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程序犯卡
樂業也是吳為對自己人生道路選擇的結果,他說樂業是充滿智慧的選擇。與吳為很要好的同事華俊,擔任班主任,經常在培訓班上聽他講樂業,兩個人坐在一起閑嘮,他好奇地問吳為,你說樂業是你自己的選擇,假如這樣的選擇產生不了你期待的結果,收入不高、職務沒有提拔,你還會堅持嗎?假如你現在依然沒有實現期待的結果,你還會這樣興致勃勃地推崇和堅持樂業嗎?
吳為答道,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可以換成另外的問題,假如你完全象我一樣堅持這樣做下來,簡單說就是完全複製下來的我,那也一定會如此,你就會產生與我相同的體驗了。如果我不是在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挫折能夠堅持下來,那麽會有許許多多的環節場合,我的人生道路就會發生偏移改變,結果會有很多可能,但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會比現在壞還是好,我自己認為如果沒有堅持肯定會比現在糟糕一些。
華俊又問道,是什麽在促使你一直堅持下來?
吳為道,我不會自己欺騙自己。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勞動確實給我帶來愉悅的體驗,在農村務農、工廠做工時,感到勞動的過程中能夠讓我感到愉悅,對勞動感受好,也許我的大腦構造使我天生是一個適合勞動熱愛勞動的人,在勞動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樂趣的人,我的樂業主張就來自於我的從業體驗,後來成為自信,經過無數次考驗堅持下來的自信就會凝固提升為信仰,行為中一旦融入信仰的成分就會變得堅定。許多人由於缺乏堅持,行為難免不斷發生遊移,要想做成一件事最可怕的就是遊移,挺不住堅持不下去,遺憾地功虧一簣。人生更是如此。什麽時候需要堅持?在你感覺最困難最難熬甚至走不動走不下去身心疲憊不堪心力交瘁的時候,就是需要堅持的時刻。爬山你就會發現有半山腰效應,當你登山登到半山腰時有實在堅持不下去的感受時。累得你腿軟腰酸大汗淋漓全身幾乎癱軟一旦坐下就起不來了,這時你一旦挺過去了反而會出現越走越輕鬆的感覺。當然,這是爬那些沒有超過你體力極限的山,如果你去爬珠穆朗瑪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半山腰效應就會失靈了。
華俊感慨道,是啊,我聽有些人議論你,和你一對比,感到自己也挺聰明的。缺乏的就是堅持。
吳為道。除了堅持以外。還有觀念問題。人一旦受期待得到什麽的心理支配,常常就很難堅持。其實,付出和回報並不存在嚴格的一對一的對應關係,如果真存在這樣對應關係。社會生活不成了呆板的數學等式,還會充滿生機活力富有刺激挑戰,吸引人們樂此不疲投身於其中?
有些人竟然痛恨吳為的樂業,責罵他是讓人高興地去做那些令人感到屈辱的事情,說讓低收入的人去樂業無疑於讓女人愉快地接受男人的強奸。對他的樂業充滿了厭惡的情緒,說他幫助那些領導找到了安慰員工的武器,什麽安慰?簡直就是愚弄、欺騙弱智低能,我們可不上他的當!你怎麽沒有為那些當官的根除腐敗發明一種新式思想武器?讓那些貪官從貪婪的思維下解放出來?更應該更有理由轉變的是他們而不是我們。
吳為感到,他以為正當合理的樂業理念卻遭到一些人的曲解嘲笑甚至責罵。他一向不願意同人爭辯。不想與人因為爭論什麽觀點鬧得不愉快,尤其是樂業這樣的理念,更不能采取傷人的方式去傳播。
有些人議論道,我們過去非常尊重吳為,佩服他寫了那麽多東西。講起課來不用教案可以滔滔不絕,我們又很敬重他的為人,可現在聽了他對樂業的主張,從他的嘴裏講出來,竟然產生了說不出的厭惡感,他怎麽就那麽願意給領導當槍使,在精神上來幫助奴役愚弄我們,讓我們精神愉悅地擁抱低收入的恥辱,他們本來看不上我們的寒酸,卻又喜歡看到我們在寒酸中的笑臉和感激。他在我們心目中原來是那麽可親可敬,怎麽轉眼成了令人討厭的形象,讓他媽的他也來體驗一下我們低收入又扛著各種指標的普通員工,看他還能不能樂起來,看他還能不能口若懸河、心滿意足地坐在台上教訓我們。難道他也應當象我們這樣收入寒酸可憐,去講樂業才動人感人令人信服?他倒是很聰明,他開門見山上地說,我沒有權力重用提拔大家,更沒有金錢資源來給大家提高工資,但是我可以幫助大家如何樂業,既不提職又不加薪還能樂業,讓我們聽了仿佛是天方夜譚。我看你還是替我們向上麵呼籲如何加薪吧。他說,樂業離不開幸運感,我們哪裏有什麽幸運感?不幸的事情把我們壓的喘不過氣來,剛出生就挨餓到了上學年代又趕上鬧文化革命,文化革命原來是貶低文化取消文化摧毀文化是給文化帶來災難,該上學了卻上山下鄉,高考恢複了有機會卻考不上大學,好不容易碰到改革開放過了幾年舒服的日子,又攤上下崗轉崗,收入差距拉大又落到低收入堆裏,就連說話說的也都是下句,不會說不敢說也從來沒有說上句的體會。為了讓我們樂業,怕累積起來的不幸底子會不滿,叫我們不要往高了攀比,安慰我們要向比我們收入還低的看齊。樂業教育好像是把我們引入了精神迷宮,我們在這裏就是在做如何走出迷宮的遊戲,走不出去隻能怨恨我們自己弱智低能愚蠢,走得出去才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就連對待講樂業的他,我們也感覺仿佛不認識了,說討厭他啊,可內心裏還是有點敬重他,理智告訴我們他已經不是我們的同路人,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了,不那麽可敬可親了,可自己感情上好像還是通不過,就是現在大家坐在一起議論,對他多少還都有點尊敬,假如他麵向我們講的不是樂業,告訴我們如何成功地跳槽。跳到高薪崗位,或者幫助我們向上頭呼籲想辦法加薪,我們會歡呼起來,會擁抱他,感謝他。那樣又會怎樣?他也許會微笑地向我們發問,一道現成的智力測驗在等著我們,一個簡直躲不開繞不過去避之不及的問題,然後微笑著等我們陷入答不上來的難堪窘境,再來開導我們,問我們收入高了感覺怎麽樣?是不是就會樂業了?高薪所要承受的壓力也會相應地增大。和低收入麵對的壓力會不一樣。但那畢竟也是壓力。壓力大的承受不住了,有些企業家應該很有錢了吧,怎麽還跳樓?當然高薪會帶來許多好的感覺,可那種壓力是回避不了的。麵對那種壓力你就能樂業嗎?收入高也同樣會麵對能否樂業的問題,樂業能夠帶來精神收益,精神受益也是收益,而且是花多少錢難以買到的、代替不了的收益,是金錢買不到的收益。
他講課還用了一個例子,據美國專家研究,心態不好的人要達到心態好的人那種狀態,每年要比心態好的人多賺12.5萬美元!這簡直是一道智力測驗,反過來不就是心態好等於12.5萬美元!你看。心態好還可以折算出具體的收入數據,這個美元數據要折合人民幣,在我們中國不就是超高薪了?他會嘲笑我們缺乏精神自主能力,缺少調整轉換心境的能力,說我們不願意嚐試。通過金錢以外的途徑去獲得愉悅的體驗,可以帶來嶄新的心境,會說我們是可憐的錢奴,離開錢就玩不轉了。這不等於罵我們弱智低能嗎?是啊,他也講職場就是熔爐、墳墓、汙濁、絞肉機,既然環境如此惡劣叫人怎麽能樂起來,哭還哭不過來呢。他讓我們想高興的事情,可我們想來想去,哪有什麽高興的事啊?天天竟是些添堵的事情,聽他講了不但沒有順過來,反而更加堵得慌!他講的什麽練就過硬的讀書讀人讀社會讀自然讀自己的功夫,誰能做到啊?做得到的人還用得著聽他這套廢話,明知我們做不到難做到的事講給我們聽幹嗎?我看那全是屁話。
也讓我喘口氣喝點水休息休息再接著說,你也能感覺到我說的有些累了,不是說的累,是氣惱、憎惡的累,這也是很累人的差事啊。也真奇怪,他那樣一講,有些人還真上心的聽,而且聽的興高采烈,臉上露出激動的樣子,聽那場麵上的掌聲,聽了以後還紛紛寫什麽體會感悟文章。我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麽想的。好吧,我接著說下去表達我們這些人的心情。
你聽聽他又提到樂商,他說是他自己從阿q的精神勝利法中提煉出來的新概念,我們聽了倒是有點好奇,看看從他嘴裏說出來的有沒有道理。他講道,樂業就是一種複雜智慧選擇的結果,是人生的一個大學問,依靠智商、情商、財商解決不了樂業問題。相對於加減乘除運算的智商,相對於標點符號的取舍來說,樂商就是一種集成的智慧,它需要借鑒集成智商、財商、情商等的智慧成分,格外需要鍛煉生長出麵對快樂和痛苦做出選擇的智慧,這種智慧更加需要複雜的權衡能力。樂商是善於發現和創造樂趣的智慧,特別是善於在任何情況下能夠發現、創造樂趣的智慧,擁有這種智慧,會使你的生活充滿戲劇化的成分,使你天天處於快樂幸福狀態。銀行是服務於人的行業,客觀上要求好臉色,樂業對我們從事服務業的人來說,更是明智選擇的結果。 他又從性格角度談樂業,說要成為樂業型人格,性格是可以改造塑造的,樂業是個性又不隻是個性,在個性身上濃縮著時代映襯著時代,又不是簡單的時代縮影。樂業型人格是什麽樣的人格?是成熟、自信、樂觀、強健的人格資質,使它從容應對人世各種挑戰,成為現實的基石未來的種子;它預示著一種新型人格的誕生,它盡情吸納采集自然社會人生賦予的陽光水分養分,蘊含勃勃生機,可以逆勢而生、順勢助勢、漸成繁榮大勢。你聽聽,他還真挺能說,他這樣說聽起來還真有些道理,哎呀,我們怎麽不知不覺著了他的道?原來他早已經預備好了套讓我們往裏麵鑽。
吳為也真會講挺善講的,也不知道他的腦袋裏怎麽那麽能想啊,你看,好像他知道我們聽不進去又不服氣。他說樂業是走向成功的法門,法門是什麽門?法力無邊,出路已經都被它罩住了,躲不開繞不過去,是必經之門,這不成了魔法?!這不是告訴我們沒有別的路可走,隻能心悅誠服地皈依到他的樂業門下?不然,就隻能象現在這樣屈辱、無奈、怨恨、無望、詛咒著忍受打發低薪生活。你看,他把我們當作不入門入不了門隻好被關在幸福之門的門外漢來對待了,我們樂不了業的人注定與幸福歡樂無緣。
我始終覺得,對於事業的態度,取決於這項事業對於一個人的吸引力,通俗甚至是庸俗一點的說法就是,一個人能夠從事業中獲得什麽樣的利益。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工作,對於現在中國的絕大多數人來講隻是一個養家糊口的途徑,有多少人會把工作當作事業呢?他們對於工作好壞的評價,對工作積極性的發揚,都隻是建立在所得利益基礎上的,如果工資收入豐厚,自然對工作態度積極,至少是會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麵對。也就是說,如果讓這絕大多數的人樂業至上,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他們的收入。如果一個男人成天麵對自己老婆嘮叨說沒出息賺那麽一點點錢,他能夠做到樂業,那他一定是一個沒心沒肺的家夥。對於吳為,原來我還是有點敬佩,現在也還是有點敬佩的,文筆確實不錯,一些感悟也很有道理,對於人生的價值對於做人的標準,都是有相當程度理解的,但是遺憾就遺憾在,他成了領導們的一杆槍,全篇都在講述一些大道理的同時生拉硬扯的把話題轉移到了樂業上麵,散文散文,關鍵就在於形散神不散,他倒是不錯,全部散架!孔夫子怎麽說的?倉廩足而知禮儀。如果員工飯都吃不飽,老婆孩子天天嘮叨,怎麽可能做到安心樂業呢?所以我忍不住要說。吳為,你真tmd是一個傻b!怎麽就沒窮死你丫呢!!!
讓我們不樂業難樂業也無法樂業的人。也宣泄痛快痛快。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樂趣,老天爺開恩,各有所樂吧。可我們的樂與吳為的樂太不同了。我們的樂未免有些寒酸,窮歡樂麽,想了這麽多說了這麽多,也沒有人給我們報酬,吳為拿著年薪,樂業教育巡講有人付講課費,發表文章給稿費,出書是不是能得到版稅就不知道了,不管怎麽說。吳為還是個挺有能耐的人。
吳為擺脫了自己精神上的困境,可現實發生的道德悖論仍然使吳為陷入不解之中。從九十年代出現下崗高峰以來,陷入一種道德悖論、道德困境之中,減員裁員具有殘酷性,但如果提前退出工作崗位有比較體麵的收入。就大大減少了弱化了它的殘酷性,相反,應該反思並提出人浮於事是否符合道德標準這樣的問題,有勞動能力卻甘於讓別人去養活能否心安理得的問題。如果把減員裁員和人浮於事放到一起思考就會形成一種道德困境道德悖論。這種道德悖論實質上是一種低水平的道德矛盾、道德衝突。許多有工作的人,收入並不比失業者領取的救濟金高多少,但他能夠心地坦然,靠自己勞動養活自己,而那些靠領取救濟金補償金生活的人,應有一種道德壓力。我們現在要擺脫這種低水平的道德困境道德悖論就必須提升我們自己的道德標準道德水準,需要有一種道德覺醒,自加道德壓力,形成道德自覺,激發出道德努力的精神,也就是萌發出自主自立自強的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鋪墊才能自信和自豪。上崗還是轉崗或者下崗,無論遇到哪種情況,隻要我們堅持努力了,就可以心安坦然,這是心理上的最大收獲,培育這種道德體驗非常重要。天道酬勤,隻要你勤奮了,總會有所收獲。這也應該是最為基本的道義,做人的根本,也是過去講的勞動光榮的要義。樹立這種道德觀念非常重要。可以使我們產生道德上的審美體驗。美好的東西存在於內心,才能感受美好,否則,即便你的身邊真正存在美好,也感受不到美好的存在。我們不僅要培育審美觀念,而且要有創美的意識,倡導創造三個美好,創造美好的業績、創造美好的工作環境、創造美好的人生。隻知審美卻沒有創美意識創美能力,一個人就可能淪落成為貪婪的人。一個人要善於克服惡念的生成和釋放,把心靈活動引導到善途;順境出善念並不難,難得在逆境困境還能保持良善的意念。我們講的是道,老子的道德經,儒道,道和神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大道無形,和故事裏的神給我們的感覺一樣,許多事情給我們的感覺,就仿佛是事先安排好的,是先知先覺或者超級智慧事先設計好的。什麽是道?走得通就是道。從社會和人生的角度看,大義既道。魯迅說過,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為什麽那麽多的人都走那條路?符合大家的願望和利益。這就是大義,符合大義的事情做下去,就成了道。符合大家願望和利益的事情,需要有人去思考、去探索、去堅持不懈進行努力。這些屬於道的東西靠書本寫、嘴裏說都很難把握,就要靠培育提升我們的悟性、靈性,就是培育和提升我們悟道的本領,從而把握好我們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