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並不是不用功,而是不會學習。不會學習的主要表現,就是學習習慣不好。對這些孩子來說,應當把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改正不良習慣放在首位,這比督促他們用功更重要。

所以完全可以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計劃→預習→聽課→複習→作業→總結”6大環節缺一不可。否則,就很難取得穩定、持久的好成績。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科學研究室的實證調查表明,能夠堅持按照“預習→上課→複習→作業”4個基本環節學習的學生隻占7%,基本做到的占33%,不能做到的占60%。這就是許多孩子考不好的原因。

學會學習是最大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千條萬條,學會學習是最重要的一條。

研究表明,考試成績不好的孩子,最大的困難是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學習。最普遍的情形是:因為自己學習不好,就滿足於全盤接受老師的灌輸、死記硬背,結果學習越來越被動,甚至越來越反感。

例如,一位高二學生做作業時就十分拖拉:明明一兩個小時的作業他能做上三四個小時。原來,他做作業時每隔幾分鍾就要起來東走西走,每小時在五六次以上,結果一大半時間用在了這種閑逛上。

這種不良習慣,如果是初犯,還比較容易改正;而現在他已經是高中生了,積習難改,而且父母還不能多說,否則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父母雖然很頭疼,卻也無計可施。

教育專家認為,這種情況最有效的辦法是區別強化策略。也就是說,不要企圖讓他一下子改過來,而是要采取漸進方式,分階段逐步要求他遞減不當行為次數,最後減少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地步。

例如,首先把他做作業時起來走動的次數,從每小時5次減少到3次,達到這個目標,就允許他做某件他非常喜歡的事;接下來再從3次減少到1次,達到這個目標再如何如何。

一般來說,當父母真正發現孩子存在著不良習慣時,這種不良習慣就已經積重難返了。這時候要把改正不良習慣的努力分成若幹階段,區別強化、各個擊破,不要企圖一蹴而就,否則很容易形成對立。

學習習慣是學習上的指路明燈

上述區別強化策略,適合於改正學習習慣、上課習慣、生活習慣、情緒發泄、人際交往等多方麵。要知道,學習習慣是學習上的指路明燈,而正確的糾錯方法則是通向改正不良習慣的一條捷徑。

例如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有一個名叫比塞爾的村莊。它緊靠一塊15平方公裏的綠洲,從這裏走出沙漠大約隻要3晝夜時間。可是,這裏自古以來從來就沒有人走出過沙漠。他們雖然很努力,日夜兼程地往前趕,可最終卻總是圍繞著沙漠一個個地畫“圓圈”。直到1926年肯·萊文發現了這片沙漠,教會這裏的人認識北鬥星、用北鬥星指明方向,他們才一個個走出大沙漠。

現在,這裏早已成為旅遊勝地。每一個前來旅遊的人都會看到一座紀念碑上刻著這樣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其實,學習習慣的養成和糾正也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