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口語表達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非常容易被說髒話或者說惡心的詞語之後大人的強烈反應所吸引。孩子們通過電視、電影以及網絡不斷地接觸這些詞語,很多詞語甚至在媒體文化當中變得流行起來。很多人隨口就說,既不考慮這樣說的惡劣影響,也不考慮這種行為在社交談話中的嚴重不恰當。如果你的孩子模仿這些語言,也別太擔心,很有可能他並不知道這些詞語本身的含義,這裏有一些常見的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

→第一次說髒話的處理方法:冷靜地告訴孩子“我們家不說這個詞”,並探究是什麽引發了孩子說出這樣的話。

→如果是因為憤怒或者挫敗,教孩子用另一個適當的詞語替代表達。尤其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帶點兒幽默感的詞語可能效果不錯。比如有些家庭會創造一些很個性的口頭語,如“要瘋了”或者“我嘞個去”或者“媽媽咪呀”,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也會創造他們自己的口頭語。愛倫4歲的兒子比一些成年人還經常在受挫的時候驚呼“可惡”。

→一個視覺的行為圖表也許能幫助控製這個問題行為,通過圖示可以說明孩子在減少說髒話這個行為目標上取得的進步。

→給大一些的孩子講解社交禮儀,可能他們會顯得無動於衷,但直接的結果出現之後,反而他們就會有所反應。比如,如果他在朋友的父母麵前說髒話,結果就是不讓他再跟好朋友玩了;如果他在跟客人交談的時候說髒話,結果就是讓他丟了工作;如果他在運動活動中破口大罵,結果就是會遭到教練的另眼相看。

→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用語。我們自己要避免用髒話作為表達自己不良情緒的途徑,即使是帶有那樣語調的聲音,別人也能明白你是在說髒話。然而頻繁使用髒話也不能代替用語言跟你的孩子溝通,來幫助他理解怎樣去表達他的想法和情緒。很多家庭用髒話杯或髒話罐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每犯規一次就要放進去1元錢,當罐子滿的時候,全家人一起出動把錢捐贈到某個慈善機構。這種罰款的方式是為了創建一種意識,通過意識的建立而轉化為行為的改變。

→給一個孩子使用髒話杯,剛開始的時候每周給他十塊錢的硬幣(或他喜歡的其他東西)。每說一次不雅的詞語就得往杯子裏放罰款,一周結束時,剩下多少就都歸他了。

→決定你是想讓這個行為達到零發生率,還是可以允許在某些情景中出現某些詞語,比如,在學校、教堂或朋友家裏永遠不能說,但在自己家的私人空間偶爾說也可以允許。

→讓你的孩子明確哪些詞語是禁止不能說的。除了喬治·卡林(George Carlin)臭名昭著的“在電視上絕對不能說的7個詞”,還有像“蠢驢”、“廢物”、“呸”等詞作為髒話的分界線,但我們不能一麵禁止別人說,卻一麵自己隨便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