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將整個上柳鎮走了一圈,發現這裏盛產一種柳條,很適合編織。

沈言幼時曾從爺爺那裏學得編織之術,他采來了一些當年生的柳條,除去柳葉,憑著記憶開始編織出一個籮筐。

第一個編出來的難免略有欠缺,沈言不斷嚐試改進,終於做出一個外觀漂亮的成品,但這還遠遠不夠,沈言想做出更多的名目,隻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打開銷路。

原本沈言記憶中的籮筐是用竹篾編織,但老弱婦孺很難處理整個竹子,這個柳條取材更為方便也更好處理。

沈言花了很長時間去研究柳條編織,順帶走遍雍州找尋銷路,待確定計劃可行一切都辦好之後,沈言才召集上柳鎮的村民一起用柳條發家致富。

最開始上柳鎮的村民是很排斥的,在他們腦中,種地有糧食吃才是要緊的,編這些花樣簍子出來隻能看不能吃,能不能賣上錢還說不準,新手不僅編不來、掌握不了訣竅,而且編一個簍子要很久,編廢了整個簍子都不能看更遑論拿它賣錢了,而且眼看下月就要收小麥了,誰有空搞這些呢?

但總有人肯試試的,曾慶夫婦就是最先大力支持沈言這個法子的人,隻是村民皆以為曾慶二人同沈言有舊,所以再沒有其他人加入這柳編行業。

萬事開頭難,但有沈言這個智囊在,難事也能輕易化解了,沈言手把手教,親自講解,曾慶夫婦又肯下功夫,終於在十天內做出了一個很好看的筐。

後來曾慶夫婦手工越來越嫻熟,籮筐也越積越多,終於能運出去賣了。

這些東西賣給誰、如何賣其實是個很大的問題,上柳鎮本身不需要這些東西,那就隻能運到別處,可以向其他鎮或是雍州城內運,甚至運出雍州去往其他八州,但問題的重點也就在誰去運送,誰來售賣了。

這時沈言前期的走訪工作就起了成效。沈言按照原先約定好的聯係方法傳信,很快一些商人就來到上柳鎮看貨。雖然有很多商人隻是來看一看,但沈言也並非要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隻要能有一單,後麵再保證質量價格合理,續單是不用愁的。

小單很簡單,大單卻要等,曾慶他們接到的第一個大單是來自南蘅鎮。南蘅鎮的人十分信奉觀音菩薩,他們幾乎把最好的東西都拿來裝點觀世音的座像,他們發現柳條編織的簍子很獨特養眼,於是向沈言定做一種美觀大方的花籃,訂單量很大,要耗費大量人工,一個屬於上柳鎮全村人的機遇到來,村民見此事真的有利可圖,便相繼加入。

後來,上柳鎮柳編的種類擴大,除了籮筐、花籃,還有柳席,菜籃,簸箕,魚簍等,外地務工的上柳鎮居民也相繼返鄉,上柳鎮開始逐漸為人所知。

有沈言在,曾慶開始嚐試著自己出去售賣,這已經是他第十次獨自外出了,但這一次的意義有很大不同,這是一筆大單,結束了就該好好陪著他身懷六甲的妻子了,這一次三年前的遺憾絕不會讓它再次上演。

木屋的房頂還未完工,沈言踏進門,感覺有一絲雨飄到了臉上,他頗為抱歉地對曾慶道:“真不好意思,你家屋頂昨日漏雨,我爬上去本來想把漏的地方補上,結果越補越糟,隻好拆了重蓋,這兩日雨太多,糧食進了水,我忙著去釣了幾條魚,這下兩邊顧及不了,”沈言似乎很不好意思,神情同他那又長又深的胡子完全不搭,他頗為無奈道,“又進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