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天下先,是一個強者的基本姿態。李鴻章在內外頹敗之勢下,大膽地創新路——開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之先。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筆。

近代軍事工業的興起,主要是由李鴻章首開其端的。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鑒於清王朝內憂外患頻仍,就積極提倡以“練兵”、“製器”

為主要內容的所謂“自強之道”。在地方上積極倡導這一主張的則有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等人。其中以李鴻章倡導最力,動手最早,經辦也最多。這一方麵是由於他胸襟開朗,不拘成法,功實是尚;另一方麵是由於他在上海“華洋會剿”期間,有更實際的體會。他說:洋兵的“膽氣”本“不及中國好兵”,惟恃有洋槍洋炮,所以兵少而強,中國兵多而弱,原因就在於“槍炮窳濫”,“若火器能與西洋相埒,平中國有餘,敵外國亦無不足”。

又說:“洋務最難著手,終無辦法,惟望速平賊氛,講求洋器,中國但有開花大炮輪船兩樣,西人即可斂手。”正是出於上述動機,其所部淮軍盡棄刀矛而改用洋槍洋炮。但洋槍洋炮的使用,需要日益增多的彈藥。解決的辦法,不外購買和製造。李鴻章在奏折中說:“臣軍先後購覓西洋炸炮,每月操練攻剿,需用炸彈甚多,不能不添設製造局,分濟供應。”又說:“購器甚難,得其用而昧其體,終屬挾持無具。因就軍需節省項下,籌辦機器,選雇員匠,仿造前瞠兵槍、開花銅炮之屬,上海之有製造局自此始。”

1863年,李鴻章雇用英人馬格裏會同直隸州知州劉佐屬,首先在鬆江辦了一個洋炮局,製造炮彈銅帽等軍品,為上海最早的洋炮局。此後,他又命副將韓殿甲、蘇鬆太道丁日昌,在上海辦了兩個洋炮局,加上鬆江局,通稱“上海炸彈三局”。前者雇用洋匠,並使用新式蒸氣鍋爐,用機器從事製造。後者全用中國工匠,仿照外洋做法,多用手工製造。1864年,鬆江局遷到蘇州,添置新機器,改為蘇州機器局。以上幾個洋炮局,除造炮彈銅帽外,還能製造短炸炮、前膛槍等軍械,產品全部供應淮軍,各局經費亦由淮軍軍需特別款內專案報銷,實等於淮軍附屬的兵工廠。

1864年5月,同太平軍作戰即將結束,李鴻章再次強調製器之不可緩,他在致總署函中說:“前者英法各國以日本為外府,肆意誅求,日本君臣發憤為雄,選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聰秀者往西國製器廠師習各藝,又購製器之器在日本製造,現在已能駕駛輪船造放炸炮。去年英人虛聲恫喝,以兵臨之,然英人所恃為攻戰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長,用是凝然不動,而英人固無如之何也。”

“日本以海外區區小國,尚能及時改轍,知所取法,然則我中國深維窮極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變計矣。”1865年,李鴻章署理兩江總督,鑒於原設三個洋炮局的設備很不齊全,便在曾國藩的支持下,購得上海虹口美人旗記鐵廠一座,與原設在上海的兩個洋炮局合並,擴建為江南製造局。為此,他在給清廷的奏折中說:“機器製造一事,為今日禦侮之資,自強之本”,“查此項鐵廠所有,係製器之器,無論何種機器,逐漸依法仿製,即用以製造何種之物。”同年,曾國藩派容閎到美國購置的新機器運到上海,也由李鴻章奏請歸並到該局。與此同時,蘇州機器局隨李鴻章遷到南京,改為金陵機器局。1870年,李鴻章調任直隸總督,天津機器局亦由他接辦,並進一步擴大了生產規模。

以上幾個製造局,以江南製造局的規模最大。該局以上海關二成尖稅為底款,作為常年經費。1867年由虹口遷至城南高昌廟,興建新廠。經陸續擴充和添置設備,已擁有各種工廠10餘座、幹船塢1座。1867年中,用原有購置的設備,並自造一部分機器,每天已能生產毛瑟槍15支,12磅開花彈100發,每月平均生產發射12磅炮彈的開花炮18門。從1868年起至1885年(光緒十一年)止,還製造了8艘輪船。金陵機器局非但局麵不及江南製造局之大,且其經費大部分亦由江南製造局分濟,主要生產大炮,兼造槍、彈、火藥,在1875年曾試製成發射65磅炮彈的大炮7門。天津機器局原是奕在直隸練兵,令北洋通商大臣崇厚利用津海、東海兩關洋稅於1867年開辦的,分東、西兩局,經李鴻章改組擴建後,決定集中力量,製造林明敦槍和克虜伯炮所用的子彈、炮彈及火藥,以與江南製造局相配合。所有這幾個製造局生產的軍火,均供應南、北駐軍(主要為淮軍,其次是湘軍),有時也調撥一些給其他省的軍隊。

李鴻章創辦和接辦的這幾個製造局,再加上1866年左宗棠創辦的福建船政局,成為中國早期軍事工業的主幹。在它們的影響和帶動下,全國許多省份,也都先後以“機器局”、“製造局”的名義,相繼設立了軍火工廠。但一般規模都較小,有些維持不久就停辦了。隻有廣州機器局(1874年創設)、湖北槍炮廠(1890年創建)發展到較大的規模。

這些軍事工業,不論大小局,一律都屬於官辦企業,產品直接撥給軍隊,不計成本,不作為商品出售,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腐敗現象,並且在生產資料和技術上對資本帝國主義有很大的依賴性。但是,它們已不同於舊有的官營工場手工業,就其使用新機器,雇傭大量工人,大體上按照西方的機器工廠的組織形式進行生產來說,已帶有資本主義企業的性質。由於這些軍事工業的創辦,也多少改變了清朝軍隊專恃刀矛弓箭、帆篷舟楫的落後狀況,為中國國防近代化奠定了基礎。

李鴻章推行以學習西方技術為目標的富國強兵之策,60年代著重在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從70年代起,又提出“寓強於富”的口號,辦起軍事工業以外的其他企事業來。

一是創辦電報、鐵路和輪船招商局。李鴻章認為,交通運輸和電訊事業,不僅於“富國”有重大意義,而且是“強兵”的必要手段。他說:“用兵之道,必以神速為貴。是以泰西各國於講求槍炮之外,水路則有快輪船,陸路則有火輪車,以此用兵,飛行絕跡。而數萬裏海洋,欲通軍信,則又有電報之法……瞬息之間,可以互相問答。獨中國文書,沿恃驛遞,雖日行六百裏加緊,亦已遲速懸殊。”為此,1872年6月,他在《籌議製造輪船未可裁撤折》中,針對朝野因製造輪船糜費太重,建議暫停製造的意見,堅主非但兵輪船的製造不能停止,而且還應兼造商輪船,“以資華商領雇”。同年底,在他主持下,委海運委員朱其昂負責,先行開辦了輪船招商局(經營輪船運輸)。他在致總理衙門函中,說明設立招商局的目的,除了吸收本國遊資和收回長江外海航運利權之外,還特別強調了以挽救中國軍事上內外聯絡之缺陷。1879年冬,李鴻章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間試架電線以通天津,為中國自建電報之始。是時英商已自香港設水線至廣州,複欲循通商務口以達天津。至1880年已引通至上海之線,並自香港設陸線至九龍。而丹麥水線也從吳淞引至上海,且有延入內地之勢。為杜絕洋商覬覦中國之利權,1881年,李鴻章接受盛宣懷的建議,仿照輪船招商局的辦法,募集商股,決定自建津滬陸線。同年,津滬陸線建成,使南北洋訊息相通,“調兵饋餉”,大為便捷。至1894年甲午戰爭前,除沿海各要地間均已建成陸線外,內地各主要城市之間也陸續建立了電報聯係。至於鐵路的建造,由於遭到極端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進展則十分緩慢。1874年,李鴻章晤恭親王奕,力陳鐵路之利,建議先建清江浦至北京線,並請恭親王奕向太後進言。奕雖表讚同,但不敢上陳,謂“兩宮亦不能定此大計”。1877年,中國首任駐英大使郭嵩燾致書李鴻章,以其在英國目睹鐵路之利,並獲英人企圖在中國建造鐵路圖說,力促中國自行創辦鐵路,以防洋人攫取中國之利權。李鴻章頗為所動,遂計劃首先在開平礦務局自礦山至北塘修築運煤鐵路一條。籌備期間,因清廷惑於眾議,命令停辦。直到1881年,始批準修築自唐山煤井至胥各莊10公裏鐵路。此前,原直隸提督劉銘傳亦奏請,以京師為中心,修造南北四條鐵路幹線。清廷令李鴻章妥議具奏。李鴻章在複奏中,對劉銘傳的主張極表讚同,並向朝廷力陳鐵路之興,其大利有九,其中除列舉了在發展經濟上的重大作用外,還特別強調了在軍事上的特殊意義。他說:“從來兵合則強,兵分則弱。中國邊防海防各萬餘裏,若處處設備,非特無此餉力,亦且無此辦法。苟有鐵路以利師行,則雖滇、黔、甘、隴之遠,不過十日可過,十八省防守之旅,皆可為遊擊之師,將來裁兵節餉,並成勁旅,一呼可集,聲勢聯絡,一兵能抵十兵之用。”奏入,極端守舊勢力紛起反對,內地築路計劃仍難以實現。有鑒於此,李鴻章隻好以運煤為由,於1886年將開平煤礦原築10公裏鐵路接築至閻莊,共長40公裏。次年,再從兩端分別延至古冶和天津,這是中國修建成的第一條鐵路。1890年,因東北局勢日緊,改建關東鐵路。

至1893年修通了天津至山海關路段,後又向關外延伸了64公裏。盡管為數甚少,但多少也增加了沿海軍用運輸的能力。

二是采用機器開礦、織布。隨著近代軍事工業的相繼創辦,原材料的供應,特別是煤鐵的供應,就成為突出的問題。李鴻章說:“船炮機器之用,非鐵不成,非煤不濟”,“閩滬各廠日需外洋煤鐵極夥,中土所產多不適用”,“設有閉關絕市之時,不但各鐵廠廢工坐困,即已成輪船,無煤則寸步不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認為必須改變煤鐵生產的落後狀況。以產煤而論,因“無抽水機器,僅能挖取上層次等之煤,至下層佳煤,為水浸灌,無從吸淨,不能施工”。鐵的生產亦複如是,由於冶練技術落後,多“粗硬不適於用”,而“西洋煉鐵、煉鋼及碾卷鐵板、鐵知等項,無一不用機器開辦”。為此,在70年代初,他多次奏請采用西洋之器與法,開煤鐵等礦。他說:“各省諸山多產五金及丹砂、水銀、煤之處,中國數千年未嚐大開,偶開之,又不得其器與法,而常憂國用匱竭,此何異家有寶庫不啟,而坐愁饑寒。”“近來西人屢以內地煤鐵為請,謂中土自有之利,而不能自取,深為歎惜。”“誠能設法勸導官督商辦,但借洋器洋法,而不準洋人代辦,此等日用必須之物,采煉得法,銷路必暢,利源自開,榷其餘利,且可養船練兵,於富國強兵之計,殊有關係。”1874年,他即在直隸磁州試辦煤鐵礦,後因地方紳士反對,交通亦不便利,於次年停辦。1876年,派唐廷樞在直隸灤州創辦開平煤礦,兼煉鋼鐵。至1881年開始出煤,因資本不足,煉鐵停辦,專辦煤礦。至1894年,每日可產煤2000噸,年產達數十萬噸,成為我國最早用機器開采的一個大型煤礦。1887年,又派朱其詔創辦熱河三山鐵鉛礦。同年,聯合黑龍江將軍恭鏜創辦漠河金礦,於1889年開始出金,至1893年共產砂金達6.3萬餘兩,成為僅次於開平煤礦的成功企業。至於采用機器織布,早在1865年,李鴻章購置上海美人旗記鐵廠時就曾指出:“洋機器於耕織、印刷、陶埴諸器皆能製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專為軍火而設。”1878年,他開始籌辦上海機器織布局,因商股不足,久無成議。至1882年籌辦稍有眉目,始正式上奏清廷,陳明設立該局之目的。他說:“古今國勢,必先富而後能強,尤必富在民生,國本乃可益固。”“查進口洋貨,以洋布為大宗,近年各國銷數至二千二三百萬餘兩。洋布為日用所必需,其價又較土布為廉,民間爭相購用,而中國銀錢耗入外洋者,實已不少。臣擬遴派紳商在上海購買機器設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但在籌辦過程中,因總辦鄭觀應挪用股本進行投機事暴露,曾一度停頓,後改由龔壽圖接辦。到1890年才正式投入生產。所用機器包括由英、美購置的軋花、紡紗、織布各機全套,紡綻3.5萬枚,布機530台,雇用工人約4000名。投產後,營業興盛,利潤豐厚。1893年10月失火,全廠被毀。後由李鴻章派盛宣懷恢複,改建為華盛紡織總廠。

李鴻章從辦軍事工業,轉向創辦“寓強於富”的民用工業,說明他已認識到軍事應以經濟為基礎,在軍事思想上顯然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他創辦的這批民用工業,多數采取官督商辦或官商合辦形式,形成我國早期的官僚資本主義。盡管這批企事業未能使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真正富強起來,並且由於它的壟斷性,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還有阻礙作用,但是,在以土產敵洋貨,力保中國商民之利權方麵,還是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特別是由於引進了先進的生產力(采用機器生產),又不能不刺激和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舉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必須培養懂得西方先進技術的人才。為此,早在1863年李鴻章就奏請在上海設立外國語言文字學館。他在奏折中說:“我中華智巧聰明豈在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轉相傳習,一切輪船火器等巧技,當可由漸通曉,於中國自強之道,似有俾助。”旋即奉旨允準,乃推選上海近郡14歲以下文童,聘西人教習外國語言文字。1869年,該館移入江南製造局,改名為廣方言館。至光緒初年,廣方言館除培養了一批外語人才外,還在中國學者和外國傳教士學者的合作下,翻譯了西文書籍近百種,其中自然科學占47種,工藝軍事類占45種,著名者有《汽機發軔》、《汽機問答》、《運規約指》、《泰西采煤圖說》、《實用化學入門》、《海防新論》等。

為了培養技術人才,李鴻章於1864年即建議改革考試製度。

他在致總署的信中說:“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外國利器,則莫如覓製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欲覓製器之器與製器之人,則或專設一科取士,土終身懸以為富貴功名之鵠,則業可成,藝可精,而才亦可集。”1874年,他又正式上奏朝廷,指出:“軍務肅清以後,文武兩途仍舍章句弓馬末由進身,而以章句弓馬施於洋務隔膜太甚”,“所用非所學,人才何由而出”。據此,他向朝廷建議:一是在科舉考試中,“開洋務進取一格,以資造就”;二是仿效西方設立“洋學局”,“分為格致、測算、輿圖、火輪機器、兵法、槍炮、化學、電氣學數門”,所學“如有成效”,“與正途出身無異”。他的這個建議,毫無例外地遭到極端守舊勢力的一片斥責聲,攻擊他“用夷變夏”,朝廷亦始終未予認真考慮。不得已,他隻好在自己辦的製造局中,附設一些技術學校或短期訓練班,以培養技術人才。

直到80年代,始在朝廷的同意下,辦了電報、西醫以及一些軍事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