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互動與能動學習是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在積極狀態下開展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本節將具體闡述中小學音樂學科教學中主動、互動與能動學習的含義及其行為設計。

一、中小學音樂學科的主動、互動、能動的含義

(一)中小學音樂學科的主動的含義

主動,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不靠外力促進而行動(跟被動相對),是內在動力的外在的表現”。

關於主動學習已有多種研究,如人本主義理論認為,主動學習是個體的自我係統發展的必然結構,主動結果受自我係統的結構和過程的製約。現代認知建構主義學派認為,主動學習實際上是原認知監控的學習,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的過程。另外,在廣告界也有一個有名的主動學習論——AIDMA論。AIDMA即訴諸感覺,引起注意(Attention);賦予特色,激發興趣(Interest);確立興趣,激發欲望(Desire);創造印象,加強記憶(Memory);堅定信心,導致行動(Action)。

參考以上三種理論,我們認為,主動是在主體意識的積極支配下進行探索的行為方式。中小學音樂學科的主動指的是學生在音樂教學及實踐活動中表現出對音樂學習的強烈興趣,樂於參與、積極配合、努力探索。

(二)中小學音樂學科的互動的含義

互動指的是對象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彼此發生積極的改變的過程。“互”的漢字結構好比兩隻手握在一起,正如“互”在漢字字義裏也包含著雙方的意義。也就是說,互動必須有兩方,單方不構成互動。其次,互動的概念中還要“動”,也就是說如果雙方是靜止的則不構成互動:互動必須存在“動”,而這個“動”存在於雙方,也就是“互”的範疇之內。從形式上看,互動的最基本形式,就是雙方之間,一方向另一方發出信號或行動,另一方給出相應反饋的過程。這個反饋可以是信號回應,也可以是行動回應。複雜的互動是一方發起後,雙方對對方的信號和行動不斷地給予反饋,產生多個回合的信息或行動的交流回合的過程。

在教學中,理想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動態發展著的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師生關係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境的交互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提高教學效果。

互動教學是一種多向或多維的信息交流,通過人人參與、平等對話的學習方式進行。中小學音樂學科的互動指的是在音樂教學及實踐活動中,師生、生生之間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影響,形成學習共同體,表現出善於思考、樂於表達、敢於質疑的行為,從而優化音樂學習效益的過程。

(三)中小學音樂學科的能動的含義

能動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自覺努力、積極活動。在“百度百科”中的釋義是自覺主動,具有自主作用的意義。人不同於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因為他具有思想、感情,具有主觀能動性,對自身和外界具有清晰的看法、對自身行動做出選擇、調節自身與外部關係的社會意識,能夠有目的地進行活動,能動地改造世界。因此,主觀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能力與活動,其特點是通過思維與實踐的結合,主動地、自覺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反作用於外部世界。綜上所述,自覺、自主是能動的重要特征。

能動性學習是指個人對自己的學習能夠掌握、控製、支配、監督和評價,是由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獲得結論的學習行為和認知趨向。中小學音樂學科的能動指的是學生自主地開展音樂學習及實踐活動,通過自主地探索,能發現問題,尋求方法,解決問題。

二、中小學音樂學科的主動、互動、能動行為的設計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義務教育階段的普通音樂教育“教”與“學”的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教的方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 重“教法”向重“學法”轉變;

· 重“個體”向重“全體”轉變;

· 重“活動結果”向重“活動過程”轉變;

· 重“知識傳授”向重“形成能力”轉變。

在“學”的方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 學習中的“繼承性”向“發展性”轉變;

· 學習中的“客體性”向“主體性”轉變;

· 學習中的“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轉變;

· 學習中的“孤立封閉”向“參與協作”轉變。

從音樂學科“教”與“學”行為方式的變化中,我們看到了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強調,對學習過程的強調。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全體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體驗和表現,幫助養成靜心聆聽、積極參與、勤於思考、樂於探索的音樂學習習慣,逐漸形成主動(自主學習)、互動(合作學習)、能動(探究學習)的行為意識和習慣。

(一)中小學音樂學科的主動行為的設計

高爾基曾經說:“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人主動學習的狀態,是一種“我願”“我想”“我要”的狀態。主動學習的狀態應當建立在濃厚的學習意願及興趣、積極的參與態度和對學習的信心上。情境創設教學模式和引導體驗教學模式是中小學音樂學科主動學習的常用教學模式。

1.情境創設教學模式

情境創設是中小學音樂學科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是指教師有意利用環境、情感、藝術等因素來調動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以協調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潛能,它可以激發學習情趣,拓展思維空間,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例1 探索情境,走近豎笛

小學三年級的一節豎笛教學起始課上,音樂教師從始到終都沒有刻意強調任何的演奏要點,而是變著花樣與學生“玩豎笛”:把笛頭拆下來“製造”與眾不同的聲音,用豎笛模仿、吹奏出各種生活的情境:小鳥嘰嘰喳喳,小雨淅淅瀝瀝、春姑娘溫柔地飛過,救護車疾馳、警車鳴叫……整整一節課,學生始終保持著一種興奮、積極的學習狀態。

案例中生動有趣的情境創設,使學習過程變得興趣盎然,教師雖然沒有特別說出演奏要點,但豎笛的演奏姿勢、笛孔按法、氣息控製、音色處理等吹奏要點,都在學生積極主動的模仿、聽辨、判斷、創編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被掌握了。情境的創設和模擬,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性思維,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例2 如此“美麗”的風鈴

三年級的學生正在上音樂課《風鈴》,課堂上,學生們帶來了各種美麗的風鈴,有貝殼的、陶製的,大的、小的……學生們興趣盎然地觀察,討論外形、材料,比一比誰的更漂亮,聲音更好聽,風鈴聲此起彼伏……約15分鍾後,教師宣布學習歌曲《風鈴》。但讀歌詞、聽範唱,用風鈴表演等花去了不少時間,而學生真正開口唱不過三遍;接下來,教師又布置學生分小組用風鈴給歌曲伴奏並展示……

從表麵看,案例中教師創設了一個濃濃的風鈴情境,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對比觀察,比較清晰地了解了風鈴的種類、構造和音色特點,還懂得了不同的搖晃法能帶來不同的聲音效果。但是,這就是音樂課《風鈴》希望達到的目標嗎?課後,筆者找了幾個學生請他們演唱剛剛學習的歌曲《風鈴》,無一例外出現了音準有偏差,節奏不穩定,音色不統一,白嗓喊唱等問題,尤其難點樂句更沒有一個學生能清晰準確地唱出來。顯然,“美麗的風鈴”把學生們帶向了非音樂教學的另一個目的地“風鈴美麗”上了。試想,學生經過六年或九年的音樂課程學習,卻唱不好歌,記不住曲,奏不了樂,識不了譜,能說我們的音樂教學是成功的嗎?

有效的情境創設,能形成良好課堂氣氛,喚起學生興趣和求知欲望;而無效的情境創設,隻有氣氛卻沒效果,會阻礙教學的進程,不利於學生發展。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立足於教學需要進行恰當的情境創設,使學生的學習願望得到正麵激發,以此推動認知活動的有效進行。

2.引導體驗教學模式

引導體驗教學模式是指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狀態下開展聆聽與音樂欣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等音樂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感受和體驗音樂,增強音樂審美能力。

例3 豐富的歌唱體驗

《瑤家兒童愛唱歌》是一首一年級的歌曲,歌曲旋律由“1,3,5”三個音組成,三拍子的節奏富有動感。蘿峰小學尹老師通過豐富有趣的各種“唱”的方式幫助低年段孩子主動體驗音樂,如教師的範唱、教學光盤的視頻範唱、跟琴哼唱、接龍唱、表演唱等,在各種不同的“唱”中體驗音樂的律動感,音符的跳動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音樂記憶,順利地完成了歌曲的學唱。

例4 發現傣族風情

在教授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的一節課時,開發區二小廖老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邊聽《金孔雀輕輕跳》的背景音樂邊欣賞圖片,並引導學生自己去感受和發現濃鬱的傣族風情。在音樂和精美圖片的啟發下,學生的主動意識被激活了!他們紛紛搶著發言,如:“我發現傣族人民住的房子是竹樓,好漂亮。”“我看到象腳鼓了,真的像象腳啊。”“傣族人的裙子窄窄長長的,跳舞真好看。”等等。同時他們也將問題拋向了老師。有的孩子問:“老師,傣族人民為什麽那麽喜歡孔雀、大象呢?”“老師,我也想跳孔雀舞,你教我們好嗎?”“為什麽潑水節的時候他們要互相潑水啊?”……不知不覺中,歌曲的鋪墊環節順利完成了。

例5 由近及遠感受《母親教我的歌》

《母親教我的歌》是捷克的作曲家德沃夏克創作的一首寫給自己母親的歌,柔美、深情而溫馨。高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對歌曲不了解,對美聲唱法陌生,如果直接用意大利文的美聲版歌曲估計效果不佳。授課的科學城中學莫老師先以一把吉他輕吟淺唱哼出《母親教我的歌》的主題旋律,這種“親民”的方式、帶著些憂鬱情調的旋律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當莫老師第二遍唱起這首歌時,已經有部分學生在跟著哼唱了。莫老師順勢而為,再用鋼琴伴奏帶著學生學唱歌曲的主題旋律。當柔情惆悵的曲調為學生們所熟悉的時候,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故事、意大利文的美聲版唱法、小提琴的改編版就讓學生們更添興致,意猶未盡了。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一位主動的協助者,學生是真正的主角,教師的主動將積極促進學生的主動。同時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進步,在學生取得進步的同時,教師應及時地對學生的成績給予正確的評價、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感受到進步的喜悅,激發並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正如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人的情感體驗也是獨特、豐富而多樣的。每個學生都是充滿活力、富有個性、潛藏著無窮創造力的個體,啟發學生積極參與體驗,愛護學生的獨特見解,將有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

(二)中小學音樂學科的互動行為的設計

如前文所述,中小學音樂學科的互動指的是在音樂教學及實踐活動中,師生、生生之間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影響,形成學習共同體,表現出善於思考、樂於表達、敢於質疑的行為,從而優化音樂學習效益的過程。

平等互惠教學模式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中小學音樂學科互動學習的兩種常見方式。

1.平等互惠教學模式

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教師能與學生之間形成友好信賴的關係,那麽學生就可能更願意和教師相處,接受教師的教誨。

例6 “搗亂”的男孩

課堂上學生正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的“逼婚”片段,緊張、激昂的音樂充盈著音樂室,同學們正聽得入神。忽然一位男孩子站起來說:“真討厭!這個臭老頭!”同學們都被嚇了一跳,扭頭側目,有的還交頭接耳起來……教師也特別著急,表情嚴肅地製止和批評那位“搗亂”的男孩,男孩有些慌亂、不知所措,同學們有的埋怨、有的茫然、還有的幸災樂禍……

很明顯,這一種處理方式把焦點引向了那位“破壞氣氛”的男孩,教師不滿意,男孩不安,同學們等待著教師對男孩的發落,師生、生生關係陷入了僵局……而課堂原本的重點——音樂欣賞卻被無可奈何地忽略了。如果教師能馬上用眼睛、表情和肢體語言示意同學們安靜並繼續關注音樂,那麽“肇事”的學生可能會覺得不好意思或無趣,同學們也不再理會,良好的互動氛圍依然保留,音樂仍是主角,彌漫在課堂的空氣中。這種“無聲”的處理方式巧妙地讓“意外”成為不經意淡淡劃過,“肇事者”由於教師的友善和信任,也會轉為專注於課堂,從而保證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

例7 女孩的鍾磬音樂創意

有一次,同學們欣賞完一段鍾磬音樂後,紛紛談感想,忽然有一位性格比較內向的女生說:“我覺得像太空……”。引起同學們的哄堂大笑,教師及時用手勢和眼神製止了他們,對那位已漲紅了臉的女生說:“老師覺得你的想法很有創意,請再完整說說好嗎?”女孩的頭還是低著,不做聲。教師走到女孩身邊,拉著她的手說:“你的想象肯定很美,相信你願意和我們一起分享。”女孩開口了,她想到了太空人在太空漫步的情形,她描繪著太空人身邊閃亮的星星(高音區),太空人艱難的移步(低音區)……同學們情不自禁被吸引,也加入了談論,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女孩也變得自然而自信。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既有“親其師、信其道”的積極情感遷移,也有“恨其師、厭其道”的消極情感遷移。教師應避免在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簡單、粗暴,不尊重、不信任,教師友善、支持的態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語言,能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賴感和親切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友好寬鬆的學習氛圍,以及平等互惠的學校效果。

2.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是對現代人心理品質的要求之一,具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可以營造一種和諧、共振的學習氛圍,建立一種民主、互動的學習關係。合作學習在實踐性突出的音樂教學中有著特別的意義,演唱、演奏、律動、遊戲、創作、討論、資料收集整理等都需要協同合作。“合作學習”能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積極互動,有利於培養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對培植學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動態度有較大的幫助。

例8 豎笛課上的小老師

在五年級《長在祖國的春天裏》的豎笛合奏教學中,開發區一小樊老師采用了分組分層互助合作學習方式。主要分為兩組,A組為難度稍大的旋律組,B組為難度較小的伴奏組。學生按各自的能力自覺主動到相應的組別去,但有幾個吹奏得很不錯的孩子卻選擇留在了B組。原來,這些留在B組的能力強的孩子是當小老師呢,他們有的在指揮,有的在示範,還有的在觀察;發現有音準、節奏不對,按孔、吹奏方法不當的同學,還會耐心地幫助矯正。這邊A組的同學也井然有序,他們還在輪流當指揮呢,除了要求吹奏熟練和準確,A組同學還在速度、力度、情緒等細節處理上一點兒也不馬虎呢。

例9 《四季歌》的合作表演

在初一音樂課堂上,教師提出遊戲目標:演繹已學歌曲《四季歌》中的四種人物。同一小組的學生馬上圍起來熱烈討論,學生們的表情十分豐富,時而指手畫腳在講,時而專心凝神在聽,時而拍手稱好,時而搖頭否定……甲組同學的任務是演繹“朋友”,他們商量完畢開始演。隻見A同學坐在那邊椅子上,似乎很不舒服。這邊B同學在認真聽老師(C同學)講課。很快,下課了,B同學離開學校。在路上,忽然電閃雷鳴(D同學模仿),B同學跑了起來,他跑到了A同學家裏,渾身濕透,卻拿出課本要為A同學補習。這時,歌聲響起:“喜愛春天的人兒是……”(C,D同學唱)課室裏馬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合作學習”讓每個組員都有機會和責任參與表現,相互支持,共同承擔,得到鍛煉。一般建議以3~5人為一個小組,人少了,勢單力薄,形成不了合力;人多了,部分組員會產生依賴心理,能力得不到培養,也增加組長的管理難度。

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某一設定目標,如演唱、演奏、遊戲、討論、創作、資料收集整理等等。教師是目標的設定者,應對目標解決的可操作性進行通盤考慮,重視為學生提供小組討論交流和研究問題的機會,適當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學生是交流、解決問題的主體,強調自主探索與合作解決。

實施合作學習,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增加學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同時也鍛煉個人能力;而通力協作、群體決策不僅能促進知識技能的學習,也有利於培養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三)中小學音樂學科的能動行為的設計

馬克思指出:“人類的特征恰恰就是自由自覺的活動。”在人的活動過程中,人始終是作為主體而存在,環境的影響,歸根到底隻有通過人的主體活動才能發生作用。因此,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主動發展,增強能動性。中小學音樂學科的能動學習最常見的是體驗探究教學模式。

古語有雲:先行而後知,體驗有“親身經曆”的注釋,是音樂學習的重要手段。“精講多練”是音樂體驗的重要原則。探究在新課程學習中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價值。它可以豐富學生的體驗,增進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例10 非洲音樂靈感之旅

非洲是一塊神奇的土地,非洲音樂粗獷、奔放。在七年級《非洲的靈感》一課中,教師采用了體驗探究的教學模式帶領學生開啟了“非洲音樂靈感之旅”。首先,帶有非洲鼓點風格的“激勵鼓點”的亮相吊起了學生的胃口,貫穿學習全過程的“激勵鼓點”。對教學重點——非洲鼓樂的學習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接下來,在鞏固、模仿演唱已學非洲民歌《咿唷嘞啦》的過程中,學生歸納出了非洲歌曲的一般特點:多為一領眾和的傳統呼應歌形式,一般為多聲部音樂,曲調簡單樸素。然後,教師用康加鼓為學生的演唱伴奏,兩種不同風格的伴奏鼓點讓學生敏銳地捕捉到“非洲風”,再通過對電影《我是誰》中非洲音樂片斷的欣賞,對幾段“非洲鼓樂”鼓點的記憶和節奏中,學生基本找到了非洲鼓樂的特點:節奏強烈奔放,鼓點變化豐富,有多種多樣的持鼓和擊鼓方法。在最後的“鬥鼓”遊戲中,學生已經可以像模像樣地創編出一小段非洲鼓點了。

例10中的“靈感之旅”有兩層含義:一為探尋非洲音樂的靈感——演唱和鼓樂的特點,二為開啟學生的音樂靈感——通過感受和體驗進行表現和創作。非洲音樂“靈感之旅”,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究和體驗,感受和探索非洲音樂及其相關文化,體驗濃鬱的非洲民族民間音樂的風格,進一步激發內心敏銳的音樂觸覺。

例11 芬芳的“茉莉花”

在執教高一“音樂鑒賞”《茉莉花的芬芳》時,教師從膾炙人口的江蘇小調《茉莉花》著手,從《茉莉花》的“芬芳”著眼,沿著《茉莉花》的曆史足跡,帶領著學生從簡單的小調中探尋簡單背後的深遠意義和豐厚的情感:

1.“芬芳”的意義:“茉莉花的芬芳”包含兩層含義:一為小調《茉莉花》自身蘊含的芬芳——旋律優美、曲調委婉、情感細膩;二為《茉莉花》在流傳過程彌漫的芬芳——呈現出多姿的形象和迷人的風采。

2.“曆史”的意義:透過曆史中的《茉莉花》——中國南北小調《茉莉花》,歌劇《圖蘭朵》的《茉莉花》,不同曆史時期、在各種重大場合中出現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在國內外舞台上所產生的影響和地位。

3.“文化”的意義:在學習的過程始終緊扣音樂文化主線——音樂是文化傳播與交流的重要形式,並在傳播與交流的過程中得到融合和發展,“穩定性”和“變異性”是音樂在傳播過程中的重要特點。

《茉莉花》是一首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膾炙人口的中國民歌小調,為幫助學生更直觀地體驗音樂,更深入地探究音樂,教師在課件版麵設計,顏色搭配,音視頻資料的選取,呈現的方式等方麵,都力求予人以清新典雅的感覺,與“茉莉花”幽雅清香的風格相一致。教學中師生邊聽、邊唱、邊想、邊議,通過巧妙的設問、別具匠心的選曲,引導學生從對比中進行感受和體驗,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和有效探究,透過《茉莉花》的小窗口,使學生加深對中國音樂文化豐富內涵的理解,在不著痕跡中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體驗探究教學模式應重視在音樂實踐中體驗,在音樂體驗中探究。在探究過程中,教師應當密切跟蹤,根據需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