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還意味著完善全球治理體係,管理好全球性問題。具體來說,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枯竭問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全球共同抗疫,推動構建人類健康衛生共同體;應對全球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構建人類安全共同體;等等。

一、構建人類安全共同體,應對全球安全危機

安全問題是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實現各國共同安全,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應有之義。目前,國際社會正麵臨嚴重的安全危機,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大國博弈加劇世界進入動**變革期,冷戰思維死灰複燃,恐怖主義向全球擴散,使得國際和地區安全形勢日趨複雜多樣。實現普遍安全,保持和平安寧,依然任重道遠。

首先,大國博弈加劇世界局勢動**。印太方麵,美國明確把大國之間的戰略競爭視為首要安全威脅,將中俄視為其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為遏製中國發展,美國持續推進“印太戰略”,美英加澳新成立“五眼聯盟”,將百分之六七十的戰略資源投向亞太,召集盟友圍堵中國,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也不斷外溢。拜登上台後,美國拜登政府威脅對緬甸、柬埔寨等國家實施製裁,導致這些國家對外合作能力和意願大幅下降。中東方麵,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國不斷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加大製裁力度,對伊朗石油出口進行製裁,將大國在中東以及全球熱點地區的博弈拉入白熱化階段。拜登上台後,從阿富汗倉促撤軍,增加了中東地區和印太地區局勢動**的風險。歐亞方麵,在疫情衝擊下,部分沿線國家經濟陷入低迷,社會不滿情緒累積,疊加美國等西方國家煽動,2021年年初,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甚至武裝衝突。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其根源之一在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持續東擴。這場衝突引發了能源和糧食危機、難民危機。聯合國數據顯示,自俄烏衝突發生到2022年11月初,已有1000多萬烏克蘭居民背井離鄉。

其次,傳統安全問題仍存隱患。傳統安全風險主要體現為地區熱點衝突及由此引發的次生風險。“動**之弧”貫穿歐亞大陸,大國博弈、領土糾紛、政局變動、經貿壁壘、資金債務、民族矛盾、曆史糾紛、宗教分歧、教派之爭、資源衝突、石油大戰、文化衝突等多種因素交織,直接或間接、單一或混合地誘發爭端衝突,給國際社會安全帶來嚴重困擾與挑戰。敘利亞內戰、也門戰爭、伊拉克衝突、印巴衝突等複雜局勢不僅直接影響和平安全局勢的構建,也為經濟合作帶來較大安全風險。

最後,恐怖主義全球擴散。美國國際關係學者認為,“恐怖主義已經演化成為一種特殊的全球化勢力,恐怖組織利用跨國網絡進行運作,從地球的某一個遙遠角落控製著地球另一端的暴力行為”①。根據2019年度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報告,全球最受恐怖主義威脅的前五個國家是阿富汗、伊拉克、尼日利亞、敘利亞、索馬裏;盡管2019年全球死於恐怖襲擊的人數連續第五年下降,但西方國家極右翼恐怖主義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自2014年以來增加了250%,2019年有89人被殺害。②阿富汗作為鄰國,又地處“亞洲心髒”,其動**不安將為恐怖勢力滋生與壯大提供有利土壤。特朗普政府在下台前夕,公然撤銷對“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伊運”)的恐怖組織定性,並決定從阿富汗完全撤軍。美國變相支恐的行為極大地刺激了“東伊運”氣焰,加之拜登上台後從阿富汗的倉皇撤軍進一步加劇了地區恐怖主義活動。敘利亞衝突已經持續11年,美、俄、土、伊等多國卷入,其境內還有各種反對黨武裝、庫爾德武裝、伊斯蘭國組織、東突分子等,多地戰事不斷,恐怖主義活動時有發生,造成600多萬難民無家可歸。伊拉克目前政局動**,IS殘餘勢力依然存在,暴恐活動頻發,搶劫、綁架、部落衝突等問題時有發生。人類必須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恐怖主義威脅,建立國際反恐合作的人類安全共同體。

麵對以上安全問題,傳統安全觀無法化解人類安全困境,需要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構建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安全共同體”指的是通過多邊直接互動和長期互惠互利的一組高度一體化的人群,彼此之間形成共同的意識、期待或共享的身份、價值和意義,即“他們的一體化已經達到在一個區域內形成了一種‘共同體’意識,並形成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製度和慣例,這些廣泛而強有力的製度和慣例就是要長期保證其區域內人們對和平變革的可靠期望”①。“他們確信共同體成員之間不會訴諸戰爭,而是通過其他方式來解決他們之間的爭端。”②共同災難或重大威脅的出現,有利於安全共同體的構建。③安全共同體形成後,在外部強烈壓力和內部交往機製長期塑造之下,可能出現國家之間明確的身份界限,邊界壁壘可能變得模糊而消失,相互信任和對集體的認同加深,不再訴諸武力和戰爭方式解決矛盾,而成員國之間為了更高的集體使命和共同命運目標而奮鬥的責任感越來越強烈。④

為了解決人類共同麵臨的安全威脅,2014年5月,習近平提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表示要“創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之後,習近平在多次的外交場合中,反複提及和強化新安全觀,並將其作為處理雙邊安全與多邊安全問題的外交新理念。2017年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指出,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並再次強調各方應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將新安全觀的精髓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體係之內和關鍵要核之中。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了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特殊重要性,並提出通過對話協商方式,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①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是在總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在國際安全、國際政治、國際戰略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基礎上提出的中國方案,是站在構建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對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要貢獻。

在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的指引下,以平等相待、增進互信為基本前提,以友好合作、互利共贏為根本途徑,以公平合理、公道正義為重要的價值準則,以勇於變革、開拓創新為關鍵手段,以共同發展、共享繁榮為重要保障,中國正為人類安全共同體的長期安全與和平作出努力。2015年聯合國維和峰會以來,中國軍隊積極響應聯合國維和行動在工程保障、醫療救治等方麵的力量需求,先後派遣25批維和工兵和醫療分隊共7001人,參加在剛果(金)、南蘇丹、蘇丹達爾富爾、馬裏、黎巴嫩的維和行動;完成為各國培訓維和人員任務,為60多個國家訓練維和人員1500餘人;對非盟提供1億美元無償軍事援助,支持非洲常備軍和危機應對快速反應部隊建設;派出首支維和直升機分隊遂行任務;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支持聯合國維和行動,在和平安全領域共開展52個項目,使用資金約3362萬美元。

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生態係統的正常有序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更進一步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維護生態係統的正常有序符合習近平提出的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也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球生態文明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是一個生態哲學的概念。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至於死而不得不進行交往的。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係,也就等於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係,因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①就自然生態係統本身而言,世界是一個以“生命形態”生存著的“活的世界”。在這樣一個世界中,既有鳥獸魚蟲等生命個體的存在,也有山川土石等非生命物體,它們共同構成了自然的世界。人與自然都是生命,生命之間具有共同的屬性,服從著同一種秩序,遵循著相同的原理,具有相同的追求生存的“價值指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類的發展活動需要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這是人類發展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如果違背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人類傷害自然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

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速,人類現行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與地球生態環境支撐能力的矛盾日趨加劇,人類不得不麵對一係列生態環境危機。空氣汙染、水資源短缺、氣候變暖、石油枯竭等接踵而至,已成為製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構成了嚴峻威脅和挑戰。這便是“自然力也對人進行報複”的體現。盡管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日益明確,但由於思想認識的搖擺性、治理任務的艱巨性、工作推進的不平衡性、工作基礎的不適應性和自然因素氣象條件影響的不確定性,生態文明建設形勢依然嚴峻。①在此大背景下,中國不斷提出和闡釋生命共同體理念,強調“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2021年4月22日,習近平應邀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講話,首次全麵係統闡釋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闡明了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六大原則。這六大原則分別是:第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應以自然為根,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的形成。第二,堅持綠色發展。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就能保護和發展生產力。要停止損害或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停止以犧牲環境的方法換取短期發展的做法。推動經濟、能源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良好生態環境支撐全球經濟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第三,堅持係統治理。要依據生態係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各自然生態元素,以增強生態係統循環能力,維護生態平衡。第四,堅持以人為本。要探索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三者的關係,以保護環境增加三者的效益,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增加全球各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第五,堅持多邊主義。要以國際法為基礎、公平正義為要旨、有效行動為導向,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係,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巴黎協定》的目標和原則。2021年4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簽訂《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習近平邀請美方重返多邊氣候治理進程,推進全球環境治理。第六,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要照顧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困難和關切,充分肯定他們為應對氣候變化所作出的貢獻。發達國家應采取實際行動,同時為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提供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支持,避免創造綠色貿易壁壘,協助發展中國家進行綠色低碳轉型。

以上原則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指明了方向,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多邊合作,大力開發與推廣清潔能源技術,通過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等行動,同許多發展中國家開展務實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合作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有實效。據統計,近年來,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額年均在20億美元以上。2020年上半年,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已超過化石能源領域投資。中國企業承建的阿聯酋迪拜光熱電站采用全球太陽能發電領域最高標準,建成後每年可減少160萬噸碳排放量。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發行首支“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製綠色債券。光大銀行同有關國家金融機構聯合發起“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基金。中國生態環境部成立“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並通過“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行動計劃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近3000個能力建設培訓名額。2020年9月,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進一步為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提供方向指引和強勁動力。

三、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促進全球共同抗疫

健康和安全是千百年來城市建設永恒的核心關注點。健康具有一種“先驗的重要性,沒有了健康,一切都失去了價值”①。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人類社會得以發展延續的根本。因此,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尊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敬畏人類生命本性的要求,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應有之義。

人類在曆史上遭遇過多次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正如以色列曆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Yuval Harari)所說,瘟疫和傳染病,是繼饑荒之後的人類第二大敵人。②從中世紀黑暗時期的數次鼠疫、1346—1353年的黑死病、16世紀開始的天花、1817開始的霍亂、1918至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到2019年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這些傳染病不分國界和種族,傳播廣、速度快、危害大,奪走了數億人的生命。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給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也暴露了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治理的巨大缺陷。一是全球衛生健康公共產品嚴重匱乏。全球公共衛生籌資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五年裏,全球用於公共衛生援助方麵的資金年平均增長率為一0.3%,包括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在內的很多傳統發達援助體,都減少了在公共衛生和健康領域的投入規模,世界銀行也在不斷減少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投入。援助不足和資金短缺,導致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工作捉襟見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使得全球衛生健康公共產品匱乏問題越發凸顯。二是集體抗疫行動難以促成。公共衛生安全被視為國家主權內的事務,而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國家主權不可避免地需要讓渡,國家利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損失,引起主權國家對國際公共衛生安全合作的抵製,導致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集體行動明顯不足。特別是近十年來民粹主義開始抬頭,某些西方國家在國際政治上推崇“本國至上”的理念,人們對專家的信任度下降,卻欣然接受關於病毒的虛假信息和錯誤信息,導致國際合作更受阻礙。例如,在疫情暴發初期,德法兩國不僅單方麵宣布禁止醫療設備出口,而且還扣押意大利過境衛生用品。此類各行其是、以鄰為壑的事件在疫情防控期間時有發生。

正是基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合作困局,同時為了促進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係改革,“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應運而生。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既反映了人類的經濟利益需求,也反映了人類關於生命健康安全的價值追求,其奮鬥方向符合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真正的共同體的判斷標準。①疫情蔓延不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及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了惡劣影響,還導致各地區、各行各業遭受嚴重創傷。這為人類帶來警醒,人的生命安全需要被放到至高無上的位置。麵對全球性問題的爆發,世界各國處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之中,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規避,各國應協調步驟,統一行動,共同抗疫,而不是為了個人自由威脅他人的生命健康。

2020年3月21日,習近平向法國總統馬克龍致慰問電時,首次提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此後他又分別在多種場合提出這一倡議。2021年5月,習近平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上明確提出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並結合疫情防控的國際形勢與政策經驗,進一步明確了攜手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關鍵在於“五個堅持”,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施策,統籌係統應對;堅持同舟共濟,倡導團結合作;堅持公平合理,彌合‘免疫鴻溝’;堅持標本兼治,完善治理體係”。

在“五個堅持”的指導下,中國始終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平台作用,中國援助和出口大量醫療物資,開展疫情防控、診療及疫苗合作,中國行動、中國倡議與中國方案為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戰勝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一,推動國際防疫合作。一是在疫情發生後,中國和世衛組織進行了一係列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公開疫情信息、分享防控經驗、公布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配合世衛組織專家實地考察疫情等方麵,中國第一時間為世衛組織提供各種數據和方法。為支持世衛組織的全球防疫工作、支持發展中國家衛生體係建設等工作,中國在2020年向世衛組織捐款5000萬美元。二是重視發揮二十國集團的協調作用。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習近平指出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建議在世衛組織支持下加強信息溝通、政策協調、行動配合,依托世衛組織加強疫情防控信息共享,推廣全麵係統有效的防控指南。中國還是二十國集團成員中緩債金額最大的國家,緩債總額超過13億美元。三是深化雙邊、多邊疫情應對協調。在中國—東盟、金磚國家合作機製、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中非合作論壇、上海合作組織等多個區域性平台上,中國已開展了許多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邊合作,進一步強化了信息共享、應急網絡建設和政策協調,以實際行動彌合各國在應對能力和準備狀況方麵的不足。

第二,共建“一帶一路”通過確保跨國、跨區域交通和物流通道暢通,為夥伴國家及時獲得抗疫醫療物資提供便利。疫情暴發初期,在國際航空、公路、港口等傳統物流通道因管控受阻的情況下,中歐班列成為有關國家及時獲得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橋梁。2020年班列共開行1.24萬列,同比增長55%,聯通中國與歐洲的20多個國家、90多個城市,運送醫療物資939萬件。此外,中國也通過與相關國家共建“空中絲綢之路”,給世界各國運送了大量援助醫療物資。

第三,與相關國家分享防疫方案和診療方案、提供抗疫援助。截至2021年年底,中國已同10多個國家開展疫苗研發和生產合作,向8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個國家出口疫苗。中國已為受疫情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抗疫以及恢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20億美元援助,向150多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抗疫物資援助,為全球供應了2800億隻口罩、34億件防護服、40億份檢測試劑盒。中非建立了41個對口醫院合作機製,中國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大樓項目已於2020年年底正式開工。中國同聯合國合作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也取得重要進展。

第四,中國與“一帶一路”夥伴國家共同開發疫苗,確保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中國同“一帶一路”夥伴國家合作開展疫苗Ⅲ期試驗,中國企業已同俄羅斯、埃及、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阿聯酋等1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夥伴國家開展疫苗研發和生產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全球性的大考,凸顯了全球衛生治理體係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各國隻有團結合作,才能將其戰勝。中國將同國際社會攜手深化團結合作,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四、構建發展共同體,合力譜寫共同發展新篇章

“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麵對疫情帶來的嚴重衝擊,我們要共同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第76屆聯合國大會時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發出了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的時代強音。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經濟加速衰退的背景下,全球發展倡議推動國際社會對發展問題“再聚焦”,對可持續發展目標“再承諾”,對全球夥伴關係“再提振”,對國際發展合作“再激活”,充分彰顯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責任與擔當。①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這從供需兩端衝擊了一體化的全球經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運行受阻,世界陷入增長與發展困境,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普遍放緩,發展中國家經濟遭受重創。此外,全球減貧事業麵臨新的困難,尤其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麵臨嚴重衝擊。人類發展指數30年來首次下降,2021年全球極端貧困人口增加了1億,近8億人生活在饑餓之中,糧食安全、教育、就業、醫藥衛生等民生領域麵臨更多困難。這些嚴峻的現實,凸顯出全球緊密關聯,全球發展離不開國際團結協作,這正是習近平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的大背景。

除此以外,全球發展倡議的提出還源於新時代中國自身發展的成功經驗——始終以“發展”為出路,把“發展”當藥方。2013年2月,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上指出,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麵對全球發展失衡問題,習近平從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三個維度創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其中“發展”兼具“利益”“責任”和“命運”等內涵,“發展”既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目的,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路徑。①因此,習近平在多個重要國際場合也重點指出了發展的重要性:2015年9月,習近平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指出,發展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5月,習近平在出席亞信第四次峰會時指出,發展是解決安全問題的“總鑰匙”。2015年至2020年期間,習近平先後在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

信第五次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等重大場合,強調“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2021年7月,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時首次提出“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呼籲各國加強發展合作、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由此可見,全球發展倡議的提出既是時代大背景下的客觀選擇,也與中國自身發展經驗一脈相承,具有堅實的基礎和依據。

全球發展倡議的主要內容可用“六個堅持”來概括: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具體來說,第一,“堅持發展優先”強調了將發展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加強主要經濟體政策協調,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構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夥伴關係,推動多邊發展合作進程協同增效,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第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了發展的目標是以人民為中心,強調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護和促進人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增強民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第三,“堅持普惠包容”指明了發展的原則是普惠包容,強調關注發展中國家特殊需求,通過緩債、發展援助等方式支持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困難特別大的脆弱國家,著力解決國家間和各國內部發展不平衡、

不充分問題。第四,“堅持創新驅動”闡釋了發展的動力來源於創新,呼籲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曆史性機遇,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挖掘疫後經濟增長新動能,攜手實現跨越發展。第五,“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描畫了發展的亮點是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呼籲完善全球環境治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第六,“堅持行動導向”強調了要以實幹為途徑,就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八大重點領域加強合作,加大發展資源投入,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①

全球發展倡議所提到的重大問題,都是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自解決,因此需依托於更為緊密的國際合作。2022年1月,“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以下簡稱“之友小組”)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正式成立,來自聯合國機構、100多個國家的代表,包括80多國常駐代表參會,表示支持全球發展倡議。目前,為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中國和國際夥伴已經展開行動,在新形勢下拓展合作新領域,開展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長點,促進了各領域合作成果的落地。首先,合作平台不斷搭建。中國與國際夥伴在農業、教育、抗疫、應對氣變等領域打造起了合作網絡。為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共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已經成立。為促進教育公平,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家機構共同籌建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在疫情沒有得到完全控製前,中國以實際行動促進疫苗公平分配,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中國同13個國家開展新冠疫苗聯合生產,包括9個“之友小組”國家。中國已經舉辦1000多期能力建設項目,為“之友小組”國家等提供4萬餘人次培訓。其次,資源投入持續擴大。“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已經落地並為全球發展倡議合作項目提供支持。中國積極參與國際開發協會、全球環境基金增資,正式啟動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第三期南南合作信托基金,為增加國際發展資源作出應有貢獻。再次,積極應對緊迫挑戰。全球發展倡議將減貧作為重點領域之一,合作項目已經向減貧、糧食、衛生等民生領域傾斜。國際民間減貧合作網絡首批已有17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加入。“之友小組”不久前就糧食安全問題在聯大表明共同主張,發出了集體聲音。此外,2022年以來,中國已向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提供1.5萬多噸緊急人道主義糧食援助,並將繼續為促進世界糧食安全作出新的努力。

2022年9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紐約主持“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時表示,為深化全球發展倡議合作,加快2030年議程落實,中國將再采取七大舉措:一是發布全球發展倡議項目庫首批項目清單,其中包括50個減貧、糧食安全、工業化等領域務實合作項目和新的1000期能力建設項目。歡迎各方結合自身需要,提出新的項目建議,不斷充實倡議項目庫。二是推進“促進糧食生產專項行動”。中國農科院、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將分別同聯合國糧農組織商簽合作協議,在數字和創新農業金融、動植物疫病防治、可持續土壤和水資源管理等領域開展合作。三是推進“全球清潔能源合作夥伴關係”,同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和各國共同深化務實合作,推動清潔能源轉型,實現更可持續的能源安全。四是推進“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合作,同世界海關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各國一道,加強海關智能網絡建設,促進數字時代供應鏈互聯互通。五是發起成立世界數字教育聯盟,加強國際數字教育合作,以數字化賦能教育發展,讓教育資源更加普惠可及。六是同國際竹藤組織共同啟動製定“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有效治理塑料汙染,還子孫後代一個清潔美麗的地球家園。七是宣布中國2021年11月發射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麵向全球開放共享,助力各國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決策。

總之,全球發展倡議積極順應全球發展大勢,是國際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支撐。中國通過切實行動,共同推進倡議落地,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掉隊,再次體現了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所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