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朝大事要聞

成化二十三年

十月,汰傳奉官,罷右通政任傑、侍郎蒯鋼等千餘人,論罪戍斥。革法王、佛子、國師、真人封號。尊皇太後周氏為太皇太後,皇後王氏為皇太後,立太子妃張氏為皇後,太子側妃李氏為貴妃。

弘治元年

正月,萬安罷職,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徐溥入閣預機務。

二月,尹直罷職,詹事劉健為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封哈密衛左都督罕慎為忠順王。京師大教堂完工。

三月,下梁芳、李孜省於獄;免江西、湖廣被災稅糧。安南、暹羅、土魯番、烏斯藏、琉球入貢。封占城王子古來為王,諭安南黎灝還占城侵地。疏文武大臣及中外四品以上官姓名,揭文華殿壁。

四月,伊凡三世與其子伊萬兵戎相見,雙方死傷慘重,達延汗趁機侵占雅羅斯拉夫爾、沃洛格達。

五月,遼東馬文升出兵平科爾沁亂。山西試種馬鈴薯豐收,朝廷推廣馬鈴薯。

六月,山東試種玉米豐收,朝廷推廣玉米。

七月,張紀二次出海,所率船隊達一百七十艘,其中二十二艘來自島國日本。

九月,河南試種甘薯豐收,朝廷推廣甘薯。

十月,妖僧繼曉伏法。土魯番殺忠順王罕慎,占據哈密。陝西餘子俊出兵,收複哈密,入土魯番,設土魯番衛。

弘治二年

正月,收已故內臣賜田,給百姓。

二月,尼古拉?波佩利率神聖羅馬帝國使團朝見,浙晉陝商團隨使團前往神聖羅馬帝國。

三月,伊凡三世死於亂軍之中,伊萬即莫斯科大公位,索菲婭攜子西逃,汗廷與伊萬簽訂盟約。

四月,亦思馬因病逝。汗廷整軍,東攻瓦剌。

五月,開封河決。朝廷役夫五萬治理。養罕部集結瓦剌部族與汗廷交戰,傷亡慘重。

七月,京師霪雨、水災,山東、南直隸、浙江商人捐銀救災。朝廷嘉獎。

八月,各地報玉米、馬鈴薯豐收。

九月,甘薯豐收。養罕兵敗戰死,汗廷侵占瓦剌故地。

十月,亦不剌部集結軍隊迎戰汗廷兵馬。大敗。

十一月,陝西、東勝衛聯合作戰,汗廷大軍退卻。

弘治三年

正月,鬆江百姓罷市罷運,驅逐貪賄知府常運,民眾集會要求自選知府,朝廷選派人員接任知府。

二月,汗廷大軍再次來犯。陝西餘子俊發兵迎敵。戰事膠著,互有死傷。

三月,賜錢福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亦不剌部聯合瓦剌殘餘部落,襲擾汗廷大軍,汗廷大軍退走。法蘭西使團到京,明廷遣使團回訪。豫魯皖商團隨行。

四月,莫斯科大公伊萬派軍隊攻打沃洛格達。慘敗。

十月,禁宗室、勳戚奏請田土及受人投獻。

十二月。彗星見,敕群臣修省,陳軍民利病。

琉球、安南、天方、烏斯藏入貢。

弘治四年

正月,張紀回航,稟報大明基地和“思明”港完工,與當地土著訂盟約,籌建“漢和”基地。

三月,遼東進行第二次墾地開荒,朝鮮、安南各有三萬兩千民眾應募而來。

八月,貴妃李氏誕皇子厚熙。

弘治五年

正月,開土魯番茶馬交易。

三月,應群臣和天下萬民所請,立皇長子厚照為太子,大赦天下。

五月,汗廷大軍襲擾瓦剌故地,甘涼精騎大破敵軍。

八月,劉吉致仕。李東陽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謝遷以少詹事兼任侍講學士,同直內閣,預機務。謝遷隨即晉升為詹事兼任侍講學士,入職東宮。

十二月,新大陸大明基地附近土著遭到遠洋船攻擊,大明船隊全殲來犯之敵,敵方為首者名為克裏斯托弗?哥倫布。

琉球、烏斯藏入貢。

弘治六年

二月,擢布政使劉大夏右副都禦史,治張秋決河。

三月,賜毛澄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四月,剿滅土魯番速檀阿黑麻,侍郎張海、都督同知緱謙經略哈密衛。

五月,伊萬再攻沃洛格達,大敗。

安南、烏斯藏、暹羅、滿剌加入貢。

弘治七年

正月,日本大亂,流民數萬集結於種子島,懇請大明船隊帶往新大陸,明廷允準。

三月,貴州黑苗平。

五月,太監李興、平江伯陳銳同劉大夏治張秋決河。

七月,京師地震。工部侍郎徐貫、巡撫副都禦史何鑒經理南畿水利。

十二月,張秋河工成。

弘治八年

正月,甘肅總兵官劉寧擊退汗廷來犯之敵。

二月,黃陵岡河口工成。

三月,朝鮮內亂,難民湧入明境。

四月,汗廷大舉進攻莫斯科公國,進占蘇茲達爾、羅斯托夫。

爪哇、占城、烏斯藏入貢。

弘治九年

二月,右通政張璞、大理少卿馬中錫閱邊。

三月,賜朱希周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王守仁中第,任兵部主事。

日本、琉球、烏斯藏入貢。

弘治十年

二月,弘治帝納洪、秦二妃。

三月,召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於文華殿議庶政,後以為常。

六月,侍郎劉大夏、李介理宣府、大同軍餉。

八月,汗廷攻破莫斯科,莫斯科公國滅亡。

安南、暹羅、烏斯藏入貢。

弘治十一年

二月,汗廷大軍大舉東侵,陝甘晉聯軍回擊,汗廷損失慘重。

四月,貴妃李氏誕皇子厚燾。

六月,餘子俊病逝於陝西任上。

七月,汗廷遣使東來,與明廷議和,明廷群臣爭議未決。

弘治十二年

三月,賜倫文敘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七月。汗廷使者再來,明廷與之簽訂和議。朝廷正式開放海禁,恢複市舶。設廣州、泉州、杭州、明州四大市舶司,天下喧騰。

占城、烏斯藏、爪哇、滿剌加入貢。

弘治十三年

五月,召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於平台,議京營將領。

七月。朝鮮王廷請求明廷派軍入朝平亂,明廷未準。

八月,妃洪氏誕皇子厚焎。

弘治十四年

四月,朝鮮王廷再次奏請明廷派軍平亂,保國公朱暉、提督軍務都禦史史琳、監軍太監苗逵率軍進入朝鮮。

八月。朝鮮亂平,俘虜被押入明境,安置於黑山附近。

九月,保國公朱暉還朝,提督軍務都禦史史琳、監軍太監苗逵駐兵遼東,募兵邊塞。

弘治十五年

三月,賜康海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嚴嵩中二甲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

五月。英格蘭使團至京師,明廷遣使回訪,兩京商團隨行。

六月,教廷使團至京師,明廷動工修建四處教堂。

七月,王越病逝於山西任上。

弘治十六年

正月。昆山百姓罷市罷運,驅逐貪賄知縣吳良天。百姓集會懇請自選知縣,朝廷特詔允準。福建士子尤繼才當選,任期三年。

五月,安南民夫十萬懇請入遼東開荒,明廷許之;緬甸民夫三萬懇請入河套墾荒,明廷允準。

七月,皇太子大婚。

八月,貴妃李氏誕一公主。

弘治十七年

三月,太皇太後崩。

五月,罷南京、蘇、杭織造中宮。朝廷於廣州、泉州、杭州、明州市舶司外,增設秦皇島、揚州、福州市舶司。

六月,命兩京五品以下官一年一考察。兵部增設“陸戰司”和“海戰司”,呼延忘屈、秦佑天分任兩司司長。

八月,命天下撫、按、三司官奏軍民利病,士民無論貴賤,上言可用者,有司當及時上報。召劉健、李東陽、謝遷、馬文升、戴珊於暖閣,安排明年考察事務。

弘治十八年

正月,朝鮮境內女真諸部悉數入明境,明廷將之分流安置於科爾沁部故地、河套草原、汗殿故地。

三月,賜莊棠華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四月,刑部侍郎何鑒撫輯荊、襄流民。

五月,南京大教堂落成,教廷使團至南直隸。

弘治十九年

三月,弘治帝南巡,太子監國。尤繼才當選鬆江知府。

五月,王守仁任兵部侍郎,巡撫遼東。

弘治二十年

二月,朝廷擢昌國衛、東勝衛、紅鹽池衛、官山衛、宣德衛等十大衛所為守禦千戶所。

三月,日本國內大亂加劇,一揆之亂四起,島津久逸遇刺身亡,島津細久上奏明廷,懇請大明水師出兵相助,明廷遣山東水師提督戚景通率軍前往。

五月,明軍大捷,伊勢新九郎長氏死於一揆之亂。

九月,島津細久、太田資康占島國半壁江山,戚景通率軍回朝,所帶俘虜三萬,分別安置於瓦剌故地和新大陸。

弘治二十一年

三月,太子妃誕皇太孫。賜餘寰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四月,妃秦氏誕皇子厚烈。

七月,島津細久與太田資康決裂,雙方軍隊交戰,傷亡慘重。島國商民一萬五千三百餘人乘船避往大明,明廷將其分置於西伯利亞與新大陸。

弘治二十二年

二月,張紀親率船隊自思明港出發,向南探索新大陸。安南、緬甸大量百姓應征前往開發遼東、西伯利亞。

五月,《州縣官吏民選律》頒行天下,確定魯豫晉陝浙為州縣官吏民選試點,來年大選。

六月,弘治帝下詔退位,太子朱厚照即位,改明年為“正德元年”。

七月,太上皇、太後等移居南京,民間時常見其等蹤跡。

八月,歐洲各國紛爭漸起,汗廷定國號為“大元”。

九月,正德帝巡視宣府、大同、東勝衛等地,授莊棠華東勝衛指揮使一職,兵部主事嚴嵩為監軍。兵部尚書兼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王守仁入閣,參與機務。

十二月,島津細久突襲太田資康,島國風雲再起;朝鮮再次發生內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