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指的是,當今世界,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各國人民命運與共、唇齒相依。沒有一個國家能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我們要摒棄冷戰思維,創新安全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安全之路。①

從2014年習近平提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以來,其內容和適用空間不斷延伸拓展,逐漸發展出具有全球性視野和價值包容性特點的新安全觀。共同,就是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安全,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的所謂絕對安全。綜合,就是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安全和非傳統領域安全,通盤考慮安全問題的曆史經緯和現實狀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協調推進世界安全治理。合作,就是通過對話合作促進各國各地區安全,增進戰略互信,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安全,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可持續,就是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以實現持久安全,聚焦發展主題,積極改善民生,縮小貧富差距,不斷夯實安全根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倡導的是對安全需求的滿足,異質於對抗結盟、冷戰邏輯的非均勢、非平等、非共贏安全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倡導開放,伴隨信息化和網絡化的快速發展,適用於現實活動場域擴散至虛擬網絡場域。總的來說,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為實現人類持久和平與普遍安全指明了方向。

在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之中,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要求共同抵製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目前,從傳統威脅來看,全球軍事威脅、戰爭依然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從非傳統威脅來看,外來的和內生的恐怖主義、生物威脅、文化破壞等,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種嚴重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應對上述問題,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一是要消除引發戰爭的根源,共同解救被槍炮驅趕的民眾,共同保護被戰火燒灼的婦女兒童,讓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讓人人享有安寧祥和。①二是要聯合各國一起應對多樣複雜的非傳統安全問題,通盤考慮非傳統安全的曆史經緯和生成邏輯,合力解決、綜合施策與協調推進網絡信息、跨國犯罪、自然災害、疾病預防等安全治理。

中國是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的積極實踐者。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主張尊重各國安全與發展訴求,堅持通過經濟交往、政治談判和文明交流等和平方式實現共同安全。此外,中國積極尋求通過和平談判解決與鄰國的爭議問題,把加強經濟交流與合作作為營造周邊持久安全的重要途徑,努力推動地區安全對話合作機製的建設(上海合作組織和東盟地區論壇),營造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此外,中國在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多邊主義、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同時,也同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動能,在氣候、反恐、核安全等領域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的行動和經驗,證明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的可行性,也證明了其有助於化解文明間衝突和推進人類文明的多樣態發展,有利於維持人類安全穩定的生存環境、安定和平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