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九章 破譯人體密碼的超級大師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超級程序》更多支持!
吳為反省道,自己設計這樣那樣的精神活動程序,突然醒悟自
己也在被一種某種無形的力量驅使之中,想到自己想通悟透進入創作佳態的經曆,並非自己努力便可實現,它的出現常會令自己意想不到,並不是自己所能左右控製的,自己也在受著某種不可知的程序所控製。人類是上帝的格式化產品,事先植入了人類無從知曉的程序。人在接觸外界事物的過程中,如同計算機受到點擊那樣,會作出相應的反應。作出何種反應,取決於事先植入的程序。程序也會改版升級。人如被打動感動就是點擊取得的效果。釋迦牟尼教導人們自我開發的智慧,興許他就是悟出了人類預先被植入的程序。吳為立刻為自己這樣的新奇想象激動起來,興奮不已。他把興趣轉向佛學,想從佛學那裏發現程序。果然,功夫不負苦心人。他集中精力進行了接近佛祖的努力,領略到了佛理妙義的喜悅,堪稱人類思想力的巔峰,如此細密如織又極為迅捷的思想,恰如夢幻閃電,而且隻是他的門徒通過回憶記錄,想象現場聆聽一定會給人們帶來的萬分驚喜。釋迦牟尼的講經傳道就是典型的程序思維。受佛法的啟發,他意識到精神活動程序並不是編製出來的,乃是人心渾然天成,自來就有的,人心如同一座豐富無比的寶藏,萬有萬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人如同預先設定了程序的計算機,與外界交往所接觸的一切人和事件。均可以視作點擊,人又可以通過自悟反省的方式回擊自我,無論是來自外部的或者是自我點擊,作出何種反應,取決於預先設定的程序。程序決定反應。人對所看到聽到的或者自我想到的,會作出特定的反應。有人曾經在自己的困難的時候接濟過自己,哪怕送上幾斤小米,幾元錢,陷入孤苦的困境,有人說上一句安慰的話語。會令人難以忘懷。遇有提拔機會有人為自己說了話,萌生感恩之情。讀到一本好書,聽到一曲動人歌曲,看到舍生取義的場麵會熱血沸騰。他想溝通兩界,預先是否設定了相應的程序,能夠使他作出相應的反應。
人生,是一個密碼係統,已經蓄積和不斷地蓄積著豐厚的信息,需要識別、確認、破譯。當人生沒有讀懂它、破譯它。它就會離人遠去,它就會冷漠拒絕人生,人生就會感到蒼涼孤苦寂寞。一個人讀懂一本書、明白一個道理,就能使人豁然開朗。並不難,難的是讀懂破譯自然、社會、人生經曆隱藏積累的密碼,達到與自然、與社會、與人生乃至與萬事萬物,那種相近相親相知相諧融為一體的意境。品味那種極度的喜悅。
吳為想象如何才能一舉紓解各種糾結,意想不到地從佛教那裏獲得啟發。智慧紓解糾結如同高明的屠牛大師。佛陀又是一個無比智慧高明的破譯解讀人體密碼的超級大師。
釋迦牟尼又是如何思考紓解糾結的呢。進一步的讀經證實了吳為的猜想。僧侶們為什麽會甘於誦經打坐看上去枯燥單調寂寞的寺院生活。他們是進入了釋迦牟尼所揭示的程序,用戒定慧清除貪嗔癡。領略到禪悅法喜,為曆代潛心學佛悟佛的高僧證得,並且得到現代科學證實。
佛說,高明的智慧紓解各種糾結,譬如善屠牛師、屠牛弟子,手執利刀,解剝其牛,乘間而剝,不傷內肉,不傷外皮,解其肢節、筋骨,然後還以皮覆其上。佛借牛說人,人牛義理相通,牛皮肉中間筋骨者,謂貪喜俱,利刀者,謂利智慧。佛聽高明弟子以智慧利刀,斷截一切結、縛、煩惱的纏纏。
佛講四禪意境,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佛說法,時有年少婆羅門名鬱闍迦,問佛,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佛道,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為四?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何等為方便具足?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於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何等為守護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子善守護。何等為善知識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如是知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識具足。
雲何為正命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缽花,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如是婆羅門,四法成就,現法安,現法樂。
又問,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何等為信具足?謂善男子於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餘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信具足。何等戒具足?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雲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善,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雲何為慧具足?謂善男子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後世安,後世樂。
依照佛法悟道也有方便法門,釋迦牟尼傳道之初,有聽音開悟,聞香開悟,看到屍體心生厭離之心開悟,又有洗浴開悟的,更有從醫如同神醫嚐遍百草藥性開悟的,世間開悟之法千千萬,從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開悟,佛義事理相通。開悟便可直達佛境。
福分有薄厚,悟性有深淺,小悟不斷,涉及人生根本的大徹大悟不少,也有悟偏吃到苦頭跌了跟頭,及時調整方向,才不致深陷苦境。悟出生活中妙處,時時處處皆在,得悟悅。悟悅無限悟悅無窮。
吳為自知清淨體性,自幼喜歡獨處的清淨。又想到宋柔素喜清淨整潔一塵不染,兩人皆有清淨體性,可謂佛根深植,皆通佛性,佛緣深厚。為兩人的結合找到更深的根據。人皆有佛性,隻是佛性體現有所不同。又悟佛教與其他眾教不同,在啟發人去自我發現,自我體認。佛教劃此僧俗兩界,兩不相犯,僧界給人以清淨去處,俗界原本喧囂蕪雜,有清淨難守清淨。吳為想象,如何既有清淨心又無神秘色彩。想取佛法真義,讀佛經聽講經漸漸入道,又不滿於用哲學去解經,佛教哲學化。他以為佛學高於哲學,用低層次的東西去解釋高層次的雖然淺顯易明,卻誤導人們遠離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