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超我”異常強大所導致的相對較嚴重的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如何治愈這種心理疾病?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患上心理疾病,是因為他的欲望和衝動在其人生的某個階段被壓製住了。
正如弗洛伊德在《自我與本我》中所揭示的那樣,孩子在童年時需要麵對這樣一個矛盾:一方麵孩子會被要求像他父親一樣;另一方麵孩子又被要求不可以像他父親一樣,因為他不能做所有他父親做過的事,有一些事是他父親的特權。
弗洛伊德說:“當一個孩子成長起來,父親的角色由教師或其他權威人士繼續擔任下去;他們的禁令和禁律在自我規範中仍然強大,且繼續發展,並形成良心,履行道德的稽查。良心的要求和自我的現實行為之間的緊張狀態被體驗成一種罪惡感。”
弗洛伊德進一步指出,“本我”是完全非道德的,“自我”力求是道德的,而“超我”能成為超道德的,然後變得很殘酷,如“本我”才能有的那種殘酷。
在我看來,很多殘酷的父親其實是將“超我”當成一種工具,一種可以從其所在的社會借力的工具,他們利用這種工具來滿足其“本我”的某些黑暗欲望。
很多孩子童年時在父母那裏不僅得不到愛,反而被父母憎恨,被父母迫害。有過這種遭遇的孩子長大後,這種恐懼會轉化為社交恐懼。因為強烈的不安全感,他要麽是選擇過度自我保護的態度,進而變得自閉;要麽就是對於他人和社會始終有一種敵視的態度,並因此始終無法和他人正常社交,無法真正融入到社會中去。
這種社交恐懼還會導致對於行動的恐懼,而且對於很多工作來說,社交本身就是行動。可想而知,這種對於行動的恐懼必然會導致拖延。
簡而言之,很多人都是因為童年時遭受來自父母的憎恨和迫害,所以對於成人世界總是有一種恐懼心理或敵視心理,進而變成社交恐懼症患者。
在我看來,這種社交恐懼症患者也可以細分為這樣兩類:
第一類人是隻能應對和孩子或孩子心態的成人之間的交往,而無力應對和成人之間的交往。這一類人長大後,他們依舊是在用孩子的心態和行為模式跟別人交往,如果他們遇到的某個人或某些人同樣也用孩子的心態和行為模式跟他們交往,他們倒是也能應付自如,如果進一步交往,還有可能和對方成為可以交心的知心朋友。而一旦有人用成人的心態和行為模式跟他們交往,他們就會感到很別扭、很不自在,甚至還會產生恐懼或敵對的心理。
第二類人則是既無力應對和孩子或孩子心態的成人之間的交往,也無力應對和成人之間的交往。這一類人從小到大都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過著極度孤獨且自閉的生活,世界上最悲慘的生活莫過於此。
我曾全麵剖析我自己的社交恐懼心理,我發現我自己就是第一類社交恐懼症患者。在我的童年時期和青春期時期,我看到陌生的成年人,總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心理。但那時我很擅長和那些跟我同齡的孩子交朋友,除了那些小小年紀說話做事就像成年人一樣的孩子,我從來都不會和這種孩子交朋友。
說到這兒我想起這樣一件事,在我上初中時,我和一個同學關係特要好,我們很快就成了形影不離、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我經常去他家玩,但前提是他父母不在家,如果他父母在家,我就能不去他家就不去他家。有一天,他叫我去他家玩,我問他:“你爸在家呢?”他說:“在家呢。”我說:“那咱倆還是去別地方玩吧。”這時他對我說了這樣一段話:“你來我家,看到我爸就叫聲‘叔’,這事兒有那麽難嗎?然後咱倆該怎麽玩就怎麽玩。為什麽對你來說看到大人叫聲‘叔’或‘姨’就那麽難呢?”
我一直都記得朋友對我說的這段話。那些年我經常會問我自己:“為什麽對我來說看到大人叫聲‘叔’或‘姨’就那麽難呢?對別人來說這麽簡單的事兒,為什麽對於我來說如此困難呢?”即使我偶爾叫出來了,我知道我自己臉上的微笑也是僵硬的。為什麽會這樣?我曾因此而產生自責的心理,我覺得這完全是我自己的錯。
直到很久以後,我讀了一些關於心理學方麵的圖書,我才知道我那時根本不用因此而自責,因為那不是我的錯,而是我父親的錯。因為童年時我父親對於我的傷害,使得那時的我對於整個成人世界都有一種恐懼心理。在我的潛意識裏,每一個成年人身上都有我父親的影子,我擔心其他成年人也會像我父親一樣傷害我,所以我盡可能避免跟他們打交道。
弗洛伊德說精神分析學是一種使“自我”能夠逐漸征服“本我”的工具。而對於很多社交恐懼症患者來說,他們需要征服的是異常強大的“超我”。依據弗洛伊德的理論,這個“超我”是父親形象和社會規範的符號內化。
究其本質而言,社交恐懼症主要是一種心理障礙。也就是說,讓一個社交恐懼症患者感到恐懼的東西其實大多都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而隻是存在於社交恐懼症患者的心裏。換句話說,社交恐懼症患者恐懼的大多數東西其實並不存在(我之所以說社交恐懼症患者恐懼的大多數東西其實並不存在,是因為還有一些令社交恐懼者感到恐懼的東西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例如某些充滿惡意的個人或機構)。
眾所周知,很多男性的性功能障礙同樣也是一種心理障礙。說到這兒,我想起在瑞士心理學家方迪的著作《微精神分析學》中曾看到過一個治療早泄的小秘訣,據說男人學會了這個小秘訣之後,其陰莖在**裏想戰鬥多久就能戰鬥多久。這個小秘訣就是在談話中提到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時直接叫他們的名字,不帶姓兒。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暗示,不斷這樣暗示你自己,可以讓你在內心世界裏成為和你父母以及祖父母完全平等的一個人。
想要克服社交恐懼症這種心理障礙,同樣可以基於這樣一種思路,即努力自我成長,讓自己從“父母的自己”漸漸成長為“成人的自己”,讓自己成為和潛意識裏的父母完全平等的一個人,一個真正為自己而活的人。正如武誌紅在《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裏所說的那樣:“每個人隻有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才是最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