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①。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②。
注釋
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尚,同“上”。前半句話大體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最好;第二種是,知道而不自以為知道,最好。我們認為是第二種。後半句的“不知知,病也”則是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是缺點。陳景元說:“聖人之票氣純粹而天性高明,內懷真知,而萬事自悟,雖能通知而不以知自矜,是德之上也。故曰知不知,上。夫中下之士,受氣昏濁而屬性剛強,內多機智而凡事誇大,實不知道而強辯飾說以為知之,是德之病也,故曰不知知,病。”其實這句話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相似。司馬光則從利害角度分析說,知之如不知,則遠怨;不知而強知,則招患。
②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一定做到“知不知”,但一定知道“不知知”是毛病、缺點,能正視這點,就是聖人。司馬光說:“病人能自知其病,斯不甚病矣。”
譯文
知道而不自以為知道,最好;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就是缺點。聖人沒有缺點,是因為能正視缺點。正因為他能正視缺點,所以沒有缺點。
度陰山曰
如何讓人討厭你?自吹。如何讓人喜歡你?自黑。
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審在位三十年,內政外交軍事被他搞得一塌糊塗。內政上,被他逼出個最大叛徒巫臣,巫臣後來投靠晉國幫晉國訓練楚國背後的吳國,導致楚國不停受吳國攻擊,國力漸衰。外交上,熊審和中原各國關係非常僵硬,多次發生不必要的戰爭,熊審還在戰場上被射瞎了一隻眼。
總之,熊審的三十年執政,把他老爹熊旅(楚莊王)奠基的霸業全部鑿空。但這不能完全怪熊審,因為他不是個昏君和暴君,他一直在不停努力治國,隻是運氣太差而已。
臨死前,熊審把群臣叫到床前說:“不穀(自稱,見第三十九章)德才淺薄,沒來得及聽先王和老師們的教誨,十歲就即位直到現在,實在不配。而且常年喪師辱國,讓大家為楚國擔心,所以,不穀身後的諡號,就用‘靈’或‘厲’吧,希望大家成全。”
大臣們都哼哈地答應著,等他一死,馬上反悔。有大臣哭著說:“靈和厲都是最惡毒的諡號,怎麽能給我們大王。大王雖然做了一些錯事,可他能反思、解剖自己,這樣的人,知道自己的缺點,敢於承認自己的缺點,不但等於沒有缺點,而且是最大的優點。所以,在諡號上,我們要慎重。”
所有大臣都認為,應該用一個美好的字“恭”作為熊審的諡號,於是,熊審就成了楚恭王(恭、共同義,所以熊審又是楚共王)。
老子說,把缺點當成缺點,就是沒有缺點。其實不是沒有缺點,而是肯承認缺點,正視缺點的人就有了反思自己、解剖自己,敢於承擔的美德。這種“謙下”美德符合道,道如大海,海納百川,最終,一切缺點在謙下的優點麵前,就不值一提。
人的認知大致有四種。第一種: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種:知道自己知道;第三種:知道自己不知道;第四種:不知道自己知道。
當一個人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認知階段時,他在原本的圈子活得很滋潤,但圈子之外的任何事都不懂。這就好像中國在大清王朝時對外麵的世界一無所知,越是這樣,越是不可一世,最後被人揍得鼻青臉腫才幡然醒悟。具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認知的人很多,在你身邊可能就不勝枚舉,他們主要表現就是自以為是,如同井底之蛙一樣。
人的認知一旦到了“知道自己知道”的階段時,人就會集中精力於自己的事,許多成功的奠基,都是在這一認知階段完成。人越是知道自己知道什麽,就越會感覺到自己對整個世界的無能為力,最終會選擇隻在自己最知道的方麵下功夫。雖然還沒有打開心境,但這樣的人,養家糊口肯定已沒有問題。
而人有了自己專注的事情後,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無知,由此進入“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認知階段。這一階段的人,已經相當成熟,擁有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明白什麽是對自己最重要的,更明白從前的那些欲望應該是要忘記的,更懂得人生的真諦就是“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還有很多不應該知道的事情”,所以,放鬆就是這一認知最大的成果。
最後,當我們進入“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認知境界時,你會發現,自己唯一知道的事就是對自己一無所知。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