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聽真話考驗官德和黨性
“朝無諍臣,則不知過;國無達士,則不聞善。”《漢書·蕭望之傳》中這段話充分表達了聽真話的重要性。曆史上人們因為聽信假話而不聽真言的教訓不少,唐玄宗時,安祿山圖謀不軌,敢於直言的宰相張九齡向玄宗建議除掉他,但唐玄宗不聽,卻聽信慣於阿諛奉迎的李林甫的假話和讒言,反而將張九齡貶到荊州任刺史,後來發生了“安史之亂”,險將大唐王朝斷送。
假話、讒言、佞辭,從來都害人害己、誤國誤民。
然而,現實工作和生活中,說假話、報假績的現象,依然時常見到。比如有的單位政治學習,明明是敷衍過關,卻硬說優秀率達到百分之百;有的單位明顯存在安全管理漏洞,對上卻報“平安無事”;有的單位軍事考核存在摻假現象,但卻說成是考風嚴謹、項項過硬。即使是要求對上級提意見建議,有的也隻有讚美之辭,說到問題卻無關痛癢。如此所到之處皆掌聲,所見之容皆笑臉,所聞之聲皆讚美,正常嗎?
知假不為假,有假不識假,識假不治假,是作風不正的表現。領導幹部身處領導崗位,不是為了聽好話、受吹捧的,而是為了化解矛盾、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要解決問題、推動發展,就必須發現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而要做到這些,其前提必須能聽真話、敢聽真話,甚至能聽刻薄的話、難聽的話、罵自己的話,要把真話當寶貝,視真話為金貴。沒有這樣一種精神、一種作風,就了解不到真問題,掌握不了真情況,因而也就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現在有的領導幹部官稍當得大一點,就喜歡讓人崇奉著,在其麵前隻有說恭維話才聽著舒服,才覺得是對自己權力的服從;若說一些意見不合的話,便覺得是對自己不尊重,是對自己工作決策的否定,就要發脾氣,甚至要給人顏色看、小鞋穿。“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就使得少數對黨和軍隊事業不負責任的人投其所好,編造政績,報喜藏憂,用假話假象來取悅這樣的領導。於是也就形成了一個喜歡假話——愛說假話——樂聽假話的循環。不難想象,在一個充滿假話的氛圍中,我們的事業大廈還能建成嗎?
當前,以解決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為重點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持續,少數領導幹部喜愛聽假話、不愛聽真話,其實質是官僚主義的一種表現。官僚主義的重要特征就是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盛氣淩人,容不得別人批評,接受不了不同意見。從前段時間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效果來看,許多單位解決工作浮躁、揮霍公款、奢侈浪費、會多文電多等硬性問題效果很明顯。但是,在解決官僚主義,不擺架子,堅持聽真話納良言,“廣直言之路,啟進善之門”等,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和加強。這些問題解決不好,一樣影響黨群關係、幹群關係,影響廣大基層官兵對黨和領導幹部的信任,也因為群眾好的意見建議得不到吸納,群眾的呼聲得不到回應,而影響工作積極性創造性。
有沒有聽真話納真言的作風,說到底,既是官德問題,更是黨性問題。一個領導幹部有堅強的黨性,就會把廣大群眾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就會始終當人民群眾的學生,如此,還有什麽真話不願聽、不能聽、不敢聽呢?若論狠話,還有當年在延安時農婦罵的“老天打雷,怎麽不劈死毛澤東?”這話更狠的嗎?但是,因為心裏有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毛澤東同誌不僅製止他人追究,而且還以此為契機解決當地農民負擔過重問題。今天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我們不仍然需要這樣的作風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