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地,商為古幕國,春秋時期為莒國,漢代為城陽國,莒故城為莒地區曆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曆史文化名城。
美麗而古老的莒國曆史悠久,曆代均有傑出文化藝術人才,創造並延續了燦爛的莒文化,與齊魯文化並稱“齊魯莒”文化,成為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至今為世人所偉誦。
據考,莒為地名始自原始社會的部落,《中國史稿》(郭沫若著)載“伯益是早期融入華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傳說中伯益的後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個民族。”至商代為姑幕侯國,周為莒國,漢為城陽國,後為州為縣。古老而年輕的莒地,在數千年的歲月中,積沉了豐厚的文化,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從莒縣陵陽河出土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大口尊和陶質牛角號,把華夏文明史上推了一千年。
商代,莒地屬青州姑幕國,清雍正《莒縣誌》記:莒地“唐虞以前無考,商(屬)姑幕國。此侯國也,殷爵列三等,而姑幕實侯此土,僅見之漢史中。”
在春秋初從計遷莒後,莒國國勢正強。莒不斷與齊、魯、晉等大國會盟,還對周圍小國不斷發動戰爭。到春秋中後期,國內混亂,政治,國勢日弱,疆域屢遭蠶食。
春秋至戰國初期莒國都城,位於今莒縣縣城的四周,東臨沭河,西傍柳青河。《讀史方輿紀要》“廢莒縣”條載:“舊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裏,內城周二十裏,外郭周四十裏。”元至元中載“東北隅為今城,周五裏有奇。”明始砌以磚,即今之城垣。匝郭土阜,皆昔之故城基地。
莒國,子爵,《通誌·氏族略》謂其為“嬴姓,少昊之後也,周武王封茲輿其於莒,今密州莒縣是也。”據《世本》記載,莒自紀公以下為己姓,故《左傳》莒女稱戴己、聲己。《史記·楚世家》謂:“簡王元年,北伐滅莒”,時當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漢書·地理誌》謂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後歸齊。至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樂毅破齊,莒城不下。漢置莒縣,又為城陽國。
故城西北角在前城子後村南50米,西牆伸到劉家菜園、韓家菜園前至南關村的消氣嶺以東。東南角湮沒已久,無從查考。東牆所經至傅家窪以西,地名為“城子”。北牆至縣化肥廠前。外城西北角“城子口”東西各有一段長200米,高3米的殘牆。東南至濰徐公路一喧有明顯的高地,特別是“消氣嶺”一帶,牆基仍高2米多。
故城的西南角至東南角有斷續殘牆700米,高約8米。在故城範圍內,時常發現大量商、周時期陶片,以周半瓦當和窯具為多,齊法化、齊明刀刀幣也時有發現。1995年12月、1996年6月莒縣博物館曾兩度對宮城南垣外莒明刀遺址進行了考古試掘,出土了一大批陶器、坩堝、刀範、窯爐、銅碴等文化遺址,是證此處為莒明刀鑄造作坊區。屬於西漢時期的有陶器、金縷玉衣片,以及鑄五銖半兩錢的遺址和大批錢範等。故城牆基夯土內,有商周灰、黑陶豆盤、豆柄、鬲足等。
周代史料空缺期莒國自周初始封,至春秋魯隱公元年的莒國曆史史文空缺。史記中未立《莒世家》。於是,這段曆史成為了一個謎,讓後人永遠無法猜測。
現在,僅知自己茲輿期始封,至魯僖公年間的莒平公,共曆十一世。平公之後,開始出現國君世係的記載。
可是,為了承襲了東夷風俗,國君無諡號,隻在名字上冠以地名,用作在世時的稱號。從這裏可以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300年間,周人希望以周魯為代表的華夏文化去同化東夷孑遺,並沒有顯著效果。
有時可查的時期自魯隱公二年後,《春秋》經傳始見莒之事跡。戰國時期楚簡王滅莒(時間在公元前431年),290年間,莒國發生了很多大事。與齊國、魯國兩大鄰國關係很不穩定。以說明夷夏之鬥爭與民族融合過程,在東方仍在繼續進行中。
早期自前720年至前673年為莒國曆史的早期。
起初,莒的疆域似已較初封國時有所擴張,也有可能是逐漸恢複了周公東征前之的舊疆域。它南入向(在今莒縣南70裏處),北伐杞國,滅亡邾國。杞為舊國,商朝卜辭中有“杞侯”字樣出現。周武王重封夏之後樓公於杞,初都於今河南杞縣,春秋前,不知何故東遷。先遷於今新泰縣境,繼又遷淳於(今安丘東北)。杞之國土,東起今諸城境,西至安丘境,正好橫亙於莒之北部。莒欲擴地,向南已滅向,向北不能滅杞國,所以使用蠶食手段,先占領一邑。杞本夏族,但因處東夷故地,用夷禮,所以齊國、魯國等國很鄙視杞國,不與杞國建交。
莒國的西疆與魯國接壤,西北與州國、紀國二國接壤。州國是小國,薑姓,不久被齊所滅。紀國曾因調停魯國與莒國的關係,與莒在“密”地會盟。前715年,魯國和莒國因此在“浮來”結盟。可以看出莒對西方及西北方的鄰國,維持了友好關係。但齊桓公即位後,齊國稱霸,局麵發生改變。
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返回齊國當了君主之後,卻不念舊德不久,齊國卻向東方擴張。紀國和杞國首遭侵略,亦見“伐莒”之文。莒國似乎明白這個情勢,以後不再向北發展,轉向西、南兩方,開始與魯國鄫國發生糾葛。
當時,莒是齊國和魯國之外的東方大國,附近的貴族與國君,在本國住不下去時,都喜歡投奔莒國。這時,在莒國的外國貴族,除了齊公子小白之外,還有譚君、魯慶父。因為魯國人賂莒交出魯慶父,又食言不送賄款,魯國和莒國之間曾數次發生戰爭,莒國被打敗。結果,魯國也有了戒心。在魯莊公二十九年(前665年),在城諸及防(東防,在今費縣東北40餘裏處)布防,就是為了防備莒國。
齊桓公由於標榜尊王攘夷,所領導的幾次會盟,莒都不得參加。後宋襄公欲霸諸侯,也領導了幾次會盟,莒亦未獲準參加。
中期自魯僖公二十四年(前626年)至魯成公十四年(前577年)是莒國曆史的中期。這時,是晉文公繼齊桓公後當霸主,以及邲之戰後楚莊王繼為霸主時代。莒國在這一階段,曆經茲平公、紀公庶其、厲公季陀、渠邱公朱四代君主。他們先後參加了中原各國的幾次會盟,外交上初步活躍。
晉文公雖然也提出了尊王攘夷,卻未在會盟中強烈的表現出來,所以莒國得以參加了有名的踐土之盟。此時,齊國繼續向東方討伐。記載明確的是前600年伐萊國,占領根牟。萊國為東夷,根牟又在莒國的邊境,所以齊國於前598年及前596年有兩次侵略莒的戰爭。《左傳》對於後一次伐莒記載到:“莒恃晉而不事齊故也。”部分說出了齊國、莒國雙方的打算:與莒國同時,被晉文公邀請參加會盟的小國邾國,本是魯國的禁臠。此後,齊國想要吞並莒國,魯國想要吞並邾國,二大國的首領經常派使者或親自會晤。
前599年,魯國出兵伐邾國,第二年,兩國連兵攻打莒國。第三年,楚國在“邲”打敗晉國,齊國見莒國失去了盟友和援助,於是,便無所顧忌的,在第四年再次侵略莒國。此後十年間,齊國自持強大,開始欺負魯國,又侮辱晉國派來的使臣,形勢發生變化。晉國、魯國、衛國、曹國在前589年合兵伐齊國,敗齊於“鞍”。於是,莒國得到恢複,前584年以後,莒國又參加了以晉國為盟主的馬陵之會及蒲之會。
後來,可能由於齊國和魯國相繼侵略,也可能由於莒君渠邱公無能,莒國的三座城池經常為楚國所攻破,但楚國不能據而有之,不久退出。前574年渠邱公死,子密州即位,史稱黎比公。
中後期自魯成公十五年(前576年)至魯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為莒國曆史的中後期。在這一時間段前期,晉悼公領導的晉國重新稱霸。後期,宋國向戌建議晉國、楚國弭兵,爭霸局麵稍得緩和。
晉國勢力重新強大之後,30年之內,舉行了大會盟24次,莒全部參加。由於多次參加盟會,莒似乎逐漸以大國自居,莒的君主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開始對外用兵。一開始,就合邾國聯合,共同侵略鄶國。
鄶國在莒國的西南,離魯國比較近,便向魯國求援。但是,魯國被打敗,鄶國終於為莒所滅。魯國的君主認為國家到受到了威脅,加強位於東疆的費城的防護。前565、前563、前561年,莒三次進攻魯國。
看上去,僅僅是爭奪邊境上的田地,然而魯國卻以為:“莒人間諸侯之有事也,故伐我東鄙。”。當時,晉國、楚國繼續爭霸,齊國、魯國也都在中原爭霸,莒就鑽了空子。
由此看來,莒漸漸強大之後,也回想別的國家一樣拚命侵略鄰國。史書裏評價,春秋無義戰,莒也不可能例外。莒國的兵力,這時看上去很強。前555年,以晉為首的12個國家聯合討伐齊國,莒曾要求以“車千乘”從東南方向襲擊齊國。這一次,齊兵嚇得不敢出戰,晉軍焚燒了臨淄。12個諸侯國的屬下之兵後來到達了齊國的南方邊境。齊軍堅守城池,未導致很嚴重的慘敗。然而,齊國對莒極為不滿,開始有了報複之心。
莒君黎比公治理國家,《左傳》稱之為“虐”,又說“國人患之”,指的就是他不顧國力,不想百姓安危,經常與齊國、魯國爭戰,民不堪命的情況。黎比公處於齊國、魯國兩國大規模開辟疆土的時候,利用強大的晉國為援,以攻為守,也確實能算是較好的策略。因而,這一階段是春秋時期,莒最活躍的時期。黎比公死後,莒逐漸走向衰亡。
末期自魯昭公元年(前541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為莒國曆史的末期。這一時期,晉國公室逐漸強大,國力內耗不複外顧,莒失去了援助。莒君在曆史上有記載者,有展輿、著邱公去疾、庚輿、郊公與狂5人。嗣後入戰國,莒事無記載,公元前431年,楚國滅莒。
在這段時間內,莒國的國土經常被齊國、魯國占領,國勢漸漸變得虛弱,隻好采取守勢。而且,莒國有內亂,展輿當國君後,奪走了「群公子」秩的權利,群公子懷恨在心,把公子去疾從齊國召回,立為莒國君主。展輿在吳國避難,他的黨羽務婁等3人奔赴齊國,帶走了「大龐」、「常儀靡」二邑。後來,「牟夷」又去魯國,把「牟婁」及「防」二邑送給魯國。
前532年,魯國伐莒,攻占了「郠」。「郠」位於今沂水縣邊界,也是莒國的門戶,因此,莒國西疆撤走了所有防守部隊。在這時,莒仍然內亂不止。國君去疾死後,蒲餘侯殺公子意恢,從齊國迎回了去疾之弟庚輿成為國君,此後莒國成為齊國的附庸。
前523年,莒想擺脫齊國的控製,兩次導致齊國的攻擊,但此時,莒的國力大大縮退,比不上周圍的國家。在戰國時代,楚國的勢力擴張到淮河上遊,滅亡了蔡國,進而滅莒。但是,莒離楚國還是比較遠,楚不能長期占有莒地,莒國的全境最終成為了齊國的疆土。
莒國的滅亡莒縣曆史溯源之一公元前431年,古代希臘戰火紛飛,硝煙彌漫。“斯巴達”和“雅典”這兩個城邦國家,為了爭奪古希臘的統一大權,浴血較量,大開殺戒。
正當這場曆史上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揭開序幕的時候,在遙遠的東方,古中國的大地上,一場滅國大戰也開始上演。發動這場戰爭的主角是剛剛繼承王位的楚簡王,其目的就是要將楚國的版圖擴展到東海之濱。
楚簡王,名熊中,楚惠王之子。《史記·楚世家》雲:“五十七年,惠王卒,子簡王中立。”我們由此判定,可知熊中是在公元前432年繼位為王的。
已經逝去的楚惠王,在其長達五十七的治國生涯中,任人唯賢,開拓進取,勵精圖治。他在與秦國結好,穩定西部的前提下,在公元前447年一舉滅掉了蔡國,後在公元前445年滅掉了杞國,楚國的勢力範圍不斷向東北方向推進。早在公元前473年,吳國已經被後起之秀越國所滅。《史記·楚世家》雲:“是時,越已滅吳而不能正江、淮北。”由於繼吳興起的越國無力控住原來屬於吳國的地盤,楚惠王乘機東侵,勢力一直發展到了淮、泗流域。惠王的文治武功,為其繼任者楚簡王的王業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前432年,楚惠王去逝,楚簡王繼任為王,繼續沿著其父開拓的方向和既定的戰略目標奮進。所以,他一旦安葬好了父王的靈柩,馬上就走上了對外武力擴張的道路。他選擇的第一個打擊目標就是位於齊國南部的莒國。
莒國,最早屬於東夷古國。據現有出土銘文的甲骨文看,商代已有莒國。《通誌·氏族略》雲:“贏姓,少昊之後也,周武王封茲輿其於莒,今密州莒縣是也。”由此看,西周初年,武王封少昊氏之後裔於莒而立國,始封者為茲輿期。《正義括地誌》雲:“密州莒縣,故國也。”春秋至戰國初期的莒國都城,位於今莒縣縣城的四周,東臨沭河,西傍柳青河。據《讀史方輿紀要》“廢莒縣”條載:“舊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裏,內城周二十裏,外郭周四十裏。”此城就是莒國的都城。
莒國的北境與齊接壤,西與魯國為臨。莒國在小國林立的春秋時期曾顯露頭角。在當時的東夷諸國中,以國土而論,僅次於萊國;同春秋諸強相比,也僅次於齊魯宋鄭衛等國。自西周後期開始,莒乘王室衰微國家**之機,出擊小國,擴展疆域。先後滅掉向國、鄫國。曾經多次發難於當時的強國之一魯國,而魯國卻無可耐和,唯有向晉國求助。《左傳》還記載莒國大勝齊國的戰例:襄公二十三年,齊侯襲莒,“傷股而退”,再戰,莒君親鼓而伐之,殺齊大夫劄梁。《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也說:“齊北郭啟帥師伐莒”,莒君“擊敗齊師”。莒國能屢敗強齊,可見實力不俗。正是由於莒國的實力強大,所以在春秋時代,許多外逃避難者多選擇莒國,就是成為春秋霸主的齊桓公,在因內亂外逃期間,也是由莒國提供的庇護之所,才積聚了複國的力量的。
莒國地處今天被我們稱之為齊魯大地的山東省南部,楚國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在被我們稱之為荊楚大地的湖北省。湖北與山東兩地相隔十分遙遠,就在擁有現代化交通工具和四通八達的高超公路網的今天,由其中的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在交通工具十分簡陋的春秋戰國時代,路途的艱辛可想而知。
盡管兩地之間相距甚遠,而且還有千山萬壑的阻隔,但是,卻難以抵擋楚國鐵蹄的侵入。因為,楚惠王滅蔡亡杞,已經為楚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打通了勢力東擴的通道。所以,在楚簡王早就繪製好的作戰地圖上,浩浩湯湯的百萬大軍,早就如一柄巨大的利劍,直插山東半島。簡王的戰略意圖很明顯:隻要占有了莒國,就撕開了北方大國齊、魯兩國,在東北部建立起的聯防帶,就可以建立起與之較量的前哨陣地。
盡管《史記·楚世家》對這場戰爭發生的時間及戰爭結果,隻是用寥寥數語,進行了介紹:“簡王元年,北伐滅莒。”但其中的艱難險陰和浴血奮戰的場景卻可想而知。在冷兵器時代,要消滅並臣服一個離本土十分遙遠的,勢力並不很弱的國家,該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呀!《史記·楚世家》正文的注釋裏特別強調了這樣一句話:“言‘北伐’者,莒在徐、泗之北。”這話也從側麵說明了此次滅國之戰的艱難。《漢書·地理誌》則說,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莒國與齊、魯兩個大國近在直尺,卻被遠隔千山萬水的楚國滅亡,不知齊、魯兩國的賢能之士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