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2011年4月,正是畫材銷售的淡季。我與股東劉立佳聊天,聊著聊著,聊到了吉他(我和他就是在吉他培訓班認識的)。我隨口問:“聽說賣吉他的利潤很高,是嗎?”
劉立佳在上大學時,利用學校提供的校內門麵開過3年樂器店。他點了點頭:“是的,賣價至少是翻一番以上。”
“那麽高的利潤!那你畢業後怎麽沒有繼續做樂器生意呢?”
劉立佳解釋說,樂器生意是一個小眾生意,量上不去,盡管利潤高也賺不到多少錢。讀大學時他在本校校園裏開店,店租全免,沒有雇人,自己利用課餘時間看店,一個月哪怕隻有3000元銷售也可以賺一兩千元。畢業後到社會上開店,他沒有多大的把握。
我詳細地了解了幾種常見樂器的進貨價與銷售價,發現樂器行業絕對是一個暴利行業。
是不是暴利行業就一定可以去做並賺到錢呢?我不那麽認為。我決定先做個“試驗田”,看試驗田的產量如何再做決定。自從開服裝店失敗後,我不再盲目樂觀了。在大投入之前,我總是盡量先做“試驗田”:用小成本的投入做市場測試。
其實,在開畫材店之前的"團購"與“十萬銷售大戰”,也是在做“試驗田”——不過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這點,而是後來慢慢總結到的。失敗需要總結,成功也需要總結。
開一片樂器銷售的“試驗田”,對我來說並不難,可以在江蘇路口商業局的佳宇畫材店做文章。因為多數樂器都是掛在牆上的,加上畫材店本身也不小(102平方米)。我可以進一小批樂器先試銷,看看市場如何再決定。劉立佳聽了我的思路,表示雙手讚同。
在這年的暑假,我進了1萬多元的樂器,都掛在畫材店的牆上展示。為什麽說是展示呢?因為我沒有庫存,顧客就算想要購買也隻能先下訂單,等我貨到才能交貨。
暑假雖說是淡季,來店麵的顧客相對來說不算少,店裏一天可以做兩3000元畫材生意。樂器則是看的多、問得多,買得少。一個暑假下來,賣(訂)了3把吉他和一個架子鼓等其他小樂器。生意沒有起色,這也是我意料中的事。凡事有個過程,自古“琴棋書畫”不分家,隨著我的樂器被越來越多的畫材顧客做了解並傳播,我相信會慢慢好起來的。
在佳宇畫材店的試驗田經營了一年,到2012年6月,心中有底的我們注冊成立“樂·時光俱樂部”,將樂器業務剝離出來。就在佳宇畫材店的樓下一樓租了一件臨街門麵,40多平米,房租4000多,經營了20餘種樂器,以及相關配件、音樂專業圖書,後來又慢慢開拓了樂隊排練和專業商演以及樂器課程教學。
“樂·時光俱樂部”整個投資算下來是20萬元,由我和劉立佳各投資10萬,股份對半分。成立之初,店鋪隻做展示與體驗,沒有庫存與倉庫,走的是訂單銷售與電子商務的模式。半年後,根據運營情況,我們租用了一處民宅作為倉庫,對銷售較好的幾款樂器有了適度囤貨。
截止到2013年5月,“樂·時光俱樂部”一年的經營收入是26萬元多一點。除去門麵費和店員工資(3人),純利潤約為12萬元。不算很賺錢,但生意一直在穩定緩慢地向好的方向發展。
對我來說,這算是一個過得去的投資。對酷愛音樂的劉立佳來說,除了投資之外,他還收獲了精神上的滿足:以俱樂部為中心,他結識了很多對音樂同樣癡迷的朋友,並組織了樂隊參加商演,讓他過得很開心。
盡量先做試驗田
幾乎所有的創業導師都強調"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這句話。但是,問題在於,堅持到底與否,很多時候並非主觀願望而是客觀事實所決定的。很多創業項目之所以死掉,並非創業者不願意堅持,而是無力堅持。
創業所麵對的,常常是一個全新的事業。就好比你承包了100畝地從事經濟作物種植業,最保險的方法當然是先種植1畝地作為試驗田。從這1畝地的種植中,可以積累種植經驗以及銷售經驗。在經營這一畝試驗田中,你還累積一些基本客戶,通過接觸這些客戶,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客戶需求,進而可以調整自己的種植品種,提升自己的服務水準。這個時候你再開始創業,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很多。
"樂·時光俱樂部"的創立,正是在耕耘了近一年的試驗田之後才正式啟動。這時,我們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客戶群,也摸清了市場需求與容量。因勢利導,沒有絲毫強行起飛的痕跡。
反觀不少創業者,他們僅僅隻是看到一個商機,就一頭紮進去。這種近乎裸奔的創業除了需要較長時間的虧損準備之外,而且還要花大量時間去摸索市場、積累經驗,其創業成本有多高?成功概率又有多大呢?而長時間虧損,對創業者的經濟壓力與信心打擊無疑是巨大的,隻得忍恨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所以說,一個創業項目在啟動之前,如果能夠因時因地製宜,開發一片試驗田:試驗成功則進,反之則退,不失為一個穩妥的創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