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類意識產生的自然前提、社會條件和神經生理機製的考察,從意識起源的客觀基礎方麵回答了什麽是意識。但是,這遠沒有揭示出意識的全部規定性。意識活動的物質基礎和以主觀映象反映客觀存在的意識活動,並不是可以直接等同的一回事。意識作為對客觀存在的主觀反映,它有著獨特的本質、豐富的內容和複雜的結構。

一、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人腦是思維的器官,但不是思維的源泉;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但僅有人腦還不能產生意識。人們隻有在社會實踐中同外在的客觀世界打交道,使人腦和其他反映器官同客觀世界發生聯係,才會產生意識。意識從其生理基礎來看,它是人腦的機能,這裏涉及的是意識同它的物質前提和物質器官的關係;從其對象和內容來看,它又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這裏涉及的是映象同客體的關係。隻有把這兩方麵結合起來,才能完整地把握意識的內容和本質。

馬克思指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13]列寧認為,感覺是客觀世界,即世界本身的主觀映象。“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都是從主觀和客觀的關係上對意識本質的科學規定。這表明,在意識、觀念的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首先堅持的是能動反映論的觀點。

“反映”(Reflexion)概念最初是用來形容光的反射性質的。一般說來,人的認識、意識活動也具有這樣一種類似反射性的特征。因為,當外界客體作用於人的感覺和思維器官後,人就會相應地作出“反映”,並能在思維著的頭腦中“複製”、“再現”客體。因此,就意識、觀念的內容來看,人們的反映活動的確帶有某種“反射”的特點。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論並不是簡單的反射論,而是建立在革命的能動的反映論基礎上的。這種反映論的基本觀點是:

首先,人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在本質上並不是一種“反射”現象,而是主體和客體在實踐活動基礎上形成的精神關係,是人對周圍環境及自身的一種精神的把握和表現方式。在列寧所總結的反映論中,“反映”(отражение)已不是單指反射這種特定形式,而是指包括反射在內的精神再現、選擇、改造客觀對象的一切形式的普遍本質。因此,反映是一個揭示思維與對象、精神與被精神所把握的客體之間關係本質的概念。

其次,一般意義上的反映是一切物質普遍具有的特性,是事物之間相互聯係、相互作用的表現和結果。無機界的反映僅僅表現為一物受到另一物的作用所作出的“印記”式的反應;植物和低等生物已經有了自我保存的刺激感應性;心理、感覺是高等動物才具有的反映特性;人的反映不但以心理活動為基礎,而且更以生產實踐、社會交往、語言符號為基礎,思維、意識、觀念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因此,人的意識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反映,而是一種主體的、普遍的、高級的、社會性的反映。

最後,人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反映,也不是盲目直觀的摹寫,而是積極能動的反映。這主要表現在:人的反映是有目的、有意識、有選擇的反映;人的反映不但指向外界客體,而且還能指向主體自身;人的反映不僅僅是為了適應環境,而且是為了實踐地改造環境;人的反映不隻是反映客體的表麵現象,而且能反映客體的本質和規律,能超前地反映客體的未來發展趨勢,能積極有效地指導人們自己的行為活動;人不但反映現存的客觀事物,而且通過創造性的思維、自由的想象,能“虛構”出客觀世界本身沒有原型的“觀念事物”,如神話、上帝、鬼怪等。因此,人的反映活動是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

人的反映的能動性決定了人的意識、觀念也不是消極直觀的,即使是對外界物質客體的意識,也是經過思維著的頭腦觀念地“改造過”的。被觀念地“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顯然不同於外在的、未被人腦改造過的物質本身,主觀形象也不同於客觀原型本身。因此,人的意識、觀念、反映具有明顯的主觀性特征。當然,這種主觀性歸根到底不能離開客觀存在而獨立,它有著不以主觀意誌為轉移的客觀內容。對於辯證唯物主義意識論的這一重要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麵來把握:

第一,意識的主觀特征表現為它的反映形式有主觀性。

意識是由各種反映形式共同組成的完整體係,它包括感覺、知覺、表象等感性認識和概念、判斷、推理等理性認識這兩種基本的認識形式,還包括願望、興趣、情感、意誌等非邏輯的認識形式。無論哪種形式,都是主觀世界所特有的。

但是,意識的主觀形式並不是獨立自在、空洞無物的。它們不僅有賴以存在的物質的生理機製,而且就其反映對象來說,感性形式是關於事物外部現象的反映,理性形式是關於事物內在本質的反映,情感和意誌等則是主體自身狀況和需要的反映。無論是事物的現象和本質,還是人自身的存在和需要,都是客觀的、實實在在存在著的。反映的形式雖然是主觀的,但它的內容卻是客觀的。

第二,意識的主觀特征表現為不同主體的意識之間的差別性。

同一客觀對象在不同的人那裏會有不同的反映,有的反映得比較快些、多些、深些、正確些,有的則相反。人們在認識水平、反映能力和精神個性上諸如此類的差別,都使意識帶有明顯的主觀的印記。

造成這種主觀狀態的不同的原因,一是人們的社會地位、實際經驗、知識水平等方麵的不同;二是人們生理素質的差異。無論哪一種原因,或者是兩種原因的結合,都可以用物質的過程(社會的和生物的)去說明。個體意識的差別雖然是主觀的,但它產生的根源卻是客觀的。

第三,意識的主觀特征表現在映象上是對客觀對象近似的、有時甚至是歪曲的反映。

主觀映象是能夠正確反映客觀對象的,所謂正確並不是絕對的等同,而隻能是相對的、近似的。主觀映象有時可能是虛幻的、歪曲的甚至是完全錯誤的觀念,如不切實際的幻想、神鬼之說等。這種情況最能說明意識的主觀性。

但是,映象、摹寫即使是歪曲的、顛倒的東西,也畢竟是對於客觀的反映。魯迅說得好:“天才們無論怎樣說大話,歸根結蒂,還是不能憑空創造。描神畫鬼,毫無對證,本可以專靠了神思,所謂‘天馬行空’似的揮寫了,然而他們寫出來的,也不過是三隻眼,長頸子,就是在常見的人體上,增加了眼睛一隻,增長了頸子二三尺而已。”[14]宗教虛構的上帝觀念也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不過是把自然的力量神聖化,或是使人間的力量具有超人間的威力罷了。這就是說,人的意識不管主觀的色彩多麽濃厚,不管披上什麽樣的神秘外衣,它歸根到底有著自己的客觀“原型”。

總之,人的意識是主觀的映象,但卻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在意識中,體現了主觀和客觀(以客觀為基礎)的對立統一。

二、人類意識的基本結構

意識作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觀念活動係統,有著豐富多樣的形式和內容、錯綜複雜的層次和結構。沒有對意識世界本身內部的複雜結構的基本了解,就不可能全麵地把握意識的豐富本質和建立起完整而科學的意識論。

意識是人類大腦反映和把握現實世界的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的總和,諸如感覺、知覺、表象、概念、判斷、推理、理論、假說、想象、動機、欲望、態度、目的、計劃、觀念、信念、理想、情緒、情感、意念、意誌、體驗以及社會的意識形態和精神文化生活等,都可以看做是人類意識世界的不同存在形式和不同內容表現。當然,意識世界的各種內容和形式並不是彼此分離、雜亂無章的,它們是相互有機地聯係著的,並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統一體。

人類的意識活動作為一個多水平、多層次、多向度的觀念係統,對它的存在和活動的複雜結構可以從不同側麵進行剖析。在辯證唯物主義看來,掌握意識世界的以下三個基本結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第一,由意識反映的對象而形成的內容結構。

人們的意識和觀念並不是無中生有或純粹憑空產生的,在本質上,它是現實活動著的人對包括自身在內的整個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是人們掌握和處理自己同周圍現實世界的關係的一種特殊的方式。因此,意識的內容是由客觀世界以及人同外部世界的相互關係所直接規定的,而世界以及人同外部世界相互關係在人頭腦中的反映,就是意識世界的最基本的對象結構。

就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對象的具體形態而言,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型:一是自然客體以及人同自然之間的關係;二是社會客體以及人同人之間的關係;三是自我客體以及人同自身之間的關係。馬克思、恩格斯曾對人類意識觀念的內容結構作過原則性的分類:現實活動著的人們“所產生的觀念,或者是關於他們同自然界的關係的觀念,或者是關於他們之間的關係的觀念,或者是關於他們自身的狀況的觀念。顯然,在這幾種情況下,這些觀念都是他們的現實關係和活動、他們的生產、他們的交往、〈他們的〉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有意識的表現,而不管這種表現是現實的還是虛幻的”[15]。因此,人類的意識在內容結構上相應地就有自然的意識、社會的意識和自我的意識。

自然的意識和社會的意識作為對主體之外的對象世界的反映和內化的觀念,可合稱為同主體的自我意識相對立的對象意識。意識的自然、社會和自我方麵的內容是相互聯係、彼此交融、有機統一的,這是因為,在現實活動和生活中,作為主體的人同自然、社會以及自身的三個方麵的關係並不是孤立地產生和存在的。沒有人和自然、社會、自我這三個方麵關係的統一,人們也就不可能同任何一個方麵發生現實的關係。就反映的對象和內容結構而言,人類的意識是自然的意識、社會的意識和自我的意識的現實的統一。

第二,由意識反映的主客體關係內容而形成的功能結構。

就其現實性而言,意識是在主體現實地改造周圍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並歸根到底是為合理而有效地控製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服務的。然而,人的實踐活動的實質就在於,“他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16]。這樣,人的實踐活動過程及其由實踐所創造出來的新客體,必然要體現客體和主體兩個尺度。這兩個尺度,一是客觀對象本身的固有屬性和發展規律,即對象的客體尺度;一是主體的目的、需要、能力,等等,即主體的內在尺度。這兩種尺度的現實表現,也就是主體與客體之間認知關係和價值關係。人在意識中反映這兩種關係,在實踐中把它們統一起來,這種實踐中的統一又反映到意識中,於是,就曆史地積澱和內化為人們的功能意識結構。

功能意識結構主要包括三個方麵:意識世界中的知識性結構,主要體現主體和客體之間的認知性關係,它是主體對客體的本質屬性及其發展規律的如實反映和真實把握,主要回答和解決客體本身“是什麽”、“是怎樣”的真理性問題;意識世界的價值性結構,主要體現主體和客體之間的評價性關係,是主體依照自己的需要和內在尺度對客體所作出的評價、選擇和取舍,它著重回答和解決主體對客體“要如何”、“應如何”的問題,也就是在價值的意義上實現客體的規律性和主體的目的性的觀念統一;在主體對客體有了一定程度的規律性認知和價值性評價的基礎上,就會形成一種具體地改變客體、實現自己目標和理想的積極意向和行為設計,這就是意識世界中的實踐性結構。它主要體現主體對客體的現實的、綜合的把握,是主體對實踐客體、實踐活動過程及其實踐結果的超前性的觀念建構。這是一種實踐性意識,或說實踐觀念,它著重解決主體“怎樣做”、“如何做”的問題。認知意識、評價意識和實踐意識的統一,也就是知、情、意的統一。

第三,由意識活動的形式和水平而形成的形式結構。

物質世界的複雜性和人類生活的多樣性,決定了意識活動能力和表現形態也是多水平、多層次的。從形式方麵來考察,人類意識的活動水平和表現形態,主要有四種類型。

理性意識與非理性意識。人的意識既包括理性的意識成分,也包括非理性的意識成分。意識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統一。理性意識乃是指一種高度自覺的、理智化和邏輯化的意識活動及其產物。通過把感覺、知覺、表象不斷上升為概念、判斷、推理,並運用這些邏輯的思維形式而進行的思維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係統化的思想、理論、觀點和各種學說,最能體現理性思維和理性意識的特點。非理性意識是一種帶有自發性的、不假反思的、以情感和意誌等為其主要形式、較少邏輯性和嚴密性的意識活動及其狀態,直覺、頓悟、情感、情緒、靈感、信仰、習慣、興趣、本能的欲望和反應等,通常都被稱為非理性的意識活動。

意識世界中的理性結構和非理性結構都是客觀存在的,它們是人類意識中既相互聯係又相互區別並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的兩種活動能力和活動形態。用理性意識否定非理性意識,或用非理性意識排斥理性意識,都是片麵和錯誤的。辯證唯物主義既反對把意識中的非理性因素片麵誇大和絕對化的非理性主義,也不讚成片麵抬高意識中的理性因素而忽視或否定非理性成分的理性主義。它認為,意識是以理性成分為主導的,同時又滲透著非理性成分的有機統一。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我們不僅需要“理性的**”,更需要“**的理性”,努力做到情理結合。

顯意識與潛意識。這是人類意識在自覺程度上表現出來的兩種不同的存在狀態,也是人類意識的兩種不同活動方式。一般說來,潛意識,即通常說的下意識或無意識,歸屬於非理性意識,但顯意識則既可以表現為理性意識,又可以表現為非理性意識。顯意識是人們自覺的、可控的、用言詞表達的意識活動狀態。興奮的心理、自覺的反映、能動的認識、主動的思慮、有目的的思維以及反思性的觀念活動,都是顯意識的思維活動。顯意識的思維活動是主體自身能自覺地意識到並可以用語言符號係統表達出來的。人們的心理、意識活動占支配地位的是顯意識的活動。

但是,潛意識也是主觀反映客觀世界,特別是反映人自身的客觀狀態的一種不可缺少的形式,在人們的意識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潛意識是未被主體自覺地意識到的心理活動、思維活動的總和,是一種不知不覺的內心的意識活動。例如,本能的欲望和反應、通過記憶而貯存在腦裏的先前意識、非自覺的情感體驗、不由自主的心理活動、模糊不清的認識和反映、未加注意和控製的情緒態度、在睡眠或夢境中自覺意識失控狀態下的心理活動以及因身心失常導致的病態的心理現象等,都是潛意識的不同表現狀態。潛意識具有非自覺性、非控製性、非語言性、隨意性和零散性等特點。潛意識的產生和存在有著深刻的社會實踐根源和神經生理基礎。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創造性地研究過人類的潛意識問題,並提出了係統的潛意識學說,有許多合理的東西,但他認為意識是由潛意識決定的,把潛意識看做是人的心理活動、意識活動的核心和根本動力,甚至把人們的行為、性格以及整個人類文化,都歸結為由人們天生的本能、愛好、性欲所決定的,則顯然是錯誤的。辯證唯物主義承認潛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精神活動,並且認為潛意識和顯意識共存,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但它同時否定把潛意識看做是人的意識活動的核心,並決定人類文化、社會發展的唯心主義潛意識學說。

形象意識與抽象意識。形象意識和抽象意識是人類兩種基本的意識活動能力和形式。形象意識是人腦借助於具體化的形象而進行的思維活動,是主體運用直觀的、感性的、生動的、整體的形象反映和掌握客觀事物的意識活動過程。意識世界中以具象、映象、表象、圖像、物象、景象等具體形象表現出來的意識,就是形象意識。在原始早期人類的意識結構裏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初始認識階段以及文學藝術的創作活動中,形象意識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直感性、具體性、整體性、象征性和情感性是形象意識的基本特點。但形象意識也有感性和理性的、初級和高級的形態之分。初級的、感性的形象意識有待於通過抽象的思維活動上升為理性的形象意識(思維具體)。

抽象意識是人腦一種較高級的思維活動機能,它是主體運用語言和邏輯、分析和推理的思維活動形式透過事物的表層現象達到對事物的內在本質的認識。人類的意識活動隻有借助於科學的、邏輯的抽象思維活動和方式,才能提取出客體內部的本質屬性、相互關係和發展規律,從而比感性的形象意識更深刻、更完全地反映和掌握客體對象。抽象意識的本質特性,主要表現在它的間接性、概括性、深刻性和普遍性等方麵。正因為抽象意識和形象意識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作用,決定了它們是人類意識結構中兩種不可相互取代、而隻能是互為補充的意識活動的方式。

經驗意識與理論意識。經驗意識和理論意識是人類意識在不同層次上的又一類特殊結構。經驗意識指的是那些通過感性直觀獲得的比較低級的觀念,它一般由以往的生活經驗、日常的生活常識和樸素的感性知識構成。當然,經驗意識也可以有相當程度的真理性成分,但總的說來,它隻反映事物局部的、表麵的聯係,具有自發性、實用性和直觀性的特點。因此,經驗意識的真理性和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人類隻有通過理論意識才能更深刻、更有效地掌握客觀世界和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

理論意識是人們對對象世界較為本質的、係統的觀念反映,理論化的思想觀點、係統化的科學知識、體係化的學說、社會意識的理論形態等,都屬於理論意識。理論意識具有抽象、概括、係統、完整、理智等特點。經驗意識和生活常識“在日常應用的範圍內雖然是極可尊敬的東西,但它一跨入廣闊的研究領域,就會碰到極為驚人的變故”[17]。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更重要的是依賴於理論意識和科學知識的發展。

人類意識除了以上幾方麵的結構外,還可以從別的角度劃分出更多的結構和層次。例如,從意識活動內容的時序結構方麵來考察,意識有先前意識、現存意識和未來意識之分;從意識活動和存在的主體結構來劃分,則有個體意識、群體意識、社會意識和人類意識之分,等等。總之,人類意識是一個多水平、多層次、多結構的精神活動係統。

三、人類意識領域的不斷擴展

古往今來,人類意識始終處於曆史的發展之中。可以說,人的意識世界是一個不斷膨脹著的和無限擴展著的開放係統,而不是一個靜止的、一成不變的封閉係統。意識世界的發展,就其領域而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

第一,隨著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所觸及和認識到的事物越來越多,人類掌握和控製事物的程度也越來越深刻。與此相應,人類意識中所反映和掌握的對象世界無疑會越來越廣泛。

第二,隨著哲學認識論、邏輯學、語言學、生理學、腦科學、心理學、認知科學等有關意識活動的學科的發展,以及人類自我意識和自我調控能力的提高,人們對心理、思維、意識活動本身的認識會不斷地得到發展,意識活動的研究領域也會不斷地得到開拓,意識活動的本質、特點、規律、機製、作用等理論也就不斷地得到豐富和充實。這些屬於反思性的意識即對意識的意識的發展,是意識領域擴展的一個重要方麵,它們反過來積極推動意識活動本身的發展。

第三,意識活動方式的擴展和進步,是意識世界發展的最根本的內容和形式。意識活動本身的擴展,主要表現在:主體意識能力的提高;意識內容的充實和豐富;人類掌握世界的觀念方式的發展和更新;意識活動和存在形式的多樣化;意識性質的進步和結構的優化;意識和智能發展途徑的擴大;意識和知識的廣泛物化;意識活動的工具和手段(認識、思維工具)的進步等。意識活動方式的發展,無疑是整個意識世界豐富和完善的最主要的標誌。

當然,意識世界上述領域的發展是相互聯係和相互促進的。在當代,意識世界在三個領域裏的完整而統一的發展,最集中地表現在人工智能和思維模擬的迅速發展方麵。

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控製論、信息論、電子計算機等的發展,對於客觀地研究意識的本質,研究人腦的功能和意識反映的特點,提供了大量新的事實和新的論據。同時,也為模擬意識活動的機製和規律,發展人工智能,擴大和延伸人的大腦,加強人的思維的物質手段,開辟了廣闊的前景。現在已經能夠用電子計算機計算複雜的數學問題,證明幾何定理或邏輯定理,整理資料和翻譯文章,幫助人們最合理、最有效地安排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經濟管理;甚至能用計算機來和人下棋,等等。近年來,美國、日本等國已模擬人腦製成了人工神經網絡計算機。這種計算機和工作模式為“聯接式”,即依靠人工神經元和人工突觸的聯接完成計算工作,它已有學習、聯想、推斷等智力功能,不必通過事先給定的程序而通過自身“經驗”和示範來辨別信號和進行複雜的演算。如果說機器的出現,代替了人的大量體力勞動,曾引起了一次工業革命,那麽,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用機器代替人的大量腦力勞動,將會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

控製論是關於一切控製係統的共有特點和規律的科學,它是將動物和機器的某些控製機製加以類比,從而抓住一切通信和控製係統所共有的特點進行概括而形成的理論。控製論認為,一切控製係統所共有的基本特點是信息變換和反饋原理。信息變換過程,包括信息的接收、存取和加工的過程。在控製論中,信息是一個最基本、最廣泛的概念。例如,計算機程序是技術信息,遺傳密碼是生物信息,引起動物條件反射的第一信號係統的信號是信息,第二信號係統的信號(語言)同樣也是信息——社會信息。信息論是研究信息傳遞和變換規律的科學,也是控製論的基礎。

在控製論和信息論的推動下,用機械和電子裝置模擬人腦功能即人工智能的新技術發展起來了。人工智能是相對人的天然智能而言的,它把人的某些智能賦予機器,讓機器模擬和代替人的某些智能,所以,也叫“機器智能”。人工智能的產生是20世紀中期科學技術的一項重大成就,對於提高人的意識活動能力,實現人的智力解放,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具有極其重大的積極意義。人工智能極大地突破並彌補了人腦在意識活動方麵的局限性,如在接受、加工和處理信息的速度上的局限性,人腦思維活動在空間和功能上的生理局限性,存貯和記憶上的局限性,意識活動過程中在可靠性、精確性上的局限性等。因此,把人的意識活動和智能活動的某些方麵機器化,使這種機器具有一定的意識活動能力——運用一定智能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有力地延伸和擴展了人腦的意識活動功能。人工智能或智能機器不僅拓寬了人們的實踐對象和認識對象,從而使人的意識所掌握的對象世界更加廣泛,而且為研究人腦的意識活動機製和大腦的活動規律提供了新的理論、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徑,從而使人們對意識和思維活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是人類意識活動的一個前景十分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意識的新的存在形態和進化方式,是人類意識活動能力和進步的重大標誌,是擴大和解放人的智力發展的巨大杠杆。因此,人工智能的產生和迅速發展,使人類意識世界在各個領域裏都得到了全麵擴展和進步。這是人類意識發展到一個新的曆史階段的重要裏程碑。

但是,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識活動是既相互關聯又有本質區別的。由於人的意識和一般的信息有共同之處,因而人腦的某些意識活動功能可以用機械的、電子計算的方法進行模擬和複製。然而,人腦畢竟是人腦而不是機器,意識、思維也畢竟不等同於信息。盡管機器越來越多地代替人的某些腦力勞動,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麵(如數學計算的速度和精確度等方麵)甚至大大超過人腦的功能,但是,再精密的“思維機”也還不是人腦,再高明的人工智能也不能完全代替人腦的智能,更不能超過人腦的智能。通常所說的“機器思維”,應當看做是人借助於機器代替部分思維活動的簡稱,並不是說機器真的能夠進行獨立的思維,正像“機器人”並不是真正的社會的人一樣。

因此,我們既不同意那種認為機器根本不可能模擬人的思維活動的觀點,也不同意那種認為機器能夠完全離開人的意識而獨立地思維,機器可以比人更聰明的觀點,更不能同意認為機器將統治人類甚至毀滅人類的悲觀估計。

首先,機器隻能日益增多地而不能全部地模擬人的思維活動。“機器思維”是人“教會”和“賜予”的,是作為人的思維運動的一種手段和工具而出現的,是人的思維的表現或“副本”。“思維機”模擬人的思維是以形式邏輯、數理邏輯的規則或者人工神經網絡“聯接式”功能為根據的,而邏輯規則和“人工神經網絡”則是人的思維的創造性的理論成果,“思維機”不過是對它們的物化罷了。思維活動中的任何信息隻有形式化、符號化並轉化為精確的數量,才能被電子計算機所接受。至於人的創造性活動,如直覺、想象、猜測、幻想等,以及其他許多不能轉化為精確的量的信息,是“思維機”所不能接受和執行的。人的思維的創造性的一個重要表現,是能夠主動地提新問題,進行發明創造,這更是“思維機”所無能為力的。

其次,機器能夠模擬人腦功能的部分,也同人的意識活動大不一樣。前者是機械式的,而後者則是有目的的認識過程。例如,電子計算機的貯存係統是對記憶的模擬,人類在這方麵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機器的記憶快、保存時間長而且準確,它對信息的容量亦大。但是,機器的“記憶”和人的記憶有著本質的不同。機器要從它貯存的全部信息中逐個挑選所需要的信息,而人腦就不必這樣做便可以找到所需的信息,因為它有一個按意誌去進行思考的係統。把一項工程設計交給了電子計算機,它必須做出各種可能的設計(哪怕是最壞的設計也不放過),然後從中挑選最好的設計。也可以說,機器的“思維”所采取的是死板的“笨”辦法,任何一個工程師也決不會這樣幹。隻因為它的計算速度極快,才彌補了它的“笨”的缺點,而顯示出周密準確的優點。

再次,腦力勞動是人腦所特具的功能,機器的活動永遠不能變成和排擠掉腦力勞動。人工智能可以在某些方麵具有比人腦更“高明”一些的功能,正像機器可以比手在某些方麵更高明一些一樣,這沒有什麽值得奇怪的。奧地利科學家澤曼奈克說得好:“計算機不是大腦。車輪不是腿,挖土機不是手,擴音機不是嘴——為什麽計算機就應該是一個大腦呢?技術解決辦法總比自然原型要強些,但一般性要差一些;它們放大了一個特殊的機能。”曆史已經證明,機器代替了人的大量的手工勞動,但是,機器的活動並不是體力勞動,也不能完全代替和排除手工勞動。同樣,曆史也將證明,電子計算機可以代替人的大量腦力勞動,但是,它的活動並不是腦力勞動,它決不會也不可能完全代替和排除人的腦力勞動。

最後,機器所以不能思維,還因為人腦以及它的機能——思維——是生物進化和社會運動的產物。初生的嬰兒的大腦,已經具備複雜的生理結構,存在著發展為思維器官的內在根據,但它畢竟還不是能夠思維的人腦。嬰兒的大腦隻有在社會生活的影響和熏陶下,才能夠進一步地成熟和完善起來,成為一個能思維的人腦。脫離了社會生活這個決定性條件的“狼孩”,他的大腦就得不到充分的發展,就沒有意識的機能。“狼孩”即使回到社會,重新過人的生活以後,由於錯過了大腦完善發育的時機,也隻能成為一個白癡或低能兒。至於人們製造的“電腦”,既沒有變成為人腦的根據,也沒有過人的社會生活的條件,它終究不能成為人腦。

可見,思維模擬、人工智能,既有可能,又有局限。我們既要看到它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它的作用和意義絕不能低估,又要認識到思維模擬畢竟是“模擬”的,人工智能畢竟是“人工”的,同真正人的意識和智能是根本不同的,斷言機器能完全取代人的思維和意識,在邏輯上和事實上都是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