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朝堂上,最近幾日亦是暗流湧動。

對於江湖事,身居高位的大人們尋常不會去管。不過這一次涉及到的卻是有關二十年前東海五族之事,其中意味不言而明。

此事即便是在當年也是掀起過滿城風雨的,所以如今再提,朝堂之上的大多數人都隻保持觀望之態。

最近幾日,龍體稍好的皇帝又重新上朝聽奏。

而關於東海餘孽一事,從前一直極為關注的皇帝這一次破天荒的沒有在意,甚至沒有主動提起,背後意思耐人尋味。

金鑾殿上,服侍在皇帝身側的宦官楊士恭朝著殿內朝臣尖聲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宦官話音剛落,站在所有朝臣末位的大皇子元稹右踏一步率先開口道:“啟稟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殿內群臣,似乎猜測到了元稹所奏為何事,故而一個個極為安靜。

坐在龍椅上的老皇帝聞言,抬眼看了看站在最末位的五位皇子。大皇子元稹年紀最大,無論是城府手段還是背景實力也都最深厚,朝中認為日後他能登基的人也大有人在。

不過對此,老皇帝卻不甚在意。

“說。”老皇帝淡淡道。

大皇子元稹俯身道:“稟父皇,關於東海餘孽一事,兒臣覺得應再加派人手,同時下令國朝各郡城嚴查往來人員配合監天司和地網盡早揪出那兩名餘孽。”

大皇子元稹一邊稟奏,宦官楊士恭一邊將大皇子的奏折呈給了皇帝,上麵是大皇子寫的關於追剿餘孽的具體細則。

老皇帝聽完大皇子的稟奏後,隻是簡單翻了兩頁奏折便開口道:“江湖事交給江湖就好了,兩名餘孽而已,不至於如此大動幹戈。這一次的事交由你們兄弟幾人自行處理,隻要不逾規,人員調動也隨你們自己安排。”

“兒臣遵命。”大皇子說完,緩緩退回原位,心中早已腹誹不已。

殿內其餘四位皇子心中所想也大抵如此,老皇帝對於此事的反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過其餘四人看到大哥吃癟,心裏自然還是好受的。

再聯係最近樓外樓的消息,若是他們真能拉攏來樓外樓,贏過大哥也未嚐不可能。

皇帝言語平淡,聽不出是支持還是反對。朝堂內,諸位大臣麵麵相覷。知道了皇帝對於此事的反應後,原本那些打算複議的大人也緘口不言。

此事議畢後,太尉楊開誠又緊接著稟奏了一件大事。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稟奏。”

楊開誠說完後,皇帝道:“太尉大人何事要奏?”

“稟陛下,北方柔然部族近些時日又有陳兵陽關之外的跡象。依微臣看來,柔然部眾定是要在冬季到來之前劫掠我國朝北地,還請陛下早做打算。”

若是大皇子的稟奏隻是小打小鬧的話,那太尉楊開誠的奏折無疑事關重大。北方柔然部落與大魏國朝矛盾由來已久,北地大大小小的戰役近些年更是打過十數場。

不過,關外蠻夷之地的部族常依據水草地勢而遷徙,且北方大漠地廣人稀,人員行蹤不定,致使大魏始終沒法畢其功於一役,一戰而定北方。

所以這些年來,大魏北方可謂飽受柔然部落侵擾之苦。

龍椅上的皇帝顯然對於柔然部落的騷擾不堪其憂,皇帝皺眉問道:“柔然部落劫掠我北地。來去匆匆,諸位愛卿可有什麽好辦法?”

皇帝一言後,殿內大臣交頭接耳,私語了一陣。

片刻後,丞相崔浩出列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老臣之建,可派趙可忠領兵三萬即日起奔赴陽關一帶駐守。若是柔然部落膽敢來犯,趙將軍可果斷出擊,一戰定能保邊境三年無憂。”

丞相崔浩的建議終是治標不治本,但當下朝臣也議不出更好的方法,於是老皇帝便隻好道:“那就依丞相之言,趙可忠。”

“末將在。”

“朕命你為雲麾將軍,領兵三萬,即日開拔陽關,務必保護我國朝北地子民。”

“末將遵命。”

兩件事商議完畢後,老皇帝聽了幾道不痛不癢的奏折後,就草草結束了這場早朝。

下朝後,丞相崔浩與大皇子元稹同行。

崔浩低聲對元稹道:“殿下,明朗前幾日自梅霧城傳來消息,說監天司與他做了樁買賣,是關於那兩名餘孽的。”

元稹聞言好奇道:“哦?有何消息,還請崔大人快快道來。”

崔浩緩緩道:“監天司據說掌握有那兩名餘孽的具體行蹤,至於消息來源監天司沒有透露,不過消息應該可靠。所以我讓還兒帶著五名黑劍侍去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兩名餘孽昨夜應當已經身死了。”

崔浩說完後,雖然有些激動但元稹還是沉聲道:“崔大人此言當真?那兩名餘孽如今藏身何處?”

“千真萬確,那兩名餘孽快到曲兒城外的水月鎮一帶了。”

崔浩說完,似還有話要說。元稹看出來了,於是便道:”崔大人還有什麽話,不妨直說。”

崔浩想了想開口道:“殿下您也知道,這一次的事監天司無故不參與,再聯係今日陛下對那兩名餘孽的反應,陛下他很有可能是想放那沈家餘孽一馬。其中原委糾葛,殿下需要細思。”

對於崔氏花費的代價,兩人之間不需要多說。崔氏與大皇子元稹早已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唇亡齒寒。

對於崔浩的提醒,元稹邊走邊深思了片刻後開口道:“二十年前,剿滅沈家一事便是由父皇主導,後來的追殺監天司和地網也都出力最多。這麽多年下來,父皇難道是想給沈家留點血脈,念起族親的關係了?”

崔浩聞言又道:“陛下的心思,一直難以捉摸透。殿下您如今背後勢力眾多,若是陛下想借機敲打,殿下不可不未雨綢繆啊!”

元稹沒有想通他那位老子的心思,不過對於崔浩的提醒他聽得真切。

“崔大人的話,我會深思的。”

崔浩捋了捋胡須,未有再言。

在元稹看來,皇帝既然沒有阻攔他們追殺,那他就不需要手下留情。沈家的秘密,東海五族的秘密對於他來說可都是一大助力。

想及此,元稹便想到了彭昱。雖說也是無心之舉,但元稹還是有些可惜大好的機會彭昱沒有把握住,要不然哪還需要這麽費神。

相對於朝堂上的平靜淡然,江湖上早已因此而波雲詭譎。

崔氏出手刺殺沈況和蘇瑤一事,即便消息捂得再嚴實,也依舊會留下蛛絲馬跡。後來路過水月鎮的人馬很快發現到了打鬥痕跡,而且有心者甚至感受到了有黑劍侍和佛門武僧的出手。

小幫小派自然接觸不到事情之後的軌跡,但各大勢力的自然很快就意識到是清河崔氏出手了。對於很多尚還在苦尋兩人蹤跡的勢力,這無疑是天大的消息。

一夜風波過後,第二日沈況和蘇瑤在所有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已經輕裝簡信離開了水月鎮。

明念與師傅昨夜雖然進入小鎮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但依然碰到了一戶好心人家收留了他們師徒一晚。不僅如此,那戶人家還為他們準備了豐盛的齋飯。

飯後,明念與師傅為那家人祈福誦經。

明念在心裏給佛祖道了很多歉,他把自己從前偷懶以及做的錯事全都以心聲告訴了佛祖。明念向佛祖保證,以後絕不再貪玩。

第二日一早,明念跟著師傅與主人家告別。

朝陽灑下,明念在街角遠處似乎看到了兩個熟悉的身影正緩緩遠去。明念朝師傅看了一眼,師傅卻早已在看他。

“師傅,前麵的是兩位薑施主嗎?”

老僧空海笑著點頭。

明念又道:“薑施主他們都是好人。”

老僧空海依舊微笑:“對啊,很好的人。”

前路的沈況和蘇瑤沒有轉身,他們也並不知道身後遠處,於江湖相逢的那對師徒雙手合十朝他們施了一禮。

幾日後,梅霧城裏的薑凝收到了崔氏圍剿沈況和蘇瑤的消息,不過消息上說兩人被一名不知跟腳的佛門武僧救了下來。

在之後,無論是崔氏還是沈況與蘇瑤的消息都變得少之又少。

消息是代雙告訴薑凝的,自家小姐在聽到消息的時候雖然神色平淡,但代雙知道小姐內心裏其實很緊張。

生死一念,好在最後沒死。

這一次的刺殺事出極為蹊蹺,樓外樓都沒能查出的消息,崔氏竟然能在第一時間知道。

之後,薑凝吩咐了代雙兩件事,第一件是調查那位佛門武僧的身份,第二件則是讓樓外樓暗處的人盡快找到沈況與蘇瑤的位置。

逗留在梅霧城的宇文淵在第一時間知道這個消息後,也嗅出了其中的蹊蹺。

崔明朗在知道刺殺失敗且弟弟身負重傷的消息後,更是覺得猶如晴天霹靂。這突如其來的佛門武僧,不僅騙過了所有人,而且打亂了他們得布局。

監天司宋宛也同樣驚訝於崔氏的失敗,不過她更驚訝的是沈況的運氣,必死之局竟還有生機。

兩日後,宇文淵登門拜訪了薑凝。

最近時日,樓外樓不僅在廟堂,在江湖上亦是風頭正盛。所以宇文淵刻意遮掩了行蹤,一來是不宜讓旁人知曉,二來也是因為此事事關重大。

宇文淵在宗陽秋的陪同下走進了庭香苑,薑凝尋了處房間便與宇文淵談起了此次事件的蹊蹺。

“薑姑娘可曾查過那位蘇姑娘的背?”宇文淵開門見山直接道。

薑凝聞言道:“之前調查沈況的時候也有簡單調查過,宇文公子難道懷疑蘇瑤的身份有問題?”

“目前來說也隻是懷疑,算是有了點苗頭證據。樓外樓的消息源廣,所以我覺得薑姑娘說不定可以查到更多信息。”

一句說完,宇文淵又接著道:“沈兄這一路的具體路線我雖然不清楚,但也理清了一個大致脈絡。越往後走沈兄的行蹤就越飄忽不定,所以除了他們兩人之外鮮有第三人再能知道,便是偶遇什麽江湖人,以沈兄的機警,也定然不會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我就好奇仔細查了一下那位蘇姑娘的身份。”

薑凝皺眉道:“結果如何?”

宇文淵道:“我命人一直查到了沈兄與那位蘇姑娘第一次在秋落成遇見的情況,那一次監天司追剿蘇家人,蘇家其餘人死傷殆盡,最後隻有蘇姑娘一人逃了出來被沈兄所救。不過,據我所知,那位蘇姑娘還有一個妹妹,而且很有可能就在監天司的手上。”

宇文淵說至此,雖然沒有明言,但薑凝已經聽懂了他的意思。蘇瑤的背景她調查的不多,但現在看來,這其中的嚼頭尤多。

薑凝謝道:“多謝宇文公子告知,關於此事我一定會派人仔細查探。”

薑凝說完,宇文淵便沒有再提醒什麽,因為他知道他能想到的樓外樓都能想到。

“對了,還有一個近日朝堂之上的事我覺得薑姑娘也會有興趣。”

“宇文公子還請明言。”

“前兩日的早朝上,大皇子元稹上奏要加強對於沈兄的追捕力度,不過被陛下否決了,隻說事情交由五位皇子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