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人在熱帶雨林找到一種很香的樹木,放在水裏不像別的樹那樣浮在水麵而是沉到水低。他心想:這一定是價值連城的寶物,就滿懷信心地把香木運到市場去賣,可是卻無人問津,為此他深感苦惱。一開始他還能堅持自己的判斷,但日子如逝水,時間最終讓他改變了初衷。
當看到隔壁攤位上的木炭總是很快就能賣完時,他決定將這種香木燒成木炭來賣。隨後他把香木燒成木炭,很快被一搶而空,這個結果令他十分高興,他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告訴他的父親,但父親聽了他的話,卻不由得老淚縱橫。原來燒成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樹木——沉香,隻要切下一塊磨成香粉,價值就超過了一車木炭。
這就是沉不住氣的後果。沉不住氣,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買主,最終讓這個年輕人大受損失。
人生在世,必須要做到沉得住氣。沉得住氣,是時機未到的等待,是事業的開始;沉得住氣,是成熟的標誌。形勢不利時就要容下難容之事,忍住一時之氣,為長遠考慮;而沉不住氣,時機未成熟就貿然行動,隻會使自己敗得更慘。
翻開曆史,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不是一帆風順,都經曆過艱難曲折。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異除了其它因素外,主要的區別還在於各自的心理素質。凡成大事者都有超乎常人的意誌力,也就是說,碰到艱難險阻或陷入困境後,常人難以忍耐的事,他卻能沉住氣、頂得住。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就舉出許多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就司馬遷本人而言,也是在遭遇迫害之後發憤著書,因完成《史記》巨著而彪炳史冊。我們有理由堅信,低頭無妨做大事,耐著性子把事做穩,在小處忍讓,可在大處獲勝。
無論做人做事做領導,都需要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要沉得住氣。當遇到突發事件時,要沉住氣,保持沉著冷靜,做到猝然臨之心不驚,身處劇變神不慌,以清醒的理智,做出迅速、準確的反應,采取積極的措施,化險為夷;當目標或目的沒有達到時,要沉住氣,堅持忍耐,等待機遇,克服困難,繼續努力,不達目的不罷休;當遇到暫時失利時,要沉住氣,平衡心態,正常發揮,靠毅力咬緊牙關,一步步挽回敗局,轉敗為勝。
要想沉住氣,就得修煉自己的意誌力。頑強的意誌力,要靠自己長期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的人生經曆來磨礪。能夠沉住氣,才能成大器。
首先要學會製怒。怒,是人從心理到生理的情緒反應。人在發怒時表現為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很快進入"應激狀態"。此刻,人繃緊了每一根神經,調動了身體裏的能量儲備,而集聚成怒火。一般來說,急性格的人更易發怒。在沉不住氣的情況下,常常失去理智,說出不該說的話,做出不該做的事,除傷人感情外,還會給事業造成危害。所以我們應加強自身修養,遇事能夠克己製怒。
曆史上有許多因“怒而興師”導致的悲劇。楚漢相爭時,項羽吩咐大將曹咎堅守城皋,不可出戰,隻要能阻住劉邦半月,便是有功。項羽走後,劉邦、張良使了個"罵城計",派兵進抵城下,指名辱罵,畫著漫畫,汙辱曹咎。曹咎怒從心起,沉不住氣了,立即帶領人馬,殺出城門。漢軍早已埋伏停當,待楚軍出城,霎時山搖地動,殺得曹咎全軍覆沒。
尤其是對於一個聰明的領導者來說,一定不要怒而決斷、怒而行事。"三思方舉步",這是容易發怒者避免失誤的妙法。一個高明的領導應做到使自己盡量少怒,盡可能不怒。
我國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為了克製自己的急躁情緒,在書房裏掛了一條橫幅,寫了兩個遒勁的大字"製怒"。影片《林則徐》中有這樣一個鏡頭:欽差大臣林則徐審問洋人顛地時獲悉,粵海關監督豫坤和洋人內外勾結,破壞禁煙。林則徐聽後怒不可遏,把茶碗摔碎,這時他一抬頭,"製怒"二字躍入眼簾,他由此警覺,沉住氣,控製
住了情緒。第二天,他若無其事,依然熱情地接待豫坤,經過巧妙周旋,終於讓豫坤乖乖地交出了修建虎門炮台的銀兩。
從林則徐製怒的故事裏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沉住氣,怒是可以克製的。通過加強自身修養,就可以逐步達到“每臨大事有靜氣”的境界。
製怒有法,但並非一天兩天就可以學到,它要經長期的磨練和修養。我們要從平時的小事入手,盡量使自己能靜下心,沉住氣,靠自己的意誌,冷靜麵對各種不順,不斷增加涵養,逐漸學會製怒。
其次要學會達觀處世。社會是一個磨練人的地方。一個人如果有一點成績,就會經常處在鮮花、掌聲與歡歌笑語之中,但更多時候也處在矛盾交織的風口浪尖之上。因此既要麵對榮譽、讚賞、提拔、重用,也常常麵臨嫉妒、排擠、誹謗、誣陷,有時還被撤職降級,遭受挫折和打擊。對人生悲喜、官職升遷,要有一顆平常心,像接收鮮花和掌聲一樣接收挫折和失敗。麵對不平不順之事,要沉住氣,靠自己的頑強意誌,做到從容鎮定、坦然應對、達觀開朗。
人生在世,就一定會遇到坎坷。從這個意義上講,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但是,人們對人生的態度有很大差異,有人抱怨坎坷是磨難,有人披荊斬棘之後道出一句極有力量的話:所有的坎坷都是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死胡同。即使你走進了死胡同,也完全可以按原路走出去。而那個時候,陽光格外地燦爛。在你的前方又產生了新的選擇,你完全有機會一路走好。
清代名臣曾國藩在給他弟弟曾國荃的信中寫過這樣一段詩句:"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
詩中的"屠羊說"是說有個宰羊的屠夫,他曾幫助楚昭王恢複失去的天下,但楚昭王複國後再三請他做官都被他謝絕。他說,大王丟了國土時我也丟了宰羊的工作,現在大王重登寶座,我又操起宰羊刀,恢複了過去的一切,這很好。曾國藩借用這一典故告訴弟弟:你知道我為何在辦公室的左邊擺滿了朝廷的獎狀,右邊放了一大堆告發和咒罵我的信劄嗎?人世間的事本來就如天平一樣,這頭高了那頭就低,既不因有了功就忘乎所以,也不能被人罵了就垂頭喪氣。隻要效法“屠羊說”,樂觀豁達,把一切看開了,榮譽也罷,誹謗也罷,都不過是藍天上的一片浮雲,一會兒就會被風吹散,成為往事。藍天依然是藍天,隻剩下碧空無垠,浩海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