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個波斯男子很渴望獲得世界上所有的智慧,於是他用30年的時間周遊各地,增長學問。第30年結束的時候,他認為自己已經學到人間全部的智慧,便踏上返回故鄉的歸途。

半路上,波斯人遇到一個農民。農民聽到陌生人講述自己30年獲取人生智慧的經曆,便問到:"我的朋友,這些年你都做了什麽?”"增長智慧。”旅行者說。"很好,那麽請告訴我智慧是什麽?”農民問。

波斯人立刻發表了一段關於智慧的演說,用自己的方式解釋智慧的含義。聽完他的長篇大論,農民說:"你還沒有學到最重要的,既然你已經花費了30年的光陰,何不再用兩年時間和我在一起,我來教你學習一種智慧。"

波斯人心想,反正30年已經過去了,又何必在乎再多兩年呢?於是便同意在農場住下,繼續求學。

農民每天都把波斯人帶到農田裏幹活,日複一日,轉眼好幾個月過去了,農民並沒有給波斯人上一堂課。每當波斯人沉不住氣的時候,就回牢騷滿腹。"繼續幹活,我的朋友。”農民隻是這麽簡單地說一句,兩年裏,波斯人常常抱怨,而農民始終用同樣的方式回答他。

兩年期滿的那一天早晨,農民幫波斯人整理回家的行囊,這時波斯人心中懊惱不已!"你是一個騙子!"不過片刻之後他馬上平靜下來,他對農民說:"你答應教我一種智慧,可是你卻讓我在你的農田裏辛苦耕種,白白虛度了兩年時光,不曾聽你講過一堂課。”

農民微微一笑說:"你在我這裏已經學會了非常重要的、有價值的一課,你學會了忍耐。"

波斯人離開了農民,帶著疑惑重新踏上了歸途。當他回到家鄉,來到自家住宅前的時候,他看見自己的妻子正在陽台上擁抱一個年輕男子。波斯人怒火中燒,他掏出腰間的箭,毫無疑問,他準備射擊站在陽台上的人。這時,農民的聲音仿佛從背後傳來,他又將箭放回了原處,來到附近的清真寺裏作禱告。禱告完出來以後,他假裝陌生人向鄰居打聽:"住在那棟房子中的女人和年輕男人是誰?"

"哦,"有人告訴他,"很多年以前住在那棟房子的男人遠走他鄉,他出發之前,他的妻子已經懷孕,那個年輕男子是她的兒子。"

由此可知,忍耐是一種磨練出來的智慧,他總會給你時間搞清楚生活的真相。外國人都懂得忍耐是一種智慧,中國人更是深知這種智慧的佳妙。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荀子說:憤欲忍與不忍,便見有德無德;王安石說: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一切煩惱,皆從不忍生。莫之大禍,起於斯須之不忍;蘇軾說:君子之所以取遠者,則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從古至今,中國有關忍耐的名人名言可謂是數不勝數,可見中國的忍文化源遠流長,早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人認為中國的文化如果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這個字當屬"忍"字——"忍"乃是漢字中的會意字,心字頭上一把利刃,其意義不言自明。

在說文解字中,忍字的意思是謙讓不爭之意,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國幾千年曆史中最為精華的內涵。

中國的忍文化,對國民影響力極大,個人成敗與國家興亡,無不講一個"忍"字,甚至能不能忍還成為衡量一個人修養的標尺。忍耐,包括兩層涵義,一是“忍受”,二是"繼續做下去"。前者意味著無可奈何地承受自身的痛苦。這是懦弱的表現。後者表示不屈服於種種障礙,繼續不停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奮鬥。中國人的忍,體現在“忍受”上,更多的是一種寬容和大度;而體現在"繼續做下去"上,則是一種強大無比的韌勁。但凡成功者都屬於後者。

有人說:"能耐,就是能夠忍耐。"這話雖有些極端,但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忍耐對於成功的重要性。一個人縱有滿腹才華,但如果不懂得忍,那他往往就是衝動的座上賓。

很多人認為"忍耐"是沒出息,是忍氣吞聲。這顯然是對"忍耐"的誤解。真正的"忍"絕不是無原則的退讓、放棄,委曲求全,而是對人寬容、對己的克製和約束,以及更深遠的考量與權衡。"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這才是中國“忍文化”的真諦。

從古至今,能夠隱忍的人通常都能功成名就,甚至流芳百世,取得常人難以成就的功業。可以說,忍耐是欲成大事者必須修煉的高超境界和不凡品質。沒有忍耐,你可能無法堅持寒窗苦讀,難以掌握充足的學識;沒有忍耐,你就無法麵對困境,難以磨礪身心;沒有忍耐,你就無法贏得積弱成強的時間;沒有忍耐,你就無法認清自己,更無法認清局勢;沒有忍耐,你就不能很好地構築人脈;沒有忍耐,你甚至不可能有夫妻和睦的生活。因此,要想獲得人生的幸福和事業的威功,你首先就要學會忍耐。

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降伏,勾踐佯裝稱臣,為吳王夫差養馬,吳王患病,勾踐親口為其嚐糞,獲得信任,被放回國。回國後的勾踐體恤百姓,減免稅賦,並和百姓同吃同住。他還在頭頂掛上苦膽,經常嚐苦膽之苦,憶在吳國所受的侮辱,以警示自己不要忘記過去。經過十多年的艱苦磨練,勾踐終於一舉滅吳,殺死夫差,實現了複國雪恥的抱負。

同樣,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汙辱司馬懿的故事也是人人皆知。諸葛亮六出祁山時駐紮五丈原,司馬懿深知自己的韜略不如諸葛亮而采取拖延戰術久不出兵。諸葛亮派人向司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裝,並遞信說:"你如果不敢出戰,便應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如果你羞恥之心還沒有泯滅,還有點男子氣概,便立即批回,定期作戰。"司馬懿的左右看後,非常氣憤,紛紛請戰,但司馬懿卻堅守不戰。不久諸葛亮因積勞成疾而死,司馬懿沒傷一兵一將,不戰而勝。難怪古人說:"必須能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觸犯和忤逆,才能成就別人難及的事業功名。"

司馬遷如果不能忍受宮刑之侮,怎麽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史記》而流芳千古,成為人人敬仰的史學家,後人尊稱的"太史公"?

勾踐、司馬懿、司馬遷三人之襟懷真可謂寬廣之致了。他們都深深懂得:為了達到自己的奮鬥目標,就必須在各種逆境中學會忍耐,忍則有益,鬥則必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