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皆可以成堯舜。”當代教育家蔡林森先生說:“一定要相信學生都能教好,個別沒教好,是因為沒教對……‘差生’也是寶,是教育的資源,存在著‘成器’的可能;尖子能有幾個呀?精英還用你教嗎?精英不教也是精英。”
經典案例
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校長蔡林森有三個子女,在小學階段沒有一個成績是冒尖的。大兒子讀小學一年級時還不識數。小兒子讀小學時成績中等偏下,四年級時還擅自把成績單上的算術“68分”改成“88分”。女兒小學畢業時,成績全鄉倒數第一。小學老師對蔡林森搖頭歎息道:“你的孩子怎麽一個不如一個?”
孩子上初中時,蔡林森把他們送進了自己任教的洋思中學。他既不給他們訂資料,也不給他們補課,而是引導他們自查自測、自己更正,堅持“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以對女兒的輔導為例。每天中午,他都讓女兒敘述上午學過的例題,哪個地方錯了就在邊上打個“?”,但是不講,讓她自己去思考。女兒拚命地動腦筋,嘴裏不停地咕叨著“哪裏錯了?哪裏錯了?”急得滿頭大汗,可是他還是不講,耐心等待女兒自己找答案。等呀等呀,女兒終於驚喜地叫起來,說出了正確答案,這時候他才笑著說“對呀!”無論散步、洗澡、還是在**躺著沒睡著時,他都會這樣提問,看她是否真正掌握了。
通過這種方式,實際上把課本上的每一道習題都搞得滾瓜爛熟了,並且還慢慢地學會了自學。當他們讀完初一時,就一個個成了學校裏的優秀學生,並且越來越愛學、越學越好。
後來,蔡林森的三個子女都考上了大學。大兒子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女兒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先後去了美國留學。
蔡林森用這種精神對待每一個學生。1991年以來,該校每年招收的1500多名學生中,80%是外地父母送來的“問題學生”。在這個大熔爐中,他們紛紛走上了愛學習、守紀律、講文明的正道。
學困性厭學:指由於學習困難、學習能力不夠、學習成績差而導致的厭學行為。
“學困生”是教育界的一個俗稱,泛指學習成績較差、學習興趣較低、無法在正常教育條件下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
導致學困性厭學的自身原因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兩大類。學困性厭學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現在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理解能力、創造能力等方麵。他們反應遲鈍、記憶速度慢,對問題不容易舉一反三。特別是從小學升入初中後,隨著學科門類增多、學習內容加深,學習困難現象尤其突出。除此以外,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由於非智力因素如興趣、動機、意誌等方麵的原因導致厭學的。這類學生實際上非常聰明,所以不用費多少力氣成績就會好起來。
“學困生”並不等於“無可救藥”。蔡林森校長的經驗表明,如果老師能夠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去教每一個學生,哪裏還有教不好的呢?
學困性厭學不是因為孩子腦子笨,而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他失去了學習信心。隻要從實際出發,給他創造適宜的條件,引導他有針對性地補缺、由淺入深地學習,厭學現象就會得到根本扭轉。
探究學習困難的真正原因
每個學困性厭學生,厭學原因各不相同。父母和老師隻有認真探究其造成學習困難的個性化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下麵通過一個真實案例,來具體介紹探究方法:
張某是一位小學四年級學生,每次期末考試分數都在全班最後兩名,平時單元測驗也差不多。調閱他的期末考試成績檔案。
然後,從張某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學校教育、社會影響等幾個方麵對他進行調查問卷,發現:張某學困性厭學的真正原因,主要是注意力分散、好動貪玩,從而導致學習成績跟不上。並且從一年級開學時學習成績就不是很理想,可謂是“一如既往”。
接下來,通過連續一個星期對張某課堂上、課間、晨會上的表現進行認真觀察,通過抽查完整的一節課(每4分鍾掃視一次,共10次、40分鍾)。
由此基本上可以得出結論說,張某的課堂學習效率不高,上課好動、注意力分散、喜歡和同學講話,隻是偶爾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注意傾聽並作出反應。觀察還發現,上半節課比下半節課注意力要稍微集中一些(請注意,上述現象也是大多數學困性厭學生的共同特點)。
找到了上述原因,父母和老師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切實減輕學習負擔
學困性厭學生學習跟不上其他人,主要原因是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重、題目太難。如果能切實減輕學習負擔,就會有助於他們輕裝前進,品嚐到成功的體驗,從而減輕厭學情緒。這主要包括:
獨立思考的習慣
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包括獨立發現、獨立分析、獨立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遇到事情總能問個為什麽。
認真傾聽的習慣
認真傾聽是課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門。這道大門暢通無阻,信息輸入才會順利進行;如果這道大門關上了,還怎麽能叫上課呢?
練習反思的習慣
做習題時要注意舉一反三,把習題中所用到的知識加以引申、擴展、深化,強調做題目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具體要求是:
如果題目做對了,要認真想一想:這道題目是怎麽做出來的(解題方法)?為什麽要這樣做(解題依據)?怎麽就想到了用這種方法(解題思路)?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求異思維)?能否變通一下成為另一個題目(一題多變)?
如果題目做錯了,要認真想一想:這道題目是怎麽做錯的(錯解根源)?為什麽會做錯(注意事項)?怎樣才能不做錯(經驗教訓)?
總結歸納的習慣
課本上每一章每一節的知識是相對獨立的。隻有善於總結、歸納,才能把它們織成一個體係,才能掌握重點和關鍵,係統化、規律化。
讓孩子對困難有心理準備
學困性厭學生對學習感到害怕,與缺乏應有的心理準備有關。讓孩子樹立堅定信念、對學習困難有充分準備,是克服厭學情緒的一個重要方麵。
既要麵子,又能找回麵子
中小學生自尊心強,尤其是中學生成人感很強,他們極要自尊、極要麵子,卻沒有足夠的自信。隨著學習內容不斷加深,遇到的學習困難越來越大,越感到學習無法給自己帶來喜悅。多次失敗後品嚐到的煩惱和自卑,使得他們要麵子卻不能挽回麵子,逐漸感到上學隻能讓自己“丟人現眼”,於是越來越開始厭學,把逃學當作一種解脫。
要扭轉這一局麵,就應當從增強他們的自信開始。
讓孩子在挫折中成熟起來
每個人都有挫折,要讓孩子對自己可能遇到的挫折尤其是學習中的困難有足夠估計,就要讓他對自己的能力、知識水平有一個全麵認識。這樣,一旦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就不至於會自暴自棄、自我否定。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實踐中,要讓孩子有意識地鍛煉克服困難的能力,培養意誌品質,在挫折中取得經驗、不斷成熟起來。
一旦孩子發現自己在學習困難前有退卻的想法時,會想到“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就算得上是一位學習的強者,就很難被困難所嚇倒,當然也就不容易厭學了。
提供分層教育環境
每個孩子的能力有大小,分層教育是讓孩子不厭學的根本保證之一。
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讓所有剛剛入學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去提水,一個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個孩子卻能提來20桶。如果你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麽也幹不成了,說不定還會躺到醫院裏去。”學習不也是一樣嗎?
給不同層次的孩子以不同要求
全班學生雖然坐在一起上課,可總有部分學生會聽不懂老師講課。別人能享受到知識海洋裏遨遊的樂趣,他卻在痛苦的煎熬中等待下課,這樣的孩子出現厭學是正常的,不厭學才是反常的。
相反,也會有部分優秀學生感到老師廢話特別多,聽課一點也不過癮——這麽簡單的問題都要翻來覆去地說個不停,上課真沒勁!
看,這就是實行分層教育的必要,可以使得兩者都不會造成厭學。
分層教育讓孩子如魚得水
許多民辦“擇差教育”學校招收的學生,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學困性厭學生。實事求是地說,他們對待這些學生也並沒有什麽特別好的辦法,無非是通過情感教育、鼓勵教育、人文教育等手段,較好地實施了因材施教。
按理說,上述措施是所有中小學都能做到的。可是為了追求高升學率,幾乎所有學校在分數麵前“欺貧愛富”——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困性厭學生的大麵積增加。
本章案例中所提到的江蘇省洋思中學,針對學困性厭學生源較多的現實,“像抓計劃生育那樣抓差生轉化”(校長蔡林森語)。該校認為,當最後一名學生也有了進步時,學校教育水平自然就會水漲船高。
由於實行分層教育,所有孩子的基礎相近,自卑感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反而得到極大提高。例如,該校在初一英語的一次檢測中,20個班的1000多名學生,多數都是100分,沒有一個90分以下的;成績最好的班與最差的班平均分相差不到1分,成了名副其實的“無差生學科”和“無差生學校”。
從內心深處尊重孩子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學困性厭學生需要父母和老師從內心深處尊重他們,有了這種尊重,他們的厭學情緒就會被扭轉過來。這裏強調的是,一定要真心實意地尊重,不是喊喊口號,更不是口是心非。
真心實意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才
成功教育理論認為,學習困難是暫時的,是可以克服的。學困性厭學生由於在學習過程中反複失敗而形成了失敗者心態,父母和老師必須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才,幫助克服這種心態,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厭學。
真心實意相信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
要相信每個孩子的潛力都是無窮的,事實也正是如此。孩子的心理自信係統、自信的心理暗示一旦得到全麵啟動,就會迸發出巨大的學習動力。學困性厭學生的學習基礎雖然差,但並不等於他們的智力差,更不等於他們的潛力小。
想一想吧,那些“擇差教育”學校為什麽會受到社會關注?關鍵就在於他們為那些在原來學校裏被貼上“差生”標簽的孩子,提供了一個適宜的學習、生活環境,真正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和人性之舉。
這是一種真正的有教無類,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被尊重,喚醒了他們沉睡中的人生進取價值,從而變得好學起來。
真心實意讓每個孩子都不放棄學習
隻要有考試排名,就必然會有排在前麵和排在後麵的孩子。所以,如果承諾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可能的是,完全可以而且應當不讓一個孩子放棄學習。也就是說,無論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隻要他肯學習就一定會有收獲。掉隊不掉隊關鍵是和自己比,不是和別人比。
關鍵之關鍵
★蘇霍姆林斯基說:“為什麽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的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幹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
★葉聖陶先生說:“什麽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學困性厭學生學習習慣一般都不好,所以要特別加強這方麵的訓練。尤其是獨立思考、科學利用時間、正確處理學與玩之間的關係等方麵。
★蔡林森先生說:“一定要相信學生都能教好,個別沒教好,是因為沒教對,教育有失誤;學生犯錯誤,責任在教師;好學生是寶,‘差生’也是寶,是教育的資源,存在著‘成器’的可能;尖子能有幾個呀?精英還用你教嗎?精英不教也是精英。”
★學困性厭學並不一定都缺乏學習動機。一位高考複讀生說:“我學習一直不錯,去年沒考好,今年重讀……我很想讀好,可就是學不下去。”實際上,這就是學習動機過高造成了厭學、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