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其釋義如下:一次,孔子來到周公廟,每件事情都發問。有人便說:“誰說叔梁紇的這個兒子懂得禮呢?他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向別人請教。”孔子聽到後,便說道:“(不懂的地方就問,)這正是禮呀。”孔子說這些話是在擔任魯國司寇時,此時他已到知天命的年齡了,他的知識、為人,那時早已聞名遐邇,他真的對太廟的一切一無所知嗎?顯然不是,其所以“每事問”,正表現了孔子處處謙虛謹慎、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治學精神。

大海之所以為大,在於不拒細流;高山之所以為高,在於不辭壤土。知識不懼多,學問無止境,不知則學,精益求精,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求學的“捷徑”。古今之偉人、名人,在學業、事業上有造詣的人,莫不具備“每事問”的精神。

有“神醫”之稱的我國古代醫學家華佗精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各科,其中,尤以外科最為擅長。華佗成名以後,來尋他診治的人非常之多。

某日,有一年輕人前來看病,華佗詢問檢查過後得出結論:“你所患之病為頭風病,藥倒是有,隻是藥引子無法尋找。”

“需要用什麽做藥引子呢?”

“生人腦。”病人聞言嚇了一跳,這藥引確實無法尋找,於是,隻得失望地回家了。

一段時間以後,年輕人又遇到位老醫生,老醫生問他:“你可曾找人看過?”

“我找華佗看過,他說要用生人腦做藥引。”

老醫生搖搖頭,說道:“不必非用生人腦,你去找十頂舊草帽,熬湯喝了就可以。記住,一定要找人家戴過多年的。”

年輕人依言而行,果然藥到病除。

又一日,華佗巧遇年輕人,見他精神抖擻,不似有病模樣,於是驚訝地問道:“你的頭風病治愈了?”

“是啊,多虧了一位老先生。”

華佗將事情了解清楚,心裏非常敬佩那位老醫生。他決定向老醫生請教,將他的經驗學來。但他知道,如果人家知道他是華佗,肯定不會收為徒弟。於是,他將自己扮成一名普通人,跑到老醫生那裏當起了徒工。

直至三年以後,老醫生外出,華佗在為人治療疑難雜症時被老醫生看穿了身份。老醫生對華佗的好學精神極為欽佩,將自己多年的行醫經驗及所得偏方傾囊相授。從此,曆史上便有了這樣一段虛心求教、不恥下問的美談。

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縱然你身懷絕技,也會有人更勝於你,縱然你才高八鬥,畢竟也是所知有限。謙虛是求學建功必備的一種素質,誰不謙虛,誰就會被成功拒之門外。

虛心求教、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不僅體現出一個人良好的修養和深厚的內涵,而且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會讓自己受益匪淺,水平不斷地得到提升。

尤其是在競爭中,當對峙雙方條件不相上下時,往往是低調而謙虛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可,因為他給人的感覺更真誠、更富有人情味。相反,態度傲慢、自以為是的人,多是不受人待見的,因為張狂總是會刺傷別人的自尊心,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是防範,從而陷入了被動。

所以,不要因為別人在某一方麵不如自己,就輕視別人。須知,人各有所長,虛心可以使我們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如此一來,我們才能隨時隨地地嚴格要求自己、夯實自己,才能在虛心求教中不斷得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