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李佑搖頭,李世民大為吃驚:“怎麽,佑兒也不想救你皇兄麽?”
聽到這話,李佑的頭搖得更厲害了。
“父皇,我不是這個意思,兒臣剛剛已經說了,隻要能救皇兄,兒臣定然不會拒絕的。”
“隻是,隻是這個河西軍現在已經不是我能調動的了。”
李佑這話讓李世民更為驚訝:“怎麽回事,這不是你親自打造的河西軍麽,怎麽可能你也調集不動?”
李佑苦笑一聲道:“父皇,你忘記了,你將河西封給了棗兒麽。”
李佑口中的棗兒便是他的親弟弟李闖,李闖是貞觀二年出生的,現在也已經十五歲了,在唐代這個年紀就已經算是成年了。
就在不久之前李世民在商量給李闖封地的時候,李佑便提出自己現在久居齊州,河西之地距離自己太遠,所以請求李世民將河西交給李闖。
李世民知道他們兄弟情深,自然也就同意了下來。
得到河西讓李闖大為開心,相比與富庶的封地,他最看重的自然還是大唐裝備作為精良和超前的河西軍了。
與李佑不同,李闖從小就是個好戰分子,一聲武藝得到了周懷安的真傳,更是從蘇定方那裏學到了神鬼莫測的兵法。
在得到河西軍之後,李闖一高興便立刻帶著人馬前往河西了。
所以,此刻李佑才說,河西軍已經不是他能控製的了。
聽到軍隊在李闖手中,李世民不由得又有了一絲的猶豫。
李世民對李闖也是喜愛有加的,尤其是李闖那一身的闖勁經常讓李世民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原本如果不是李恪出事,李世民也是很願意讓李闖出去曆練一番的,畢竟李世民自己在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早已經跟著隋煬帝加入到戰場之上了。
一番思考之下,李世民覺得還是應該問問李佑的意見。
“佑兒,你覺得我讓棗兒去營救恪兒可行麽?”
“棗兒畢竟年幼……”
李世民那沒有說完的半句,便是希望李佑能夠親自前去。
李世民什麽意思,李佑自然清楚,他立刻回答道:“當然可以了,棗兒父親你可別小瞧了棗兒,他師父蘇定方經常給我說,棗兒已經得到他用兵的精髓了。”
“而在武力方麵,即便是薛仁貴都對他讚賞有加。”
李佑說的這些李世民自然也都知道,不過他還是決定有些不太放心:“但是棗兒畢竟是第一次上戰場,而那鬆讚幹布又是詭計多端……”
“佑兒決定我們是否應該派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將和他一起呢?”
“如今,張亮、李大亮都在長安,你說他們誰去比較合適?”
李佑想了想,最後還是搖頭道:“父皇,此次營救皇兄需要兵貴神速,張亮和李大亮等人雖然經驗豐富,但是畢竟年紀大了,我怕他們還沒趕到皇兄所在的地方便病倒了。”
“這些都是對大唐有功的老將,切不可因為這樣給害了。”
“其實父皇大可不必如此擔心,原河西軍統帥王玄策也是一員經驗豐富的將領,又熟悉吐蕃地形,完全不用再從長安調人過去的。”
李佑這樣一說,李世民倒是也想起李佑手下的武將之中還有王玄策這樣一號人物。
相比於已經是一方統帥的蘇定方和薛仁貴,王玄策這幾年就顯得平淡了許多。
在李佑赴任齊州之後,便將河西衛交給了王玄策管理,而王玄策也是盡職盡責地將河西衛發展為河西軍,並保持著一流的戰鬥力。
同時王玄策還和河西鋼鐵廠合作,試驗了大量的新裝備。
可以說如今大唐的新一代裝備,基本都有王玄策和他帶領的河西軍的參與。
而且李佑還給了王玄策一項特別的任務,那就是配合錦衣衛在吐蕃和原吐穀渾領地中搜尋那些番僧的蹤跡。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玄策對於吐穀渾、吐蕃來自於天竺的地形都非常的熟悉。
兩人商議完畢之後,李世民便向李闖還有河西軍下達的軍令。
就在河西軍趕赴戰場的那天,李承乾突然找上了李佑。
“太子怎麽今天過來神策府啊?”
“怎麽了,沒事我這個當哥哥的就不能來看看侄子了麽?”
“自從你去了齊州,我們兄弟也太少見麵了。”
對於李佑,李承乾在心中一直有著一份感激。
當年如果不是李佑治好了他的腿,或許今天的一切都不一樣了。
李佑雖然不明白李承乾此行的目的,但他也明白,肯定不隻是看孩子這麽簡單。
不過無論是什麽事情,李承乾肯來找自己,說明一定不是什麽壞事。
果然,在看過了孩子之後,李承乾進入了正題。
“皇弟,你要相信我,侯君集這樣子做絕對不是我的意思!”
“我已經寫信給他,讓他全速營救了!”
當得知李恪被圍困之後,李承乾立刻便下令侯君集全力增援了,他也萬萬沒有想到侯君集對他們的命令也是有些陽奉陰違。
然而對於吐蕃的情況,他們遠在千裏之外也沒有辦法掌握第一手的情況,所以對於侯君集,即便是李承乾也不敢過於苛責。
而李承乾會來找李佑說這件事,便是因為在這長安城裏,他實在是找不到人說了。
當初他招攬侯君集,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聽從了舅舅長孫無忌的話,培養自己在軍中的代言人。
而這種良性競爭也都是在李世民的默許下進行的,李承乾萬萬沒有想到侯君集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對李恪下了殺心,而且還是在一個無法太過苛責他的時候。
李承乾覺得這幾天,大家看他的眼神都不對了。
萬般苦惱之下,李承乾找上了李佑,希望這個曾經幫助過自己的弟弟,能夠相信自己。
以李佑過去的職業素養,他自然是立刻就明白了李承乾的心情。
李佑安慰道:“太子殿下,我相信這件事不是你指使的。我們都是血脈相連的兄弟,又怎麽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呢。”
說實話,李佑說這話的時候還是有些心虛的。
縱觀大唐前期的這幾代皇帝,從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到唐明皇李隆基,哪一個在登基之前不是經曆了一番激烈的皇族內鬥呢!
不過這倒也是現在的李佑最為欣慰的一件事,至少這一次,李承乾、李泰的關係那是徹底的好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李承乾謀反之事基本上是不會發生了。
而李恪和李承乾之爭,或許在這一次的吐蕃之戰以後也會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