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建新叔叔帶他們去廬山寫生(3)

早上起來,已是八點多了。建新叔叔其實很早起來了,他想讓幾個小家夥多睡一會兒。自己便出去轉轉,呼吸著一下山上清新和略帶潮濕的空氣。

今天天氣似乎格外晴朗,太陽穿過雲霧,將金色的陽光灑滿青山。

早上簡單吃過早餐,帶上寫生工具。他們情緒飽滿地跟隨建新叔叔去三疊泉寫生。

前往三疊泉的路上,是一個逐漸下行的山路,有的地方還很陡峭,人行有點艱難。建新叔叔一路上指導他們小心下山,注意腳下的路況,緩步下山。

剛開始下山時,小明還是興高采烈的,一路上看稀奇,覺得很好玩。但一路走下來,不到一個小時,小明覺得有點駕馭不住了。汗水涔涔,腳下發軟,小明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想走了。

大明也覺得很累,看見小明“撂挑子”,便說:“建新叔叔,我們休息一下吧。”

建新叔叔早就看出他們的疲態了,隻是想讓他們多走走山路,多體會一下難得的鍛煉機會,畢竟是城裏的孩子,從未走過這樣的山路。看他們主動提出休息,也就順水推舟,讓他們歇息一下,恢複一點體力,這裏離三疊泉還有三分之二的路程呢。

見他們不太活躍,建新叔叔就說:“你們休息一會。我讓你們猜一個歇後語。”建新叔叔看了看周圍的山峰,“我們現在處在半山腰吧,就用這個讓你們猜幾個歇後語。第一個呢,就是‘半天雲裏聊天——,後麵是什麽。你們猜猜。”

大明說是天上談心,祈冰說是空談,誌軍說是談天說地,小明隻搖頭,以示猜不到。

建新叔叔笑著說:“你們呢,都挨到一點邊,有那麽一點意思,但不完整。”

誌軍催促說:“建新叔叔幹脆說了吧,讓我們聽聽是什麽。|”

“嗬嗬,著急了啊。這個歇後語呢,是,是——”建新叔叔故意拖長音調,“高談闊論!”

“好形象啊,再說一個。”祈冰讚道。

“雲彩裏擺手——”建新叔叔看了看他們,“你們猜。”

這一回,他們大眼瞪小眼,實在猜不到了。

“哈哈,猜不到了吧。再想想。”

“不好猜呢,建新叔叔說答案吧,嗬嗬。”大明放棄了猜測。

“高招!”建新叔叔說出答案。

“哈哈,哈哈!”他們幾個都笑了。

建新叔叔又說了幾個,他們猜對一二個。

在邊猜邊休息的過程中,他們幾個慢慢恢複了一些體力,勁頭似乎又大了起來。

“走咯!繼續前進,同學們!”

建新叔叔帶著他們繼續向山下走去。

大約這樣停停走走三五次,過了約莫三個小時,他們終於抵達了三疊泉山腳下。

在接近山腳下時,一種轟鳴聲漸漸變大,震人心魄,最後下到山腳時,才發現是瀑布傾瀉而下,撞擊山石,發出的巨大聲響。

瀑布衝出的水花,四處紛飛,濺在臉上涼颼颼的,讓人如入仙境一般,飄飄欲仙。

建新叔叔找到一塊寫生的佳處,忙大聲招呼他們過來。

小明貪涼,興致勃勃地在澗邊洗手,玩水。大明喊他,他也不願過去,要多玩一會兒。

祈冰說:“就讓小明玩會吧,我們過去。”

建新叔叔見他們過來,指著前麵的三疊泉說道:“我們這是在廬山的南邊,南邊最美的地方就數這個三疊泉了。有人寫詩讚道:‘廬山最美在山南,山南最美數三疊’。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唐代詩人李白,你們應該知道吧?他五次遊曆廬山,前後寫下了十四首詩歌。其中《望廬山瀑布》最為有名,是我國詩歌中的極品。這個《望廬山瀑布》就是寫的我們現在看到的三疊泉。他是這樣寫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你們再往上看,這個瀑布是不是分成三疊?”

他們幾個往瀑布上方看去,的確是三段瀑布組成的。

建新叔叔接著說道:“其實三疊泉倒是沒有三千尺那麽高,這是形容其高,烘托意境的。三疊泉真實高度是155米。”建新叔叔讓出所站的岩石,“你們從這個角度去寫生,把三疊泉恢弘的氣勢勾勒出來。來吧,抓緊時間。我去把小明叫過來。”

他們三個還沉浸在建新叔叔對三疊泉講解的意境裏,還沒有完全拔出來。

祈冰的思緒慢慢回到現實,調皮地大喊一聲:“夥計們,開始工作!”

盡管離山腳有點遠,但瀑布濺起的水花,還是飛濺到畫板上。

他們一邊躲著水花,一邊認真作畫。

飛瀉的瀑布、濺起的水花、滋潤的山樹、繚繞的雲霧、如雷的聲響。。。。。。

這些景象和聲音雖然很難一一再現在畫麵上。但三疊泉的氣勢和場麵還是落在了他們稚嫩的畫筆下。

畫完三疊泉,稍事休息,仔細欣賞眼前的風景以後,他們又隨著建新叔叔去了新的景點。

在廬山這幾天,他們克服體力的不支、以及住宿的簡陋和飲食的粗糙,懷著極大的繪畫熱情,尋訪了幾個有名的景點,比如含鄱口、秀峰、錦繡穀、五老峰還有花徑等處。

其實在這幾天的寫生活動中,誌軍心裏是最苦的,是思鄉之苦,揮之不去,每天糾纏著他。盡管他也興致勃勃地參加活動,但心裏總像有個繩子在拽扯他、拖拉著他。。。。。。在異鄉的生活著實不習慣,不是一二天能夠適應的。他嘴上說沒事,已經習慣了,實際上更加念家,更加想念父母。他實在不願意讓他們看出他心裏的這些隱私,他覺得自己是個男生,何況還比小明大許多,不能再丟麵子了。

每次出外寫生,建新叔叔是非常關注和照顧誌軍的,他知道誌軍的心思,盡量營造歡樂愉悅的氣氛,不讓誌軍分心,盡心做好寫生。誌軍沒再出現反複,這是建新叔叔比較欣慰的事情,他不希望有人掉隊或提前溜號,希望這次活動能給他們帶來益處和幫助。

雖然還有很多景點,由於時間和經費的問題,他們不能一一尋訪和寫生。即使再用上幾年、幾十年或終其一生,廬山的風景是永遠描摹不完、記錄不完的,因為廬山也是有生命的,她也在不斷生存和發展中,難識廬山真麵目不為過也。

在回程的船上,建新叔叔重點給他們講了曆史上和廬山有關的幾個有名畫家之一顧愷之的故事。他說:“廬山留下了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的詩文石刻,也留下了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廬山圖》,他開創了山水畫的先河,也影響了後人。從此曆代丹青大師紛紛以廬山為載體,以山水畫這一藝術表現形式,對廬山賦予美感境界的表述。”

對於祈冰他們來說,這次廬山之行,對他們有很大的震撼和教益。廬山之大,倒在其次,關鍵是廬山蘊藏的文化內涵,如同挖掘不完的金礦,有其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建新叔叔接著告訴他們:“中國地大物博,曆史悠久。名山大川比比皆是,你們以後有的是機會。說實在的,要想學好畫畫,多見見世麵,多看看自然,多闖闖天下,是大有裨益的。”

對於建新叔叔這番話,他們似懂非懂,也許需要時間琢磨,需要不斷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