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受封的魯國,是中國周朝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之後。西周初年周公旦輔佐天子周成王,周公旦東征打敗了夥同武庚叛亂的殷商舊屬國,分封周公旦長子伯禽於其中的奄國故土建立魯國。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曆時800年左右……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小部分。魯國是孔子的出生地。

魯國是周朝諸侯國之一,魯國的第一代國君是周公旦的兒子伯禽,都城曲阜,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之一隅。魯國也是孔子的故鄉。伯禽下傳九代到武公九年時,魯國發生變故,直到後來周宣王立魯孝公為止。孝公下傳兩代到隱公、桓公時,魯國再次發生政變。桓公之後到魯莊公時期,魯國多次與齊國發生戰爭。莊公兒子湣公、釐公時期,魯發生慶父之亂。釐公下傳兩代到宣公時,襄仲殺嫡立庶,從此三桓強盛。宣公下傳三代到昭公時期,三桓發兵攻擊魯君,魯國公室從此名存實亡。昭公之後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國外流亡死去的。魯悼公以後魯國漸漸衰落,到第33位國君頃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是,魯國被楚國滅亡。

在周代的眾多邦國中,魯國是姬姓“宗邦”,諸侯“望國”,故“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清人高士奇語)。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時人稱“周禮盡在魯矣”。各國諸侯了解周禮也往往到魯國學習,魯國是有名的禮儀之邦。魯國與周禮的這種密切關聯,使得魯國形成了謙遜禮讓的淳樸民風,同時也使魯國國勢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概括講來,周禮的內容應該包括禮義、禮儀或禮節、禮俗三個層麵。禮義是抽象的禮的道德準則;禮儀或禮節是具體的禮樂製度,可大致分為吉、凶、軍、賓、嘉5大方麵。細分之,有所謂“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之說,真可謂“繁文縟禮”,大而至於政治、軍事,小而至於衣冠、陳設,無不有義。這些禮儀都是本著忠、孝、信、義等準則推衍而來,目的是為了“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禮俗即周人的社會風俗與道德習慣,它較禮節更細且繁,隻是並無硬性規定。就主次而言,禮儀、禮節、禮俗是從屬於禮義的,因為禮的根本目標是維護周王朝的統治,這才是其本質所在。

魯國是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國,而周公無論在幫助武王爭奪天下,還是在成王年幼時平定天下,都有卓著的功勳。因此,魯國初封時不僅受賜豐厚,而且還得到了不少特權。《禮記·明堂位》記載說:“凡四代之器、服、官,魯兼用之。是故,魯,王禮也,天下傳之久矣。”魯國建國之地殷商勢力極重,伯禽要把魯國建成宗周模式的東方據點,因此,他們代表周王室擔負著鎮撫周邊部族,傳播宗周文化的使命,極力推行周朝禮樂。另外,魯國適宜農桑,是一個穩定的定居農業社會,在這個社會中,禮樂可以規範人們的行為,使劃分成若幹等級的人和諧相處。

在魯國,周禮乃是人們的行為準則,上至魯公,下至卿士,無不循禮而動。不論是“國之大事”,還是往來小節,如君位傳承、祭天禮祖、對外戰爭、朝聘會盟,以及燕享、鄉射等等無不如此,否則就會遭到指責,甚至被視為“不祥”的舉動。周禮由周王室製訂,而在具體實施時,各諸侯國一般是各取其需,因地製宜。唯有魯國始終不忘“法則周公”,祖述先王之訓。

《春秋》一書是魯國國史,該書“常事不書”,所以魯人依禮而動的行為有許多不一定見於記載。即使《春秋》經以及他書中見載的魯國君臣的一些“違禮”之舉,也往往引起人們的規諫、評論或者指責,如隱公到棠地“觀漁者”,桓公取郜大鼎於宋而置於太廟,醒公與夫人薑氏一道到齊國去,莊公到齊國觀社,莊公丹桓宮之楹而刻其桷,文公欲弛孟文子和敬子之宅以廣其宮,夏父弗忌躋僖公,宣公夏天在泗淵濫捕,以及魯三家的一些不禮之舉等等。但在入東周以來“禮壞樂崩”的情況下,魯國仍有不少知禮之人,如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柳下惠、曹劌、夏父展、裏革、匠人慶、申#、叔孫豹、子服景伯、孔子等等。另外,如文公時的宗有司,《左傳》的作者左丘明,他們也都以知禮、明禮而聞名。

魯國根深蒂固的禮樂傳統,對魯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魯人都知道禮有“經國家,定社稷,利後嗣”的功能,因而他們認識到“服於有禮,社稷之衛也”、“無禮必亡”,對周禮懷有極大熱忱。《禮記·禮運》說:“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禮尚在,國便不亡,周禮關乎國泰民安,於此可見。魯閔公元年,齊欲伐魯,齊公問“魯可取乎”,其大夫仲孫湫說:“不可。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此時,魯國正值慶父內亂,但尚秉周禮就難以攻取,因為周禮可以起到一種協調人心的作用,在統治者內部,它可以防止和調節矛盾,而對下層人民來說,周禮則既有懾服之威,又有收羅人心之用。

“尊尊而親親”是宗法製度的根本原則,也是周禮的基本要求。為爭權奪位,魯國也發生過類似骨肉相殘的事件,但與他國相比,魯國的情況要好得多,所以《禮記·明堂位》說魯國“禮樂、刑法、政俗未嚐相變”,“天下以為有道之國,是故,天下資禮樂焉”。臧文仲教季孫行父“事君之禮”說:“見有禮於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養父母也;見無禮於其君者,逐之,如鷹#之逐鳥雀也。”魯人敬尊君主,使魯國的政治比較穩定。不過,由於“親親”觀念深入人心,他們十分相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古訓,使掌握魯國大權的卿族一直限定在“伯禽之後”的範圍之內,異姓家族的賢能之士很難進入魯國政權。與“尊尊”原則有關,魯卿在位時,不論其行為怎樣越軌,而對他的宗族影響並不大,受到懲治的僅僅是禍卿本人。這樣,卿族一旦有了勢力,也就站穩了腳跟,其勢力的持續發展,便最終導致了公室衰微、大夫**。

春秋時期,魯國實際已經是積弱之國,其主盟不若齊、晉之強,地勢不及秦、楚之大,然而,諸如滕、薛、曹、邾、杞等國皆勤贄,修朝禮;即使遠在方域之外的穀、鄧等國也不憚仆仆,至魯來朝。小國親魯,皆因魯乃周禮所在。

魯國春秋以來的外交主線還是與齊、晉、宋、衛等大國的關係上,然而,在對各國的態度方麵,魯國的態度似乎又不盡相同。魯與晉、衛乃兄弟之國,與對待齊、宋相比,魯人在與衛、晉的交往中態度要溫和得多。小國交魯,魯國也往往親近同姓。時人的宗法觀念是:“凡今之人,莫若兄弟”,“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在諸小國中,曹、滕與魯同姓,邾、莒、薛、杞皆為異姓。故曹太子朝魯,魯以上卿相賓;滕、薛爭長,魯長滕侯。而邾、莒為魯國近鄰,杞、邾則頻頻朝魯,然杞侯之朝以不敬見討,邾、莒也為魯國世怨。魯國自春秋以來國勢日弱,其不能修好異姓近邦實是一個重要原因。

政治、外交之外,魯文化的禮樂傳統也影響到社會的各個層麵,在“化成民俗”方麵產生了明顯效應。魯人行為中的重義輕利觀念,經濟上的重農輕商意識,以及日常生活中嚴格的男、女之別等等均是。西周末年以來,由於周室的衰微和時代的進步,再加之魯國國勢的下降,原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麵結束了。魯在春秋後期也推選了“初稅畝”、“用田賦”等一係列社會改革,改變了周的政治、經濟製度,在這種情況下,周禮樂的崩壞亦成為自然之勢。春秋末年,孔子看不慣層出不窮的違背禮樂製度的現象,他希望恢複周禮,推行“王道”於天下,並以禮樂之學教授生徒,儒學於是創立。

公元前249年,魯滅於楚。然而,魯國的禮樂傳統經孔門師徒的弘揚,已更加深入到人們的意識深層,它並沒有因為魯國的滅亡而喪失。秦朝末年,劉邦舉兵圍魯時,“魯中諸儒尚講誦育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70多年以後的漢武帝時代,太史公司馬遷到魯地“觀仲尼之廟堂”時,諸生依然“以時習禮其家”。曆史學家顧頡剛先生說“漢代統一了魯國的禮教和秦國的法律”,更明白道出了魯國禮樂之學在兩漢時的重要影響。

中國周代魯國都城遺址。在山東省曲阜市區和東、北麵。周成王封周公旦長子伯禽於魯,建都於此。到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魯亡於楚,曆時900餘年,是周王朝各諸侯國中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之一。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封子劉餘為魯王,都此。東漢為東海王劉疆都城,直至漢末。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曾作調查和發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多次進行調查。1958年山東省文物幹部訓練班對遺址進行鑽探和試掘。1977~1978年山東省博物館作了詳細勘察和發掘。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國名臣、名將有襄仲,曹沫,柳下惠,臧文仲,曾參,曾子,孔仲尼,左丘明,季文子,叔梁紇(孔子之父,即孔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