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行銷的談判原則與國內的情形大致相似,盡管在本書第九章我們對談判已經作了較為詳細的闡述,但是由於環境的差異,即使是經驗老到的談判專家,在國際行銷的談判桌前,也必須重新製定對策,否則文化的差異很容易使談判者自亂陣腳而功虧一簣
製訂國際商業談判的策略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1)提供條件
雙方可借提出條件的這一個階段充分了解彼此的需要,以及探詢對方信守承諾的程度,談判者在此階段應認真聽取各方麵的意見。談判雙方的背景和協商時合作、懷疑或是小心翼翼等氣氛,是決定談判能否有所進展的因素。
(2)非正式的協商
一旦雙方都願意提出條件之後,即可開始以非正式的協商方式取得共識。許多熱衷於強硬方式的談判者,對非正式的協商不感興趣。他們覺得這種握手熱身的形式是浪費時間,於是在談判桌前顯得不耐煩,這種的行為會影響後續的談判行動。必要時不妨請第三者來安排這項協商,以避免因為溝通不良而引起誤會。
(3)擬訂策略
談判的策略應在提出條件之前即已擬訂,非正式的協商使你有機會確立策略的方式和目標。在擬訂策略這個階段,雙方各自策劃談判的優先條件、目標、底線和立場等。談判的策略不應一成不變,它應根據事實和在雙方初步協商時的情況最後確定。
(4)正式談判
以下是有關國際行銷方麵的談判建議,有些建議可能與談判者使用多年的方式完全不同,但這些建議都頗具彈性,使用者可加以修正,以配合自己的表現方法。
團隊的協助
和其他國家的對手談判絕不能用單打獨鬥的方式進行,至少在自己的談判者尚未吸取豐富經驗之前,不應單獨貿然上桌。如果本身經驗不足,不妨尋求專家協助,組成談判小組。西方國家的談判小組通常由2至4人組成,但是我國的談判小組組至少有10人左右。
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是決定談判是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比方說,在亞洲國家中,任何初次見麵都先交換名片作為開頭,名片應以雙手遞出或接納,拿到名片後應以恭敬的態度審視名片內容。
另外一個有關文化傳統的例子,韓國的談判者通常特別注意年紀最大的對手,即使這位對手並非主要的談判者。在此情況下,年紀和文化傳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語言能力
在理想的情況下,國際銷售人員應該精通對方的語言,才能順利和對方談判,但是這畢竟隻是一種理想。如果談判者的外語能力有限,則勢必要依賴翻譯來解決語言問題。
如果你帶自己的翻譯去談判,這名翻譯通常會采取和你一致的立場。但是在談判之前,務必向這名翻譯介紹有關產品和談判內容的要求。
使用翻譯進行談判也有一些缺陷,常因為翻譯中斷,而影響談判時的順暢和及時反應,有時使用翻譯可能會得罪自認為英語優秀的外國商業主管。許多公司不願雇用翻譯參與談判,因為許多企業機密可能因此外泄。最明顯的缺陷是,它使得會談過程緩慢,因而阻礙溝通。但雇用翻譯卻能在談判時,給予自己一些思考的時間。日本的貿易代表雖然英文講得很好,但是在與美國代表會商時,仍堅持通過翻譯溝通,目的之一就是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對策。
決定談判代表的權限
精明的談判者會先弄清楚對方代表的權限範圍,對手是否得請示上級或是本人即可作決定。“權利有限”是一種對手常用的談判策略。談判者常聳聳肩膀說:“如果我能全權做主,我會立即取消這些條件,但是,我所得到的指示是……”然而,就在關鍵的一刻,這位談判對手卻搖身一變,成為實際做主的代表。談判者常使用“權利有限”的策略來試探對方的動機和計劃。
關於商業談判,本書第九章已作了一定探討,因此在此再次強調了國際談判的幾個重要注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