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君實知道杜蘅雖是文官,卻也是個武人,有很多種辦法,可以讓人不小心撞到他的刀上。

如果無心之失不論罪,很多殺人案也都是無心之失。

確實說不過去。

但他必須據理力爭,緩和了一口氣,說道:“本官的意思不是不論罪,而是罪不當誅九族,杜侍郎何必故意曲解本官的意思?”

“那依溫尚書的意思,那該怎麽給邵伯文定罪?”

“把他貶去邊郡就是。”

“永嘉之亂,至今尚未平息,早在二十天前,右相都因此引咎辭職了,而身為主要負責人的邵伯文,隻是區區貶官?看來溫尚書對你這位學生,還是頗為看重,才會如此徇私。”

溫君實慍怒:“杜侍郎,本官並非徇私,隻是就事論事。”

“既然就事論事,那請問右相請辭是不是過重了?”

永嘉之亂的導火索確實是邵伯文,如果他隻是貶官,那麽王介甫身為宰輔,引咎辭職確實過於重了。

完全說不通。

溫君實方寸漸漸亂了,他想保住邵伯文,但又想讓王介甫就此消失朝堂。

“諸位大臣各抒己見,永嘉出了亂子,總得有人負責,該給邵伯文定什麽罪,你們先議一議。”上頭傳來蕭瑟的聲音。

眾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舊黨都有一種騎虎難下的感覺,陛下擺明了要找一個人來負責永嘉之亂,而這個人必須是邵伯文。

畢竟邵伯文已經被扯出來了,如果他不負責,往深了再一查,拔出蘿卜帶出泥,牽連就大了。

可是九族實在太嚇人了,這些舊黨也不敢輕易定論。

“依臣之見,不如將邵伯文處死吧。”呂繼祖道。

蕭瑟似乎對這個答案有些不滿:“一死可平永嘉之民怨乎?”

呂繼祖不由看向溫君實。

溫君實此刻閉口不言。

“蔡太師,你的意見呢?”

老態龍鍾的蔡太師像是剛剛進入狀態似的,恍惚了一陣子,說道:“不如交給刑部去議,老臣不便插嘴,否則顯得我有私心。”

“好,刑部,你們的結論呢?”

刑部一人說道:“此事關係重大,請陛下給我等一些時間。”

“好,朕給你們時間,陪你們在這兒等,什麽時候出結果了,什麽時候退朝!”

刑部一幹人等,麵麵相覷。

本來準備退朝之後,征求一下兩黨的意見,稍微中和一下,誰也不得罪。

說不定還能收點好處。

但蕭瑟完全不給他們私下溝通的機會。

“杜侍郎,你覺得呢?”刑部左侍郎直接就來詢問杜蘅,他已然看出來,此案杜蘅的意見至關重要。

杜蘅還是那句話:“誅九族!”

“這刑罰著實重了一些。”

“量刑之事,還是你們刑部做主,我隻是發表自己的意見。”

杜蘅知道誅九族確實重了一些,但他必須把話說重了,邵伯文才能得到應有的懲罰。

就像討價還價似的,一開始把價格提的高高的,對方砍價才能砍到他的心理價位,否則先把心理價位說出來,對方還是會砍價的,到時隻會血本無歸。

經過半個時辰的討論,刑部擬出一個意見,滿門抄斬!

“溫尚書,你覺得這個量刑是否合適?”

“老臣……沒有意見。”

“好,就按溫尚書說的辦!”蕭瑟一錘定音。

溫君實嘴角的肌肉微微一抽,什麽叫按我的意思?

這不是我的意思啊!

少年天子竟有如此心機嗎?

蕭瑟立即命令刑部趕去永嘉拿人,拿邵伯文一家的人頭,去消永嘉一地的民怨!

就在永嘉鬧市,將他滿門斬首!

舊黨之中,不少人已經開始擦冷汗了,來時根本沒有想到劇本會是這樣的。

他們幹脆都沒想到,蕭瑟會來上朝,所以毫無應對之力。

“青苗法案可不僅僅存在於永嘉,各地都有問題相繼出現,朕欲指派一名欽差,巡視各郡縣,專查此案!”

溫君實驚了一下,說道:“陛下,此案何需欽差巡視?”

“永嘉的農戶都造反了,莫非溫尚書覺得此案不重要?”

農民起義在封建朝代是很常見的,處決了邵伯文就可以了,又要欽差巡視,溫君實覺得蕭瑟的動靜稍微大了一點。

但同時也明白,他是在借題發揮。

現在有些後悔製造永嘉之亂了,當初為了對付王介甫,才想出了這麽一個毒計,結果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蕭瑟以此為題,認真了起來。

蔡太師抬頭問道:“敢問陛下想要指派誰為欽差?”

“太師覺得呢?”

“杜侍郎正合適。”

杜蘅有些意外,想不到蔡太師會舉薦自己。

但他對此人一直很防備,一時也搞不清楚為什麽這麽好心。

難道是為了之前沒將他兒子賣國之事說出來?

他要報恩?

這恩要報早在之前就報完了。

溫君實吃了一驚:“蔡太師,萬萬不可,杜侍郎雖然官拜三品,但他資曆太淺,恐難當此任。”

“那溫尚書覺得該派誰去?”

“國子監於祭酒老成謀國,是個合適的人選。”

越國公立刻出列:“不可,於祭酒掌管國子監,可謂桃李滿天下,地方上不少官吏都是他的學生,為免落人口舌,萬萬不可派他為欽差。”

溫君實驚愕的看著越國公,雖然跟你撕破了臉,但到底還是同一個陣營啊。

這個欽差當然要派自己陣營的人,你怎麽還給否決了呢?

隻聽越國公楊朔繼續道:“杜侍郎為官不久,年紀又小,在朝中沒有那麽多錯綜複雜的關係,因此由他擔任欽差,才有可能公正徹查此案。”

杜蘅都茫然了,連楊家都站出來替他說話,搞什麽鬼?

莫非這些人的心思,是想讓他離開京師?

之前一門心思想要給他製造麻煩,巴不得他犯一點錯,這樣就能將他逐出朝堂。

逐出朝堂才是目的,至於是以什麽方式離開,他們反而不關心了。

隻要他不在,就不會作妖,朝堂還是那個朝堂,文武之間或者新舊之間,都會保持著某種默契。

但杜蘅是規則的破壞者,自從進入朝堂,朝堂的平衡已經開始打破了,讓很多人都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