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的孩子一起玩遊戲時應該讓他贏嗎?讓爭論從這裏開始!反對方:讓孩子贏會導致他們與同齡人玩兒時受挫折或受羞辱,它發出了一種信號——贏比娛樂更重要,這就讓孩子學不到怎樣坦然地接受失敗。另一方認為:成年人有一個不公平的優勢,所以讓孩子贏可以讓雙方勢均力敵,如果一個孩子每次都失敗將會變得氣餒和放棄遊戲。還有另一方——態度中立的:雙方在遊戲中的運氣就沒有區別嗎?譬如“連連看”和競技遊戲,譬如國際象棋或籃球。如果你隻是讓他們有時候贏,那麽是多長時間?如果你發現他們作弊呢?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輸,那麽你玩的遊戲就不適合他。整個爭論就毫無意義。

→隻選擇適合你孩子心理發育年齡的遊戲,這可能與他的實際生理年齡不一樣。當他具備了比賽的技能,他會贏一些比賽,不用你去決定是否放棄遊戲。

→選擇運氣遊戲,在統計上給孩子盡可能多的機會贏其他玩家。

→你可以給你的孩子讓棋子或讓他先走,並且你要直接解釋你為什麽這樣做:“我以前玩過很多這個遊戲,而你沒有,所以你連著玩兩次我們再輪流開始。”

→選擇不管誰贏都有樂趣的遊戲。

→玩遊戲應該有兩個團隊。你的孩子會得到與同齡玩伴或成人討論策略並且做決策的好處,這不僅僅是一種寶貴的學習經驗,而且它會自動淡化輸掉遊戲的後果。這也是一個引導孩子進入適合他發展階梯的下一步更高級遊戲的隱晦方式。

→合作遊戲,所有參加遊戲的人一起為一個共同目標努力,強調參與和樂趣而不是競爭和輸贏。在互聯網搜索引擎上輸入“合作遊戲”,尋找一些能夠吸引孩子的主題遊戲。

→就像你不會強迫自己讀完一本枯燥的書,所以也不要僅僅因為你已經開始了,就強迫自己非要完成一個遊戲。如果你的孩子累了、疲倦了、太沮喪或者是從遊戲中得不到任何有益的收獲,那就結束遊戲。愛倫一家經常玩拚字遊戲,結果他們獲得的樂趣更多地在於——可以抱怨無趣的字母組合、好玩又荒謬的詞句,用手指把字塊彈回盒子裏,還有去廚房吃冰激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