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向陌生人開口,我們才能結交到更多的朋友,才能捕捉到更多的信息,才能獲得更多的機遇。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句話對我們來說都不陌生。現在,大部分人也許都認為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
一個貧窮家庭有一個上不起學卻誌向遠大的男孩。一天,男孩在街道上玩耍,遇到一個青年路過。男孩突然開口向那個陌生青年問好,那個青年也靠了過來,兩人居然聊了起來。
第二天,男孩沒有回家,家人驚恐無比,認定男孩失蹤,就報了警。十天後,青年和男孩自動現身。警察將男孩交還他的父母,並給那個青年戴上了手銬。
男孩回到家後,對他的父母說:“爸爸媽媽,警察為什麽要抓叔叔啊?”
父母驚訝地說:"傻孩子,他是想綁架你呀!"
男孩大叫起來:“他沒綁架我!這十天裏,他帶我去他家學習知識、帶我去找免費學校,還給了我上學的錢,今天他是來送我回家的呀!”說完,他從衣袋袋裏掏出一個裝滿鈔票的信封。
在生活中,並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我們想像中的壞人。有時,在遇到陌生人時,一聲問候,一聲祝福,也許會改變你一生的命運。因為有才華的人也許與你結交,就算是道德水準不高的人,也不至於把你暴打一頓。
三國時期,劉備也是因為在街上與陌生人交談才結交了張飛、關羽等人才,若沒有所謂的“對陌生人說的話”,哪裏會有傳頌千古的“桃園三結義”。
我們要敢於與一些陌生人交談,這樣,如果真的遇到了人才,就能夠與其交成朋友。
很多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會感到不適應,主要原因就是害怕在與陌生人進行語言溝通時說錯話而被人恥笑。這種自卑心理自然會使他們經常無端地默默指責自己某個時刻某句話說得唐突了,因而破壞了與人溝通的氣氛。
有些人想起自己在陌生人麵前戰戰兢兢地偶說一兩句話,居然還是沒有管好自己的嘴,真是恨不能咬掉自己的舌頭。這種“自恨”隻能使自己更緊張,絲毫無助於自己人際關係能力的提升。越是提醒自己下次不可再說錯話,越說錯話。
避免因為怯生而給語言交流造成的尷尬,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問話探路法
把對方假設成一般過路人,然後像問路一樣,找一些自己心裏有數卻佯裝不知的問題請對方來回答,這樣你就取得了話語上的主動。無論對方的回答對與錯,你均需認真地洗耳恭聽。即使對方說錯了,你也應該“將錯就錯”地表示謝意。
這種問話探路的目的並不是要找到什麽答案,而是為了打開你和對方語言交流的閘門。一旦雙方對話的閘門被打開,順流而下,原先那種陌生感就會自然消失。
通常情況下,沒有人會惡意地拒絕一個虛心請教者。隻要對方願意搭你的話,你所預期的社交方案便已經成功了一半。當然,這種方式聽起來好像有點兒虛偽,但對怯生者來說,不失為樹立自己說話自信心的有效辦法。
(2)輕鬆探微法
和一個陌生人初識,有時隻需抓住對方工作或生活的某個細節,就會很順利地叩開雙方溝通之門。
仔細觀察一下你身邊的陌生人,看看他們是否有比較特別的地方,比如對方穿著上是否有異族風情的配飾,對方使用的手機款式讓你非常青睞,對方所抽香煙的牌子很獨特。談論這些細節很可能立刻吸引對方的興趣。聊天的話題最好選擇節奏感比較輕鬆明快的、無需費盡思量的,這樣就不會讓人對你的搭話產生反感。當對方有意和你溝通時,無論對方的話是對是錯,切忌否定對方,因為畢竟你們還不熟。一旦被否定,餘下的溝通就很難繼續,前麵你所做的一切細節探微的努力也會因此而徒勞。
(3)開門見山法
如果你剛到一個單位上班,你所麵對的是許許多多陌生的麵孔。你不知道他們,他們也不了解你。盡管這些新麵孔都和藹可親地紛紛圍上前來,主動和你搭話,但你依然緊張得手心出汗不止,搜腸刮肚也找不到一句恰當的話。
逢此情況,心裏不要有顧慮,更不要回避大家的提問。有幾種開門見山的開場白,你可以試著用。比如:“初來乍到,請大家多關照!”;“今後我們要一起共事了,我有什麽不妥之處,還請各位包涵!”;“作為新人,能得到大家的如此熱情,真讓我感動不已!”;“認識大家很高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