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當一個人取得一定成就,也就是打開了一定的局麵時,如果不能正確對待,他就會滋生驕傲情緒,或自滿,或貪圖安逸,最後給曆史留下千古遺憾,這個曆史教訓是很深刻的。
在我國著名小說《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狂傲的典型人物馬謖,當街亭失守時,諸葛亮為什麽要揮淚斬馬謖?就是因為馬謖太驕狂、太自傲、太自以為是,不聽諸葛亮原來的安排,也不聽其他人的忠言和勸告,結果失掉了街亭這一戰略要地,影響了三國戰爭的形勢,使蜀國處於不利地位。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在起義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禮賢下士,因而屢戰屢勝。但隨著起義隊伍的壯大,功績的顯赫,闖王的驕傲情緒一天天滋長起來,貪圖享受,拒聽忠言,殺害進諫的忠臣,以致軍心渙散,輝煌功業毀於一旦,落得個自身被害的結局。李自成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驕傲,因為腐化,從而失去人心。
人類戰爭史上有一場著名的滑鐵盧戰役。戰爭的主角是拿破侖。當春風得意的拿破侖聽說他的對手是同盟軍的主將威靈頓時,不禁輕蔑地說:"威靈頓有什麽了不起,敗軍之將,我用不到一頓早餐的時間,就能幹掉他!"此話傳開,法軍上下一片驕狂。結果,卻是法軍全線崩潰,一敗塗地,拿破侖不久之後也被流放。
無論是馬謖的被殺,還是李自成的被害,拿破侖的被流放,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驕兵必敗。為什麽驕兵必敗?道理很簡單,驕傲和無知是聯係在一起的,驕傲也是無知的一種表現。當一個人自高自大時,他就會認為這個世界沒有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即使真的有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他也認為那些事情無關緊要、微不足道了。即使他的局麵再大,其失敗的結局都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老舍先生才這樣說過:"驕傲自滿是我們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親手挖掘的。”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績,在生活中受人歡迎,那麽,無論在什麽時候,一個人都不要過高估計自己,過低估計別人。
因為驕傲自滿是浮躁的一種表現形式,驕傲會導致盲目自信,甚至不思進取。凡是驕傲自滿的人沒有不失敗的。人都有表現的欲望,喜歡表現自己的長處,遮掩自己的短處,使自己看起來與別人不同,但這種欲望得不到控製,就會發展成為驕傲。驕傲的人自我感覺良好,目中無人,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最終會導致失敗。
《古蘭經》說:"你不要驕傲自滿地在大地上行走,你絕不能把大地踏穿,絕不能與山比高。”可謂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人的弱點。伊斯蘭的前輩學者據此得出結論:“驕傲之人無信仰”。穆罕默德聖人說:‘誰趾高氣揚妄自尊大,誰就是見主時受譴怒的。"聖人也教導我們要夾著尾巴做人,在得意之時需要謙虛,在平庸之時更需要謙虛。人要取得某種成功,需要不斷努力,勤奮好學,不斷進取。
孔子曾經用欹器教育自己的學生,欹器是一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形體傾斜地放在那裏。他說:"我聽說這種用來裝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沒有裝水或裝水少時就會歪倒;水裝得適中,不多不少的時候就會是端正的;裏麵的水裝得過多或裝滿了,它也會翻倒。"後來,孔子還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學生們舀來了水,一個個慢慢地向這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裏灌水。果然,當水裝得適中的時候,這個器皿就端端正正地在那裏。不一會,水灌滿了,它就翻倒了,通過這個實驗,讓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驕傲自滿會導致覆滅的道理。
因此,驕傲是人失敗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在人生漫漫旅途中,我們即便取得了一些成就,仍然要謙虛、謙卑,百尺杆頭,更進一步。
最重要的是,你要認識到自己能力的局限性,認識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是來自造物主的默助,以及周圍那麽多人的幫助。你可以留下一些足跡,但"你絕不能把大地踏穿",古今中外,凡是貪天功為己有者,哪有不滅亡的。所以,聰明的人越有成績就越謙虛,就越懂得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繼而還會取得更大的成績。對於成功人士來說,成功之後最怕的就是染上驕傲自滿的毛病。
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時刻都不要驕傲,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不管是在修養上,還是在學術上,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即便書讀得很多,學問做得很好,也要保持"學海無涯","謙受益,滿招損"的心態。尤其是在某方麵把局麵做大了的成功人士,更要謹記你"絕不能與山比高"的經典名言,不驕傲自滿,不貪圖享受,事事謹慎,保全自己已有的成就,爭取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