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是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滅為止的曆史階段。

東周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從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為春秋時期;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到東周滅亡(公元前256年)三十五年後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為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這是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當時,封建生產關係正大孕育,政治上表現為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這個時期,我國在曆經夏、商、西周的統一王朝以後,分裂為數百個諸侯國。它們相互兼並,角逐爭雄,混戰不休;各諸侯國內部,則階級矛盾尖銳,奴隸起義連綿不斷,新舊勢力鬥爭激烈,社會在劇烈地動**著。這一時期的陣痛,正預示著封建製度這一新兒即將延生。

戰國時期為我國封建社會的開端。經過春秋時期激烈的兼並,數百個諸侯國被吞並,周王室的勢力更趨衰落,至戰國初年,主要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史稱戰國七雄。各諸侯國內新興的地主階級先後奪取了政權,進行變法,逐漸確立起封建製度。七國之間展開了更為慘烈的兼並戰爭。最後由秦取代周室,滅六國而一統天下。

東周王室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共有25王,病死21王,國亡投降,奔波而死的1王,哀傷而死的1王,內爭中被殺死的2王。

東周列國諸侯,因不屬於帝王範圍,故沒記載。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後建立周,建都於鎬(今陝西長安灃河以東)。周公東征後,確立宗法製,創立典章製度,並不斷分封諸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次年周平王東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曆史上稱平王東遷以前為西周,以後為東周。

我們都知道,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0年稱為西周,而從公元前770年開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稱為東周。這是為什麽呢?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後,不久就病死了。他的兒子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王。從周成王到他的兒子周康王兩代,前後約50多年,是周朝強盛和統一的時期,曆史上叫作“成康之治”。

後來,由於奴隸主貴族的剝削不斷加重,奴隸和平民們的反抗情緒高漲起來。周朝統治者為了鎮壓人民,采用十分嚴酷的刑罰。到周厲王即位後,對人民的壓迫更重了。

那時候,住在野外的農夫叫“野人”,住在都城裏的平民叫“國人”。周都鎬京的國人不滿厲王的暴虐統治,怨聲載道。

周厲王為了阻止國人的議論,下了一道命令:國人不許批評朝政,一旦發現,就施以酷刑。在這樣的壓力下,國人真的不敢在公開場合裏議論了。人們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談招呼,隻交換一下眼色,就匆匆地走開。

厲王的暴政越來越厲害,國人終於忍無可忍。公元前841年,國人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起義的國人圍攻王宮,要殺厲王。厲王得知風聲,慌慌忙忙的逃命去了。

經過這一場國人**,周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到周幽王的時候,周朝的統治者已經無法控製各諸侯國了。

周幽王整日吃喝玩樂,打發人到處找美女,根本不管什麽國家大事。後來,幽王得了一個美人,對她十分寵愛。但那美人進宮以後,整日悶悶不樂。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幽王想盡了辦法。

後來,有人為幽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周王朝為了防備犬戎的進攻,在驪山(在今陝西臨潼東南)一帶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幾裏地就是一座,把守關口的士兵以烽火為號,傳遞軍情。一天晚上,周幽王下令把烽火全部點了起來。

附近的諸侯看到烽火燒起,急忙帶領兵馬來救。誰知當他們趕到的時候,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隻見幽王在陪著美人奏樂和唱歌。諸侯們上當了,美人果然笑了。

後來,幽王又玩了幾次同樣的遊戲,諸侯們漸漸的就不再相信了。一次,犬戎兵大舉進攻,幽王驚慌失措,連忙下命令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誰也不來理會他們了。鎬京的兵馬不多,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馬像潮水一樣湧進城來,把周幽王殺了,搶走了那個美人。

經過這一場戰亂,周朝西邊大多土地都被犬戎占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擔心鎬京不保,於是遷都洛邑。

因為鎬京在西邊,洛邑在東邊,所以曆史上把周朝在鎬京做國都的時期,稱為西周;遷都洛邑以後,稱為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