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養豁達的胸襟
在一次講座中聽到這樣一件事,頗感心痛,拿出來與大家討論一下:
有一個正讀小學的女生,每次數學考試成績都高居榜首,因為她的爺爺是數學教授,所以她的數學成績特別好。有一天,學校進行數學考試,這個女生沒來,所有同學都很好奇,於是就向老師詢問原因,老師說女生的爺爺去世了。結果,有個孩子竟然歡呼,說“終於死了”。
小孩子的內心應該是什麽狀態?很顯然,孩子的內心應該是天真、善良的。上麵的這個故事是不是杜撰而來,我們無從考證,但它卻從側麵給我們很好地上了一課:人應該從小就培養豁達的胸襟,如果說事事隻為自己著想,那麽內心將糟糕得一塌糊塗。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真如文中所說,任其發展下去,這個孩子長大以後能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嗎?他能給自己的家人帶來幸福嗎?這個希望可能很渺茫,因為他的心裏就隻有自己;這個孩子的人生也可能很悲哀,因為他不可能真正與他人融合,那麽他就很難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在心理學上,這種心態被稱為“自我中心意識”,這是好聽的說法,用我們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自私自利”。極度自私的人見不得別人好,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嫉妒、焦慮、不安、痛苦與怨恨,這些情緒久久鬱積於內心,就會導致內分泌係統功能失調,心血管或神經係統功能紊亂,甚至破壞消化係統、血液循環係統的正常運行,會使大腦皮層下丘腦垂體激素、腎上腺皮質類激素分泌增加,使血清素類化學物質降低,引起多種疾病,如神經官能症、高血壓、心髒病、腎病、腸胃病等,從而影響身心健康。從這個層麵上說,超強的自私心理不僅是個人成功的障礙,更是人類健康的殺手,當自私在心裏紮根的一刹那,人的幸福感也就逐漸消失了。
這隻是從個人層麵上分析,如果我們往深了思考呢?這種超範疇的自私發展下去會變成什麽?——自私升級變成不正當競爭,不正當競爭升級引發鬥爭,鬥爭升級演變成戰爭,戰爭再升級導致世界末日。列位朋友,近年來人們一直念叨著世界末日,那麽對於我們來說,什麽是世界末日?對,就是核彈的爆炸,屆時整個世界將玉石俱焚。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學會包容與接納,這種事情就永遠也不會發生。
不知大家有沒有讀過一副楹聯——滿腔歡喜,笑開古今天下愁;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沒錯,它說的就是彌勒佛,見過彌勒佛的朋友,往往都會陶醉於它那無與倫比的朗笑,更羨慕他的超級大肚子,但又有幾人能夠參透其中的禪意呢?據說,有一尊數百年前的彌勒佛,因年久失修而殘損,於是寺裏請來佛工為其修葺。當佛工揭開彌勒佛的腹部,準備加固翻新時,在場的方丈和僧侶們無不驚愕動容——彌勒佛的腹裏居然裝著十二個男女老少的陶俑!這就是彌勒菩薩的禪境——容人所不能容,容盡天下蒼生,所以他深得人心,並且自己也能常葆快樂。
我們或許無法做到佛祖那般博懷,但至少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心靈創設一種大格局,有了這種格局,我們就不會再為那些瑣事傷懷了。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能誠心去寬容和接納別人,那麽別人自然也會善待我們,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的善意會得到相應的回報,我們的家庭、人際關係、事業都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和諧。這就是禪者所說的“量大則福大”,它並不是宣揚教義的噱頭,事實上從人與人相處的角度上看,它是很有道理的。
(2)坦然麵對折磨你的人
人活著,不可避免地要承受一些折磨,它來自方方麵麵,你想躲也躲不掉。對待那些不可抗的因素,我們多數人還能夠釋懷,但對待那些人為的折磨,我們多數人可能就要耿耿於懷了。
其實我們可以換一種心態去看待。別把它當成消極的打壓,把它當成一種促進我們成長的積極因素。生命是一個不斷蛻變的過程,有了折磨它才能進步,才能得到升華。如果說你已經是成功者,那麽不妨回憶一下,真正促成我們成功的,除了自身的能力、親友的鼓勵以外,是不是還有別人的折磨?不管那些人是善意還是惡意,他們在折磨你的同時,是不是也成全了你?這種痛苦是不是讓你變得更加睿智、更加成熟?
電影《臥虎藏龍》獲國際大獎後,青年演員章子怡接受一家媒體記者采訪時講述了這樣一些細節。
在拍攝電影《臥虎藏龍》之前,章子怡沒拍過武俠片和古裝戲,能否演好這個富有挑戰性的全新角色,她感到壓力很大。在新疆的拍攝現場,每當章子怡拍完一個鏡頭後,她就觀察導演李安的反應。可李導沒有任何表情,隻盯著監視器抽悶煙,對章子怡的表演既不肯定給予表揚,也不否定給予指正。李導發現章子怡注視他時就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渴望得到李導表揚的章子怡當時心裏很難過,她隻希望李導能真實地對她的表演給一個評價,哪怕是隻言片語。
令章子怡羨慕不已的是,和她一起拍電影的楊紫瓊,每表演好一個出色的鏡頭後,李導就會由衷地拍拍她的肩膀輕輕抱她一下,說楊紫瓊很厲害。那段時間,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拍電影很艱苦,身體的勞累並不苦,自己的表演得不到認可,章子怡心裏很痛苦。電影拍到最後,章子怡的表演有了很大的進步,李導對她說,“我看得出你很努力,你今後碰到好戲都要有這樣的努力才是”,說完這句話李導抱了章子怡一下,拍了拍她的肩膀。在拍攝《臥虎藏龍》五個月的時間裏,李導就抱了章子怡那一次。當時章子怡哭了,她終於明白了李導的良苦用心。
毫無原則的表揚和肯定,往往會扼殺長久的努力和進步。李安導演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懂得用什麽樣的方式給予演員恰當的激勵,他可能“折磨”得章子怡夠苦,但無疑更促進了她的成長。我們甚至可以說,李安導演就是章子怡生命中的一個貴人!
其實,“每一種折磨或挫折,都隱藏著讓人成功的種子”,那些正在向成功努力的人更應該看清這一點,不要害怕別人的折磨,更不要因此萎靡不振。事實上,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經受著某種意義上的折磨:老師對於我們落後的批評、同學對於我們錯誤的指責、朋友對於我們偏差的糾正、父母偶爾揚起的巴掌……這一切一切,我們都把它當成理所當然,因為我們知道,每一次的折磨,都像在我們腳下墊了一塊磚,讓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那為什麽現在,我們的心智更加成熟了,反倒無法釋然了呢?或許真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我們覺得自己不再需要鞭策;又或者我們太希望人生能夠一帆風順,我們心中的“自我意識”容不得別人的侵犯。但事實上,我們錯了!你要知道,沒有經曆過折磨的雄鷹不可能高飛幾十年,沒有被生活折磨過的人不可能坦然看世間。其實,那些折磨過我們的人和事,往往正是人生中最受用的經曆。你不覺得它就像牡蠣一樣嗎?雖然會噴出擾亂前途的沙子,可是內涵卻在於體內那一顆顆絢麗的“珍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最優經驗”的說法:當一個人自覺將體能與智力發揮到極致之時,就是“最優經驗”出現的時候,而通常,“最優經驗”都不會在順境之中發生,大多是在千鈞一發之際被激發出來。據說,許多在集中營裏大難不死的囚犯,就是因為困境激發了他們采取最優的應對策略,最終能躲過劫難。
那我們為什麽不能這樣?——就讓別人的折磨來刺激我們的“最優經驗”。換而言之,當有人打壓、欺負、刻薄,甚至是傷害我們之時,我們是不是可以將心底爆發出來的怒氣轉化為誌氣?說得通俗一點,誰越瞧不起我們,我們就越要做出個樣子給他們看看!人若是沒這點誌氣,別人越看不起你,你就越放任自流或者說逆來順受,那人生也就看不出什麽實際意義了。
所以,當有人折磨你時,不妨想想羅曼·羅蘭的那句話——“從遠處看,人生的不幸折磨還很有詩意呢!”是的,這個時代,眾多競爭對手使我們立於沒有硝煙的戰場之中,也許我們無法選擇,也許這場戰爭使我們飽受折磨,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成充滿詩意的鞭策,就讓別人來驅散我們的惰性,逼著我們不斷向前。假如大家能夠具備這種心態,那我們大抵就可以做事了。
(3)用善意的心靈與世界對話
寬容是一種力量,它使人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使別人願意團結在你的周圍;寬容是一縷陽光,能消冰融雪,化幹戈為玉帛;寬容是一種福氣,以寬厚仁愛之心待人,會獲得別人的愛戴和幫助;寬容是一根神奇的魔術棒,它可以改善個體與社會的關係,使世界更和諧……給這世界以寬容,用善意的心靈與世界對話:給寒冷的肩膀以溫情的撫摸;給貧窮的心靈以無私的關懷;給身陷泥沼的雙手以悔悟的藤條;給迷茫的眼睛以清醒的燈光,這樣,你的生活就會多積累一種財富。
寬恕這個世界,不是為了顯示你的寬宏大度,而首先是為了你的健康,如果仇恨成了你的生活方式,你就選擇了最糟糕的生活狀態。近幾年,世界醫學領域已經興起一門新學科,叫“寬恕學”。它從養生的角度出發,對寬恕心態與自身健康的聯係進行了多方麵研究。結果表明,人如果一直處於“不寬恕”狀態中,身心就會遭受巨大壓力,其中包括苦惱、憤怒、敵意、不滿、仇恨和恐懼,以及強烈的自卑、壓抑等等,這會直接導致我們產生不良生理反應,如血壓升高和激素紊亂,從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和免疫功能減退,甚至可能會傷害神經功能和記憶力。而寬恕,顯然能讓這些壓力得到有效的緩解。雖然我們目前還不知道寬恕具體是如何調理身心健康的,但毋庸置疑,它的確會讓我們更快樂、更放鬆。
有位朋友,總是憤世嫉俗,由於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遭遇了許多誤解和挫折,漸漸地,他養成了以戒備和仇恨的心態看世界的習慣。在壓抑鬱悶的環境中他度日如年,精神幾乎要崩潰,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排斥他。
他有一種強烈的發泄欲望。多年來這種念頭一直纏繞著他,他想在自己所處的環境發泄,又擔心受到更多的傷害,他一直壓抑、克製著自己的這種念頭,但越是克製越煩惱,他因此寢食不安。
有一天他為了散心,登上了一座景色宜人的大山。他坐在山上,無心欣賞幽雅的風景,想想自己這些年遭遇到的誤解、歧視、挫折,他內心的仇恨像開閘的洪水一樣,洶湧而出。他大聲對著空**幽深的山穀喊道:“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我恨你們!”話一出口,山穀裏傳來同樣的回音:“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我恨你們!”他越聽越不是滋味,又提高了喊叫的聲音。他罵得越厲害,回音也更大更長,擾得他更惱怒。
就在他再次大聲叫罵後,從身後傳來了“我愛你們!我愛你們!我愛你們”的聲音,他扭頭一看,隻見不遠處寺廟裏的方丈在衝著他喊。
片刻方丈微笑著向他走來,他見方丈麵善目慈,便一股腦說出了自己所遭遇的一切。
聽了他的講述,方丈笑著說:“晨鍾暮鼓驚醒多少山河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無邊苦海夢中人。我送你四句話。其一,這世界上沒有失敗,隻有暫時沒有成功。其二,改變世界之前,需要改變的是你自己。其三,改變從決定開始,決定在行動之前。其四,是決心而不是環境在決定你的命運。你不妨先改變自己的習慣,試著用友善的心態去麵對周圍的一切,你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快樂。”
他半信半疑,表情很複雜。方丈看透了他的心思,接著說:“倘若世界是一堵牆壁,那麽愛是世界的回音壁。就像剛才,你以什麽樣的心態說話,它就會以什麽樣的語氣給你回音。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為人處世許多煩惱都是因為對外界苛求得太多而產生的。你熱愛別人,別人也會給你愛;你去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世界是互動的,你給世界幾分愛,世界就會回報你幾分愛。愛給人的收獲遠遠大於恨帶來的暫時的滿足。”
聽了方丈的話,他愉快地下山了。
回去後他以積極、健康、友愛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一切,他和同事之間的誤解消除了,沒有人再和他過不去,工作上他比以往順利多了,他發現自己比以前快樂多了。
的確,愛是世界的回音壁,想要消除仇恨,給生命增添些友愛,就請用善意的心靈與世界對話。你的聲音越發友善,得到的回複將越發美妙,這美妙的回複又會給我們的心靈帶來更多的平和與歡樂。
其實善意,對他人而言也是無價之寶,透過善意,我們可以給予需要愛的人溫暖。愛與被愛的人,比遠離愛的人幸福。我們付出越多的善意,就會得到越多善意的回報,這是永恒的因果關係。
善意讓人們不再相互欺騙,不再互相輕視,在憤怒或意誌薄弱時,也不會相互傷害。善良的意念就如母親一般:它豐富了人類的生命,不給予絲毫的限製和牽絆;提升了人性,給予生命無限的高貴。
可惜,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不懂得愛的偉大,他們心胸狹隘,一點點小事就足以使他們心煩意亂。當別人無意中惹到他們時,他們總是抱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態度,擺出一副“寸土必爭”的姿態予以還擊。他們做人的原則就是絕不吃虧,但實際上這種人往往容易吃大虧。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看起來矛盾的雙方是勢均力敵,誰都不吃虧,但當你真的以這種心態去辦事時就會發現,你可能解了一時之氣,但不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和好評。因為你的行為事實上是在告訴別人:你是一個肚量狹小的人,那麽還有誰願意靠近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