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
兩千多年前,漢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出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陸上絲綢之路;後來,隨著航海業的發展及海上貿易的興起,又逐漸形成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習主席提出的這一戰略構想,借用“絲綢之路”的曆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主動地發展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得到相關國家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為推進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中國政府於2015年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共建“一帶一路”致力於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將推動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與耦合,發掘區域內市場的潛力,促進投資和消費,創造需求和就業,增進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讓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諧、安寧、富裕的生活。
在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同時,2013年,中國國家領導人提出了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以促進本地區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為本地區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2015年6月2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亞投行正式成立。可以說,亞投行是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抓手。
二、文明間的交流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特征
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演講時說:“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而絲綢之路正是促進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兩千多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推進了人類文明進步,是促進沿線各國繁榮發展的重要紐帶,是東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曆史文化遺產。
漢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向西域傳播了中華文化,同時也引進了西域文化。西漢時期,中國的船隊就到達了印度和斯裏蘭卡。唐代是中國曆史上對外交流的活躍期,大量交流促進了中華文化遠播世界,也促進了各國文化和物產傳入中國。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傳播了中華文化,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南亞和西亞、歐洲和北非進行經濟和文化交流。明末清初,中國人積極學習現代科技知識,歐洲的天文學、醫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知識紛紛傳入中國,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之後,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更是頻繁展開,這其中有衝突、矛盾、疑惑、拒絕,但更多是學習、消化、融合、創新。“絲綢之路”促進了多種宗教的傳播和交流,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通過與中國文化的結合,在中國落地開花。而誕生於中國的四大發明為歐洲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可以說,“絲綢之路”的曆史就是一部“一帶一路”國家文明交流的曆史。[1]
三、人文交流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和基礎
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關係發生深刻變革,“人文交流”處於與“政治互信”“經貿合作”並駕齊驅的地位,並起到基礎、種子和潤滑劑的作用。[2]2010年5月25日,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製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時任國務委員劉延東發表致辭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溝通交流,在和而不同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相得益彰,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持久動力,對於增進互信與友誼、消除偏見與誤解、促進人類社會和諧與繁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為“鞏固和擴大我國同周邊國家關係長遠發展的社會和民意基礎……要全方位推進人文交流”。而黨的十八大報告把人文交流放在更高的戰略地位,明確提出紮實推進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近年來,我國先後與相關國家建立了人文交流機製,包括中美、中英、中法、中俄、中歐和中印(尼)人文交流機製。
人文交流無疑是建構國家間關係的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其本身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習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真正要建成“一帶一路”,必須在“一帶一路”國家民眾中形成一個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要堅持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進,注重在人文領域精耕細作,尊重各國人民文化曆史、風俗習慣,加強同“一帶一路”國家人民的友好往來,為“一帶一路”建設打下廣泛社會基礎。[3]而吉爾吉斯斯坦文化、信息和旅遊部原部長蘇爾丹拉耶夫認為,沒有人文合作的發展,很難實現經濟合作的進步,希望通過人文橋梁,促進絲綢之路國家間合作的複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