸將的商議討論。
盡管秦軍的諸將都沒有過水戰的經驗,但畢竟都是久經戰場,加上也經曆過了兩次不算標準的水戰,又訓練了近一個月的水軍訓練,因此多多少少也都有了一點認識。
經過諸將的商議之後,秦軍也總結出了幾條應對代軍的水軍辦法:一是對付代軍的水軍,最有較的武器還是投石機,因此可以在岸邊,水中多設立一些投石機,形成多重打擊;二是水戰中以用火為先,因此投石機投射的除了石塊之外,也加入大量的火油淘罐;三是秦軍的水戰能力,和戰船的質量雖然不及代軍,但卻勝在戰船和木筏的數量眾多,至少是代軍的三倍以上,因此要充份發揮秦軍的數量優勢,盡量靠近代軍的戰船,進行接舷作戰,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之後,秦兵在戰船、木筏上的白刃戰能力大大提高,再加上有數量優勢,因此打起白刃戰來,秦軍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而現在代軍已經主動出擊,向秦軍發動了挑戰,因此秦軍的水軍也在辛勝、楊端和的統領下,殺出了船塢,應戰代軍。
這一次秦軍一共出動了二百餘艘戰船,大木筏一百五十個,分別裝有八十架投石機和一百架床弩,另外還有五百個小木筏,另外在秦軍背後的圍堰上,還布置了一百二十架投石機和一百五十架床弩。
雖然秦軍總結出來了幾點應對代軍水軍的辦法,但這些辦法到底有沒有用,又能夠有多大的作用,誰心裏都沒有底,因此王剪也首次對即將開始的戰局沒有任何信心。
秦軍的陣列是將放置投石機和床弩的大木筏放在全陣的最前列,其他的戰船、木筏都在後麵排列,而這時秦軍雖然列好了陣列,但放置投石機和床弩的大木筏還在加緊在水中固定,而代軍當然不會讓秦軍從容的做好準備,因此高原在城牆上下令,命令代軍發出進攻。
其實這時高原的心裏也很緊張,因為這一戰關係到守衛大梁之戰以後的發展,如果這一戰敗了,或者隻是一場慘勝,那麽自已以後就隻能在大梁城裏坐以待斃。不過到了這一步,高原也別無選擇,隻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船隊的身上。
丁策親身坐鎮一艘大型戰船,見城樓上發出了進攻的旗號,因此也立刻下令,全軍出動,向秦軍發動進攻。各船上的槳櫓齊搖,船隻紛紛啟動,向秦軍的陣列行駛過去。
而這時大部份的木筏都還沒有在水中固定住,因為秦軍的木筏在水中固定主要是靠沉入大石,和在水中打下木樁,沉石到是容易,但需要用專門的木筏來運送大石,而且必須要使用重達千斤左右的大石或是石筐,才能固定住木筏,而在水中打入木樁則需時間,因此都不容易。
見代軍的戰船向自己推進過來,秦兵們也不僅一陣慌亂,七手八腳的忙著沉石打樁,而使用投石機的秦兵也趕忙裝好石塊,油罐,床弩也拉開了弩弦,準備投射。
三十二艘戰船分為兩排,呈間錯排列,向秦軍的陣列行駛過來,雖然是在水中行駛,但各船之間還是保持著整齊的距離,前後決不超過一個船位。
雙方的距離在逐漸的拉近,很快就進入到了秦軍的床弩射程,一百架床弩分為三批,輪流發射,弩槍帶著淩曆的呼嘯,射向代軍,雖然大多數弩槍都落入到水中,但還有相當一部射中代軍的戰船,紛紛插入船體。
而還有十多架投石機也沉不住氣,將石頭,火罐給投射了出去,結果無論是石頭還是火罐,都離得遠遠的落到水中,激起了一朵一朵水花。當然這些搶先投發的秦兵也遭到了一陣訓訴。
不過幾支弩槍對戰船的打擊確實是微忽其微,石頭,火罐離得還遠,根本無法阻擋代軍戰船的推進,而且各戰船上的床弩也都紛紛開動,向秦軍發射了陶製飛彈。
第一批的三十二個陶製飛彈落下,絕大多數也落入到了水中,隻有七個擊中了秦軍的船筏,頓時引起了大火。船筏上的秦兵七手八腳的忙著撲火,但代軍的陶製飛彈又接二連三的射落了下來。引起了更多的火勢。
隻一會兒的時間,秦軍的陣式中就有多處起火燃燒起來。因為火勢是用火油燃燒,因此很難被撲滅,還有一些秦兵的身上也燃起了火焰,在慌亂之中,有不少秦兵摔落到水裏。好在是經過了這段時間的訓練,秦兵基本都能在水裏撲騰幾下,在落水之後,也能靠自己的能力,重新遊回到木筏邊,被其他的同伴救起,到是減少了不少傷亡。
雖然秦軍的床弩都在奮力的向代軍的戰船進行打擊,但在這種戰鬥中,床弩確實起不了多少作用,而一些木筏上的投石機也不顧夠不夠射程,也都全部開動,紛紛向代軍投射。
而隨著距離拉近,秦軍的投石機也終於可以對代軍的戰船展開實質的打擊。
隻見一塊重達百餘斤的大石從空中呼嘯著落下,正好擊中一艘大戰船的船頂,盡管船頂被改造成了尖頂性,而且進行了結構加固,但也吃不住大石帶出的巨大慣勢,將戰船的頂蓬砸穿。碎木殘片落得滿艙都是。
不過頂蓬被砸穿隻是使戰船的攻擊性受到一些削弱,但並不影響戰船的航行,因為戰船不是並木筏,除非是有石塊正好擊中戰船的側舷,或是擊穿戰船的底板,造成戰船進水,才能夠對戰船造成致命的打擊。因此這艘戰船仍然繼續前進,並且還不斷向秦軍射出陶製飛彈。當然,船艙裏的士兵也七手八腳,將這塊大石推入到水中。
這時也有一些火罐也命中戰船,立刻引起了燃燒,但戰船處部都蒙上了生牛皮,有一定的阻燃效果,而且在開戰之前,還澆上了河水,有不少地方還抹上了濕泥,因此盡管也是火油燃燒,但火勢卻在短時間內能夠控製得住,而船上的士兵也立刻提著木桶澆水滅火。
雖然投石機對戰船的威協要大一些,但想要對戰船造成重創,隻靠現在秦軍陣中的八十架投石機,還是顯得少了一點。
而雖然秦軍在岸上還布置了一百架投石機,但因為距離太遠,而且又有秦軍的戰船、木筏擋住,因此根本無法對秦軍進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