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是20幾歲人生的重要課題。在20幾歲時,你必須學會適應社會,必須學會與人打交道。人脈的力量是巨大的,誰忽視人脈的力量誰就會到處碰壁。20幾歲的年輕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學習如何拓展人脈關係,如何整合社會資源,如何利用這些資源來彌補自己閱曆和經驗不足的弊端,並盡量為自己的人生發展鋪平道路。
1.在20幾歲時,成為一個有人脈的人
“外麵的世界是很複雜的。”有人經常這樣告誡剛剛踏入社會的20幾歲年輕人。的確,外麵的世界和我們理想中的世界大不一樣。這就要求20幾歲的年輕人必須有意地去培養自己人際交往的能力,隻有這樣才可能適應真正的現實社會,這是20幾歲的年輕人必須要做到的。
人脈是一麵鏡子,通過它不僅可以了解自己、了解社會、了解人生,還可以從四周的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對於20幾歲的年輕人而言啟發靈感及增長智慧不無幫助。
“人脈資源”的第一層意義,便是從人與人的交往中學習,從人脈資源中獲得一種“人生資源”。在與人交往中,20幾歲的年輕朋友們可以學到以下三種東西:
一、在20歲時了解自己
一般20幾歲的年輕人都愛犯一個毛病,就是自以為最了解自己。事實上,你對自己的認識極其有限,幾乎無法具體地描述自己的個性、能力、長處和短處。當你以為“這就是真正的自己”時,通常隻看到“有意識的自我”和“行動的自我”,而這些都隻是自我的一部分而已。
我們很難掌握自己,唯一的辦法隻有拿自己與周圍的人比較,或者從與人的交往中逐漸看清楚別人眼中的自己,有時候必須在多次受到長輩的斥責和朋友的規勸之後,才能恍然大悟,真正達到自知之明。“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除非有別人作為鏡子,否則你很難知道自己是什麽樣子。
二、在20幾歲時了解社會
我們習慣於從日常生活中了解這個社會,別人的生活經驗、書報雜誌和傳播媒介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社會。可是從生活體驗中獲得的社會知識畢竟太狹窄了,就如“井蛙窺天”一樣,使我們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報紙和其他傳播媒體所提供的也隻不過是一張“地圖”,光靠這張地圖,當然掌握不到活生生的現實。像這樣經由較狹隘的個人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觀,隨著人脈資源的擴大,有可能慢慢得到修正。
在你20幾歲從學校剛畢業時,常常聽到父母師長這樣訓勉:“外麵的世界很複雜的。”的確,外麵的世界和你理想中的世界大不一樣。簡單地說,隻有與人交往才有可能掌握真正的現實社會,這是20幾歲的人必須要做的事情。
三、在20幾歲時了解人生
你無時不在受著他人的影響,尤其是年輕人。這些人可能是父母親友,也可能是自己的上司和同事。從他們身上,我們不僅可以更全麵地認識自己,更能了解整個社會,同時也因為他們的生活態度而認識人生是什麽。
2.從20幾歲時,開始培養自己的人脈
20幾歲的年輕人要獲得理想的人生,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打通你的人脈環節,這是你未來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礎!
有人說,21世紀成功哲學是20%專業能力+80%人脈關係=100%成功。
人脈關係是不分場合、不分性別的成功的關鍵!
人脈關係是越來越重要的資源。因此,現代年輕人隻有把維護和拓展人脈關係當成日常功課,才能夠無往不利、左右逢源,最終敲響成功之門。
世界著名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指出:我所認識的全世界所有的成功者最重要的特征是:創造人脈,維護人脈,人生中最大的財富便是人脈關係,因為它能開啟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門,讓你不斷地獲得財富,不斷地貢獻社會。
20幾歲的年輕人要想在今天的社會創業,是離不開人脈基礎的,它也是獲得成功最直接、最有效、最迅速的手段,人脈可以幫助你成為一個受人歡迎、被人尊重、生活富足、事業成功的人。人脈如同血脈和樹脈一樣,小樹苗要想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棟梁,必須要有粗壯厚實的根脈供給大地的營養,必須要有充足豐富的枝脈和纖細縱橫的葉脈供給自然的空氣、陽光和雨露。沒有葉、沒有枝、沒有根,也就沒有樹。根脈、枝脈、葉脈的死亡最終導致了樹的死亡。而棟梁之才的形成必須要有根深葉茂的支撐環境。
常言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都是說20幾歲年輕人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脈網絡和人脈支持係統。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人”這個字,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是對人類最傑出的貢獻。一撇一捺兩個獨立的個體,相互支撐、相互依存、相互幫助,構成了一個大寫的“人”,“人”的象形構成完美地詮釋了人的生命的意義所在。
下麵這個年輕人的成功過程或許能對20幾歲的年輕人有一定啟示作用。
埃德沃·波克被稱為美國雜誌界的奇才。但是最初他和家人是窮得要餓死的波蘭難民,在美國的貧民窟長大,一生中僅上過6年學。
6歲時,波克隨著家人移民至美國,在上學期間仍然要每天工作賺錢。打掃麵包店的櫥窗,派送星期六早上的報紙,周末下午到車站賣冰水,每天晚上替報社傳遞以女性為主的聚會消息——他自幼就是一個“工作狂”,什麽樣的髒活、累活都幹過。
13歲時,波克輟學,到一家電信公司工作。然而,他沒有忘記學習,仍然不斷地自修。他省下了本錢、午餐錢,買了一套《全美名流人物傳記大成》。
接著,波克做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壯舉:他直接寫信給書中的人物,詢問書中沒有記載的童年往事,例如,他寫信問當今的總統候選人哥菲德將軍是否真的在拖船上工作過;他又寫信給格蘭特將軍,問他有關南北戰爭的事。
年僅14歲,周薪隻有六元二角五分的小波克,就是用這種方法結識了美國當時最有名望的大人物:哲學家、詩人、名作家、軍政要員、大商賈、大富戶。當時的那些名人、富人們,也都樂意接見這位充滿好奇心的、可愛的波蘭小難民。
獲得名人們接見的波克,已經立下宏圖壯誌,要闖出一番事業。為此,他努力學習寫作技巧,然後向上流社會毛遂自薦,替他們寫傳記。
一時間,訂單如雪片般飛來,波克需要雇用六名助手幫他寫簡曆。當時,波克還未滿20歲。
不久,這個傳奇性的年輕人被《家庭婦女雜誌》邀為編輯。波克答應了,並且一做就是30年,將這份雜誌變成了全美最高銷量的著名婦女刊物。
如果你是一個窮得連吃飯都成問題,但卻充滿創業熱忱的20幾歲的年輕人,那就應該從波克的成功之中受到啟發和教益,通過獲取人脈資源而擁有走向成功的機會。
當然,20幾歲的年輕人要培養人脈和與人建立關係,就必須不斷地學習,主動積極,運用智能和策略,講究方法和技巧,有效爭取別人的興趣、好感和信任。
3.在20幾歲時,提前積累自己的人脈存折
人脈是一個20幾歲的年輕人通往財富和成功的門票。從20幾歲起,提高自己的社交本領,有意識地累積你的人脈,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會受益無窮。
很多人隻知道比爾·蓋茨今天成為世界首富的原因,是他掌握了世界的大趨勢,還有他在電腦上的智能和執著。其實比爾·蓋茨之所以成功,除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比爾·蓋茨的人脈資源相當豐富。
比爾·蓋茨創立微軟公司的時候,隻是一個無名小卒,但是在他20歲的時候,簽到了一份大單。
假如把營銷比喻成釣魚的話,是釣大鯨魚,還是釣小魚比較好呢?回答肯定是大鯨魚。因為釣大鯨魚釣一隻可以吃一年,但釣小魚的話得天天去釣。比爾·蓋茨在25年前創業的時候,他就了解了這一點。他一開始就釣了一條大鯨魚。
讓我們來領略一下比爾·蓋茨的人際關係法則。
一、利用自己親人的人脈資源
他20歲時簽到了第一份合約,這份合約是跟當時全世界第一強電腦公司——IBM簽的。
當時,他還是位在大學讀書的學生,沒有太多的人脈資源。他怎能釣到這麽大的“鯨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原來,比爾·蓋茨之所以可以簽到這份合約,中間有一個中介人——比爾·蓋茨的母親。比爾·蓋茨的母親是IBM的董事會董事,媽媽介紹兒子認識董事長,這不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嗎?假如當初比爾·蓋茨沒有簽到IBM這個單,相信他今天絕對不可能擁有幾百億美元的個人資產。
二、利用合作夥伴的人脈資源
大家知道比爾·蓋茨最重要的合夥人——保羅·艾倫及史蒂芬。他們不僅為微軟貢獻他們的聰明才智,也貢獻他們的人脈資源。
三、發展國外的朋友,讓他們去調查國外的市場,以及開拓國外市場
比爾·蓋茨有一個非常好的日本朋友叫彥西,他為比爾·蓋茨講解了很多日本市場的特點,為比爾·蓋茨找到了第一個日本個人電腦項目,以此來開辟日本市場。
四、雇用非常聰明、能獨立工作、有潛力的人來一起工作
比爾·蓋茨說:“在我的事業中,我不得不說我最好的經營決策是必須挑選人才,擁有一個完全信任的人,一個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個為你分擔憂愁的人。”
一天,英國的一個名叫弗萊明的貧苦農夫正在田地裏幹活。忽然,附近沼澤裏傳來了呼救聲,農夫趕忙放下手中的農具,奔向沼澤地。隻見一個小孩正在泥潭中掙紮,淤泥已沒到他的腰部。農夫奮不顧身地救起了小孩。第二天,一輛豪華小汽車停在了這個農夫勞作的田邊,一位風度優雅的英國貴族下車後,自我介紹說是被救小孩的父親,他是親自前來致謝的。農夫說,這件事不足掛齒。
貴族說:“我想用一筆酬金來報答你,你救了我孩子的命。”農夫回答說:“我不要報答,我不能因為做了一點事情就接受酬金。這是我應該做的。”
這時候,農夫的兒子剛好走出家門。“這是你的兒子嗎?”貴族說,“我給你提一個建議,讓我把你兒子帶走,我要給他提供最好的教育。如果他像他的父母,他一定能成為令你驕傲的男子漢。”農夫同意了。
時光飛快地流逝,農夫的兒子從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了享譽世界的醫生。數年以後,貴族的兒子因肺炎病倒了,經過注射青黴素,他的身體得到了痊愈。
那個英國貴族名叫倫道夫·丘吉爾,他的兒子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英國首相、領導英國人民戰勝了納粹德國的溫斯頓·丘吉爾。農夫的兒子就是青黴素的發明者亞曆山大·弗萊明。
就這樣,這件“不足掛齒”危機結緣的事情改變了世界曆史。
你還等什麽?從20幾歲起,積累你的“人脈存折”,經營你的人脈資源吧!對於個人來說,專業是利刃,人脈是秘密武器,如果光有專業,沒有人脈,個人競爭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若加上人脈,個人競爭力將是一分耕耘,數倍收獲。
如何以極自然的、有創意的、互利的方式去經營人脈,是勝負的關鍵。斯坦福(Stanford)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有人總結說:對於個人,二十歲到三十歲時,靠專業、體力賺錢;三十歲到四十歲時,則靠朋友、關係賺錢;四十歲到五十歲時,靠錢賺錢。由此可知人脈競爭力在一個人的成就裏扮演著多麽重要的角色。那麽,20幾歲的年輕朋友為什麽不提前占據人脈這一優勢資源呢?
特別是在當前飛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人脈已成為專業的支持體係。對內,可以服眾;對外,則可以取得客戶的信任。
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麽,而在於你認識誰。
人脈是一個20幾歲的年輕人通往財富、成功的門票。檢視政商界成功人物的成長軌跡,他們也都因為擁有一本雄厚的“人脈存折”,才有之後的輝煌的“成就存折”。
4.在20幾歲時,多花時間與成功者交往
如果與雄鷹一起展翅飛翔,人的想法和行為就會像雄鷹一樣;如果與母雞一樣的人交往,久而久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言談舉止就會像母雞一樣。一個人所交往的人對他的性格、觀念、目標以及成就有著很大影響,所以在20幾歲時一定要慎重選擇交往的人。
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對每個人都是有意義的忠告,對於想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來說,人際關係的質量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認,百萬富翁可能沒有很高的學曆,但是不能沒有廣泛而良好的人際關係。
尤其是對於希望30歲之前有所作為的20幾歲年輕人來說,因為沒有很長的時間去積累人際關係,所以更要努力地拓展人脈,才能為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現代心理學和社會學認為人際關係具有四大功能:
第一,形成互補。一個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樣樣精通。所以,他要完成自己的事業,就必須善於利用別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幹。在一個人開拓自己的事業時,總要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困難,這時,良好的人際關係會為遇到困難的人掃清障礙,助他一臂之力。
第二,產生合力。平時人們常說的“人心齊,泰山移”就是這個道理。現代社會,分工細化,競爭殘酷,單憑一個人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取得事業上的任何成就的,隻有借助眾人之力,才有可能創造輝煌的人生,而要獲得眾人的幫助,使之上下一心,攻克目標,就必須學會搞好人際關係。
第三,聯絡感情。人是一種感情動物,他必須時刻進行感情上的交流,他需要獲得友誼。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要想堅持到底,僅僅依靠信念的支撐是不夠的,良好的人際關係會使人獲得一種強大的力量和熱情,在成功時得到分享和提醒,在挫折時得到傾訴和鼓勵,這必將有助於人們心理的有益平衡,從而有勇氣邁向新的征程。
第四,交流信息。在現代社會中,掌握了信息就等於是把握住了成功的機會。一條珍貴的信息可以使人功成名就、腰纏萬貫,而信息閉塞會使人貽誤戰機,遺憾終生。廣交朋友,善處關係,是一條十分有效的獲取信息的途徑,這樣就能夠在競爭中始終處於一種領先的地位,然後再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一個20幾歲的年輕人想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首先是要認識盡可能多的人,並讓別人認識他。沒有一個成功人士是坐在家裏一個人打拚出一番事業的。生活中的每一次重大變化都會涉及其他人。如果想實現一個重大的目標,就要同許多人合作。人的生活方向經常會因為別人的一個評語、一個建議、一個行動而改變。人際關係越好,認識的人越多,成功的機會也越多。
美國一位成功的商人曾在創業初期急需一筆資金。於是20幾歲的他開始給銀行打電話,告訴他們他的計劃。但是所有的銀行都說他太年輕了,沒有什麽可以用來擔保,所以拒絕了他的請求。但是他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開始擴大求助的範圍,給更遠的銀行打電話。最後,一個距他公司95英裏的銀行對他的計劃產生了興趣。經過幾年的奮鬥,他成了美國最富有的年輕人之一。他的朋友曾經問他有沒有想過放棄自己的計劃,他說:“從來沒有!我知道隻要我找的人足夠多,就一定能借到錢。我已經下定決心,為了尋找願意幫助我的人,必要的時候我可以給500英裏以外的銀行打電話。”同樣,缺乏資金是很多年輕人在創業時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之一,如果創業者的人際關係極為廣泛,就比較容易尋找到投資。
概率論告訴人們,嚐試的不同種類的事情越多,在正確時間做出正確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大。人際關係同樣適用這個定理。認識的人越多,交際越廣泛,一個人在恰當時間遇上恰當的人的可能性越大,而這個人恰好擁有他所需要的資源並且願意提供給他。這不是奇跡,更與運氣無關。幾乎所有百萬富翁的共性之一是擅長交際。他們知道,自己認識和認識自己的人越多,他們在事業上的機會就越多,好運也越多。他們抓住一切機會與別人交往,擴大自己在生活中各個領域的人際關係網。
對於渴望成功的20幾歲的年輕人而言,在人際交往中,最糟糕的方法就是直截了當地從別人那裏尋求直接的幫助或者合作,相反,要不斷幫助別人,對每一個人說:“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嗎?”如果一個人幫助了別人,那個人也會希望以某種方式回報他,這樣那個人才不會有虧欠感。不要試圖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求高額的回報,而應該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能力,隻有這樣,機會才會為每個人敞開大門。
在這方麵美國億萬富翁哈默是個非常好的例子。
哈默素有“點石成金的萬能商人”之稱,他的事業起步與他和列寧的關係緊密聯係在一起。
哈默的父親是個俄國移民,一個熱情的社會主義者,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哈默父親的身份使哈默在訪問蘇聯時得到了特殊的待遇。哈默第一次訪問蘇聯正值內戰時期,由於連年的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力量的幹涉及封鎖,蘇聯經濟已凋敝不堪,國內食品供應非常緊張,而當時美國糧食連年豐收,價格相當便宜。盡管哈默從未做過糧食生意,但他見此情形,決定要做一筆跨國大買賣——從美國購買糧食,賣給蘇聯。哈默的建議得到了列寧的賞識,列寧接見了哈默,並指示外貿部門確認這筆貿易。雖然哈默並不是無私的向蘇聯贈與了糧食,而隻是“自私的”做了一筆生意,但是也為當時的蘇聯解決了燃眉之急。哈默與列寧因此締結了真摯的友誼,通過這次貿易他賺取了很多錢,他的錢“開始數不清”了。
1921年,在蘇聯做完一筆生意準備回國時,哈默偶然想起要買一支鉛筆,這個偶然的想法又給他創造了絕好的機遇。他到商店一問鉛筆的價格,不禁大吃一驚,每支鉛筆竟賣26美分!而當時在美國不過兩三美分而已。吃驚之餘,一個設想打消了哈默回家的念頭。
盡管哈默對鉛筆製造業一無所知,但他還是毅然決定在蘇聯建立一個鉛筆廠。他憑著與列寧的特殊關係,取得了在蘇聯生產鉛筆的許可證。但是哈默遇到了一個難題,就是當時蘇聯還沒有製鉛筆的技術。哈默了解到德國紐倫堡的德伯鉛筆公司是當時世界鉛筆生產的壟斷者,要獲得技術,就必須去德伯公司求經,但是德伯公司對這項技術嚴格保密。
哈默在德伯碰了釘子後,並沒有灰心,他明察暗訪,終於得知一名懂這項技術的德伯公司的工程師,他叫喬治·拜爾,對公司很不滿。於是哈默私下裏找到拜爾,許以重金請求他去蘇聯幫助自己,得到應允後,哈默把從德國購買的機器拆散,帶著拜爾一家一同來到蘇聯。鉛筆廠建成後,第一年的產值就達250萬美元,第二年迅速增長到400萬美元,到1926年,產量已達1億支,不僅滿足了蘇聯市場的需求,還出口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從這個鉛筆廠,哈默賺取了幾百萬美元的財富。
當然,建立廣泛的人際關係並不等於**朋友。成功人士都明白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選擇恰當的人並與之交往。
20幾歲的年輕人要多花時間與同樣的成功者交往,盡量避免與消極的人來往。要遠離那些總是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的人,這些人會讓人感到沮喪,感到生活沒有絲毫樂趣可言。如果與他們相處一段時間就會覺得灰心喪氣,做什麽事情都沒有動力。
一個人的人際關係網由與他經常保持聯係的人構成。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良好的人際關係會為渴望三十而立的20幾歲的年輕人打開每一扇機會之門。
5.在20幾歲時,交朋友要分清好壞人
20幾歲的年輕人一定要有辨別能力,交往時要有重點地進行,不能不分好壞。好朋友是年輕人的良師,壞朋友是年輕人的陷阱。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這句話,既然已流行多年,自然有其道理。然而,不同的朋友將帶給我們一條不同的路,有活路,有死路,有通天大路,有崎嶇小路……我們選擇的朋友,如果會使我們偏離想要走的路,那麽,有朋友還不如沒有朋友。
朋友的數量和質量,都是值得斟酌的問題,尤其是20幾歲的年輕人。
就數量來說,要考慮你能用於交際的時間與朋友的多少是否適宜,如果你明顯感到各式各樣的交往使你不勝其煩,那就有必要將一些無關緊要的朋友刪除在社交圈之外。
就質量來說,首先要搞清哪些朋友值得交,哪些朋友不值得交。交上一個良師益友,有如找到一座寶藏;而交上一個不恰當的朋友,比遭遇一次搶劫的危害更大,務須慎重,一個壞朋友會毀掉一個年輕人的前途。
20幾歲的年輕人一定要知道哪些朋友是值得交往的。
其一,能幫助你糾正錯誤的朋友,可以長交
一個人最少應該有一位能夠給自己指出錯誤的朋友。這種人坦率真誠,不善於巧言偽飾,也不會“逢人且說三分話”,他們的話可信程度甚高。
我們處在一個充斥著錯誤的世界,連上帝也會犯錯。至於我們這些凡俗之人,犯錯更是家常便飯。更糟糕的是,我們經常將錯誤當成正確,被同一塊石頭一次又一次地絆倒。如果有一個人適時地指出我們的錯誤,那是自己莫大的幸運。
要使朋友成為你的老師,要讓學問的用處和交談的樂趣有機融合,要樂於和悟性高的人一起相處。你說出的話須博得聽者喝彩,你聽到的話須使你多識多聞。一般情況下,是我們自己的興趣使我們接近別人,所以,這種興趣是高尚的。
但是,那種心直口快、喜歡貶低別人以抬高自己的人不在此列。
其二,能為你帶來利益的朋友,可以重點交往
全世界都宣稱“人人平等”,但“人人平等”的時代還遠未到來。盡管我們非常討厭談論利益,但又不得不追逐利益。所以,那些能為你帶來利益的朋友,始終是你重點交往的對象。也許你並不喜歡他們,甚至輕視他們、討厭他們,那也沒辦法。當人們去做必須做的事而不是喜歡做的事時,本來就不能指望有什麽好心情。
其三,能提供信息的朋友,可以適時交往
所謂“適時”,即你認為需要的時候。有些朋友能為你提供一些新信息,幫助你拓寬視野,激發創意。這種朋友不用經常交往,每隔一段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交流一下所見所聞所思所行。如果經常交往,大家都沒什麽新信息,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
其四,能讓你感受到純真友誼的朋友,三五位足矣
不在乎利益的朋友之情是彌足珍貴的,它能讓你在金錢的冷漠麵前感受到絲絲暖意。不過,感情需要經常交流才能維係,否則它會漸行漸遠,直至無影無蹤。由於你沒有那麽多時間維係朋友之情,隻好忍痛割愛,保留你最珍惜也同樣珍惜你的幾位。其餘的朋友隻好順其自然了。
其五,能陪你享樂的朋友,隨取隨棄
除了陪你吃喝玩樂之外沒有多少其他價值的朋友,不宜深交,最好隨取隨棄,不必珍惜。這種朋友太好找了,如果你高興的話,一天能找到一車。凡是供過於求的東西都不值錢,朋友也不例外。對這種朋友,隻宜維持泛泛之交,不宜密切來往。
6.20幾歲年輕人建立人際關係的技巧
20幾歲的年輕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學習如何拓展人脈關係,如何整合所需要的資源,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實現自己的目標,並使各方利益盡量達到最大化。這是在學校的課本上學習不到的,但卻十分實用。希望20幾歲年輕朋友能夠慢慢體悟。
人脈資源的整合都是存在技巧的,要經過思考得出最佳整合方案既浪費了資源又沒能達到預期效果,那就得不償失了。
看過《射雕英雄傳》的年輕朋友都知道,郭靖是個比較愚鈍的人。他8歲了還沒有學會寫字,遠比不上聰慧的黃蓉,作戰時,連《孫子兵法》的文章主旨都不能理解。但是他卻成了天下人人佩服的大英雄。但看看郭靖周圍的人,在這樣的人群中,想不成功都難。郭靖的師傅不下10位,既有以俠義自稱的江南七怪,擅長內功心法的馬鈺道長,又有武功蓋世的洪老幫主,童心未泯的周伯通,更不用說聰明過人的奇女子蓉兒,等等。正是這“多元化”的人脈組合,站在高人的肩膀上,“笨”得像木頭一樣的郭靖終成一代大俠。郭靖雖然腦子反應比較慢,但他深深懂得,獨腿走不了千裏路,要真正在江湖上闖出一條路來,必須兼收並蓄,集眾家之長。因此,他用心地、真誠地“學”出了自己的人脈資源整合之道。
人脈資源整合是一門值得學習的軟性技術,不是一蹴而就的。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資源整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存在幾條理念與原則。
一、互助是人際關係的精義
人際關係的基礎在於互助,是一種雙向或多向的交流,所以20幾歲的年輕人首先要有正確的觀念:要別人能心甘情願地幫助我們,我們必須先存有幫助別人的心意,而非隻想從中得到好處。相互幫助與提攜是培養人脈資源的最佳途徑。
二、集中注意力
無論你參加什麽活動,都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悉心觀察,仔細聆聽,勇於表達自我。和人交往時,注意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和人交談時,注意傾聽每一句話,專注的態度可以讓你掌握更多的信息。同時,你還要留意在適當的場合同適當的人談適當的話題,或提供適當的幫助。
三、高度的彈性與適應力
許多學習和工作的狀況並不完全符合你的期望,此時唯有高度的彈性與適應力才能令你扭轉乾坤,愉快地適應。例如,雖然你期待進入某公司工作,但是隻競聘到了一個普通的職位,那麽不妨先接受。或許借著這份工作,你可以更加熟悉公司的一些細節情況和各部門之間的組織協調情況,以利於日後競聘理想的職位並在工作中做出成績。
四、目標定位
為了更合理地規劃你的發展生涯,確定一個適合你的人生坐標,以此為主線,有意識地去利用潛在的能使你達到目標的資源,當然也不要忽視其他資源。
五、勇於表達自我
在20幾歲,我們多半仍以謙遜為美德,在自我表達方麵趨於保守。當今社會,競爭難以避免,讓人知道你的優勢是什麽,一定要把握機會讓別人了解自己,不要不好意思表現自己,讓團體裏的人知道你的專長是什麽,你目前可以提供怎樣的服務。如果我們待人處事的心態行為不能及時調整,勢必影響我們資源整合工作的進行。六、常懷感恩之心
向所有幫助過你的人致謝,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得到幫助後,及時向人致謝,既能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又能維係與他人的良好關係,可謂一舉兩得。
下麵這個小故事中的主人翁就是很好地掌握了以上幾點原則,才將工作完成的。
威爾斯·懷特,工作於紐約市一家大銀行,奉命寫一篇有關某公司的機密報告。他知道某一個人擁有他非常需要的資料。於是,懷特先生去見那個人,他是一家大電器公司的董事長。當懷特先生被迎進董事長的辦公室時,一個年輕的婦人從門邊探出頭來,告訴董事長,她這天沒有什麽有價值的明信片可給他。“我在為我那12歲的兒子搜集明信片。”董事長對懷特解釋。
懷特先生說明他的來意,開始提出問題。董事長的說法含糊、概括、模棱兩可。他不想把心裏的話說出來,無論怎樣好言相勸都沒有效果。這次見麵的時間很短,沒有實際效果。“坦白說,我當時不知道怎麽辦,”懷特先生說,“接著,我想起他的秘書對他說的話——明信片,12歲的兒子……我也想起我們銀行的國外部門搜集明信片的事——來自世界各地的圖案優美精致的明信片。”
第二天早上,懷特再去找那個董事長,傳話進去,說有一些明信片要送給他的孩子。結果,他滿臉帶著笑意,客氣得很。“我的喬治將會喜歡這些。”他不停地說,一麵撫弄著那些明信片。“瞧這張!這是一張無價之寶。”他們花了一個小時談論明信片,瞧他兒子的照片,然後又花了一個多小時,把懷特所想要知道的資料全都告訴了懷特——懷特甚至並沒提議他那麽做。“他把他所知道的,全都告訴了我,然後叫他的下屬進來,問他們一些問題。他還打電話給他的一些同行,把一些事實、數字、報告和信件,全部告訴了我。”懷特不無得意地說。僅用很短的時間,威爾斯·懷特便巧妙地運用國外部門的明信片、喜歡收集明信片的董事長兒子以及他得到的這些信息等資源成功地構建了與董事長的良好關係,同時也完美地解決了他的問題,可見資源整合對一個人的成功是何等重要。
不要認為拓展人脈或資源整合是中年人的專利,這對20幾歲年輕人也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從中學會一些做事的技巧,因為你畢竟有一天要步入社會,要和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打交道,需要各種幫助。在不損害各方利益的情況下,巧妙地運用一下人際關係,為自己辦成一些以往很難辦到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