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麥克阿瑟是因為他自己的囂張跋扈讓他低估了危險?還是因為麥克阿瑟單純的看不起羅斯福,所以才拒絕了羅斯福拯救他的手。
現在,他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了!
這一次羅斯福就不再是用建議、商量甚至是普普通通的命令的語氣跟麥克阿瑟說話了。
他用非常強硬的語氣命令麥克阿瑟:“要麽保留軍人的榮耀,以一個受人尊敬的將軍的身份回美國接受審判。”
“要麽就在被剝奪一切榮譽之後,在澳大利亞當地受審。”
不僅如此,羅斯福還剝奪了麥克阿瑟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的職務,甚至連麥克阿瑟的繼任者他都選好了。
那就是美軍少數幾個還在世的陸軍上將之一、美國陸軍前參謀長、查爾斯頓軍事學院院長——查爾斯·薩默羅爾!
查爾斯·薩默羅爾在曆史上算是一個沒什麽名氣的人物。
但是在1942年,他確實是少數幾個在美國陸軍之中能夠在資曆和名望上壓過麥克阿瑟的人物。
在二戰爆發之前,美國陸軍還在世的上將一共隻有五位,其中之一就是麥克阿瑟。
還有一位是馬林·克雷格陸軍上將,他是美國陸軍現任的人事部長,同時也曾經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而且他的年紀比麥克阿瑟還大五歲。
但是,他的資曆無法完全壓製麥克阿瑟,畢竟麥克阿瑟雖然更年輕,但是卻比他更早擔任了陸軍參謀長。
剩下兩位一個是大名鼎鼎的約翰·潘興陸軍上將、另外一位是佩頓·馬奇陸軍上將。
可是這兩位雖然還在世,但他們兩位已經是88、89歲的高齡了。這兩位老人自然是不可能再上前線了。
於是,時年75歲的查爾斯·薩默羅爾就隻能頂上去了。
而且這位還是麥克阿瑟的老長官、也是麥克阿瑟的前任陸軍參謀長。無論是從職務、人脈還是資曆上,麥克阿瑟在他麵前都是小字輩,是足以壓製麥克阿瑟的人物。
當然了,他的年紀或許是一個問題。於是,羅斯福就給這位老上將派去了一個年富力強的副手——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麥克阿瑟看到這個配置就知道,羅斯福確實是下定了要動自己的決心。
可是麥克阿瑟實在無法理解,就為了區區上百條澳大利亞土鱉的性命,英美兩國都瘋了嗎?一群土鱉的性命有這麽值錢嗎?犯得著為了他們審判自己這樣一位功勳卓著的將軍嗎?
在麥克阿瑟看來,英國人是不可能退出戰爭的。英國人做出的所謂的威脅,不過就是脅迫羅斯福製裁自己而已,而那個愚蠢的羅斯福卻輕而易舉的上當了。
羅斯福當然知道,英國人退出戰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可是麥克阿瑟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或者說他的高傲以及西方文明之中根深蒂固的雙標讓他忘記了,當他覺得盟友不可信的時候他會選擇自己出手幹掉盟友,那麽當別人覺得他不可信的時候,他還有資格繼續存在下去嗎?
美國需要盟友嗎?
當然需要!
因為現在已經不是英國人和蘇聯人求著美國幫忙的時候了,現在是美國人需要他們。
這就像瑞士和奧地利,他們可以隨便躺平,可以隨隨便便的放棄武裝。因為他們足夠的弱、但卻沒弱到隨便什麽人都能欺負的程度。
他們弱到了對強國沒有威脅,但又沒弱到強國隨隨便便就能吞掉它的程度。
而俄國和我兔能躺平嗎?俄國試過躺平,結果呢?俄國差點被西方分食殆盡,因為俄國太強了,他對其他強國的威脅足夠大。
大國,是沒有躺平的資格的。
現在的美國就處在這個地位,美國太強了,無論是德國還是中國,他們都不可能讓美國繼續這麽強大下去。
英國已經日薄西山,隻要英國願意放棄自己的海外殖民體係,中國和德國都可以放它一條生路。
而蘇聯和美國是不可能被放過的。德國不可能放過蘇聯,中國不可能放過美國。
所以,美國需要盟友,當英國成了美國連接蘇聯的必要通道,美國就不能讓英國有任何離開戰爭的可能性。
當美國國內的命令傳到澳大利亞的時候,美國大兵們覺得他們英雄的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絕對不會忍受這種侮辱,他一定會選擇自我了結來保留自己的榮譽。
首先,美國大兵們並不覺得麥克阿瑟做錯了。他們認為,他們是來幫助澳大利亞人守衛澳大利亞的,結果澳大利亞不僅不感激,反倒想要退出戰爭?
想要退出戰爭也就罷了,他們居然還衝擊美軍的營地?那他們開槍怎麽了?
其次,美國大兵們非常喜歡麥克阿瑟。
不得不說,麥克阿瑟的人格魅力,在當時的美軍將領之中也是無人能敵的。
麥克阿瑟非常善於炒作自己,即便他在美軍和白宮之中都混得神憎鬼厭,他還是能獲得底層士兵和百姓的支持。
就在他被杜魯門撤職回國的時候,美國國內百姓的支持,美國百姓自發組織遊行支持麥克阿瑟反對杜魯門,讓杜魯門的支持率降到曆史最低。
甚至他還能留下像:“老兵不死、隻是漸凋零。”這樣的名言。
然而!
麥克阿瑟實際上並不是美軍士兵們想像中的那個英勇的將軍。
麥克阿瑟曾經獲得過一枚勳章來表彰他在二戰開始之後的功績,上麵寫著:“澳大利亞的保衛者,菲律賓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鮮的捍衛者。”
有沒有發現上麵少了什麽?
屬於另一個人的榮譽或許能說明這個問題,那就是喬納森·溫萊特,他獲得的勳章就很簡單了,就是美國的最高軍事獎章,大名鼎鼎的——“榮譽勳章”。
這枚勳章麥克阿瑟也有。
但是!
溫萊特卻被稱為“美國的英雄”。美國人民還為他著書立傳,書名就叫《巴丹英雄》。
那麽溫萊特做了什麽呢?他在麥克阿瑟從菲律賓逃跑的時候選擇了和自己的士兵在一起,跟他們一起經曆和巴丹死亡行軍,而且也在中國東北的戰俘營之中忍受了日本人的虐待。
雖然他沒有選擇戰死,但是他讓自己的士兵投降保全了他們的性命,也和自己的士兵同甘共苦,這可比麥克阿瑟強多了。
果然,當察覺事態無可挽回之後,麥克阿瑟選擇了保留榮譽回國受審。
當然了,對那些視自己為偶像的士兵們,麥克阿瑟是不能這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