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財富帝國(下)
在走向財富帝國的道路上,許多人依靠知識加體力的艱辛付出實現著原始積累。在市場經濟大潮的驅動下,吳為的許多同事就紛紛到校外兼課,宋柔羨慕地對他道,你看人家都去外邊兼課掙外快,家裏也跟著寬綽寬綽,吳為卻不為所動,偶爾出去講堂課有出賣勞動力的感覺,他卻把時間和經曆用於知識積累和搭建精神意境。吳為的小兄弟關景濤後來回憶,那時去校外兼課,簡直是拚血本,每周56節課,在多個學校之間往來奔波忙碌,沒有禮拜天,每天授課平均8節課,從早一直上到晚間,一個學期沒下來就實在支撐不住了,腿發麻筋發軟腦發木走道打晃兩眼發花嗓子冒煙,剩下兩周隻好撒手讓學生去自學自悟,患上了厭講症,無奈隻好改做行政工作,卻漸漸發現行政裏麵來錢要比當教師的容易多了,用車也方便,嚐到了甜頭。郝漢也回憶道,每周末的兩天出去兼課,每天12節課,兩天就是24節課,加上校內課程,一周七天處於嚴重超負荷運轉狀態,每天晚上回家都吃不下去飯,但到了月末發講課費時,可以領到一信封現金,感覺到自己成了有錢人。吳為笑道,那時人民幣票麵的最大額度是10元券。
吳為借鑒孟子的君子三樂說法,搭建樂業的七樂境界:一樂經濟自主、人格獨立;二樂回報父母養育之恩;三樂有了實現理想抱負人生價值的舞台;四樂增進智力、發展才能、豐富知識;五樂通過努力產生層累遞進的信心感、力量感、成就感、榮譽感、享受感;六樂利己利人利於企業利於國家,使人好運連連,成為人間幸運天使;七樂得道之樂,樂業是人間正道,也是不朽的人生之路,可以使人領略職業內在美,使人興趣盎然,樂此不疲。道不擇地而存,有業即樂。
樂業更是超功利的,有助於建立人格自尊,搭建一條認識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使自我走向完人的橋梁。樂業意識的形成和完善,使他越發體驗到自信和成熟。他認為,樂業為我們認識自我,實現完美的自我控製,創造內在的精神和諧意境,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比較選擇其他樂法來說,樂業使人心中不慌。樂業作為成功的首要因素是成功學的經典總結。
他對樂商的思考又取得了新的進展。認為樂商是人性經過環境冶煉裂變進化出的新智慧內核,不僅窮人因窮冶煉出智慧結晶免受摧殘,有權有錢有勢的壓力大同樣需要排遣釋放壓力,同樣需要心性進化,貪官則非法貪占獨占濫用惡用公有資源追求個人極端享樂,惡性釋放導致惡果,是愚蠢的表現。現在的社會並不像低智商社會一書中說的那樣。那麽多那麽小的孩子就能夠學習接受那麽高深的科學知識,甚至能夠從事複雜的表演,說明智商情商越來越高。隻是單純依靠智商情商麵對如此越來越複雜的生存環境應對乏術,需要人類進化出更加複雜的智慧才能成功應對新的挑戰。智商是商中之母,樂商是商中之王。商的本來意義是除法的結果,智商是能夠以最快最簡潔方式求出正確結果。樂商則是幫助人刪除痛苦感受愉快,更是一種複雜的心智活動過程才能出現的結果。每個人對自我的心態調整就需要很強的心智調整能力,兩人之間互相估計對方意圖已經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智活動,何況涉及多人之間乃至整體全局的博弈。
吳為又進一步歸納整理出遵循樂業九大心理程序。即九大心理規則、做到九個想一想:
規則1:忠實於事業,想一想對人對事業有好處的事情。
規則2:憶憶過去,想一想比自己艱難的人。
規則3:冷遇熱處理。想一想高興的事。
規則4:隻有通過奮鬥才能獲得幸福歡樂,想一想是否得到了自己應得的一份。
規則5:新目標帶來幸福歡樂,想一想未來目標,喚起新希望
規則6:人際關係和諧是樂業的基礎,想一想別人待自己的好處。
規則7:知足才能有幸福歡樂,想一想已經得到自己難得的一切。
規則8:練就心智能力是樂業的最大保證,遇難想一想有沒有回旋空間。
規則9:樂中求進使人常樂,想一想如何濟世救人。
得到樂業真傳的李華,當上了副行長,掙上幾十萬的年薪,按照吳為的話來說,實現了他個人和家庭效益的最大化。吳為對他講解樂業倫理為而不爭,就是考慮一旦爭了就會減損為的功力、成色和分量。
李華深有感觸地說道,如果爭了得到了十,關係繃得很緊,傷了一些人,自己並不會有心滿意足的感覺。如果保持現在十之的狀態,自己會覺得很愉快幸福,追求那個十全十美反而會適得其反。
吳為肯定道,這就是樂商高的表現。
李華現在成為副行長,有了自己獨立行事天地,提升了,卻感覺象有人說的那樣,官大了權小了,遇事要擺正位置,一是時時處處要維護行長第一,人前開會,少說為佳,不要讓人家感覺阿於奉承,招惹同級嫌煩;二是同級之間要注意協調配合;三是注意贏得分管下屬的支持;四是維護關係在量上要減少,關係總量比過去要上升多少倍,像以前那樣去維護會疲於奔命。他深有感慨地說道,我現在也看淡了許多事,但沒有達到大哥那個出神入化的境界。
吳為道,我現在就研究虛化修持問題,為了身體健康是小修持,修德修言修神是大修持。你走上新崗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功勞要麽是行長的,要麽是部門的,不要計較。但真要遇到犯計較的,也不予理睬,該怎麽做就怎麽做。
李華道。我過去還真遇到整事的人,我看出來也全然沒當回事,對方一看,也整不倒我,看我也不當回事,自覺沒趣不了了之。
吳為道,職場上小心無大錯,必須小心翼翼。你看我們過去那個單位,敗落腐朽,如同論語裏說的。惡居下流,眾惡歸之,風雨飄搖、百孔千瘡、四處漏風。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必須小心謹慎,四麵封堵、八麵維護,好歹維護的不錯。什麽叫風險?人一旦采取預防應對措施,再危險的也會失去危險性。你看大家走在馬路上,尤其是來到繁華路口,車來人往十分密集,反而極少出事故。為什麽?開車的走路的到了這裏都倍加十分小心。大家都注意都謹慎就安全了,那些都以為非常風光和安全的地方卻常因失去防範戒備心,疏忽大意反而容易出事。
吳為又講道,每個人都有懶惰的天性。有些人發展成好逸惡勞的惡習,,其實,如同癌細胞一樣。幾乎人人身上都有墮落的因子,一有機會就會表現出來。人人也都有良心良善願望。個體是這樣,許多這樣的個體組成一個群體結合成一個單位。既要注意防範限製鏟除不良惡習,又不能傷害良善健康的成分。當領導的,麵對的複雜性就在這裏。壞的不健康的東西卻有天然的感染性、很強的傳播能力,如同病毒一樣會產生驚人的複製能力和頑強的生命力,好的良性的品質行為,因與人的天性所違,反而不容易自然傳播擴散生長,不容易群起仿效追隨,非得借助於人為的引導和強製推廣才有可能見效。這便是職場生態環境的特殊性。
李華也總結道,不幹事的人整事,以整事為業;幹事的人不整事,整事豈不等於給自己找麻煩?不但要為整事的人平事,還要自己去平自己整出的事,顯得太愚蠢了。我記得,很早以前,我對大哥說,特別討厭眼睛向上隻跑關係不幹活的人,你當時還告訴我,工作也不是死打硬拚,實幹的人要跑起關係來,應該比不實幹跑關係的人更有優勢。按照大哥的話做,這些年體會到,自以為沒什麽短處,也不想在領導麵前當紅人,從領導那裏得什麽好處,隻是一門心思做好工作,未必會成為領導身邊的人討領導喜歡的人,卻可以使領導信任,成為依靠,領導也就不會虧待自己了。這就是我理解的樂業秘笈。
吳為道,這也是職場健康心術,不敗之道。
為了讓人們更好的理解樂商,吳為寫道,你可以把樂商想象成人類的一種天性、一種幻想力、一種心智能力、一種人格資質、一種人生權利、一種人生境界,但你千萬不要期求對它有一個精短的定義,把它理解為某個具有確切定義的概念。因為這樣做,這樣的理解會限製你的想象力、感受力,你的非常富有奇妙變幻力的想象能力就有可能變成一種機械能力,然後在你的內心中先入為主地確定了幸福歡樂的標準、尺度,你也就會因此失去了在各種複雜處境中創造樂感的能力。
樂商本身就需要理解能力的創新。你要想了解、理解樂商,就需要放棄習慣的按照確切給出定義的方式去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思維方式。任何靠給出簡單定義的方式都很難表達樂商的確切含義。
什麽是精神傷殘?不隻是精神活動出現障礙,出現精神失常,更重要的是人們想象力、幻想力的喪失,是隻能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式去認識事物、理解事物、感受事物。事實上,人們按照固定模式認識、理解、感受某種事物,恰恰是精神受到閹割的產物。這種情形往往發生在正常人的身上。比如,如果我們把人理解為符號、工具,把我們從事的活動理解為一種機械運動,我們對此也就自然失去了樂趣。再如,我們簡單機械地把人區分為好人與壞人,把事情機械地用是與非、黑與白、美與醜,形成了一種靠簡單定義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思想習慣。
世間萬事萬物具有神奇變幻的性質,為我們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感受和想象的源泉。樂商呼喚著人們理解模式的創新、思維方式的革命。想象力甚至幻想力,就是孕育樂商的母體。樂商實質是把人們的想象力、幻想力從種種束縛中解放出來的一種心智能力,使人們的精神達到自由。
幸福歡樂是人的一種自我感受,是心理滿足的一種狀態。能夠提供這種滿足的方式有很多種:藝術;夢境;純粹的想象(虛想實樂);外界的刺激(金錢、權勢)等等。基於此,我們首先提出一種假設:幸福歡樂的感受能否在內心中自我生成、自我調節,如果能夠自我生成,就可以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事實上很多未經科學證明的提法都屬於假設。而我們在這裏提出的假設有它的合理性。感受由內心而生成,則為自我所感知和體驗,自然成為可信的事情。通常人們把這種感受的產生看作是外部刺激的產物,比如獲得金錢、權勢,以追求和獲得外部東西為幸福歡樂的標誌,把這種感受的形成歸結為外在的根據。這種理解,容易使人的幸福歡樂感受成為孤懸之念、無根之草,如無外界之物滋潤則必將枯竭。
人們常有的體驗是,當獲得某項成功時,都會想起前期某一時刻自己內心最初出現的某種想法、某種選擇。當這種想法、選擇出現時,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斷,不管這種想法、選擇,是出於理智,還是憑著直覺,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為此,大多會感到慶幸,假如當時不那樣想、繼而不那樣做,將是另一種局麵。就想法、選擇的生成而言具有瞬時性。但是,如果脫離過程則它就僅僅是極為普通的一種閃念,除此之外再無別意。隻是由於過程才賦予了這種感受以實在的意義。所以,感受隻有當作連續性、過程性的東西來看待的時候。它才能獲得實在意義。
關於崇高性的解讀,使吳為達到了新的思想認識高度。崇高感,是人為詮釋和賦予的一種的生存感受。當你感覺是在從事崇高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產生精神被激勵、受到安慰的感覺。
崇高感對人的精神世界產生神奇作用:一是精神整合作用。對人的心理活動、心靈要素會產生整合作用。對人的心靈起到支撐作用、架構作用,它能克服、消除心靈的混亂狀態。如果人的心靈世界缺乏信念、信條類要素,人的心靈世界就會呈現出雜亂無章的狀態。出現無機性的心靈垃圾的堆積。人不但有追求外部世界有序性的需求,也有尋求心靈世界有序性的需求。當人的心靈世界出現混亂狀態時,這種需求就會強烈地表現出來,清理思想、理出頭緒,這就是心靈架構的過程。信念、信條,是心靈架構過程中的核心、骨架、“鋼梁”,是心靈世界中存在的“精神硬核”,一遇適當的外界刺激,就會產生“核效應”,它從整體上決定人對於全部感受和思考的性質。心靈架構的組合機理就是以信念、信條為核心、為指導,把生活中看上去處於割裂、分離、片段存在的東西凝聚起來,賦予其服務於整體存在的特性,進而把全部心靈感受編織為有序的整體。二是激勵作用。人有不甘於平庸的深刻的內心衝動,有建功立業的需求,表現為模糊的、目標不明確的、不清晰的追求崇高的需求。所謂信念、信條,是對崇高追求的目標明確的表達。最初,這種崇高性的追求,往往表現為幼稚的不甘於平庸生活、不甘於世俗化理解的心理,隻不過是為了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樸素心理,心靈活動的狀態雖然有了一定的目的,但是缺乏**和強度。後來隨著崇高追求的日益明確,追求以原則、信念的形式固定下來,才具有了神聖、莊嚴的特性。三是精神撫慰作用,崇高追求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具有天然的合理,追求崇高的目標會會贏得道義上的優勢,使內心得到極大的安慰。合法性從精神角度考察,隻要超越純粹的利己主義,在個人看來,都可以視作或者被賦予崇高性。否則,違法違紀的行為,甚至充當漢奸、叛徒的行為,都可以視為合理的行為,都可以找到存在的理由,找到可以理直氣壯辯護的根據。從價值的客觀性角度考察,崇高性具有客觀標準,可以分出高下。甚至崇高性本身也存在著真偽性的問題。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之中,賦予崇高性的標準具有不同的內涵,這就使崇高性的標準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從而使不同的人有各自的選擇和生存的空間,有各自不同的精神追求。偉人和普通人追求的差異性在於:普通人是通過日用常行的瑣事表現出追求的崇高性,是寓於平凡之中的不平凡;偉人則是通過其不尋常的業績反映出其追求的崇高性。無論何人,善於賦予其所從事的事情以崇高性,是最為基本的生存本領,是煥發和保持生命活力和生活**的要旨。崇高性的追求具有“天然性”的合理合法性,但是由於現實世界中利益集團存在的多樣性和崇高實現的要求存在不一致性甚至對立、衝突,使崇高的東西並不會自然生長。追求崇高的東西會產生、贏得道義上的優勢,因此其形成時盡管看上去可能很渺小,卻可以演化為宏偉的事業,其由小到大的神奇性即在於其合乎“道”。堅持崇高的追求,即在於合乎道的演化機理,這是生命力不竭的源泉和根據。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分享他思考的喜悅,吳為致力於寫作風格的調整和轉換。當然,這對他來說,是更加嚴峻的考驗,寫慣了學術作品的他,要麵向大眾打造社科品牌,將原創成果原汁原味奉獻給大眾,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把自己放到鍋裏去煮,煮出味來就好說。他甚至超出人們的想象,上網聊天,來鍛煉自己的寫作風格,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充分領略到聊天的藝術意境。他感謝網絡技術提供了這樣寶貴的平台,允許人們去進行各種嚐試,如果沒有這樣的平台,你想隨便找個人聊一聊,不可能在大街上隨便截住任何一位行人漫無邊際地說上幾句,人家興許會以為你發瘋了,但網絡技術給了你自由嚐試的機會。
吳為還借鑒實話巧說的風格,精心打造出一套樂感話語:實話巧說成藝術、巧說阿q成樂商、好說樂商可入耳、實說樂商是科學、趣說樂商添雅興、閑說樂商挺逗人、遊說樂商見真情、樂說真從容,說來說去天下事、仁智勇全通樂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