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當前全球性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給地理學科以及地理課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戰性的新課題。地理課程作為一門中學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其課程的價值功能在於努力創設一種以區域地理和鄉土地理作為載體的地理課程,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一、中學地理學科的知識、能力和情意的含義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內容以地理基礎知識和區域地理學習為主,高中地理課程內容以係統地理為主,分為必修和選修課程。體現了基礎教育初中和高中地理課程體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個有機整體的學習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生地理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狀況,更關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思維過程、方法運用等表現,關注學生地理學科能力和地理情感的發展。地理學科能力的重心是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核心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地理情感強調“可持續發展”“人地和諧”,擴大了思想教育的內涵。
(一)中學地理學科知識的含義
1.知識的含義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對“知識”的表述是“所謂知識,就它反映的內容而言,是客觀事物的屬性與聯係的反映,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動形式而言,有時表現為主體對事物的感性知覺或表象,屬於感性知識,有時表現為關於事物的概念或規律,屬於理性知識。”布盧姆在《教育目標分類學》中認為知識是“對具體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憶,對方法和過程的回憶,或者對一種模式、結構或框架的回憶”。這些都是從哲學角度定義的。通俗的有關知識的定義是“知識是人類的認識成果,來自社會實踐。其初級形態是經驗知識,高級形態是係統科學理論”。
2.地理的含義
“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目前有關地理的解釋主要有三種,一是指學科名,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麵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二是指中學基礎教育開設的課程。三是指一個地方的地理地貌的總況,是古代風水學的別稱,是古代學者研究“天人合一”之道作用於地球表麵或地球內在係統的理論。此處所說的“地理”是指第二種含義,代表中學基礎教育開設的課程。
3.中學地理學科知識的含義
中學地理學科是兼具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性質的基礎課程,其教學內容牽涉到的知識很廣,涵蓋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方方麵麵,各部分知識內容都是以一定的空間分布作為基礎的。“綜合性”和“區域性”是中學地理學科的基本特征,是組成地理教材內容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兩條主線。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知識與技能”目標的第一、第二、第三條均屬於“知識”範疇,其內容構成如圖2.6.1:
圖2.6.1
該知識結構是按“總論—分論—總論”的方式呈現,體現了知識的邏輯關係,層層遞進、逐步深化。
(1)目標1 地理基礎之“基礎”
目標1指出:“掌握地球與地圖的基礎知識,能初步說明地形、氣候等自然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初步認識人口、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目標一闡述的知識內容是學習區域地理的必要鋪墊,是正確認識地理問題的重要前提。如果沒有地球與地圖方麵的知識,沒有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影響與人文地理要素空間分布等知識,要學習區域地理知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就會難以理解區域特征與區際聯係。使區域地理的學習成為死記硬背的過程。“地球和地圖”是基礎中的基礎。“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也是學習地理知識與探究地理問題的主要工具。地圖本身含有豐富的知識,如地球儀和地圖的經緯線、經緯度;地圖的方向、比例尺、圖例與注記;等高線以及剖麵圖等知識,是正確閱讀和使用地圖的基礎。
自然地理要素包含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等多種因素,這些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並且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發生深刻影響。人文地理包括人口、經濟、文化等,人口涉及增長、密度、分布等問題;經濟涉及工業、農業、交通、商業等產業的布局;文化指特定地理環境中的衣食住行、風土人情等地域文化。“區域差異”是指各人文要素空間分布的不均性。所以,地理要素的“空間聯係”和“空間形態”是兩大關鍵詞,也是地理知識的基礎。
(2)目標2 區域地理之“常識”
目標2指出:“了解家鄉、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鄉與祖國、中國與世界的聯係”。目標2提出了區域地理基礎知識的學習要求。“區域地理知識”分“中國地理概況”“世界地理概況”“家鄉地理概況”三部分,圖中雙向箭頭顯示它們之間的聯係。更好地了解“地理概況”和“地理聯係”,需要準確掌握一些地理基礎知識。
①地理術語
地理學中的一些專業名詞。例如自然地理氣候中的氣溫、降水、季風、溫度帶、幹濕地區等。人文地理中的人口、民族、聚落、工業區、綠洲農業等。正確掌握與規範運用地理術語是學好區域地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學生地理知識素養的重要表現。
②地理名稱
地理名稱即地名。地名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基礎知識,幾乎所有的區域地理知識和地名緊密聯係在一起。沒有地名就無法表述和區別各種地理事物的個性,隻有將地名和地理術語結合起來,才能體現特定地區的地理事物的“特殊性”,才能凸顯區域地理的魅力。
③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是指地理事物在地表的位置,主要包括經緯度分布、海陸分布以及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充分利用地圖,探尋地理事物的分布事實,歸納分布規律及成因,是區域地理學習行之有效的辦法。
④地理景觀
地理景觀是指反映地理事物外在景色與麵貌的知識。它包括自然景觀如荒漠、常綠闊葉林景觀等;人文景觀如牧場、農村、城市景觀等。通過觀看圖片及影視、錄像、幻燈等加深感性認識,有助於形成地理表象,理解區域地理特征。
⑤地理演變
地理演變是指地理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知識。如晝夜更替、人口遷移等。有些地理演變過程,在短時間內難以察覺,如氣候變遷;有些地理演變過程能夠迅速顯現,如城市交通線路的延伸等。了解地理事物演變,有利於認識地理事物的特點、規律及成因,形成地理概念,了解區域發展的趨勢及問題。
⑥地理數據
地理數據是反映地理事物特征和變化率的量化知識。例如氣溫隨海拔上升的垂直遞減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等。數據能夠準確反映地理事物的性質和變化,利用地理數據圖表,將地理數據具體化、形象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加深對某區域地理的認識和理解。
(3)目標3 地理問題之“核心”
目標3指出:“了解人類所麵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係”。概括起來,就是要關注與認識地理的核心論題。“地理核心論題”主要指“環境與發展問題”“人地的相互關係”,這既是初中地理的知識,也是高中地理的知識。但初高中的認識水平是不同的。對初中生來說,隻要求“初步認識”。不要過分地拓寬和延伸。
義務教育初中地理知識內容的具體章節構成如圖2.6.2:
圖2.6.2
高中地理課程由必修和選修組成,其內容結構如圖2.6.3,圖2.6.4所示:
圖2.6.3
圖2.6.4
(二)中學地理學科能力的含義
1.學科能力的含義
學科能力是學生的智力、能力與特定學科的有機結合,是學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學科中的具體體現。它通常有三個含義:一是學生掌握某學科的一般能力;二是學生在學習某學科時的智力活動及其有關的智力與能力的成分;三是學生學習某學科的學習能力、學習策略、學習方法。
能力因傾向性不同,可以將其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注意力,即智力。特殊能力為某項專門活動所必需的能力。
2.中學地理學科能力的含義
地理學科作為跨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交叉學科,學科能力有其特殊性。從認知角度看,地理信息獲取與整合,地理判定、解釋、預測與評價,地理表述三項能力最能體現地理學科特點和地理學習特點,它們是中學地理學科能力的基本成分。地理空間想象與圖像運用能力貫穿於地理認知過程的始終,集中體現了地理學科的特殊認知要求,是地理學科的一般能力。地理思維能力則是地理學科能力的核心。地理思維能力中思維方式的應用能力,是地理學科能力區別於其他學科能力的關鍵所在。“空間綜合分析”思維方式是地理思維能力的重要特色。
(1)提出地理問題的能力。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過程與方法”目標第三條指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善於發現地理問題,收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樹立地理問題意識,逐步提高學生發現地理問題的敏銳性,並能夠通過地理課程的學習,掌握地理知識和方法,具備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2)獲取和表達地理信息的能力。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知識與技能”目標的第四條提出“掌握獲取地理信息並利用文字、圖像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文字和圖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呈現形式。通過地理課程學習,學生應具備從地理素材中獲取有價值的地理信息,並能夠正確和完整地表達地理信息的能力。
(3)地理實踐能力。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知識與技能”目標的第四條提出“掌握簡單的地理觀測、地理實驗、地理調查等技能”。這主要是對地理技能的表述,地理教學應該嚐試運用多種地理技能,通過地理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4)地理空間定位能力。
《義務教育初中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過程與方法”目標的第一條提出:“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並形成表象”,隱含著對地理空間能力的培養要求。地理問題都離不開一定的區域空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通過不斷積累,增強空間定位、空間聯係等能力。
(5)地理特征的綜合分析能力。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過程與方法”目標的第一條提出:“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歸納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規律”。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是一個有機聯係的整體,分析地理問題必須注意其綜合性,必須把握住地理因素的內在聯係,以及地理環境之間的差異,從而發現地理問題的本質特征。
(6)地理推理與預測能力。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過程與方法”目標的第二條提出:“運用已獲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作出判斷”。在遇到新的地理問題時,學生可以運用已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對新問題進行分析,並運用地理問題存在的內在邏輯關係,對地理問題進行推理和預測。具備這種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發展觀。
(三)中學地理學科情意的含義
1.情意的含義
心理學把情感定義為:“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從這個定義不難發現,“人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實際上是一個價值判斷問題。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習過程是以人的整體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活動和情意活動相統一的過程。如果沒有認知因素的參與,學習任務不可能完成;同樣如果沒有情意因素的參與,學習活動既不能發生也不能維持。
新課程標準情意領域的目標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要素,情意領域目標的內涵比單純的情感體驗更充實、更豐富、更全麵了。首先,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也是指內心體驗、情操陶冶。其次,態度不僅指學習態度、學習責任,也是指科學的態度、求實的態度。最後,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人類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
2.中學地理學科情意的含義
中學地理學科的情意目標包括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具有科學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社會公民。諸如全球意識、環境倫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協調發展的觀念,求知與創新的欲望、辯證思想、愛國情操、人文地理情愫、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尊重異域文化、國際合作與交往、地理審美情趣等。此外,還十分強調樹立正確的人地觀、環境倫理觀和可持續發展意識,養成關心和愛護人類環境的行為習慣。
(1)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增強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以及對地理事物的審美情趣。
②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③尊重世界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國際合作的意義,初步形成全球意識。
④初步形成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製宜的意識及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防範自然災害,保護環境與資源和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識,養成關心和愛護地理環境的行為習慣。
(2)高中地理課程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②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關注我國環境與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③了解全球的環境與發展問題,理解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正確的全球意識。
④增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和法製意識,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關心和愛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表述中,中學地理學科要把握住“對地理環境的審美情趣”“全球意識”“尊重自然”“因地製宜”“可持續發展”等幾個關鍵詞。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應該成為地理教學中始終需要把握的一條主線。
二、中學地理學科的知識、能力、情意目標的設置
課程目標是“學”與“教”的行為依據,也是評價的標尺,需要有可測性。所以,地理課程目標要“便於操作”,要借助合適的行為動詞做引導。例如“掌握”“了解”“分析”“說明”等,對這些動詞作出進一步的解釋,有助於細化為可測試、可考查的學業水平所達成的評價標準。
(一)中學地理學科總體教學目標
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設計思路,義務教育階段中學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掌握基礎地理知識,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根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的設計思路,高中階段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階段中學地理學科的總目標都強調了掌握地理知識,獲取地理技能,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都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這三個維度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中學地理學科目標的設置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課程目標”的陳述,主要采用了“結果性目標”和“體驗性目標”兩種方式,並確定了相應的學習水平,規範了適當的行為動詞。對學生“應知應會”的目標,采用了行為動詞和這些行為動詞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詞)的句法結構。這些陳述方式和句法結構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結果性目標”明確表達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什麽,所采用的行為動詞要求明確,便於測量和評價,這種方式指向可以結果化的課程目標。主要應用於“知識與技能”領域。
“體驗性目標”描述學生的心理感受。該方式要求明確安排學生表現的機會,所采用的行為動詞是體驗性的、過程性的。這種方式指向無須結果化的或難以結果化的課程目標。主要應用於“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領域。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地理學科目標的具體要求及陳述如下:
1.知識目標——結果性目標
表2.6.1
例1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
——選自《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 地理》
表2.6.2
2.能力目標——結果性目標
表2.6.3
例2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
——選自《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 初中地理》
表2.6.4
3.情感目標——體驗性目標
表2.6.5
例3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
——選自《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 初中地理》
表2.6.6
例4
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國的自然資源”教學目標示範
——選自《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 初中地理》
[課程標準]
1.舉例說明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區別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
3.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4.結合實例說出我國跨流域調水的必要性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從知識、能力、情意三個方麵呈現教學目標:
一、知識
1.說明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區別
2.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含義、主要利用類型
3.知道水資源的重要性
4.了解我國為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而建設的重大水利工程
5.知道我國水資源在利用上存在的問題
二、能力
1.運用圖表和資料說明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評價我國土地資源的優點與劣勢
2.運用圖表說明我國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區
3.結合實例說出我國土地資源在利用上存在的問題
4.根據圖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
5.運用資料說明水資源分布不均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6.通過討論進一步理解我國跨流域調水的迫切性與可行性
7.在地圖上分析我國主要跨流域調水工程的調水路徑
三、情意
1.進一步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增強“執行土地國策”的意識
2.分析調水可能帶來的利弊得失,培養辯證思維品質。
3.能在生活中以實際行動節約水資源,增強資源的保護意識與習慣
4.結合當地資源開發與利用實際,提出一兩條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