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後,趙國實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各國都蠢蠢欲動,首先動手的是燕國,如前所述。此戰對趙影響:一,提升了趙國於七國中地位;二,鍛煉了趙軍作戰能力更重要的是恢複了作戰的自信;三,增強了趙國實力和國家安全係數;四,發現並鍛煉了趙國將領。此戰中,龐煖、樂乘、李牧脫穎而出,讓趙人看到除了老將廉頗外還有更多優秀的將軍。趙國的中興似乎仍有希望。
廉頗在趙國之敗後,被趙王重新任用相國並封為信平君。已經年老的他不畏疲苦率領趙國士卒繼續作戰,於趙孝成王十五年破燕軍;十六年圍燕都;二十一年取魏繁陽。其後因事逃奔魏,後轉至楚為將,率軍作戰因楚兵不如趙兵,戰不得誌,在壽春抑鬱而終,臨死思報趙國。從廉頗事楚中,我們可以看出:廉頗為將近五十多年,可以說對軍事相當精通和熟悉。廉頗於楚為將,戰皆不利,很大程度上因為楚兵弱於趙兵。這一點很重要,部隊兵員的素質也決定著將領的指揮意圖是否可以順利的實現,趙人尚武且多戰,兵員耐性強、有服從意識,且善騎射。而楚軍作戰機動性差、部隊抗打擊能力弱、野戰能力不強(這些構成項燕之敗的原因)。當然優秀的將軍會帶出一支優秀的部隊,同樣優秀的部隊也會培養出優秀的將軍。培養一支優秀的部隊可能需要幾十年,但它至少影響幾百年。廉頗老了,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訓練楚軍,或者他早已人存心死……
龐煖在廉頗出走後,麵對秦國、燕國的進攻毅然挑起了趙國的大梁。趙悼襄王三年,燕軍十萬犯趙,龐煖率軍抵之。於常山東垣,深溝高壘以待燕軍。此戰中,趙兵多用強弓勁弩射燕,其傷亡甚重。無論攻城戰、野戰燕軍皆不利。後撤,遭遇李牧軍。又撤,遇龐煖軍,戰大敗。此戰殺死燕兵二萬餘人,其餘的奔潰或投降了趙軍。其後與李牧合兵下燕,武遂、方城。趙王讚其曰:“將軍武勇,廉頗還趙”。趙悼襄王四年,龐煖統率趙、楚、魏、燕之銳師五十萬攻秦。趙悼襄王六年秦長安君及大將軍蒙驁率軍十萬攻趙,龐煖領軍十萬禦之,殺秦軍三萬,射殺蒙驁。趙國頓時國威大震。
李牧趙國代郡的守將,帶兵有方,卻匈奴而威於北方。李牧常年駐守北部代郡、雁門郡(今山西代縣西北)邊境地區防禦匈奴。他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軍隊的戰鬥力,有效地防備了匈奴的侵擾,贏得士兵們的愛戴。他的措施是:首先,任用自己認為能幹的人為官,同時把收來的貨物,稅款掌握在自己的駐軍公署,充當士卒的日常開銷。其次,每日宰殺數頭牛采犒賞將士,優待士兵。第三,加緊練習騎馬射箭,重視警報係統,增設偵察人員。在軍事上,嚴明法規:“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史記·李牧列傳》)。所以匈奴每次入侵,嚴密的警報係統發揮威力,士兵迅速退回營壘固守,不敢擅自出戰。使匈奴擄掠無所得,趙隊卻因此保存了實力,多年來在人員、物資上沒有多少損失,為以後的伺機反擊奠定了物質基礎。
但匈奴人卻認為李牧這是膽怯,就連趙國邊境上的士兵也認為自己的將軍是膽小害怕。趙王因此而責備了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我行我素。終於激怒了趙王,把他召回,另派將領替代他。新任將領到職一年多,每當匈奴兵來犯,他都命令部隊出戰,往往受挫失利,損失傷亡慘重。使邊境地區不能按時耕種、放牧。於是趙王又請李牧複出,李牧閉門不出,堅持說自己有病,趙王一再懇請,李牧提出:“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史記·李牧列傳》)。趙王答應了他。
李牧再次到邊境後,仍按原來的規約行事。幾年當中,匈奴來犯一無所獲,但始終認為李牧膽怯不敢出戰。戍邊的將士日日受到犒賞而不被使用,因此,都請求願與匈奴決一死戰。李牧看準了時機,準備經過挑選的兵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馬一萬三千匹。獲賞百金的勇士五萬人,優秀射手十萬人,全部組織起來加以訓練。並大縱牲畜,讓人民滿山遍野地放牧。
匈奴見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戰後,李牧佯敗,丟下幾千人給匈奴。單於聞之,率大軍入侵趙地,李牧則出奇兵,以兩翼包抄戰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軍,一舉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人。接著又乘勝滅簷襤、破東胡,降林胡,單於遠遠逃走。其後十多年,趙國北邊穩固,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為繼廉頗、趙奢之後趙國的最重要的將領。
李牧帶兵好野戰,善長途奔襲作戰。趙幽繆王二年,秦攻趙武城(邯鄲南),趙將軍扈輒領軍十萬救之,敗之,斬首十萬。邯鄲兵力空虛,而召李牧及代郡軍五萬人救邯。大敗秦軍,殺其數萬。封武安君。三年,秦將桓齮又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深入趙國後方,攻占了赤麗、宜安(今河北葶城西南),對趙都邯鄲構成嚴重威脅。趙王遷急命北部邊防名將李牧為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抗擊秦軍。李牧率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認為秦軍連續獲勝,士氣甚高,如倉促迎戰,勢難取勝。遂采取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拒不出戰。桓齮認為,過去廉頗以堅壘拒王齕,今天李牧亦用此計;秦軍遠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進攻肥下,企圖誘使趙軍往援,俟其脫離營壘後,將其擊殲於運動之中。李牧洞悉敵情,不為所動。當趙將趙蔥建議救援肥下時,他說“敵攻而我救,是致於人”,乃“兵家所忌”。秦軍主力去肥後,營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於多日來趙軍采取守勢,拒不出戰,秦軍習以為常,疏於戒備。李牧遂乘機一舉襲占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李牧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麵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麵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鬥,10萬餘秦軍,全部被殲。桓齮僅率少量親兵衝出重圍,畏罪逃奔燕國。
四年,秦攻番吾,李牧與之戰,卻之。七年,秦將王翦、楊端和率軍攻趙,李牧率軍屯灰泉山,數戰秦皆不利,不敢近。後趙王受間殺李牧。一年後,邯鄲為秦所占。
其後趙公子嘉於代地稱王,思奪舊都。六年後被秦滅。
趙國地處太行山附近,國強兵盛,其軍力為東方六國首,抵抗秦近百餘年,而互有勝負。期間能臣、健將、義士、名儒相約輩出。戰國四大將軍,秦趙平分秋色。對於趙國的強悍說的太多了,所以也論述一下趙國、趙人、趙兵的不足。
趙國的改革,更多的側重於軍事,強調以武興國,故趙國的國運也是隨著其軍事上的得失而起伏。由於趙國尚武重利,長期輕視農業和內政的發展,而間接導致趙國後期長年戰爭中糧草和兵員的問題。最明顯的是長平之戰中,廉頗二十萬守長平。僅半年,趙國的糧食供給便開始吃力了,這也是趙括將軍為何執意出營與秦軍決戰的原因之一。同時,趙孝成王在得知趙括軍被圍且糧道阻的消息後,為何不全力相救?難道趙王不知道這四十萬大軍的重要性嗎?當然知道,而且趙王竭力集結各地殘餘守軍,以打破包圍圈。但整體實力較差的趙國始終無法突破秦之防線,眼睜睜看著四十萬士卒歸於塵土。當然也與最高決策層的優柔寡斷有關,但根本是趙國整體的實力不足。就如台灣問題,要麽大陸實力發展十分強大,順勢推舟。要麽在未來台海戰爭中,破釜沉舟、全無顧忌、集中全力無論代價多大,誓克之。一場戰爭的作用有多大?他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興敗沉浮。
趙民風慷慨尚武且重利,多俠義之士。由於趙長期處於戰爭期間,故趙民自幼就有習武之風,全民敬賢士、勇將,所以趙地各地都彌漫英雄主義的氣息。趙人重商而惡農作,多懶慢。
趙兵以驍勇善戰聞達於諸侯,尤其是趙武靈王改革後,趙兵單兵素質及軍團作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趙兵作戰不足也是很多,如:趙兵士氣及作戰意誌的持續,更多的依靠主將的作用。趙兵失敗多是因主將戰亡,而軍亂而敗。故隻要趙軍保持指揮官的存續,基本上趙兵很少潰敗、投降,戰亡也是成建製的。再者,趙兵多尚俠義,軍勢不穩定。
談趙國強悍的曆史,無非是為了勉力今人。對中國進行的軍事變革,其內容不僅僅是裝備上的更新換代,還應包括全民的準軍事教育、尚武觀念的樹立及部隊自身的創新革命。其中一個國家的尚武傳統很重要,其直接影響一支部隊作戰能力。縱觀曆史,尚武(而非黷武)總能帶來一個國家的興旺長存。趙國曆經戰亂,首都幾遭侵擾,四周諸國虎視眈眈。這一切迫使趙人分外的團結、耐苦、善戰,也隻有如此才能生存。相反,齊國偏安膠東,無外患之憂,國人怯戰。有很多人羨慕德意誌這個國家,人才濟濟、軍事強盛、士卒善戰、國人一心,這由它的地理位置所決定,有時感覺趙國跟德國很像,表現在許多方麵,不說了。
全民的準軍事化教育,內容和含義不說了。它的作用可以使一個國家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臨戰準備和提供有熟練軍事技能,短時間訓練即可投入作戰兵源。這其中還有個問題,全社會的價值取向,公民以何為榮,以何為其奮鬥目標。這是一個體係性工程,包括很多方麵,簡單說一個社會僅是崇拜金錢、權力是不行的。在此不詳述。
有時我們抱怨中國現代和近代,出色的不世的將軍太少了。這前麵已說過,優秀的將軍會帶出一支優秀的部隊,同樣優秀的部隊也會培養出優秀的將軍。一支優秀的部隊需要優秀的國民和相應的傳統相依存。看看戰國的曆史不難發現,為什麽秦趙兩國良將、名士輩出,而其他五國卻名將少有。這當然與其國家傳統有關。德國名將很多,原因是一樣的。優秀的國家培養出優秀的部隊,優秀的部隊也會鍛煉出優秀的將軍,優秀的將軍指揮出優秀的戰役。我們何去何從已經很清楚了。
以下專門談一下從趙國發展中看的軍事問題及啟示,趙隊包括秦隊的強大,說明了很多問題。首先,一支軍隊要有傳統,如果沒有,國家機器可人為製造。其次,國家應意識到戰爭,是一國做任何事都應考慮的問題。部隊的臨戰意識要強。再次,軍隊要具有創新性,靈活性,最起碼不能壓製,老氣橫秋的話就完了。
趙卒臨戰勇不畏危是靠傳統,秦卒好戰樂殺是靠利誘。社會對軍人的評價體係和國家軍人的獎勵晉級體係是很重要的。前者簡單說是軍人的地位,及獨特身份的社會尊敬程度,後者是部隊自身對軍人的激勵體係。在此詳述後者,戰國將領選拔除貴族外都是在實戰中脫穎而出的,重其戰力。現代的中隊軍官的晉升靠的是什麽?是年限、資曆、關係、金錢。如果白起這樣的人到了中隊中,用不了幾年必然轉業。一,沒有關係,晉升隻能靠年限,你想帶兵作出業績,可惜沒有機會;二,家無巨資,人情疏通,心有餘而力不足;三,如個人太恃才傲物,不懂沉誌,對不起你隻能轉業。看央視《沙場點兵》中的龐承功的年輕有為,沒結婚呢就晉升至中校,靠什麽?碩士的學曆、與高級軍官的關係。太多的不成熟和草率,動不動一個營沒了,幸好是演習。如果讓其如此的將領率軍作戰,中國的士兵不知又犧牲多少才能換回他的成熟。兵法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趙馬服君趙奢以慎兵戰而聞達諸侯。中隊的軍官選拔標準:靠學曆,造成軍官隻重理論而輕實踐,部隊中紙上談兵者多矣,秦趙選將多靠軍功,和平時期也看其下兵員素質。中隊輕視基層士兵,士兵如個人技戰術再好,沒有學曆照樣提不了幹。士官階層待遇和地位低。年限,尉官三年校官四年,造成軍官層多求無過而無進取心。三,軍官選拔程序和標準的太多漏洞、不嚴謹、人為性大,造成部隊軍官,重關係輕業績,甚至有明碼標價者。**子弟無才識、威信即可平步青雲。其中亦有才識過人者但更多的人平庸無為。軍隊晉階製度改革勢在必行,軍官從士兵做起,選拔製舉薦製並舉。人事選拔權上收、統一、集中,程序嚴格、規製。采用功績製。
燕趙之地自古多悲涼之士,古代其地幾陷異族之手,其反抗之誌從未斷絕。近代如抗日鬥爭,舉目華夏尤燕趙之地多反抗,晉冀魯、晉察冀抗日根椐地成為敵後抗日的中堅力量。在看到古人那卓越的業績,今人卻如此無能,常感悲歎。予身出邯地,望古趙之訓,時有針氈之感;遊閱古史舊地,想昔日先人曆長平之難、邯鄲之危而猶思圖強,不覺氣誌從升,戰意昂然。
趙國“胡服騎射”後和其他國家的開戰記錄一、齊國1、廉頗於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本為衛國領地,後屬齊),威旗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
2、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
3、趙惠文王二十二年(前276年),廉頗伐齊,攻陷九城。
3、公元前280年,趙將趙奢攻占齊國麥丘。
4、公元前241年,趙將龐煖攻占齊國饒安。
5、公元前274年,趙將燕周攻占齊國昌城、高唐(齊國五都之一)。
6、公元前271年,趙藺相如攻至齊平邑。
7、公元前287年,趙梁將攻齊。
8、公元前286年,韓徐為將攻齊。
二、魏國1、公元前282年,趙將樂毅拔魏伯陽。
2、公元前276年,廉頗攻魏幾,拔之。
3、公元前275年,攻魏房陵、安陽拔之。
4、公元前245年,廉頗帶兵攻取魏地繁陽(今河南內黃縣西北)。
三、韓國1、公元前265年,趙將田單攻韓拔注人。
四、中山國1、趙武靈王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寧葭。
2、趙武靈王二十一年,攻中山。趙袑為右軍,許鈞為左軍,公子章為中軍,王並將之。
翦將車騎,趙希並將胡、代。趙與之陘,合軍曲陽,攻取丹丘、華陽、鴟之塞。
軍取鄗、石邑、封龍、東垣。中山獻四邑和,王許之,罷兵。
3、趙武靈王二十三年,攻中山。
4、趙武靈王二十六年,複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
5、趙惠文王三年,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起靈壽,北地方從,代道大通。
五、燕國1、公元前265年,趙將田單攻燕拔三城。
2、公元前265年,趙將田單攻燕拔中陽。
3、公元前251年—250年,燕國丞相栗腹以給趙王祝壽為名,出使趙國,偵探趙國虛實。回國後向燕王建議,趙國青壯年在長平均被秦將白起坑殺,國內盡是孤兒寡婦,無力再戰,乘此良機攻趙必勝。燕將樂間認為趙國連年同秦作戰,百姓熟悉軍事,若興兵攻趙,燕軍一定會敗,堅決反對出兵。燕王喜不聽樂間勸告,決意發兵攻趙國。他派栗腹為將,領兵60萬,戰車二千乘,兵分兩路大舉進攻趙國。栗腹令部將卿秦率軍20萬攻代,自率主力40萬攻鄗。燕軍到達宋子(今河北晉縣南)後,趙孝成王令上卿廉頗、樂乘統兵13萬(一說25萬)前往抗擊。廉頗分析燕軍的來勢後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驕傲輕敵,加之長途跋涉,人馬困乏,遂決定采用各個擊破的方略。令樂乘率軍5萬堅守代,吸引攻代燕軍不能南下援救,自率軍8萬(一說20萬)迎擊燕軍主力於鄗。趙軍同仇敵愾,決心保衛國土,個個奮勇衝殺,大敗燕軍,斬殺其主將栗腹。攻代燕軍聞聽攻鄙軍大敗,主帥被殺,軍心動搖。樂乘率趙軍趁機發起攻擊,迅速取勝,俘慶秦。兩路燕軍敗退。廉頗率軍追擊500裏,直入燕境,進圍燕都薊(今北京城西南)。燕王隻好割讓五座城邑求和,趙軍始解圍退還。戰後,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假相國。
4、公元前249年,假相國大將武襄君攻燕,圍其國都,燕國再次割讓五座城邑求和。
5、公元前243年,趙將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6、公元前242年,燕軍十萬犯趙,龐煖率軍抵之。於常山東垣,深溝高壘以待燕軍。此戰中,趙兵多用強弓勁弩射燕,其傷亡甚重。無論攻城戰、野戰燕軍皆不利。後撤,遭遇李牧軍。又撤,遇龐鍰軍,戰大敗。此戰殺死燕兵二萬餘人,其餘的奔潰或投降了趙軍。
7、公元前236年,趙攻燕,拔狸、陽城。
8、趙悼襄王時,趙攻燕,得上穀三十六城。
六、匈奴1、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先後平定三胡,辟地千裏。設置雁門,雲中二郡。
2、趙惠文王二十六年,趙軍大敗東胡取歐代地。
3、趙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趙邊將李牧率軍大規模反擊匈奴,斬殺匈奴10餘萬騎兵。
叢台。位於邯鄲市市區的叢台亦名“武靈叢台”,相傳建於趙國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趙武靈王是趙國曆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國君,為了使國家強大起來,他對作戰方法進行改革,變車戰為騎戰,推行“胡服騎射”,並身體力行,訓練兵馬,軍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目前已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區、中國100家名園、國家重點公園等稱號。
趙武靈王建築叢台的目的,是為了觀看歌舞和軍事操演。史載,叢台有天橋、雪洞、妝閣、花苑諸景,結構奇特,裝飾美妙,在當時揚名於列邯鄲叢台國。但在2000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叢台經曆了無數次的天災的破壞,多次改修重建,有了很大的變化。據地方誌載,自明朝中葉(公元1500年前後)以來,就修複了十多次。其中清代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建行宮於台上,後在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遇地震連台毀壞。現在我們所見之叢台,是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修建的,以後又進行過重修。“叢台”名稱的來曆,是因為當時許多台子連接壘列而成。《漢書》顏師古釋文:“連聚非一,故名叢台。”古人曾用“天橋接漢若長虹,雪洞迷離如銀海”的詩句,描繪叢台的壯觀。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觀賞賦詩。
有傳言這隻是個傳說。
據曆史記載,叢台上建有天橋、雪洞、妝閣、花苑諸景,結構奇特,裝飾美妙,在當時名揚於列國。古人曾用“天橋接漢若長虹,雪洞迷離如銀海”的詩句,描繪叢台的壯觀。曆史上的一些著名文人,如唐朝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多次遊覽叢台,賦詩讚詠。但是,在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叢台經曆了無數次天災的破壞,多次改修重建,有了很大變化。據地方誌載,自明朝中葉(約1500年)以來,就修複了十多次。其中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行宮於台上,後在道光十年(1830年)遇地震連台毀壞。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叢台,是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修建的,當時是為了了望遠方,以便統治縣城,以後又進行過重修。
趙國三孔布幣叢台的北側有座七賢祠,是為紀念趙國的韓厥、程嬰、公孫杵臼、藺相如、廉頗、李牧和趙奢而建立的。這“七君子”的動人事跡,在《史記》等史書裏均有記載,大體上依據史書編寫而成的《東周列國誌》在“圍下宮程嬰匿孤”等章節裏,就記述了“三忠”(程嬰、公孫杵臼、韓厥)為救趙世孤兒舍身忘命的動人事跡。
新中國成立後,以武靈叢台為中心,修建了人民公園。占地由原來的43畝,逐步擴充為360畝,其中水麵占40畝。園中林木繁茂,百鳥爭鳴,花草繁茂,湖水**漾,碧水藍天,與叢台古建築相映照,別有情趣。
1982年,從台公園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被推薦為百家“全國名園”之一。2002年10月12日,我國國家郵政局與斯洛伐克聯合發行《亭台與城堡》特種郵票一套二枚,其中一枚為中國“邯鄲叢台”。這套郵票的發行,將大大提升邯鄲在世界的知名度。
2008年獲得第二批國家重點公園稱號,乃河北唯一,同時也是第二批中長江以北唯一入選的公園。“國家重點公園”評審是為了加強公園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在全國公園中開展的一項評比活動。被命名為“國家重點公園”的是具有重要影響和較高價值,且在全國有典型性、示範性或代表性的公園。截至目前,全國僅有46家公園獲此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