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是孩子認識大千世界的重要途徑,是孩子智力活動的重要基礎,是提高孩子各種能力的前提。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在這個年齡段,培養他的觀察能力,可以為他的全麵快速發展提供良好的動力。觀察是聰明的眼睛,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就談不上聰明,更談不上成才。細致是培養觀察的基本要求,準確是觀察的根本,全麵是觀察的基本原則,發現特點是觀察的目的。

但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家長不注意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沒有把培養孩子的觀察力作為重點,從而間接地阻礙了孩子思考能力的提高。培養孩子善於觀察的習慣,對孩子各方麵的發展、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

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在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善於觀察,對各種事物都觀察得非常仔細,而且都力圖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觀察把不懂的地方徹底弄明白。晚上,牛頓仔細觀察著天空,他在想這些大大小小的星星為什麽能夠跟月亮一樣掛在天空,不像其他東西一樣會掉落下來呢?開普勒說,星星、月亮都在天空轉動著,牛頓就會想,那它們為什麽不相撞呢?刮大風了,狂風旋卷著沙石,人們都躲進了屋子裏,牛頓卻衝出屋子,獨自在街上行走。一會兒,隨風前進;一會兒,逆風行走。他要實地觀察順風與逆風的速度差,到底有著何種本質的差別。

家長要培養孩子像牛頓那樣,通過觀察看清事物的本質。比如,孩子在觀察爸爸的時候,不僅要讓孩子觀察爸爸的言談舉止,還要讓孩子通過這些舉動來探索爸爸的內心世界。孩子觀察大自然,不僅要讓孩子注意到花草樹木、氣溫雲彩以及鳥類的活動、土壤的變化,還要從這些變化中找出哪些景色是春天到來的象征,哪些景色是寒冬來臨的預兆……

家長在培養孩子觀察力的過程中,還要讓孩子善於觀察。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認為,培養孩子觀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給孩子善於在觀察中探求事物的“異中之同,或同中之異”。

培養孩子更好的觀察能力,要讓孩子做好觀察的準備,特別是有關知識的準備,以便讓孩子看得懂;同時要激發其求知欲,培養其觀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認識事物。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觀察他最熟悉的、最喜愛的、特征比較明顯的、容易辨認的事物,激發孩子積極觀察的強烈願望。

培養孩子善於觀察,就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觀察方法。

順序觀察

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先後順序,比如說孩子本身,孩子從小長到大,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在培養孩子觀察能力的過程中,要讓孩子認識到事物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讓孩子建立一個完整的概念,使孩子養成按順序觀察的好習慣。讓孩子有順序地觀察,能使他們有條理地思考,達到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邏輯思維能力增強。一般來說,觀察是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從上而下或從下而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先中間後四周或先四周後中間;由表及裏或由裏及表等。

綜合觀察法

這種方法是相對順序觀察法來說的,綜合觀察法是要讓孩子通過先局部後整體或先整體後局部的觀察方法,以達到對觀察對象全麵正確地認識。

動靜觀察法

這種觀察方法是讓孩子觀察得更全麵。動態觀察指按先後順序或方向、位置觀察物體的變化;靜態觀察指按物體的顏色、形狀等進行觀察,建立基本數學概念,理解數學法則。家長要指導孩子學會動靜結合觀察法,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反複觀察

在觀察中,即便是對同一種事物進行反複觀察,也會有新的發現,就像牛頓一樣,在反複觀察中探尋事物的本質。這種方法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皮層形成暫時性的聯係,並能使各個暫時性聯係之間相互貫通,逐步形成動作的連貫一致。反複觀察能形成孩子對事物的整體認識。這種方法的持久性,還可以鍛煉幼兒的耐心、敏銳性、細致性,對培養幼兒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對科技的興趣具有獨特作用。

重點觀察

要讓孩子學會去觀察事物的重點,因為在事物完整的發展過程中,必定有一個環節是主要的,是孩子要觀察的重點,如植物生長是其從生到死過程中的最主要的環節,這個環節是重點觀察的對象。這種觀察的方法對培養孩子抓主要問題,抓中心環節,掌握大局都有好處。

對比觀察

有比較才知道好壞,比較是一個鑒別的過程,隻有通過比較才能讓孩子知道事物是好的還是壞的,從對比觀察中讓孩子進行分辨,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比如,讓孩子觀察一朵尚未開放的花和一朵即將凋謝的花,讓孩子在比較中探尋事物的真相,提高孩子的知識,增強他的觀察力。

開闊孩子的視野

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就要讓孩子多觀察,打開孩子觀察的視野,給孩子提供廣闊的觀察空間,因為觀察力的高低與孩子視野是否開闊有關。如果一個孩子經常呆在家中,身邊就隻有家庭這個小小的環境,觀察力必然受到影響。

當孩子的觀察範圍開闊了,看到一種現象時候,孩子就會說出很多與之有關的知識來,而那些經常處於狹小視野裏的孩子卻說不上幾句,這與孩子知識學習的情況有關。知識學得紮實,道理融會貫通,觀察問題就比較深刻。可以說,觀察力基於知識與經驗,而知識與經驗的豐富與提高又會反過來促進孩子觀察力的發展。

鼓勵孩子多提問

有問題才能有發現,從觀察中發現問題,才能使孩子增長知識,不要總認為孩子什麽都不懂,孩子的心靈深處絕對不是一片空白,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常常會向家長提出一串串精彩的問題,如“葉子為什麽會在秋天掉落?”“太陽為什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等等。也許在家長看來,這都是一些無聊、可笑的問題,但是這些都是孩子通過觀察來學習知識的有效途徑。有時候,家長會因為一些事比較忙,沒時間給孩子解釋他所提出的種種問題,對孩子也表現得非常厭煩,還在言語上對孩子進行嗬斥,殊不知,這樣會大大打擊孩子的興趣,會讓孩子覺得觀察沒有什麽意義,挫傷乃至磨滅孩子對周圍事物的敏感與思考。應該明白,當孩子提問時,正是孩子求知的好機會。鼓勵孩子提問,就是為了培養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與思考,並非必須立即把每個問題的現成答案告訴他們。

讓孩子找到觀察的好方法,培養他善於觀察的習慣,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盡情地去探索觀察,去發現大千世界的奧秘,讓孩子從小就具備優秀人才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