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甸黃鬆甸子鎮,李沐正跟孫貴查看大棚裏的靈芝。

“孫哥,黃鬆甸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搞菌類種植,東北的靈芝產品是國內最好的,別看在咱們這兒不值錢,但你去南方看看,咱們這兒幾十塊一斤的靈芝孢子粉,在南方裝進瓶子裏就能賣幾百塊,價格翻了十倍。

這十幾個大棚我隻是做個示範,現在看靈芝的長勢喜人,化驗的各項指標也很高,我建議黃鬆甸將靈芝和菌類養殖當成產業來做,完全可以按照我對永川的構想,打造一個靈芝之鄉,搞靈芝深加工。”

孫勁頻頻點頭:“你說得沒錯,不光能種靈芝,還可以種蘑菇,我準備把黃鬆甸農業合作社改成公司,申請個商標,到時候黃鬆甸的菌類產品就能進商超了,同時還可以對樺甸的粗糧進行包裝,紅小豆黑豆大黃米也都可以走品牌線路,幾個拳頭一起打出去,我就不信打不開局麵。”

李沐看向了孫勁,其實外五縣的領導中,他跟孫勁接觸並不多,但這個樸素的中年男人帶著股倔強,有些地方很像自己。

他在蛟河打造產業園,又幫永川搞產業規劃,就連兄弟城市的領導都派人過來取經,但孫勁從未求過他,隻是默默地擴大種植園的麵積,原來李沐在樺甸種了幾百坰地的中藥,現在那個產業園的種植麵積已經超萬畝,幾乎跟大砬子的種植麵積持平了。

就因為孫勁對特色農業的執著,李沐才在黃鬆甸建了大棚種植靈芝,這也算是投桃報李,給樺甸的農業發展找個新方向。

現在三寶藥業的大部分藥材都不用外購,幾個種植園的藥材已經能滿足需求,李沐現在正跟特研所研究南藥北種的技術。

因為李沐推廣的中藥種植,特研所這些年對藥材種植的研究也越來越細致,多項研究成果不但獲得了國家級的獎勵,而且切實利用到了實踐中,收效甚偉。

看著專心核對數據的李沐,王所長不住地點頭:“李沐其實你最適合的就是搞科研,做生意雖然對社會也有貢獻,但你知道你研究出一個好方子,能救多少人嗎?

你的企業規模發展到這樣的程度,完全可以雇一個更懂經營的總經理,你放手搞研究,把你解放出來對社會的貢獻更大。”

李沐抬頭看看王所長:“我身邊的高管隻適合管自己適合的業務,全能型人才現在還沒找到,有合適的我早就放權了。

我父親留下的古藥方有數百個,都是針對古方進行改良的,我爸的遺願就是讓我繼續研究下去,讓中醫古方變成良藥,現在都十年了,我整理出來的還不足十分之一,我比任何人都著急。

古醫書捐出去後,部裏還有中醫協會的一些老專家借鑒研究了一下,也研製了一批新藥,其實不管是誰,隻要是對中醫發展有好處,我都會無償把自己掌握的東西貢獻出來,有些經驗是錢買不到的。”

王所長點點頭:“你這才真有濟世之心,中醫現在都快被西醫取代了,除了傳承受到限製,還有就是資本介入醫療的原因,這無形中給醫療體係增加了太多的成本。

咱們實行的是免費醫療政策,但這麽發展下去這些成本會分攤到患者身上,各項檢查費加上後,所謂的免費醫療就變味了,老百姓以後會看不起病,這免費醫療也就形同虛設。

你看看現在的藥,以前感冒發燒吃點小藥就能好病,可現在那些小藥都看不見了,換個包裝價格就幾十倍增長,市場經濟盲目發展的後果已經顯現出來了,國家再不宏觀控製,老百姓的日子就該難過了。”

李沐苦笑了一下:“我是做企業的咋會不知道,現在各種材料價格暴漲,要不是我有種植園撐著,三寶藥業的產品價格早就達到紅線了,就這我也被不少同行指責,說我在攪亂市場。

我就不明白,生病的老百姓本來就夠難的了,藥企還要從患者身上榨取利潤,這還有良心嗎?反正我也想好了,能幹就繼續幹,實在幹不下去我就轉行做特色農業,領著農民搞養殖,自己地裏長出來的東西,總不會有人給定價吧。”

王所長無奈地搖搖頭:“很多事不是咱們能左右的,我覺得國家會出台政策,整頓經濟發展中的不正常現象,不關注民生的發展都是空中樓閣,最終還是會掉到地上。”

改革開放十幾年了,最初的改革紅利隻成全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領跑者,李沐就算是被改革開放成全了的少數人,但真正能帶動多數人致富的領跑者卻少之又少,大多數先富起來的人,都漸行漸遠成了新型的資本家,就因為這個李沐才有了激流勇退的念頭。

陳老離休了,成了吉省的顧問,身體也每況愈下,李沐嚐試再幫他做些藥卻被陳老拒絕了,陳鵬的態度是命由天定,他是從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老革命,見慣了生死,能親眼看著國家越來越富強,已經能閉上眼了。

李沐跟陳老探討過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陳老的態度很委婉,說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搞改革開放,即使有彎路和錯誤也要正確看待,畢竟沒有任何經驗能借鑒。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建設進程加快,工農業總產值也逐漸提升,尤其是科技進步更明顯,從大局觀看改革開放對國家進步有巨大意義。

但改革造成的貧富差別是難以避免的,比如剛開始幹個體戶的被人瞧不起,那時候的人還都抱著鐵飯碗等站看,第一批個體戶付出的艱辛難以想象,既然付出了辛苦,人家賺錢也就無可厚非。

但警惕資本階級複蘇是很必要的,國家會逐步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完善老百姓的養老醫療保障體係,這都得一步步來。

就在年初國家出台了養老金製度,李沐立刻給所有職工建立了個人社保賬戶,並補交了好幾年的陳欠,是吉春市繳費基數最高的私營企業。

可就在一切越來越好的時候,厄運再次降臨到了李家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