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位父親一生勤勞節儉,掙下份不小的家業。家裏堂屋掛起“勤儉匾”,一家大小日子過得挺富有。

這一年,父親老了,臨走前把兩個兒子叫到牌匾前:“我掙下這份家業,就靠這勤儉兩字,我把牌匾留給你們,這是傳家之寶,你們得照牌匾上去做,這樣家業才能傳承下去。”

說完,父親就咽氣了。

兄弟兩人遵照父親的遺囑,勤儉持家,不出幾年都娶了媳婦。媳婦進了家門,免不了家長裏短,兄弟兩人要商議分家。

這家裏明麵上的物件都好分,房屋田產,一人一半就是,隻是這‘勤儉匾’該給誰呀?

“勤儉匾是傳家之寶,也一人一半吧。”哥哥和弟弟如此商量。

兄弟兩人把匾當中鋸開,一人一半分了。哥哥分得個“勤”字,弟弟分得個“儉”字。各人自立門戶,自起爐灶過生活。

兄嫂兩人呢,以勤持家,不管刮風下雨,天天起早摸黑。雖然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可是忘記了儉字,兄嫂花錢大手大腳,掙得多,用得更多,慢慢地入不敷出,到了災荒時竟斷了糧。

再說弟弟夫妻倆,以儉為本,事事精打細算,摳摳索索,雖然日子過得太平安穩,但是夫妻倆忘記了勤字,慢慢地懶惰起來,結果坐吃山空,到災荒時也斷了糧。

這一天,弟弟拿個米袋子到哥哥家去借糧。而哥哥呢,也拿著米袋子到弟弟家來借糧。兄弟倆在路上碰到一塊了。

“哥,我想到你家借幾斤米,我們斷糧了。”弟弟紅著臉說。

“唉,弟呀,不瞞你說,我也正想到你家去借米呢。”

兄弟倆坐下來長籲短歎,回憶起這些年犯的錯誤。

哥哥說:“我和你嫂子,花錢不該大手大腳,忘了節儉,本來日子可以過得紅紅火火。”

弟弟也後悔道:“我和你弟妹日子一直捉襟見肘,以為靠節儉就能省出一片家業來,可是忘記了勤勞,最後落得無米下鍋的境地。”

兄弟倆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後悔著,才想起父親留下的勤儉匾,才意識到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勤儉兩字是分不得家的。

於是,兄弟倆重新把勤儉兩字合成一塊,他們牢牢記住牌匾的兩個字,兢兢業業照著去做。後來,他們兩家的生活又慢慢地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