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對自己的士兵說:“身為一名士兵,我永遠不會逃避任何一場戰鬥,哪怕這場戰鬥是要跟來自我身後的敵人作戰!”

麥克阿瑟的說法讓他的人氣再一次暴漲。

可惜,軍人不是偶像練習生、美國國會的老爺們也不是飯圈中人,對他們來說“流量”是沒有用的。

羅斯福其實也早就有換掉麥克阿瑟的心,這不僅僅是因為麥克阿瑟不聽話。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羅斯福對麥克阿瑟的能力並不是非常信服。

誠然,麥克阿瑟的能力在美國當時的將領之中算是平均線以上的水平的。但是,他這一生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用絕對優勢的火力和後勤去虐菜。

當他遇上了一個可以跟他死磕的大國之後,結果會怎麽樣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不得不說,麥克阿瑟實際上並不是帶領美軍打澳大利亞之戰的最佳人選。

而且在之前守衛新幾內亞島的時候,麥克阿瑟也確實犯下了一定的錯誤。

隻是之前羅斯福一直沒有換掉麥克阿瑟的理由,新幾內亞的失敗也不足以成為美國總統換掉一位戰區司令的理由。

所以羅斯福一直忍到了麥克阿瑟自己把槍送到了他的手上。

雖然麥克阿瑟回國受審的消息並沒有讓澳大利亞人完全滿意。但是他們也知道,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澳大利亞人那邊暫時被平息了下去,可是澳大利亞人的民間巡邏隊卻並沒有就此取消。

裂痕已經留下

美國這邊也比較滿意,至少高層是滿意的。因為他們終於將神憎鬼厭的麥克阿瑟換掉了,換上了一個他們認為靠得住的人——艾森豪威爾。

雖然艾森豪威爾隻是一個副手,但是他頭上的那個老上將年紀畢竟也大了,而且那位也知道自己就是來幫著資曆尚淺的艾森豪威爾鎮場子的,真要打仗還得是靠艾森豪威爾的。

所以,實際上真正掌握大權的戰區司令是艾森豪威爾。

美國人滿意了,日本人也很滿意,甚至連中西功都滿意。

因為在他們看來,麥克阿瑟好歹是一個上將、艾森豪威爾是從哪冒出來的小角色?

看看現在那個戰區的配置,老的老、嫩的嫩,那豈不是說他們大曰本隨隨便便就能拿下澳大利亞了?

他們想想就很開心,如果不是還太早了,日本人都想提前印他一堆良民證給那些鬧事的澳大利亞人送過去了。

不得不說,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真正滿意的還得說是中國人,至少陳啟民很滿意。

艾森豪威爾可比麥克阿瑟強多了,有這麽一個人物在,澳大利亞就不會輕易落到日本人的手裏,陳啟民就能利用這塊地方讓日本人將血都流幹,也能讓美國帶著一塊流血的傷疤跟自己纏鬥。

這豈不是兩全其美?

最重要的是,這個兩全其美還沒用陳啟民花錢!

事實上,看著澳洲這風雲變幻的樣子,陳啟民也是非常的驚訝!

還能這樣啊!

陳啟民發命令的時候雖然預料到了會發生連鎖反應,可他是真沒想到這連鎖反應能把麥克阿瑟拿下。

陳啟民也是頂級政治家,他知道麥克阿瑟絕對是完了。麥克阿瑟下一次有機會複出,大概就是中國國防軍打進美國本土的時候了。

真到了那個時候,麥克阿瑟也沒有能力挽救美國的敗局。

見到自己的命令能起到這麽大的連鎖反應,陳啟民也是非常開心。

其實之前陳啟民也曾經發愁過,以麥克阿瑟的能力要應付澳大利亞的局勢可能不咋太行。

陳啟民還想著要想個計劃把麥克阿瑟給解決了,這下好了,他自己就把自己給解決了。

給陳啟民省了多少腦細胞?

這條命令對十萬八千裏之外的澳大利亞都有這麽大的影響,對近在咫尺的阿拉斯加的影響自然是更大的。

阿拉斯加美國守軍的戰鬥意誌降到了冰點。

雲爆彈的恐怖威力讓阿拉斯加地區的美軍聞風喪膽。

如果不是另外兩件事的出現,美軍根本不可能在阿拉斯加穩住陣型。

第一件事,是羅斯福接連下達的幾條命令。

第一條命令是連坐法命令。這條命令非常簡單,那就是如果再有雲爆彈落在陸軍的頭上,那麽就對當時所有在場的美軍飛行員問責。

這一條能夠刺激美軍的戰鬥意識,讓他們盡最大的努力去和中國國防軍拚命。

並且,羅斯福發了瘋一樣的將大量的戰機送往阿拉斯加。

雖然中國的工業產能並不比美國差,可是中國的補給線太遠了。所以現在在阿拉斯加的上空,中美兩國的飛機數量比達到了1:15。

同時,美軍也改變了戰法。他們不再用單純的防禦戰的戰法同中國國防軍拚命。

他們用高速機動的方式以及自己是機械化步兵的特點,用快速突擊的方式跟中國國防軍肉搏,以求讓中國國防軍不敢輕易的投擲雲爆彈。

這樣,在美軍不得不防守的時候,他們讓自己的空軍擴大封鎖範圍,絕不讓中國國防軍的飛機靠近美國陸軍的空域。

甚至,有些時候為了阻止中國國防軍的轟炸機“殺出重圍”,還發生了幾起撞機事件。

憑借美軍裝備數量的優勢以及同樣發了瘋的美軍飛行員,他們居然真的保住了美國陸軍上空的空域。

第二件事,就是加拿大人的加入!

加拿大和南非是盎撒人之中少有的兩個比較有血性的。南非的布爾人曾經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跟英國人拚過好幾年。

而且在後世,南非也曾經是少數幾個弄出了蘑菇彈的國家。

另一邊的加拿大也沒多弱,加拿大陸軍在兩次世界大戰之中的表現還是非常英勇的。

在索姆河戰役中,加拿大軍是協約國突擊主力之一,那一戰加拿大人便付出了24029人的傷亡。

而在維米高地戰役中,麵對協約國軍隊久攻不下的維米高地。加拿大人用十分之一的傷亡,英勇的攻克了德國人的陣線。

這一戰被當時的協約國視為奇跡,加拿大後來能以獨立國家的身份參與巴黎和會就是打出來的!

比較有意思的是,南非原本是荷蘭人的地盤,加拿大原來是法國人的地盤,加拿大到現在都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是說法語的。

這兩個國家的英勇之中,有沒有什麽隱性的因素?這恐怕就很難說了吧?

而這一次麵對陳啟民,加拿大人又勇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