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賑災一事如果有用到下官的,盡管開口。”

“下官也願為國分憂,為君分憂。太子殿下,所以請不要客氣。”

“辛苦太子殿下在賑災一事上費心了。”

散朝之後。

一眾官員來到林璟麵前,紛紛稱讚起來。

能將賑災之事交給林璟,足夠證明林璟在朝堂上的地位漸漸超過了寧王和張相。

張相臉色難看無比。

因為現在有意像林璟示好的人中,有幾個原本都是他的門人。

“牆頭草,見到太子受寵,就開始跪舔!”張相怒斥。

“舅舅,我們應該如何?難道就放任不管嗎?”

“寧王,有些事情急不得。為了前線的戰事,國庫中的銀兩早已損耗太多。南方水災太過嚴重,這點錢可不夠。”

“難怪舅舅方才不去爭了,地方官員們還是我們的人,如果太子在這裏出現任何紕漏,咱們就能立馬彈劾他!”

寧王反應過來。

如果他和張相能拿到賑災主理權,對他們而言,從中獲利是極大的。

如果拿不到,損失也不會太大。

相反,太子真正參與進來後,才會明白這裏麵的水有多深,才會知道賑災的難度多大。

因為地方每一級官員都是張相的人,在賑災過程中,一旦出現任何疏忽,最終都會有把柄落在張相等人手裏。

“太子,現在就開始高興,有些為時尚早。”

寧王前去挑釁。

他瞪著一雙眼,惡狠狠盯著林璟:“如果我是你的話,現在肯定不會浪費時間和這些牆頭草們虛與委蛇。”

“你的話錯了。”

林璟打斷寧王的挑釁,他冷笑著說道:“這些人都乃我大乾棟梁,怎麽會是你口中的牆頭草?還是,寧王殿下眼界太高,除卻張相以外,所有官員在你眼裏都是牆頭草呢?”

能來登殿參加早朝的官員,會是普通的官員嘛?

誰沒點正兒八經的能力。

這些人放在京中,那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現如今被寧王如此謾罵,又被林璟刻意加重提醒了一下,他們對寧王的態度恐怕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一旁的張相見狀急忙喊住寧王。

這太子實在是過於狡詐奸猾,竟然三言兩語又給寧王設了個陷阱,讓他淪陷其中。

最近太子起勢後,和寧王真是相差甚大。對比之下,隻能看到寧王的無能。

“走。”

“太子,你少得意,有你哭的那天。”

嗬斥完後,寧王急忙跟著張相一同離開。

“諸位,寧王的話,你們千萬不要放在心上。本宮身為太子,卻放任寧王說出這種無禮的話,是我失職。我向諸位道歉!”

堂堂太子,大乾儲君,未來的帝王。

現如今竟然對著他們這些臣子們道歉。

一眾官員瞪大眼睛,覺得難以置信。

“賑災期間,本宮懇請諸位做一個監管,如果本宮哪裏做的不對,做的不好,諸位盡管直接提出來便是。當然,若諸位有任何妙計良方,可隨時去東宮與我商議。”

“今後林璟還需要向諸位多多請教。”

林璟抱拳。

嚇得眾官員紛紛彎腰回禮。

眾人散去後。

薑鴻這才邁步來到林璟身邊。

“你這一招禮賢下士用的好,恐怕會收獲不少人心。”

“還是嶽丈教的好。”

林璟不忘回拍一記馬屁。

“太子,我總是覺得有點不對勁。雖說你的治理理論的確出眾,可是張相和寧王未免太痛快了些!”

按照上朝前,他們的預想,張相和寧王若是爭權失敗後,一定會想別的辦法。

總之,絕不會如此輕鬆的讓林璟拿到主理權。

為了這個,林璟和薑鴻還專門思慮了諸多對策,結果到頭來一個也沒派上用場。

“恐怕是國庫出了問題。”

林璟眉頭皺在一起:“若嶽丈不忙,煩請隨小婿去國庫看看。”

戰事,是最耗費銀子的了。

廊州業城與南楚開戰數月,各種軍費不計其數,再加上南方又爆發水災,今年免稅,國庫可以說是隻出不進。

“如果真是這樣,可就麻煩了啊。”

薑鴻馬不停蹄陪著林璟前往大乾國庫。

......

“這寧王真是讓人惱怒,竟然將我等比作牆頭草。”

“我等隻是心係南方災民而已,才會與太子交流一二。”

“不過最近太子可真的是超乎想象!”

走出大殿後,還有一些官員在議論今日之事。

“就算以往太子怎麽無能,他定然也知道我等和張相、寧王的關係。反觀現在,太子對我等沒有任何敵意,反而還有意招攬。”

“你們幾個怎麽想的?”

“太子如此禮賢下士,將來若能繼承大統,肯定會成為一代明君。”

雖然幾人都有心,可是誰也不敢主動提出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萬一這裏麵有一個還打算依附張相,他們可就麻煩了。

“這樣吧,幾位別在這地方議論此事。今日隨我回府,去我府中小聚一下,然後掏心窩子聊聊如何。”

戶部尚書馬成德主動提議。

六部尚書之一的馬成德,在文官之中的地位僅次於閣老和丞相。

而且,戶部掌管一國財經,在京中地位那無法想象。

“馬大人之邀,我等豈有拒絕之理。”

“正好,我們幾個去馬大人府中暢聊,若消息走漏出去,也能知道是誰告密。”

“沒錯,馬大人,今日我們就去叨擾一番了。”

馬成德已經有了站隊之心。

但他以往沒少在張相的控製下做些違心之事。這次若是投誠林璟的話,總得需要一個投名狀。

而他現如今替林璟籠絡的這些朝廷官員,便是最好的投名狀了。

“走!”

......

已經趕赴國庫的林璟,尚且不知道朝中已經有很多人傾心於他。

當然,現在他也沒這個心情。

來到國庫重地,請國庫大司農將所有數據整理出來後,林璟的臉色大變。

“周司農,你確定沒有和本宮開玩笑?國庫目前可以挪用的銀兩隻有這些!!”

南方水災涉及五百裏。

受災群眾更是高達百萬。

這點銀兩,連三分之一的用處都派不上。

“沒辦法,前方業城軍軍餉以及撫恤金都沒發放,這已經是經過計算後能給出的最多數額。”

周司農表現得並沒有太過於愧疚。

在他看來,不管是太子主理賑災,還是寧王主理賑災,結果都一樣。

賑災銀發出去多少,大部分都得落在他們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