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哥倫布從加勒比群島帶回了少量的金飾品,之後西班牙人在印加和阿茲特克的一係列巨大收獲證明美洲真的有很多金子,因此當歐洲人登上北美海岸看見土著人身上、武器上那些金光閃閃的東西時他們大喜過望,然而他們的驚喜很快就被證明是一個錯誤的玩笑,那些看起來金燦燦的東西隻是一種同樣是金黃色的礦物——硫化亞鐵。
但還是有許多頭鐵的歐洲平民不信這個邪,他們隻帶著很少的補給品和鑒別黃金的藥劑登上了開往北美的船,隻要找到黃金就能衣錦還鄉,帶太多補給品幹什麽呢,於是他們經曆了一次次的失望,終於證明在這塊土地上發現的金閃閃的東西都不是金子,身無分文無法返鄉,在接下來的寒潮中凍餓死去。
這並不是他們的神跟他們開了惡毒的玩笑,美國立國之後直到西部大金礦發現之前這五十六年時間一共才開采約合四百四十五萬英鎊的金子,占盡大西洋航運地利的美國東部發現的多是被稱為愚人金的硫化亞鐵,東、中部總不能什麽好處都占盡吧。
對別人來說廢物一樣的愚人金對弗裏茲來說卻大有用處,弗裏茲心心念念很久的乙酸乙酯缺少一樣重要的催化劑難以生產,那就是濃硫酸,硫酸已經被煉金術士發現了很久,但是從歐洲來的硫酸很貴,而且很難大量購買,為了製造那個水雷引信弗裏茲在買硫酸上就花掉不少錢,而硫化亞鐵正是後世生產硫酸的主要原料。
1746年歐洲就已經開始使用鉛室法來生產硫酸,這個工藝中學課本都有提到,弗裏茲可以借鑒但眼下並不需要,因為弗裏茲需要的量暫時還不到需要采用工業化連續生產的地步。
把阿德裏安派去弗吉尼亞是弗裏茲的主意,賓州薩斯奎納河兩岸的礦石種類他現在已經大概有數,雖然也發現些伴生的硫化亞鐵礦藏,可是含量太低以眼下的技術條件不值得開采。
而弗吉尼亞出產的愚人金那是真的曾經愚弄過人,1609年探索弗吉尼亞的約翰.史密斯興衝衝地運了一大堆“狗頭金”回英國獻給國王,結果可想而知。
弗裏茲手裏能使用的設備都要自己去打造,大規模生產的設備能同時耐高溫高壓和酸堿腐蝕,18世紀末他上哪去找這些材料,因此他即使想把最先進的化學生產工藝用起來都是有心無力。
但在古代愚人金卻可以通過簡單的辦法製造出綠礬,而用煉金設備蒸餾綠礬就能得到綠礬油,也即是硫酸了,這便是弗裏茲眼下製取硫酸最簡單可行的辦法。
另一邊的好消息來得更快,在巴爾的摩南邊一個二三十公裏叫小潘泰克斯的地方地產經紀人幫弗裏茲找到了一個符合要求的地方,靠河臨山有兩條小溪從山上流下,經過長期開發山上土層很薄,雨水衝刷的多處露出山石,已經變成了種植者心目中的劣地,但讓弗裏茲最為看中的是溪流上遊都有多個淺潭,稍微改造一下就能築起小水壩,蓄水之後水流動力的問題就解決了。
兩千英畝土地原主人隻要價兩千五百,瓦倫堡實地去看過告訴弗裏茲河麵比較寬,但是水量不大,好在離入海口更近隻有不到一英裏,平地麵積大約有近五百英畝,弗裏茲考慮一下覺得距離和價錢都很合適就讓瓦倫堡先將土地買下。
河水淺不是問題,距離這麽短,隻要建造一條平底駁船慢慢撐到河口海麵停泊的海船上接駁就行了,幾年內這個工場平日的物流量也就是些煤炭和工人的吃喝,駁船足以應付過去。
那邊瓦倫堡一買好土地,這邊弗裏茲就去溫斯羅普暫住的自由黑人中招人,製鏡廠招工,吃穿住都包,和白人一樣的工資,除了不發媳婦,這麽好的條件你們還等什麽呢!
這些黑人獲得自由後對美國也是頗陌生的,一些人還需要補習英語,不過沒關係,法語總能聽得懂吧,雇主就是法國裔還擔心無法溝通嗎。
一開始他們對這麽好的條件頗有些將信將疑,不過等到第一批工人前去體驗了幾天全包的待遇後,之後前往製鏡廠上工的黑人就多起來了,畢竟溫斯羅普這邊隻有住的,糖廠主人會每天送一些製糖剩下的糧食渣給他們,看著做水手的黑人喝酒吃肉,製糖的黑人每天也有兩頓肉吃(怕肉幹放壞,增加了一頓),他們都想找份活幹。
去了先建造自己住的木屋,然後是幫助搭建一個窯爐,弗裏茲從海邊製鹽人那裏收集來不要的白色碳酸鎂先放爐子裏燒成氧化鎂,接著混合上粘土成型晾幹後送進窯爐裏邊燒成耐火磚,因為美國鋁土礦品位不高弗裏茲就不去費那個力氣燒氧化鋁了。
這些燒好的耐火磚馬上又用來砌其他窯爐,除了熔融玻璃的窯爐外還要建十多個退火窯,用來把製好的平板玻璃進行退火。
不同的窯爐之間用行駛在鐵質軌道上的平板車進行運送,每一樣都需要去外邊專門定製,需要投資五萬美元實在是一點都不多。
當然了燒耐火磚的窯以後也能燒紅磚,如果有這個市場需求,弗裏茲決不介意順便多賺一點。
製玻璃一係列窯爐建設完全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燒製耐火磚的過程很慢,定製品加工更慢,弗裏茲沒有必要白白等待它們全部建成,他可以先緊著手頭的人力先建設架高的水渠和水車,當然還有重要的一樣東西,煉硫磺的窯爐。
從漢代起中國人就會用硫化亞鐵燒製綠礬(皂礬),在這生產過程中發現了硫磺,工藝幾千年發展下來都沒有太大變化,硫磺產率隻有4%左右,綠礬產率也更沒有可靠統計,但是燒製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含硫廢氣,環境汙染卻是非常厲害,飄到哪裏那裏就樹枯草黃。
明代的《天工開物》中對此有記載,掘取其石,用煤炭餅包裹叢架,外築土作爐。炭與石皆載千斤於內,爐上用燒硫舊渣罨蓋,中頂隆起,透一圓孔其中。火力到時,孔內透出黃焰金光……其炭煤礦石澆取皂礬者,當其黃光上走時,仍用此法掩蓋以取硫黃,得硫一斤則減去皂礬三十餘斤。
直到特殊時期,經過蘇聯專家改進,勞動者繼續摸索,才摸索出提高硫磺產率的新工藝,可以把硫磺產率提高到20%,對建造的要求也不高,拿到這來簡直是18世紀的新高度。
隻需要依山就著地形挖掘出爐身,用條石、石塊砌好,抹上石灰填縫,外麵再用濕泥土密封,上麵用耐火磚砌出煙道,通往一個巨大的冷卻室,用石板和耐火磚沿著牆體砌好,這就是爐身主體,再建好兩道俗稱小氣道的煙道通往煙筒。
將愚人金和煤炭都粉碎後按照一定比例一層礦石一層煤粉的鋪好,一共要裝填十層,這時候用鐵條或者鐵板蓋上爐頂,冷卻室上麵再用鐵條、耐火磚、木板和泥土封好,留出幾個氣眼。
從爐底點火,等到可以看到爐中第一層礦石已經紅亮時再封死氣眼,用耐火磚和泥土封住爐門。
等到三天後揭開爐頂,讓爐渣加速完全冷卻,從冷卻室刮取硫磺,從爐身中取出爐渣,裏麵成分比較複雜,除去氧化鐵、少量硫、未反應的煤炭和礦石外,就是以綠礬為主的硫酸鹽了。
整個生產過程現場還是煙霧彌漫一股硫磺味,總有封泥裂開的地方,但有毒氣體太厲害人不能靠近去修補,從高高的煙筒中跑出來的二氧化硫廢氣被風吹的很遠,沒辦法,這個年代的化工都這樣,製硫酸鉛室法處理沒有吸收完的二氧化硫也是一樣困難,而且廢氣還要更多。
取出的爐渣放在露天挖好的池中澆水助其氧化,一定時間後取出放進爐中烘燒,等爐渣燒的發白後浸入水中,把浸出的綠礬水過濾,在鐵鍋中熬到起皮冷卻就得到了與雜質分離,含結晶水的綠礬晶體。
接著就用煉金蒸餾設備蒸餾綠礬,在旁邊用鉛皮做成的冷卻室中就能收集到硫酸,經過濃縮工藝後就能得到濃度98%以上的濃硫酸,這就可以用來製取乙酸乙酯了。
(濃硫酸也是危險品,恕濃縮過程跳過)
整個周期非常漫長,倒是很適合18世紀這種慢悠悠的節奏,傳遞消息要很久,建造一個房子要很久,沒有現貨的工業品,從定個貨到拿到貨也要很久,哪怕是打仗從宣戰到打起來也要很久,沒有個半年一年的都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