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林璟就被宮內的太監傳入皇宮。

朝廷上,百官聚齊。

林璟才剛到,就看到了建陽帝那一臉陰沉的麵孔。

“怎麽回事兒?京內怎麽會有這種傳言!”

建陽帝拿著今早一些官員送上來的奏折,憤怒的看向林璟。

一旁和張賀丞相站在一起的寧王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

“陛下,這些都是昨夜開始在京內的傳聞。”

“對啊,這些傳聞已經鬧得滿城風雨。”

一些官員剛想說什麽,又看向林璟,欲言又止。

林璟知道他奪走京兆府,又重創戶部,寧王和張賀肯定不會甘願咽下這口氣,所以他們一定做了些什麽。

“你們看本宮作甚,陛下問你們話,直說就是,本宮還能要你們命?”林璟冷笑。

“陛下,京中傳聞,太子可隨意殺人。”

“周慶大人外甥一事,現在已經人盡皆知。”

建陽帝皺著眉頭,他命身邊的太監將手裏奏章遞給林璟。

林璟拿過來翻閱幾眼,不由笑了起來。

“那個姓馬的,是我殺的,我承認。”

林璟指向奏章上:“可是,馬家上下十一口人命,絕非兒臣所殺。”

奏折上說昨夜馬氏一家被人屠殺,十一條人命,連帶著三隻貓兩條狗無一幸免。

行事手段,可以說是慘絕人寰。

這件事情一出,京內反響甚大,尤其是馬家公子得罪當今太子爺一事不知怎麽被人抖摟出來。

索性,人人都認為馬家的人命是被林璟所殺。

“陛下,還有人說......”

以張相馬首是瞻,負責記錄史書的史官上前,略顯遲疑。

“說。”

“老臣不敢。”

“朕恕你無罪,還有什麽,速速說出來。”

“是。”

這史官壯大膽子說道:“有人說陛下早些年說過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隻是放屁。”

“大膽!”寧王大怒。

這史官立馬跪下:“陛下,寧王殿下,這些話都是京中傳言,並非小人所說。”

“無妨,你繼續說。”

建陽帝抬手打斷寧王,接著詢問起來。

“那些人說太子暴虐無道,殘害百姓的事情做的如此麻利。估計將來,若有人敢說太子任何不是,恐怕會被當即斬殺。”

“也有人說,若太子繼承大統,將來一定是昏君。”

各類傳言,諸多雜亂,總之都是圍繞著一點。

馬家少爺不小心衝撞太子,然後便被擊殺。

太子去京兆府走了個過場,洗清了身上所有嫌疑。然後,馬家一家還慘死喪命。

“哼,什麽人汙蔑太子,本王這就親自率兵過去將人緝拿。”寧王嗬斥。

“寧王殿下,估計要拿人的話,能把京兆府、大理寺、各路縣衙還有刑部天牢都給裝滿。”史官小心翼翼說道。

兩人一唱一和,把林璟的處境給當即定死。

輿論的力量很厲害,不管林璟是不是清白的,在聖上眼中,他現在都有問題。

“太子,昨夜你在何處?”建陽帝冷冷詢問。

林璟剛要說話,寧王突然開口。

“父皇,兒臣今早接到京兆府一位舊部的送信。”

沒等建陽帝發問,寧王繼續說道:“當然啊,兒臣已經說過,讓他們今後有事直接去向太子通報。可是......”

“你說。”

“是。”

寧王點頭後,略顯糾結,然後緩緩說道:“昨夜,戶部侍郎周慶慘死獄中。”

“據臣所知,還不僅如此,周大人一家好像都慘遭毒手。”

說著話,他看向林璟。

“京城中傳言愈演愈烈,有些人甚至說得罪了太子,九族都要被株連其中啊。”

“太子!”

建陽帝聲音越發冰冷。

治理天下,很重要的一個點就是皇族的聲譽。

如果在天下百姓中,皇族都是那些喪心病狂的暴虐之人,那遲早會有動亂的。

這件事情,哪怕不是太子所為,他也得背這口鍋。

“父皇,且先讓兒臣問問看,究竟是京兆府哪位舊部向寧王殿下通風報信的?”

“太子殿下,本王哪裏敢告訴你。萬一明天京中再有兩家人慘遭滅門,可該如何是好啊。”寧王苦笑連連。

朝堂上群臣議論聲此起彼伏。

“這點寧王大可放心,本宮隻是想問到底是何人造謠生非。周慶大人在京兆府牢內吃得好睡得好,至於他的家人嘛......昨夜更全部鄉下探親,何來被謀害一事?”

“嗬嗬。”

寧王不由冷笑出聲。

“本王今日上朝前,特意去過周大人府中,周府上下,那叫一個慘不忍睹。”

說完,寧王單膝跪地,當即彈劾林璟:“父皇,兒臣先前還以為是有人故意陷害太子。現在看到太子這般恬不知恥,顛倒黑白。兒臣,無話可說。”

“太子!”

建陽帝重重拍案。

“你以為這群臣所請,都是玩笑話嗎?”

“父皇,兒臣並未說笑,周大人的確在京兆府的大牢內。如果父皇和群臣不信,兒臣願意將周大人請來。”

“好啊。”

寧王當即點頭:“那就請太子把人請過來,讓我等都開開眼界,一個死人,是怎麽活過來的!”

周慶是個禍害,他知道太多關於小皇宮的事情。

所以此人不能留。

昨天離開之後,寧王馬上動用自己在京兆府內的僅剩不多的力量,暗中除掉周慶。

至於周慶的家人,也都是寧王和張賀丞相商議後,做出的決定。

可以說這些人都是死在寧王手中,現如今林璟如此顛倒黑白,他自然是萬分不信的。

“來人,去京兆府請周慶登殿。”

百官頓時議論起來,紛紛在好奇太子搞什麽把戲。

寧王更是走到張賀丞相身邊,兩人對視一眼,相視而笑。

昨夜搞出來的輿論手段,的確頗有成效,京中輿論,已經讓建陽帝苦不堪言。

可就在所有人等著看林璟出醜的時候。

大殿外,在禦林軍的簇擁之下,一位熟悉的麵孔正緩步而來。

見狀,百官皆驚。

張相和寧王更是麵麵相覷。

甚至揉了揉眼睛,生怕看錯了人。

直到來者走到大殿正中,然後單膝跪地。

“罪人周慶,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