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教材必須多讀課文,善於思考,這是一項基本功。

對照許多人的複習經驗,複習時把書本學到“厚—薄—厚—薄”,就是一條捷徑:看第一遍書的時候,是一個“厚—薄”的過程。一邊看書,一邊盡量回想以前學過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書就越讀越“薄”;在看第二遍書的時候,要在分析難點、重點、常考點的基礎上,把它仔細弄懂,這樣就實現了“薄—厚”的過程;第三遍看書時,通過前麵的學習和記憶,已經對教材中的知識有了自己的獨到理解,在此基礎上做一做習題,就會非常有助於記憶。

多讀要掌握方法

要想吃透教材,不要說不讀教材,就是不多讀幾遍教材也是做不到的。“吃”姑且還談不上,又何談得上“吃透”呢?“多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粗讀:主要是通過瀏覽教材,看有沒有需要請教的地方。

⊙細讀:主要是從結構上體會作者的思路,領會內容。

⊙精讀:通過讀熟課文,來探究教材中的精深微妙之處。

⊙誦讀:通過有感情地朗誦閱讀,走進課文的意境。

⊙品讀:主要是通過反複咀嚼、欣賞文章,讀出其中的韻味來。

善思是重中之重

善於思考,要求從一定的深度、廣度出發,對教材進行揣摩,“鑽”到教材裏去。浮於表麵,淺嚐輒止,是根本談不上吃透教材的。

例如,2006年政治高考中有一個小題(10分):“運用經濟常識有關知識論述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參考答案有4個要點,評分標準規定,答題如果能緊扣題意、條理清楚、不堆砌教材內容,就可以從優給分。實際上這就是鼓勵孩子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要樂於思考、善於思考、有深度地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