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參與教師教育的曆史
美國內戰後,研究型大學和新成立的州立大學都有很大發展。大學參與教師教育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大學中設立教育學講座,另一種是在大學中直接建立教育係或者教育學院。
在中西部各州,教育學的高級研究首先在新建的州立大學中尋得立足之地。由於對中學教師的急切需求,以及新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強烈的公共責任感,加速了大學參與中學教師的培養。1855年,愛荷華州立大學建立師範係,1873年設立永久的教學法(didatics)教授職位,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成為高級學校(advanced school)的教師”。[1]其他大學也紛紛效仿。在1879年至1890年,美國很多大學也相繼建立了教育學講座,如密歇根大學(1879)、威斯康星大學(1881),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密蘇裏大學和北卡羅萊那大學(1884)、康奈爾大學和印第安納大學(1886)、克拉克大學(1889)。到1890年,超過45所大學都設置了教育學教授職位。[2]19世紀90年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明尼蘇達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內布拉斯加大學以及西北大學都聘請了教育學教授。[3]隨著教育課程範圍的不斷擴大,大學的教育學講座逐漸發展成為教育係,到20世紀30年代則發展成為大學教育學院。
大學參與教師教育還表現為直接建立教育學院。美國第一所大學教育學院是由紐約大學建立的,它是研究型大學建立的第一所培養教師、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專家的學院。紐約大學的前身是紐約城市大學,它於1887~1888學年開始提供研究生水平的教育學課程,這種課程開設導致的結果是在1890年3月建立教育學院(school of pedagogy)。這是全美第一個具有研究生水平的純粹培養教師的專業學院,也是美國第一個與大學內其他專業學院,如法學院和醫學院等享有同等地位的教育學院。1889年培養教師的紐約學院(New York College)經過特許得以設立,1892年它改名為教師學院(Teachers College),不久該學院與哥倫比亞大學合並。後來,哥大教師學院成為培養教育領導人才的中心。1900年後,哥大教師學院、芝加哥大學教育學院、紐約大學教育學院以及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成為教育專業研究生的培養中心。
在綜合大學的環境中,“教育學”(pedagogy)被理解為教育理論,以研究為導向,與教學實踐相脫離。[4]當愛荷華州立大學在1873年設立教學法講座時,對它的解釋是:在很大程度上,教學法是一種自由學習(liberal study),它包括心靈(mind)哲學、精神發展法則以及所有這些研究的分支,還包括可以自由教育運用的教學方法。大學教育學講座的建立也就意味著教育學術研究的開始。盡管紐約大學教育學院在成立之初,其性質和目的並不十分明確,但是根據教育學院的目錄,仍然可以發現它對教育科學的關注,強調心理學、實踐管理、比較教育(國家教育製度的比較研究)、教學的原則與藝術以及社會學等方麵的教學條款。由此可見,綜合大學的教育學院在成立之初就具有“研究的理想和目的”,注重高深學問的研究,旨在發展一種“教育科學”。在這種思想傳統之下,綜合性大學教育學院將教育理解為一種“應用科學”,將教師視為掌握教育科學知識的專家。進入20世紀,綜合性大學教育學院推崇“教育是科學”的觀點,力求通過科學研究建立真正的教育科學。
二、大學的教師教育理念
(一)注重教育理論和教育研究
由於大學主要關注的是高級學習和研究,大學中的教育研究與師範學校相比就很少是技術性的,它並不關注學校教育的日常教學問題。
1874年,密歇根大學校長安吉爾(James B.Angell)在對校董會的報告中說明了開設教育學課程的目的:“毫無疑問,為高年級學生開設教育學課將是非常有幫助的。他們中很多人將在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大型學校的管理工作,有些人還將成為地區的學監。統籌安排學校工作、管理小學和文法學校以及負責監督教學和學校工作,所有這些工作都要求他們在走上崗位之前就了解教育學方麵的知識。盡管僅僅具備經驗就足以培養他們的這些能力了,但是熟悉這個領域的話題對他們來說也很有價值。”[5]在這段引文中,“教育學”一詞在大學的文本中似乎與教學實踐毫不相關。在大學情境中,“教育學”被認為是更多地以理論和研究為導向的。由於美國現代大學的主要目的是追求自由教育,尤其是研究型大學更加注重教育的學術研究,大學環境中“教育學”的概念逐漸脫離教學實踐層麵的含義,而被理解為獨立的大學學科,因此,“即使是教育學教授(the pedagogical chair)所做的工作也不應該太多關注與教師培訓直接相關的東西,不應該在實踐層麵上具備價值。一門科學和一門技能的科學研究和教學,在純粹的理論層麵總是能夠提升技術的實踐;而當前在大學中出現的教育學教授應該加速學科的研究,以促進教學技術的提高”[6]。19世紀末期,一些大學的學者開始認為教育——對人類發展、學習過程和人類教育機構的研究——是古典的文科研究當中的一個合理部分。如果教育研究是學術性的,而且能夠產生有價值的觀點,從而為人類事務提供更加理性的方向,那麽教育也可以在文理學科的領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將教育視為自由研究(liberal study)的觀念體現在密歇根大學“教學科學與藝術”教授佩恩(William H.Payne)身上。他認為教育作為在大學中開設的科目應該屬於文理科科目性質,他堅持認為“師範學校為不成熟的學生提供適當的技術培訓,它與大學中開設的自由—專業教育是根本不同的,師範學校的學生將成為能幹的手藝人,而大學的畢業生將成為教育領導”[7]。
很顯然,“教育學”在大學中被賦予了文科(liberal arts)的角色,它先前與師範學校相關聯而留給人們的關注實踐和技術的印象也被消除。從曆史上看,芝加哥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教育係(department of pedagogy)都是作為文科學院的一個部分,尤其是哲學係的一個附屬機構。[8]這種定位使得大學教育學院更多關注的是如何通過研究建立起教育科學,從而提高教育學院在大學中的學術地位。
(二)貶低實踐經驗
大學教育學院宣稱進行中學教師培養的最主要目的是將自己與培養小學教師的師範學校區分開來,大學試圖通過研究生層次的教育來培養中學教師以此提升中學教學的專業地位。但是隨著中等教育的普及,中學教師的大量需求使得這種努力變得不現實且不合時宜。由於大學教育學院教員追求的是教育專家身份,而這種身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所無法給予的,因此,他們不願讓自己扮演優秀課堂教師的典範。另外,盡管早期教育學院從醫學教育當中獲得很多靈感,但是教學醫院作為實驗、研究和專業培訓的這種轉變始終沒有實現,甚至大學的附屬實驗學校所發揮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大學中的教育研究者對於課堂中的教學問題並不感興趣,監督指導教學實踐也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工作,而且發展實驗培訓需要大量的資源。因此,大學教育學院教員紛紛遠離課堂教學,專注於教學理論的高深研究。
當教師教育在現代大學中立足之後,曆史上形成的師範學校和文理學院在教師教育傳統理念之間的分歧並沒有消失。教育學院發現自己處於大學的學術壓力和課堂實踐之間的夾縫當中。在大學教育學院形成初期,為了平衡這種學術和專業的雙重壓力,它們選擇忽視新教師的培養而專注於研究生層次的教育領導的培養和研究。“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等教育迅速擴展導致需要大量的教育行政人員、學監和教學專家,大學的教育學院從此擔負起將有經驗的男性教師轉變為擔當教育行政管理角色的社會使命”[9]。
大學教育學院的教師教育傳統也為20世紀美國教師教育的特征和改革產生影響。主要表現為:第一,通過研究生層次的培訓來實現教學的專業化;第二,它強化了一種觀念,即科學研究作為教師教育的知識基礎具有天然的權威;第三,它貶低課堂教學經驗,將大學中從事學術研究的教師與從事課堂教學的教師相互隔離。[10]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將20世紀之前參與教師教育的三種機構各自所持的教師教育傳統理念做出概括:第一,文理學院的教師教育傳統注重自由教育和教師的學科知識培養,構成“教師教育的學術傳統”;第二,主要培養小學教師的師範學校形成注重教學方法和技術的教師教育傳統;第三,培養教育領導者的現代大學則注重教學的理論和科學研究,主張教師專業化培養的教師教育傳統。本書認為,文理學院的“教師教育學術傳統”奠定了20世紀美國學術取向教師教育思想發展的基礎。注重教學技能和方法的師範學校傳統,以及注重教育科學研究的現代大學傳統則是教學專業取向教師教育思想的源泉。隨著美國教師教育在20世紀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隨著師範學校逐步發展升級成為師範學院、州立大學中的教育學院,技術取向的教師教育傳統沒有得到重視,但卻依然對教學專業取向的教師教育思想產生一定影響。
[1] Cremin,Lawrence A.,the Heritage of American Teacher Education,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ol 4,June 1953,p.163.
[2] Shen,Jianping,The School of Education:It's Mission,Faculty and Reward Structure ,New York:Peter Lang,1999,p.16.
[3] Herbst,J.,And Sadly Teach: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in American Culture ,Madison,WI: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7,p.151.
[4] Shen,Jianping,The School of Education:It's Mission,Faculty and Reward Structure ,New York:Peter Lang,1999,p.25.
[5] Cohen,S.,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Documentary History(vols.1-5),New York:Random House,1974,p.1 414.
[6] Cohen,S.,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Documentary History(vols.1-5),New York:Random House,1974,p.1 416.
[7] Borrowman,Merle L.,Teacher Education in America:A Documentary History ,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1965,pp.11-13.
[8] Shen,Jianping,The School of Education:It's Mission,Faculty and Reward Structure ,New York:Peter Lang,1999,p.18.
[9] Powell,Arthur G.,University Schools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54,No.1.Oct.,1976,pp.3-20.
[10] Judge,H.,American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A view from abroad ,New York:Ford Foundation.1982,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