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和諧的生存
和諧是實現精神拯救的重要機製。人對於外界刺激感應的複雜性,造成了心境的複雜性。宗教存在的多樣性和有效性,說明了實現精神拯救的途徑、方式具有多樣選擇的可能性、合理性。內心衝突本身就是心靈陷入不安狀態的直接根源,甚至可以說心靈衝突就是心靈不安。在心靈中存在相互處於衝突狀態的想法、念頭,說明了精神拯救過程中存在著鬥爭性。對處於矛盾狀態的精神要素通過分解之後的選擇排序,可以促使心靈達到和諧狀態。如何使相斥性的精神因素達到共存互容的和諧狀態,屬於生存的藝術問題。
人們內心的矛盾往往並不是處於簡單的涇渭分明狀態,人們麵對的選擇往往並不是簡單的都可取或都不可取的權衡,實際的選擇 則常常適用於“兩弊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的選擇機製。達到精神上的內在和諧尚且如此,實現外向的和諧狀態就更加困難了。
和諧,是實現拯救的基本途徑,是實現心靈安寧的基本存在形式。
&??和諧的生存,是生存的理想狀態,是生存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是生存和諧至極的狀態。和諧乃是生存之機巧,生存之靈魂,生存之真諦。和諧的生存狀態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和諧的實現,並非是在單一、同質狀態下所達到的和諧,而是在多樣異質要素和多樣性的矛盾、對立之中達到的和諧,因此是一種在更高級發展階段、發展水平狀態中所能夠達到的和諧。
達到或實現和諧的生存狀態,可以不采用宗教的或類宗教的途徑、方式,而是致力於在現實的生存狀態中,通過心性的健全、心力的增強、心智的提高來達到和諧的生存狀態。因此,它是一種立足現實、紮根現實、超越現實的方式、途徑,是可以經過人為努力可以達到的美的心境。
生存意識作為一個開放的係統,具有內在的張力。可以使許許多多的精神因子融入該框架中,使人的精神世界得以不斷豐富,促進人的心理進化。和諧的生存狀態是以知性、德性、理性三要素為內涵經調適整合而成的狀態。隻有心性要素的多樣性才可以支撐生存狀態的多樣性。由於生存狀態的多樣性,使得控製心理進化過程、加速進化向健康的預期方向發展就顯得更為重要了。知、德、理三要素在確定人的發展方向方麵,相當於基因在控製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作用。理性產生壯美,德性生成人格美,知性表現為力量美。三性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共生互賴的關係。惟有三性俱全的心性整體才可以造成美的意境。
三性具有多義性,複合性,在學理上應當如何處置?基本的態度是不應回返到單一性,而應立足於多樣性、多義性的展現、實現。這恰恰是生存模式多樣性、複雜性、開放性的基礎。一個人不可能具備人類所具備的全部優秀品質,但是應當在個性健全之路上以有限的生命存在去求索無限的完美。三性原則在概念上還需要進一步深化、細化、具體化,以加強其理論性與實踐性。
知性具有三種含義:一是知識的人格化、人性化;二是對事物本質的洞察力;三是對事物演化過程、演化趨勢的預見力。知性不應簡單地理解為人們對知識的掌握,或隻是理解為知識的人格化,而知識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應轉化、提升到知性資源的利用、開發這一層麵。知性的存在形式有感性與理性兩種類型。感性是通過感覺器官認識、掌握事物的表麵現象、表麵特征。感覺器官的健全性決定感性的真實性、準確性。耳聾、眼花、鼻不通氣,雖然事物的存在近在咫尺也難以作相關的識別,會使感性的敏感性、靈敏度相應地降低。理性認識則是借助於思維能力,是對事物本質、規律的認識。是對事物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認識。
什麽事情對人們最有意義?如何有效地識別意義的性質、豐富意義的內涵、提升意義的境界?學習和掌握知識是最有意義的事情。在社會實踐領域中,這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對某些事情和問題人們之所以感到困惑,需要指點迷津,主要是由於對麵臨的意義係統難以作出準確的識別和正確的判斷。意義的人為賦予性。說明人們對於事情可以人為地加以改造、利用、升華。許許多多的事情對人們都有意義。我們在這裏把討論的範圍限定在時代的角度、時代的意義上。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來臨,知識對於人們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知識的重要性已不再是空洞的說教,它已變成人們的現實壓力。現在什麽東西廢棄率最高?活的和物化的知識廢棄率最高。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征有:(1)機遇多而不宜把握;(2)處於變化和波動的時代,需要從戰略上把握發展機會;(3)不需要經過一係列積累即可以實現跳躍式發展。不斷學習知識、不斷更新知識、不斷創新知識已經成為最有意義的事情。
什麽知識是最有效的知識?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作為經濟過程的內生性變量,其有效性具有了新的內涵。人們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學習、掌握和使用有效的知識。以便把生活和事業推到人生的極致。一般來說,能夠有效提高生存競爭力和生存質量的知識就是最有效的知識,競爭力的高低又集中體現在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上。我們可以把有效的知識劃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工具類的知識。它直接決定人們能否完成、勝任工作崗位的專業性、技術性任務。這類知識更新速度快、變化頻率高,人們學習和掌握這類知識帶有客觀上的強製性,它轉化為工作崗位上現實的具體需要和壓力,能否被學習和掌握的功效性、時效性非常明顯。
二是價值類知識。這類知識屬於深層次、穩定性較強的知識,學習和掌握這類知識可以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支配人的行為。人類行為可能潛在地、內在地需要建立深層次的價值依托、情感依托,並且需要在不懈的追求中實在地建立起來。這種依托需要通過有形社會組織、有形個人及其他有形社會載體加以體現。人們如果缺乏這類依托就會時時刻刻有不安定感。價值類知識可以幫助人們尋求、選擇、建立相應的價值依托、情感依托,建立起嶄新的價值體驗、價值意境、價值觀念。法國早期社會學家迪爾凱姆認為,隻有通過企業這樣的社會組織。在現代社會中個人的利益才會和諧地服從於普遍利益,一個集團不僅是一個支配其成員生活的道德權威,它也是一種自成一體的生活源泉,它提供溫暖,使其成員富有活力,它消除他們的私心,使他們充滿人情味。這些職業集團的密度使其能夠發揮道德調節作用並填補空隙,沒有這樣一個組織係統,社會生活便會有不正常之感。
三是關於知識的知識。它是以知識創新為目標、為動力的知識,是如何運用已有知識產生新知識的智慧。它是知識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源泉。這類知識對人類福利和智力興趣的貢獻更大。知識經濟時代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知識觀。檢驗一個人能力的尺度不再是簡單地看一個人獲得、掌握了多少知識,而是主要看一個人創新知識的能力。創新內容是十分廣泛的,理論創新、體製創新、科技創新、語言創新、產品創新等等。創新動力是如何形成的?所謂改革的利益導向與危機導向一說,是從人們的預期心理和處境角度分析創新的動力。利益導向的作用更加依賴於理性的發展水平。而如何推動和實施創新過程,則屬於一種高智能的活動,因此創新需要更加複雜的條件。好奇心和探險精神是更為深刻的創新動力源。創新動力不能單純從利益角度說明。一個社會創新活動的活躍程度依賴於該社會好奇心與探索精神這類心理資源的豐厚程度。這類心理資源的培育是社會體製和社會教育長期演化、積澱的結果。
什麽樣的創新活動是最有意義的創新?最為常見、最為普遍的創新活動是在日常閑談議論的群居場合,人們以講述含有一定智慧成分的新穎性語言、傳播社會新聞為快事。這是最為簡單的創新活動,並無多大的社會意義。處於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最有普遍社會意義的創新活動是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這種形式的創新可以充分激發社會的創新潛力,企業家們也開始把創新作為經營管理致勝的重要途徑。經營管理模式創新過程包含了如下要素:(1)創新動力。企業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競爭力下降,暴露出舊有模式的不合理性。便產生創新要求。創新是從更深的層次上適應了把人們從舊有模式束縛下解放出來的要求。(2)創意的來源。創意基本上來源於上級、企業上層、員工、客戶,最重要的創意資源是管理上層。隻有上層轉變觀念,產生變革要求,才能更有效地動搖舊有模式的合法地位。否定舊有模式的合理性。(3)創新理論模式的構思、成型、升華。(4)創新策略的選擇。在改革之初,應以麵向市場的暴露部門優先調整為宜,而後應從問題表現最集中、最突出、影響也最為深遠的部門和部位入手。采取把複雜問題分解、簡化的級次化處理技術,各個擊破,把創新風險控製在一定範圍內。(5)對創新實踐效果進行評價,使創新經驗得到深化、升華,注重創新效果的傳播、擴散,使之有效地轉化為商譽。
知識的有效性取決於對知識的有效綜合、靈活運用的能力。知識轉化為能力是實現知識有效性的至關重要的條件。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人們的知識觀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即由以往重視知識的獲得轉變為重視知識的利用和創新知識能力的提高,知識發展模式也由漸進積累式向跳躍發展式轉變,由此也進一步引起社會發展觀念的轉變,社會發展更加注重主客體協調與同步發展。
在德性的發展方麵,以信譽意識的培育最為重要。
信譽是道德屬性與功利屬性的統一。信譽首先表現為主體內在的精神追求,是人格的一種內在要素,表現為人與人相互之間的信任。是相互往來、聚合的基礎。信譽就其本來的意義是好的聲譽、美譽度,屬於精神形態的東西,與實物資產、金融資產等經濟類資產不同。信譽的功利化屬性,乃是一定社會經濟、文化條件的產物,有其外在的形成根據。在我國曆史上,儒教倫理以人為本,采取人倫本位的社會組織形式,重義輕利的價值取向,人情主義的交換觀,重視實物的財富觀。特別是重本輕末、重本抑末的職業觀,視商業為末業,商人受鄙視,使商業活動失去正當的道德合理性,商譽也自然失去合適的社會土壤和條件。在儒教中,盡管有“人無信則難立”的勸戒,但更有“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的深刻理念,以“義”斥“信”。使“信”隻能在孤立的形而上之域中發展,守信也局限於“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狹隘社會關係中,信譽與商業活動結合的外向延伸路徑受阻。這裏的“義”可以理解為普遍的社會責任。求義可以不必講功利,不必計較行為的功效。時下流行的行為景觀是當一個人犧牲國家利益為他的小團體或企業謀利益、爭權利時。他就可以贏得道義上的支持。在純粹個人意義上表現為不合理、不合法的行為,一旦轉移到團體、企業或更高的層次上,就可以得到人們的認可、接受甚至讚賞,具有了道德上的合理性。這種道德觀具有因人、因時、因地而宜的多元、相對等特點。在社會學意義上可以稱之為特殊主義的道德規範,它與現代市場經濟社會所要求的普遍主義道德規範是不相容的。在為了或大或小群體利益的名義下,賴債心理和逃債行為在倫理道德方麵解除了罪惡感。從而可以理直氣壯地賴債、逃債直至廢債。這是信譽意識何以在我國難以普遍化、市場化的深刻曆史文化根源。
現時經商活動已被國人普遍賦予了道德上的正當性與經濟上的合理性,既為信譽意識的培育、發生提供了社會文化土壤,也為製度建設準備了社會心理條件。但是,經驗證明,單純依靠這種文化調適促進行為合理化、促成相應的信用秩序,無疑是相當緩慢的,因此要求通過國家幹預實現一係列製度創新,以加速商業文明時代的到來。同時,作為行為主體也應提高心智策略,堅持承諾有度是贏得信譽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需求合理性也是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不能毫無節製地對授信方提出要求,需求適度。替人辦了一百件事,有一件事未辦,對方也不滿意,反映了需求無度的心理。無論是承諾有度還是需求適度,都是建立市場經濟秩序所極其需要、極為重要的心態秩序。
處理生存理性概念具有相當的複雜性。現實生存狀態的多樣性使生存價值取向具有了多樣選擇的可能性。由此看來,人們的任一價值選擇都有其合理性和社會基礎,並構成行為正當性的根據。由此推論,**、假冒偽劣等行為和現象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了,這將導致價值選擇的隨意性,在理論上否定了價值選擇受更高層次要求製約的可能性。雖然,價值選擇的特性在於根據價值目標的多樣性與價值目標組合模式的多樣性確定某種選擇,但是生存理性的要義、實質在於確定生存的核心價值、主導價值,其內涵是不論生存處於何種狀態,都應保有高度的信心、決心和昂揚的鬥誌,不放棄對至美狀態的追求,任何破壞和諧的因素皆為不可取。要善於清除、排除不良因素的影響,善於消除和化解生存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對立、緊張狀態。生存理性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內在演化邏輯,外在的社會標準和尺度。生存理性的提高、升華、實現是一個無限的過程。生存理性,一方麵有著自己獨立而又廣闊的自由活動空間,顯示出自己的自為特征;另一方麵,在人的生存發展的任何特定階段、特定狀態,生存理性的升華和實現都要受到嚴格的主客觀條件的限製,無論麵向何種狀態,人的生存理性必將頑強作出趨利避害的新的抉擇。生存危機作為普遍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後果和狀態,說明處於不同生存境遇的人們麵臨著相同的命運和挑戰,正是在成功地防範與化解生存危機的過程中,使生存理性經由動態的積澱、充實而走向成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人類不斷克服理性局限與實現理性充實、豐富的過程。
生存理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在我國現階段,生存理性的存在形式有三種類型:“窮則思變”、“知足常樂、無求長安”、“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其中,“窮則思變”和“富而思進”是生存理性在生存處於兩種極致狀態下的最好表達。社會底層是道德富礦、源泉,可以提供人生奮鬥的精神動力,富者則曆史地賦予了不道德之嫌,富者常以揮霍、施舍行為解除道德上的罪惡感和心理壓力。古代中國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小農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隻有小富而不會有大富,有大富則視之為取之不義。過去隻有忠孝模式的偶像,但從沒有過豪商大賈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但是從時代發展的觀點看,富而思進比較窮則思變更具時代意義,更加具有超越自我的特性。恰恰在思想理論方麵,我們缺乏如何使富者思進的精神營養。在致富追求合理化、合法化的背景下,文化市場上流行的致富策略、手段、理念的技術指導和來自於意識形態領域關於致富過程中要求合乎道德、法律的勸戒,對致富行為、致富過程的提升和約束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出路在於富人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